自打記事之日起,每逢除夕母親都要蒸團圓餅。今年,83歲的母親蒸了兩個團圓餅,大的團圓餅和哥嫂一家年三十晚上吃,小的團圓餅留到初二和女兒們一起吃。意喻很明顯:家家戶戶團團圓圓。
從前,母親和公公婆婆一個天井住了20多年,沒有吵過一次架。兒媳婦娶進門,家裡家外母親沒說過一句她的不是。團團圓圓,除夕時一家人整整齊齊坐在一起吃飯就是圓滿。
母親真是能幹,一點不讓我們插手,八個菜就做好了,還能陪著我們喝一氣。盤碗杯子都是用熱水燙過的,乾淨得很。吃完了,也不讓我們涮洗,放在水池裡她要用熱水燙。於是我們不破壞她形成的習慣,留著用她自己的方式處理。
裡裡外外幹了一輩子活,這點家務又算得了什麼!如今是沒有自留地忙乎了,母親會去集市上買來一塊錢兩斤的蘿蔔,切條,醃製成脆生的蘿蔔乾,裝進四個玻璃瓶,一家分一瓶。母親還會去鄰居的莊稼地裡摘地瓜秧,上了癮一般連飯都忘了吃,三輪車拉回家,用刀細細地切了,攤在蓋頂上晾曬到幹酥時裝起來,一家分一大袋,說初七的時候做渣豆腐吃。母親還去集市上買了黃豆,生上滿滿的一大缸豆芽,把半成品的分給我,反覆囑咐用溫水濾濾就好,要不會把芽碰掉的。母親還分給我她蒸的饅頭、做得春卷、煮的豬頭肉。。。。。。
母親性格溫和,做起事來不急不躁。年青的她點著煤油燈紡線的時候,就籌劃好了明天地裡的耕種事宜。年老的她吃得香,睡得著,心大的能撐船,心繫子女卻擁有獨立的人格和獨自生活的能力。熬到四世同堂,母親和我們聚餐的時候,時不時地提她的兒子、孫子、重孫,綿延不斷的張家,在她的維護和努力下,開枝散葉,蓬勃發展。她自信又振奮。
姐姐們繼承了她的好品質,勤勞節儉,甘於奉獻。我這方面繼承的少。但我又感到自己最像母親,是那點呢?是生命力的堅韌吧。
如今,我也慢慢走向衰老,我希望自己老年的時候,像母親一樣的寬容、達觀、健康、知足。
祝母親健康長壽,開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