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團體心理活動結束後,大家聚在一起聊天,有一個小女生說起自己深夜看完演出,沒有趕上末班地鐵,獨自一個人走在回家的路上,看著道路兩邊大樓林立,萬家燈火時的內心感受。她還沒有講完,在一旁的我就插話了,一邊做一個抹眼淚哭哭啼啼的動作,一邊說:你那時候肯定在自哀自憐,我好可憐啊!沒想到我的動作和話語逗得在場的每個人哈哈大笑,包括那名講述的女生。為什麼我會有這樣反應?因為那自哀自憐的感受於我而言實在太熟悉了。
在廣告公司工作時,我常常要出差去外地提案,無論是帶著困意出門的凌晨5點鐘,還是帶著疲倦歸來在計程車上的深夜12點鐘,我都會陷入那種自哀自憐。如果看著上海流光璀璨的夜景,那自哀自憐的情緒絕對會泛濫成災。我通常會頭靠著車窗,臉貼著玻璃,仰起頭學張愛玲45度角仰望上海的天空,陷落在自憐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加班回家的夜晚,如果回家路上遇到下大雨,又沒帶傘,那種自憐感便會升起。還有感冒生病時,自憐感也會乘虛而入……
後來,我開始自由職業,自憐感依然如影隨形。在外頭辦兩件事的空檔,不能回家又無處可去時,或者每當在外面結束了一個時段的工作,下一個時段的工作又未開啟時,自憐感便如暗湧浮上我的心頭,覺得世界如此之大也無自己的一隅容身之所,那種無依無靠,人生如寄又如無根浮萍般的漂泊感瞬間將我吞沒。無論後來我去咖啡館還是去公共圖書館消磨時間,都無法減輕那種自哀自憐的感覺。如果恰好那天我去的咖啡館,店內的咖啡難喝人又吵,那簡直是雪上加霜,自憐感如癌細胞分裂,變得愈加厲害。更糟的是,我還討厭處在這樣自哀自憐中的自己,不停追問:你為什麼要這樣自哀自憐呢?
所以,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處在那種自哀自憐中,同時又為自己這樣的自哀自憐而感到不滿。就是說,每當我陷入自哀自憐時會遭遇雙重的情緒困擾,一是我的自哀自憐,二是對自己這樣自哀自憐的不接納與不滿意而導致的自我譴責。
唯一令我安慰的是,經過多年與自憐狹路相逢的體驗,我開始認識自我,開始有所覺察,每當自憐要找上門時,我的心裡都會說一聲:「哦,你又來了。」剛開始說這話的時候是沮喪和無奈,後來變成了順應和接納,內心的對話也變成了「哦,你又來了,歡迎歡迎。」這時的我似乎不再討厭這樣自哀自憐的「我」。
某一天 ,我在外面辦完了一件事,跟往常一樣等待兩小時後的另一場活動,自憐感又來了。我對它說了「歡迎」之後,便先找了一家小店吃了一頓午飯,然後進了地鐵站裡的一家麥當勞,裡面人很多,還放著流行音樂,我坐在位置上靜心看了一小時的書。那段時間我正準備考試,看完書我又做了半個小時的考題。等回過神來,我才意識到自己居然沒有一絲一毫的自憐,而是獲得一種幸福充實的感覺。那一瞬間的幸福感即便過去了很久,當我再次想起來時,依然有愉悅平和的感覺。
這一次的成功經歷讓我深切地懂得拋開自憐最好的方法是那種掌控自我的感覺。我想起以前讀過的《哈佛幸福課》裡描述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送給一家養老院的老人一盆室內植物。其中一半老人被告知,這株植物的照料和澆水施肥是由他們控制的(高控制組),而另一半老人被告知,工作人員會負責這株植物的照管工作(低控制組)。半年之後,低控制組的老人有30%去世了,而高控制組的老人只有15%去世。他們還做了學生拜訪老人的實驗,高控制組的老人可以決定學生拜訪的時間安排和會客時間長短,低控制組則相反。人們發現,高控制組的老人比低控制組的老人更快樂,更健康和更有活力。不過,幾個月後,悲劇發生了,研究人員懊惱萬分地發現,那些曾經擁有控制權但因研究結束又喪失了控制權的老人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先後去世了。
丹尼爾·吉爾伯特因此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獲得控制權對一個人的身心起著積極的作用,但是喪失控制權比從來沒有得到控制權更糟糕。」
一個人如何拋開自憐?
一、要明白自哀自憐並不具有美感。
這一點是對文藝女青年說的,很多女文青會沉溺於自哀自憐中,因為覺得那樣痛苦的自己充滿美感。這跟文化、言情小說、電影以及娛樂節目的價值導向有關。中國現在各種各樣的選秀節目基本上都在消費苦難,對痛苦進行病態的審美,每一個選手參加節目仿佛就在比誰更慘。很多女文青會認為《紅樓夢》中黛玉哀嘆自己寄人籬下的自憐情愫是具有詩意的美感,從而認同並沉溺於自憐的情緒中。實際上,自哀自憐並沒有多少好處和美感,自憐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也抑制一個人內在潛能的發揮。當一個人不斷強調和暗示自己多麼可憐,多麼慘時,他極有可能後來就變得很慘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自我實現的寓言」,也是身心靈中講的「你創造了個人的實相」。
二、覺察到自身深陷自憐情緒中。
認識自我比不認識自我更重要,而覺察是認識的注釋。假設兩個人都自憐,一個人看見自己正在自憐,另一個人沒有看見自己正在自憐。顯然,前者更容易拋開自憐。看見即覺察,就是擺脫了「無明」的狀態。覺察是一種進步。覺察往往是改變的開始。有覺察的自哀自憐是一種清醒的痛苦,這種清醒的痛苦非常有價值,讓你看到它是怎麼來的,要怎麼走,你的痛苦的深淺,濃度是如何的,看清這一切後,你的智慧就從這清醒的痛苦中生發。
三、增強自我的掌控感。
自哀自憐、沮喪等情緒是對自我無力的憤怒,通常是在自我喪失控制感之後產生的情緒,有一種世界很大,我很小很無力的卑微痛苦之感。那如何做才能增強自我的掌控感呢?
1、從小事開始,獲得成功的經驗。
自卑的人如果去做心理諮詢,諮詢師往往會建議他從小事做起,不斷累積「成功」,體驗掌控的感覺。「成功」經驗的累積會提升一個人的自信心,而自信心本質上是一種掌控感。同樣的拋開自憐也可以用此方法。如自憐產生時,能夠不沉溺於自憐的情緒中,而是給自己制定幾個小目標,哪怕很小,比如看十幾頁書,洗乾淨水槽中的髒盤子,散步半小時等,然後去做,在完成這些事情的過程中,自憐會消失,你會漸漸生出一種掌控感,帶來內在的愉悅和充實。
2、參加體育運動,鍛鍊身體。
運動可以增強一個人的自我控制感,無論是跑步時候的邁開雙腿,還是打球時候的揮動球拍,你會感覺到自己在控制自己的身體,感受到與自己的身體有一個連接,那種連接會讓你體驗到「我存在」的感覺。我自己有多年跑步的經驗,跑步之後,人會生出正面的情緒,感到更快樂。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抑鬱的人可以通過運動減輕抑鬱的症狀。他們藉由身體釋放了抑鬱的情緒,並且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
3、掌控你的時間,少用手機上網。
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當你專注做一件事或者投入的與人交往時,你不覺得累,而當你什麼事都沒做什麼人都沒見,只是宅家裡上網,或者玩手機的時候,你會發現時間過得特別快,並且還感覺很累。這是因為當你這樣度日時,腦子裡充滿了紛繁複雜的念頭,內心沒有一刻安靜,情感上也進行著激烈掙扎,還伴著悔恨和自責,你會感覺自己被網絡和手機裹挾,時間並不是屬於自己的,你的自我意志基本上處於癱瘓的狀態,完全沒有自我控制感,並且內耗了許多能量。所以,合理分配好自己的時間,減少在電腦和手機上浪費的時間,你會感到自己控制感的增強。如果利用不上網的時間,你還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情,那麼你所體驗到的掌控感和自信心會變得更多,那種自我意志的勝利也會令你身心愉悅。
4、通過靜坐、冥想等方式讓內心安靜下來。
當內在煩躁不安,無法止息時,你的心完全被外物所左右,比如在地鐵裡別人的一個電話就能讓你覺得心裡很不爽,其他人的一個動作就讓你無法專心做自己的事情。其實很大部分原因是你自己的內心不安靜才易受影響。佛語講「了了分明,如如不動」。了了分明是對屬於世間、出世間一切法的事實真相真理一清二楚,瞭然於心;如如不動是心不會隨著這些境遇轉動,不受外在的影響,始終有一個平和的心態。靜坐、冥想等方式不僅能讓你的心安靜下來,做到「如如不動」,提高你的專注力,同時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況。
5、養成有規律的生活作息方式。
總喜歡熬夜,想改變卻一直無法做到的人,他的控制感在不停地被削弱,那種沮喪和自我譴責感會不斷加深。相信之前作息混亂,然後調整為作息規律的人,都能體會到那種規律的作息方式對一個人自我掌控感的提升有多麼重要。都說很多人的夢想和計劃受挫,只是有兩個小問題導致的:早上起不來床,晚上下不了線。如果能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不僅能增強你的自我控制感,還能促進你夢想的實現。不過,另一方面,養成規律的作息時間也需要強大的自我控制感才能做到。它們似乎是一個矛盾統一的關係。
四、接納生命中的失控和失序感。
儘管控制一件事情的感覺太棒了,但我們必須承認我們不可能控制一切,掌控一切只是人類天真的幻覺。未來你無法掌控,他人你無法掌控,連你自己常常都無法掌控,失控感是人生中常常需要面對的事情。就像那句著名的祈禱詞:主啊,請賜予我力量,去改變我所能改變的;賜予我勇氣,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並賜予我智慧,去分辨這兩者!所以當我們面對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時,不妨嘗試接納。允許生命中失控感的出現,接納生命中出現的那些失控與失序,不要求一切盡在掌控,往往說明人生境界邁入另一個更高的層次。例如,當一位父母不去控制孩子,允許孩子可以不聽從自己的意見,接受孩子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和意志時,父母與孩子都朝獨立與自由邁進了一大步。另外,努力掌控一切會帶來焦慮,適度的放鬆控制,對身心是一種平衡和助益。
來自:meiya
歡迎轉載,請小夥伴們註明來源哦!
以往《Hello海歸》微刊內容可點擊右上角按鍵,選擇查看官方帳號中的「查看歷史消息」;微刊內容也同步到了Hello海歸網的各個版塊中,本期內容如下:
與明星一起,Hello海歸網9.27-10.6 東歐文化之旅
李連杰,黃曉明, 舒淇,Angela baby電影現招聘:中,英雙語製片助理若干
Hello海歸網北京英國校友會招募英國各所學校校友聯絡人
5個小習慣,讓你成為真正優秀的溝通者
和各國女孩約會會有發生什麼?
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裡丟掉了快樂--莫言
如何拋開自憐?
情緒與身體的關係
如果您喜歡我們《Hello海歸》的內容,歡迎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分享內容。歡迎您通過以下四種方式關注我們:
1.點擊文章標題下方藍色Hello海歸網標誌可關注我們
2. 點擊屏幕右上角按鈕,【查看公眾帳號】可關注我們
3. 在【添加好友】-->【搜索公眾帳號】中查找: hellohaiguicom
4. 通過微信掃描以下二維碼添加:
回復0可查看《Hello海歸》微刊每期的回覆代碼。回復1可查看Hello海歸網公益互助信息發布須知,回復6可查看Hello海歸網介紹及宣傳片,輸入文章上方的數字代碼回復官方微信,可查看相關文章,數字代碼前面的0不能省略。以往部分文章如下:
0104
和閨蜜說聲:謝謝
我們今年三十歲
看看你嫁了幾等老公
我要和你住最浪漫的酒店
做人就做這樣的人!
告別失眠的10個小訣竅
北京最好的咖啡館top10
留學生找工作的16條經驗
0105
20多歲,你迷茫又著急。你想要房子你想要汽車,你想要旅行你想要享受生活。
Berta名媛都愛的婚紗品牌
十二生肖2014年幸運色
過年回家一定要陪咱爹娘做的6件事
美國風景最美的10條公路
就算選錯,人生也不會毀了
環球旅行80天供參考,Hello海歸網今年也會啟動環球旅行計劃
駱駝的死亡(最近真的很火)
0106
可愛的一茶醬長大了!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
愛的最高境界是心疼
等你懂了,卻晚了
王朔:孤單是對你最好的懲罰
你的大腦性別和身體性別一致嗎?
俞敏洪:我的父親母親
看看400年前北京城門樓都是幹嘛用
0107
龍應臺:回家
那些年,我們的英文震驚了全世界
女神林徽因的一生,享得福也受得苦
餘生不負
身邊人是你最好的「名片」
中美孩子家務清單對比圖
別讓我們的媽媽就此老去
82歲蛋糕藝術設計女王 專供富豪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