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幹事爽快,風風火火,不喜歡整彎彎繞。
困擾家長和學校的學生早戀問題,在他們那裡好像也不是事兒。
這不,瀋陽就有一所中學出臺了「禁愛令」!
也就是禁止學生戀愛的通告,屬於該校的特色校規。
「禁愛令」明確了5種行為屬於戀愛行為,屬於嚴禁發生的行為。分別是:
互贈貴重禮物、男女同學在偏僻處談話、校園內並肩散步、校園內發生親密接觸以及利用社交網絡互傳簡訊。
學校規定,出現如上任意一種行為,皆為觸犯了「禁愛令」,一律予以校紀處分,嚴重者開除。對此,學校的解釋是,這樣做是希望對學生有警示作用。
而學生家長們則表示強烈贊同。絕大多數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裡能刻苦攻讀,成就學業。誰會希望孩子過早陷入戀愛關係當中,不能自拔呢?
如果兩個孩子能互幫互助,彼此鼓勵,又克己守禮,非但不做出任何過分的事來,反而在學業和做人上並肩前行,成為「學霸型情侶」,形成1+1>2的效應,那家長和老師都是很欣慰並願意接受的。
但事實上,這樣的佳話,在「校園情侶」當中,能出現幾例呢?
大學生、研究生戀愛挺正常的,畢竟他們業已成年,對自己的人生和未來都已有打算、能負責,他們的選擇也相對慎重許多。中學生特別是初中生乃至一些早熟的小學生,他們也涉足戀愛場,實在是為時過早了!
戀愛是人世間特別美好的事。
但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做這件美好的事,結果只能是錯誤的!
中小學生早戀,很大原因是受到環境的影響,觸發了早熟的生理因素,在那提前達到閾值的荷爾蒙的影響下,加劇了好奇心的驅動力,做出的一種兼有模仿、嘗試和獵奇心理在內的行為。
還是一起來看看,咱們的孩子都在什麼環境下生長的吧!
打開網頁來,露骨挑逗的彈窗廣告讓人防不勝防;掏出手機來,社交、交友的App嘀嘀作響;新聞報導中,明星的私生活如此混亂,今日你劈腿,明日他出軌;影視劇裡,男女角色動不動就摟在一處啃在一起,還是特寫鏡頭,一吻就是好幾分鐘,有的甚至一鏡到底,什麼肢體動作都敢拍出來放出來;而就算是雜誌書籍上,關於xing的圖文也是明目張胆,很辣眼睛……
生活環境,過早地啟蒙了孩子們的xing意識,它萌芽太早,而與此同時,教育卻在其中缺了位。
對於孩子們這方面的教育,即便到了現在,大多數家庭和學校還是躲躲閃閃,避而不談。要麼就是嚴令禁止,粗暴幹涉!然而,孩子們在學校和父母那裡學不到正確的知識和如何得體正當的交往。
營養過盛,青春期提前的孩子們好不好奇?想不想嘗試?會不會模仿?驕縱叛逆的孩子們真的會俯首帖耳?他們不會陽奉陰違,轉移戰場?
為了守住校園這最後一塊淨土,教育者只能勉為其難,對孩子提出嚴厲要求。
所以,中學頒「禁愛令」,可謂不得已而為之了。
但大禹治水的經驗擺在面前:只堵不疏,大壩更易潰破。
而且,做任何事都應該講求平衡,注意分寸,掌握好度的問題。「禁愛令」裡,男女生並肩散步也不行,就著實有點過火了!
按照這樣的規定,學生上學放學的途中,就只能男生一波女生一波,分別行進了。不然的話,走成了並肩,豈不是觸犯了禁令?
那同班同學課下也不能同時起立行走了,否則,稍有不慎,就成了並肩行走。
那就只能恢復男校和女校了。
更何況,男女生之間,除了戀愛關係,一樣有至真至純的友誼啊!
一紙禁令,不分情況,是最容易的管理方式,但效果怎樣,可想而知。結成深厚友誼的地方不相信友誼,孩子們會怎麼想呢?
中學頒「禁愛令」:並肩散步也要處分,真的有用嗎?
對此,你有什麼高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