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觀點就是——如果有條件還是早學英語比較好,抓住幼兒時期的語言啟蒙最佳時間,學習起來更輕鬆容易,進步也比較快。
如果上學後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肯定比上學習後再學英語更有優勢,具體到考試成績上就是碾壓,但只是幼兒時期學了上學後沒有堅持學習,那麼之前的領先優勢也會逐漸消失。
一句話來說如果提前學習英語並能保持持續學習的熱情和投入,領先優勢無疑會更大;如果就此放棄或學習熱情不再,那麼幾乎就沒什麼優勢了;如果後學的孩子能夠勤奮努力刻苦學習,方法得當,那麼最終後來居上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一、孩子幾歲學英語比較好呢?
現在有些家長給孩子做胎教,出生後做早教,不能說沒有意義,只是感覺意義不大,自我感覺良好居多。
如果按科學的態度來講,兩三歲的幼兒正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孩子學習接受能力非常強,也沒有母語的幹擾因素,如果利用好,是非常有利於英語的啟蒙和一口標準的口語。
孩子幼兒園時班裡都有幾個小朋友在新東方學英語,學的非常好,幼兒園舉辦晚會,每次都是英語小主持人,流利自信大方,深受好評。
二、為什麼孩子要早學英語呢?
1、幼兒時期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期,錯過了就不會再來,也是符合幼兒教育規律的,誰不想自己的孩子學好英語呢,再說現在家庭條件都不錯,都重視起來了。
2、英語的特殊社會地位,想要上好學校就必須學好英語,否則沒戲。不管是幼升小,還是小升初,不管是中考還是高考,英語都是跟語文數學一樣,都是三大主科,甚至於英語地位最重要,你敢不重視英語,不提前學習學習嗎?
3、英語在一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中的特殊地位,伴隨著我們的一生。不管是考大學,還是大學畢業後考研,不管是公務員考試,還是出國留學,英語都是一錘定音,一票否決,英語不好,你所有的努力都會白費,你壓根就沒有給你表現展示的機會。即使在職場生涯,擁有一口流利的英語,無形中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競爭優勢,上升空間。
4、當代家長的教育意識覺醒,甚至是集體焦慮。現在都是拼爹的時代,拼的都是父母的眼光格局,超人一步的競爭優勢就是最大的競爭優勢,無數的家長都堅信自己的娃是牛娃,樂此不疲。
三、早學英語的孩子更有優勢,更能形成強者恆強的正面激勵!
真實的現實卻是無情的打擊了那些自以為是的父母,給自己找藉口理由的父母——越早學習的孩子英語越有優勢,不管是聽說讀寫,還是應付學校考試,都是一步領先處處領先的。
有句話說的好,憑什麼人家三代人的的精心努力會輸給你呢,有這種早教意識的父母就已經是最大的成功了。
四、上學再學英語晚嗎,一切皆有機會超越。
其實一切皆有可能,上學後的後知後覺,奮發有為,或者個人的聰明才智,勤奮好學,迎頭趕上也許並不是難事。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早學英語優秀的孩子,在小學畢業時都具備了大學英語四六級的能力了,在你埋頭學習英語時,別人可是輕輕鬆鬆就實現高考140的好成績呀,這又節省了多少寶貴的時間呀。
五、作為家長我們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迎頭趕上?
面對現實,不怨天尤人,努力從現在做起,有時間精力的可以讓孩子早點接觸,早點學習,英語絕對是一分投入一分收穫的,絕對不是專家眼裡的什麼早學習英語沒有必要,既然沒有必要,那為何社會都是那麼多孩子都去新東方學而思呢?
心靈雞湯要不得,專家的毒雞湯更是害死人,難道你真的相信自家孩子是天才,有語言天賦?當你看看那個學霸,高考狀元英語不是140以上呢?
還真以為他們都不上興趣班?都是靠課堂45分鐘就學好英語的,哪個不是三歲就開始學習的呢?
我們的孩子沒有清華教授劉瑜教授的優質資源,別人的孩子可以開個奶茶店,我們的孩子不努力只能在奶茶店打工,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當我們父母有了不錯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以後,我們也可以像清華教授劉瑜那樣說——我的孩子只要做個普通人就好了,殊不知別人的普通人卻是普通的我們可望不可即的。
我們的孩子,除了全力以赴還是全力以赴,學習英語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