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這6家料理餐廳,隨便挑一家都可以嘗到亞洲最高水平

2021-02-07 KLOOK客路旅行


亞洲最好吃的美食目的地,東京曼谷必須上榜。曼谷有Gaggan,東京有Narisawa,曼谷有Pad Thai,東京有Ramen……精選自「造洋飯書」,KLOOK放送的6個曼谷經典餐廳,皆來自博主親身試驗。


1. nahm


世界第一家米其林星級泰國餐廳

古法泰國菜 · 宮廷料理


nahm的靈感來源於上世紀80年代,David Thompson(nahm 創始人/主廚)的到泰國的gap year, 朋友祖母做的傳統泰式宮廷料理徹底震驚了這個吃慣三明治和沙拉的澳洲男孩。他當即退掉機票,跟隨這位老奶奶學做菜。之後David 定居泰國,專門學習泰式烹飪。

nahm 創始人/主廚 David Thompson

David Thompson的第一間餐廳 Darley Street Thai誕生於雪梨。於1995年開了第二家 Sailors Tha。2001年 David Thompson 受邀入駐 COMO 旗下的倫敦 Halkin 酒店,新餐廳取名為 nahm(「喃」,泰語中「水」的意思),六個月後,nahm 成為世界第一家米其林星級泰國餐廳。


從澳洲到英國,David 把泰國菜帶上世界的舞臺後,又回到泰國開了 nahm 曼谷分店。nahm 開在 Metropolitan 酒店的露天泳池邊,內部設計借鑑了暹羅古都大成廟宇的元素。

在 S.Pellegrino 聖培露「亞洲50佳餐廳」 中,nahm 排名第八。菜單由自選口味的 沙拉+湯+咖喱+主菜+甜品 組成,除了湯和甜品,其他菜都是整桌 Sharing,人均1600泰銖。


▲nahm 經典的開胃小吃,一口菠蘿酥,上面是堅果搓成的丸子,裡面加了羅望子和棕櫚糖,嚼起來有點糊牙,和菠蘿一起吃,酸甜開胃。

▲nahm 不是西式那種一道一道走菜,而是按亞洲人習慣,四菜一湯同時上桌,然後服務員給每個人盤子裡盛飯,啊,有種吃團餐的感覺。


▲菜單上的沙拉有三種,豬肉和蝦(針針不吃蝦)、素食(我沒興趣)和這道清邁珍珠雞沙拉,雞肉白煮後手撕成塊,和蔬菜拌在一起,以魚露椰漿調味,吃起來有香茅薄荷的氣味,還是比較清爽但又有料的一道沙拉!

▲主菜蒸了一條七星斑,配了些炸蒜和黃豆,用叉子一切,魚肉就順著紋理斷開,火候掌握得不錯,但更勝在食材本身。


▲最後的甜品是泰式甜湯冰沙,搭配一口傳統的椰子薄餅,比前幾天在路邊吃到的更輕盈爽口些。剛吃完兩大碗咖喱,真的很需要這種冰涼清爽的甜品來解膩。


地址:27 S Sathorn Rd,Hotel Metropolitan,Bangkok

人均價位:1600泰銖

推薦:★★★

TIPS:他家的 Dress Code 較嚴格,短褲拖鞋都不能入內。


2. nara


傳說中好吃不貴的泰國最佳餐廳

泰式傳統菜系


是連鎖,也是商場餐廳,我們去的是 Central World 裡的分店,看好多人說 Nara 是「泰國最佳餐廳」,我查了下也就是個大眾點評人氣之星之類的評選,意義不大,不過他家確實是本地食客比較多。


重點還是食物啦,Nara 融合了泰國各地的風味,菜式非常豐富,而且提供大盤和小盤兩種 Size 可選,對於人少還想多試菜的我們來說非常貼心。

▲Fish Cake 是我最喜歡的 Thai Street Food,在路邊攤吃,到餐廳裡也要點。我很怕那種澱粉加太多失去魚味和口感,但 Nara 這盤做得特別好,個個形狀飽滿,入口Q彈,滿滿的魚鮮味。


▲炸花枝,酥脆面衣下依然能吃出本來的鮮味。


▲Gai Hor Bai Toei,雞肉包括在香蘭葉裡一起炸,搭配羅望子醬,好吃。


▲剛才的都是前戲,這道才是主菜——咖喱蟹!幾乎每個泰式餐廳必有的菜式,建興的也吃過,覺得還行。Nara 這道更厲害,用的軟殼蟹,加入咖喱醬快炒,然後混入蛋汁,中和辛辣的味道。咖喱香氣滲透到蟹肉中,又不掩蓋螃蟹的鮮美,啊寫到這好想來一碗米飯!


點評:因為在曼谷一直吃高級館子,穿襯衫拿刀叉還要聽服務員做介紹,幾頓下來也挺累的。所以 Nara 這餐意外吃得很舒服,價格也不太貴,我和針針兩個人吃了 1800 泰銖,大家來曼谷可以試試,直接 walk in 就可以。

地址:7th Floor, Central World Plaza, Ratchadamri Rd., Pathum Wan Sub-District, Pathum Wan District,Bangkok,Thailand

人均價位:900泰銖

推薦:暫缺


3. Gaggan


#亞洲50佳餐廳# 第一名

分子料理 · 印度菜

談到亞洲美食,一線頭牌肯定是日料和中餐,第二梯隊中應該有泰國菜、韓國烤肉、越南河粉……但好像沒有人會想到印度菜,港真除了咖喱,印度在料理版圖上實在沒有太多存在感。可是曼谷的這間印度館子,連續兩年擊敗東京上海香港新加坡,登頂亞洲料理的冠軍寶座。


主廚 Gaggan Anand 出生在印度加爾各答,青年時代在西班牙殿堂級的 El Bulli 餐廳學習分子料理,五年前來到曼谷,以自己的名字開了這間餐廳,主打 Progressive India Cuisine(革新印度料理)。

去年 Gaggan 首次成為 S.Pellegrino 聖培露「亞洲50佳餐廳」 冠軍時,是一件炸圈的事件。世界第一次關注到印度菜系,Gaggan 一下子成為亞洲美食朝聖地,現在如果要在這裡吃一頓晚餐,至少需要提前2個月預定。


Gaggan 開在市中心的一條安靜小巷中,和曼谷的司機說「嘎貢」他們都知道該把你送去哪。


餐廳本身是一棟純白色的雙層老別墅,我們定的位子在二樓(中間那個窗戶邊就是啦),內部依然保留著私宅的結構,藤製家具搭配木地板老吊扇,比起一般的 Fine Dining,更像是去朋友家裡用餐。

▲門廳牆上有 S.Pellegrino 聖培露「50佳餐廳」 的獲獎記錄,一共5個,分別是:

 2013 

亞洲第10名

 2014 

亞洲第03名  /  世界第17名

 2015 

亞洲第01名  /  世界第10名

開業才五年多,排名上升真的非常快。


Gaggan 有兩套菜單,一個 course 少一點的叫做「 Tasting of Gaggan 」,還有一個涵蓋所有菜品的 「 The Gaggan Experience 」。我們選擇的「 The Gaggan Experience 」當日一共有19道菜,大致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一系列用手捏著吃的小食,名為【Bites from India】。以下三個是我最喜歡的。


Edible Plastic Spiced Nuts | 堅果

▲Gaggan 搜集了數種亞洲堅果,碾碎後用香料炒過,封在糯米紙做的包裝袋中。整個放進口中,糯米紙融化後香料的味道彌散開,嚼著有點像芥末青豆。


Yogurt Explosion | 酸奶

▲不是那種小清新的酸奶,是相當重口味的印度酸奶,混合了孜然,茴香,香菜籽等香料,製成一枚膠囊,一口爆開,層次和味道都很豐富,我喜歡這一道。


Foie Gras Sundae | 鵝肝聖代

▲脆皮卷似乎是胡蘿蔔做成的,上層是芒果慕斯,下面是鵝肝醬,不知道和印度料理有什麼關係不過這一口非常好吃(畢竟是鵝肝啊)。


然後是主菜,Gaggan 的一道招牌菜——碳!揭開玻璃罩,聞到一股香木的煙燻味道,煙霧散開,眼前是一塊沾著炭灰的煤球。


Charcoal | 碳

服務生也不說是什麼,讓我們靠舌頭來猜,這是一道完全調動各種感官的料理。我大概能吃出,黑色外殼是加了竹炭粉的木薯,白色碳灰是乾燥處理過的白洋蔥,但內層餡料完全沒有頭緒。

以上,由於篇幅限制,這裡不過多敘述。


地址:68/1 Soi Langsuan Ploenchit Road,Lumpini,Bangkok

人均價位:Gaggan 的人均大概是 3500 泰銖(不含小費和稅)

推薦:★★★★★

TIPS:餐廳沒有嚴格的 Dress code,男生穿襯衫或休閒西裝即可,女生可以穿小禮服。Gaggan 只做晚餐,每晚6點開始營業。因為連莊了冠軍餐廳,近期預定非常火,大家可通過酒店預約,成功率會比較高。


4. EAT ME


#亞洲50佳餐廳# 第23名

無國界料理 · 有超好喝的雞尾酒

雖然名字起的有點汙汙,但餐廳本身還是頗有些文藝小清新的。EAT ME 開在一個非常 Local 的街區,門前的窄巷只夠一輛車開過,左右街坊都是私宅小店。


小小的門臉隱藏在茂密的綠植中,走進去會發現其實空間超大——一層是酒吧,二層是餐廳,三層有可以辦趴體的露臺,四層還有一個畫廊。


我們挑了一個室外走廊的位子,感覺舒適且私密。餐廳極簡的工業風設計中保持著若干小情趣——灰色牆面上不定期更換的本土藝術家作品,品味不俗的 House 音樂,加上來往穿梭的酒保與服務生顏值頗高,一切看起來都是那種很新派的餐酒吧。但事實上,EAT ME 在曼谷已經開了17年了!

EAT ME 的老闆是一對澳大利亞兄妹,當年來泰國旅行,玩著玩著感覺這地方不錯,於是留下來開餐廳(想起類似的故事在我們桂林也蠻多的)。現任主廚是紐約人 Tim Butler,擅長融合世界各地的經典菜色,並與東南亞風味進行大膽的味道組合。


EAT ME 的菜單分為三大類——

FISH + SHELLFISH | 海鮮

VEGETABLES + SALADS | 素食

MEAT + POULTRY | 肉食


菜品選擇非常多,還很貼心地提供了 LARGER PLATES 和 SMALLER PLATES 的選項,我們快速點了一些小菜加兩瓶酒就開吃了!同理,獻上我比較中意的。


▲ 烏雞沙拉!用的應該是肥嫩的雞腿肉,去骨留皮拆成絲,搭配的有木瓜、洋蔥、辣椒和檳榔葉(第一次吃!),最後撒上烤椰片,爽口又帶勁,是我當晚特別喜歡的一道。


▲一份肉醬 Pasta,這應該是最近吃到最好的一份 Pasta!其實就是簡單的番茄肉醬,但這個面做得太好,不同於許多餐廳用的乾麵,看這個形狀應該是新鮮做出來的 Capunti 或 Trofie,薄薄一片自然卷,把醬汁都收裹在裡面,口感特別好。
▲我們公認整晚最好吃的一道,棗泥布丁配香草冰淇淋和焦糖漿!布丁柔軟溼潤,冰淇淋與溫熱糖漿在口中交融,三個元素互不搶戲,搭配起來是一種非常柔和的甜。EAT ME 的甜點造型看起來都特別隨意,但是味道又非常精緻,厲害!


點評:食物、酒單、設計、音樂、氣氛和服務都讓人挑不出錯。 完全融入了曼谷的性格——性感、自由、融合、開放,充滿調性。

地址:20 metres off Convent Rd Silom, Bangkok

人均價位:1000泰銖

推薦:★★★★


5. Chikalicious Dessert Bar


來自紐約的日法甜品吧 · 三道式甜點套餐

甜品界不我熟,但有幾個非常厲害的名字多少都聽說過,比如青木定治、Dominique Ansel,還有從紐約紅到亞洲的甜品女王——Chika。


知佳出生在日本,年輕時辭去華爾街的工作去巴黎學習甜品製作,2003年和丈夫 Don Tillman 在東村開了這間非常有愛的夫妻店。至今依然是紐約最熱門的甜品店。

主廚 Chika(不知道翻譯成知佳對不對)

▲ChikaLicious 不是把漂亮的蛋糕擺在玻璃展示櫃裡,而是模擬日式壽司店的形態打造了 Dessert Bar,只有十個位置,主廚在食客面前擺盤製作。

除了紐約,ChikaLicious 在東京、首爾、杜拜、曼谷都有分店!這次我們光顧的是開在 Central Embassy 裡的 ChikaLicious bangkok 。比起紐約那間小鋪,曼谷分店看起來進化不少,標誌性的 Kitchen Table 也擴大了一倍,可以邊吃邊觀看甜點師們的手藝。

我們選了招牌的 3 Course Dessert Menu ,每人有三道甜品,包括 Amuse 開胃小食、Choice of Dessert 自選甜點、Petit Fours 餐後點心,感覺要把一個月的糖分配額一次用盡。


首先是一個簡單的 Sorbet,好像是青檸和椰子,下面有些果汁和果凍。入口清冽甘甜,伴有些許刺激性的酸,在熱熱的曼谷街頭走了半天,這道冰冰涼涼的雪葩對舌頭來說是個不錯的開場。

接下來是我們自選的兩道「主菜」,如果你來 ChikaLicious 只能選一道的話,點這個就對了——Fromage Blanc Island Cheese Cake(冰雪島嶼芝士蛋糕),當年 Chika 就是靠這道甜點在紐約成名的。


如同碎冰中漂浮著的一朵雲,沒有任何裝飾,只有乾淨的純白,完全重塑了 Cheese Cake 的外形和口感。原來厚重的美式蛋糕變成日式的輕乳酪蛋糕,澆上的芝士醬汁香甜不膩,兼具輕盈的質感與清淡的口味,果然是鎮店名物。


另一道自選甜點是 Lemongrass Panna Cotta。service 我們的是個非常可愛的泰國女生,一邊給我搓冰淇淋球,時不時還要去完成後面的紅絲絨蛋糕,我儘量吃慢一點免得她跑來跑去…… 

這道檸檬香草奶酪布丁也打破了原來的形態,變得更像是從法餐廳端出來的樣子。細滑的口感接近杏仁豆腐,搭配的菠蘿冰淇淋和夏威夷果也增添了一點熱帶氣息。

最後送上的三款餐後點心——一口迷你的巧克力黑森林,一口椰子棉花軟糖,一口芒果卷。

我最喜歡椰子那一口。


三道式甜點套餐 400 泰銖(+10%的服務費),加 180 銖還可以配酒,比紐約還要便宜一些。


點評:我挺喜歡 Dessert Bar + Set Menu 的吃法,給本來是配角的餐後甜點加上了主角光環,不用花太多錢就可以吃到米其林餐廳級別的出品。

地址:5th Floor Central Embassy

人均價位:400泰銖

推薦:★★★

TIPS:對了!ChikaLicious 剛在上海開了新店(住上海真的好幸福!),推薦大家去嘗嘗那道冰島芝士蛋糕。附地址——興業路123弄5號新天地新裡106單元。


6. Sra Bua by Kiin Kiin


北歐米其林一星分店 · 分子料理


有次李茶和我討論以後要不要移居曼谷,原因是感覺在那邊不用很麻煩很累就可以過上快樂人生。還有就是,曼谷不僅擁有世界上最好吃的街頭銅板美食,最近幾年的亞洲最佳餐廳也都出現在這個城市。

下面這家是我們很早前就盯上的 Sra Bua by Kiin Kiin,北歐米其林主廚做的泰國菜,一個是最性冷淡的地區,一個是最熱辣的菜系,聽起來感覺……感覺……他咋就不像我們唱評戲的呢。

餐廳開在曼谷 Saim Kempinsky 酒店裡面,看裝修就知道是走浮華路線的館子。因為今晚的 Tasting Menu 裡大大小小加起來有20多道菜!所以接下來我快速地鋪墊一下 Sra Bua by Kiin Kiin 的背景就直接開始吃吧(同上,精選部分美味——)


左:Edible Shells

上:Tuna with Lemongrass

右:Miang Kham Cornette

左下角橘色粉末是分子料理的標誌做法,口感類似費列羅,內含泰式酸辣醬汁。勺子的一口草,mix 了蝦肉粉絲+羅望子+檸檬草,三種絲狀物在嘴裡咀嚼出很衝的草本味道。右下角的泰式手卷,呈盤方式蠻特別的,味道也是辛辣路線。


Chiang Mai Sausage

很街頭感的兩根串串,一串牛肉一串清邁香腸,很嫩,還不錯吃。


Miso Flan & Pad Krapow

第二組 set,是一道「蛋」和一道「雞」。

蛋是一個 Flan 布丁,加了味增有點跳戲成日本料理。雞是炸雞心,拌在野生泰國米裡吃。作為內臟愛好者的我還蠻好吃的呢。


Banana Cake with roasted almond, salted ice-cream and caramelised milk

終於到甜點的部分了!這道菜在社交網絡是出鏡率也非常高,服務員把一截樹皮直接搬上桌,裡面有掰碎的香蕉蛋糕和海鹽冰淇淋(前面吃了那麼多甜味的主菜,到了甜品居然又是鹹的了),焦糖牛奶繼續做成了粉末狀,配了些烤杏仁片,味道還是蠻不錯的,作為甜點來說不會很膩。


點評:倒不是說分子料理有多荒謬,但是看起來先鋒的廚房實驗,最難的恰是最傳統原始的部分,那就是主廚對於食材的理解,思考每一個元素的提取與重組是不是真的有意義。作為頂著北歐米其林光環的泰國分子料理,Sra Bua by Kiin Kiin 只能算吃著好玩。

地址:Siam Kempinski Hotel Bangkok, 991/9 Rama 1 Road, Pathumwan Bangkok, 10330

人均:2500泰銖

推薦:★★


以上,匯報完畢,下次去曼谷一定要嘗嘗這些經典餐廳,大飽口福。


文章轉載自美得合不攏嘴的「造洋飯書」



KLOOK客路旅行出品 | 編輯 sMrZhao

相關焦點

  • 美食丨曼谷這6家料理餐廳,隨便挑一家都可以嘗到亞洲最高水平
    曼谷有Gaggan,東京有Narisawa,曼谷有Pad Thai,東京有Ramen……精選自「造洋飯書」,KLOOK放送的6個曼谷經典餐廳,皆來自博主親身試驗。2001年 David Thompson 受邀入駐 COMO 旗下的倫敦 Halkin 酒店,新餐廳取名為 nahm(「喃」,泰語中「水」的意思),六個月後,nahm 成為世界第一家米其林星級泰國餐廳。從澳洲到英國,David 把泰國菜帶上世界的舞臺後,又回到泰國開了 nahm 曼谷分店。
  • 曼谷8家餐廳入選亞洲前50!稱霸亞洲的就是它
    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亞洲50佳餐廳榜單,曼谷有8家餐廳入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下這8家排名亞洲前50的曼谷餐廳吧。1、Gaggan Anand(亞洲排名第1)到今年為止,泰國曼谷的印度料理餐廳Gaggan已連續4年蟬聯「亞洲第一餐廳」寶座。
  • 2018亞洲50家最佳餐廳 I 快來這9家曼谷獲獎餐廳籤到!
    來自曼谷的印度分子料理餐廳Gaggan獲得大獎!亞洲最佳50大餐廳的泰國料理店請勿穿拖鞋與短褲、背心等入席否則就算你定位了,也無法進入餐廳用餐噢!9家讓人垂涎欲滴的2018年亞洲50家最佳餐廳--曼谷篇介紹完畢不知道哪一家是你最喜歡的呢?
  • 亞洲最好吃的 50 家餐廳名單出爐!有 15 家在中國就能吃到
    今年的「亞洲 50 佳餐廳」來自於 8 個國家或地區中國一舉囊括了 15 家餐廳其中內地 2 家、香港 9 家、澳門 1 家、臺北 3 家法餐常常代表著優雅和距離,但是到了 Florilège,他們將東瀛的禪意完美融入其中。餐廳採用開放式廚房設計,22 個座位如同劇場,可以無死角觀看烹飪過程。
  • 2017年亞洲最好的50家餐廳都在這,吃貨又有理由出去玩啦!
    這兩天飯糰看到最受吃貨關注的業內消息,應該就是2017亞洲最好的50家餐廳名單(ASIA's 50 Best Restaurants)在泰國出爐了
  • 2017年度亞洲50家最佳餐廳榜單出爐,上海這兩家餐廳入選!
    餐廳的主廚是日本名廚山本徵治,他曾師從日本一位大廚,經過 11 年曆練後,創建了自己的餐廳。他堅守傳統日式料理烹飪規則,在傳統日式料理中比如懷石料理加入了許多新鮮元素,如分子料理等。No.8Ultraviolet 餐廳(中國上海)
  • 2015年亞洲十佳餐廳 曼谷印度餐廳摘冠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10日報導,2015年聖佩萊格裡諾亞洲50佳餐廳評選中,曼谷一家名為「Gaggan」的印度餐廳榮膺桂冠(San
  • 出逃曼谷|亞洲前50的餐廳究竟有沒有那麼好吃?
    3家餐廳,都是心心念念種草已久。來頭都不小,頂著「亞洲前50餐廳」、「世界第一的泰式餐廳」、「泰國最佳餐廳」各種華麗麗的名號,那究竟有沒有那麼好吃呢?    Nahm今年在亞洲前50餐廳排名第五,曾經是亞洲第一最佳餐廳的得主(2014年)。總之它應該是目前國際上最高成就的泰式餐廳了。但它的主廚竟然不是泰國人,而是來自澳洲的David Thompson。
  • 這些是 2017 年亞洲最好吃的 50 家餐廳,有 15 家在中國!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曼谷參加「亞洲 50 佳餐廳」,去年是出差,今年就是作為 Food Writer 來的,全亞洲最會做飯跟最會吃飯的人基本都在這了
  • 亞洲最好吃的50家餐廳,全部吃完需要52680元
    除了TOP10裡的3家中國餐廳,還有11家中國餐廳被納入到其餘40家亞洲最佳之中。吃君今日也為大家一一介紹另外入選到亞洲最佳之中11家中國餐廳,因為它們每家都可能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一位難求。如果可以約到靠窗位這一頓絕對吃的值回票價。
  • 2018 年全亞洲最值得去吃的 50 家餐廳,有 15 家都在中國!
    今年的亞洲五十佳餐廳中,包括:🇨🇳中國 15 家(內地2家,香港9家,臺北3家,澳門1家)應該很多同學都路過過,就是曼谷 W 樓下那棟歷史建築,老宅裡的設計陳列充滿復古的調調,做的是融合中東風味的泛亞洲料理,下次去曼谷可以嘗嘗。42.
  • 2018年全亞洲最值得去吃的50家餐廳,有15家都在中國!
    △ Dining Room at House of Sathorn應該很多同學都路過過,就是曼谷 W 樓下那棟歷史建築,老宅裡的設計陳列充滿復古的調調,做的是融合中東風味的泛亞洲料理,下次去曼谷可以嘗嘗
  • 這6家我探訪過的曼谷餐廳,後來都上了《米其林指南》【對話曼谷】
    而關於我的故事,就在幾天前,我還生活在曼谷。從最開始的旅行,到留下工作生活,一晃眼到現在已經4年。這幾年從事過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從不會泰語到開口流利說5國語言,每天的日常,和店家聊聊他們背後的故事,通過文字,分享給大眾,每天的每天,幸福而充實。
  • Gaggan曼谷的分子料理神話【亞洲50佳餐廳第1名】
  • 2017亞洲50佳餐廳榜單揭曉,第一名又在曼谷!
    而位於曼谷的 GAGGAN獨領風騷,摘取了今年第一名的桂冠!下面就來看看這家曼谷餐廳到底有多好吃!亞洲50佳餐廳——泰國曼谷GAGGAN(亞洲最強,第1名)Gaggan位於泰國曼谷一棟19世紀風格的兩層住宅裡,主打新式印度菜。Tasting menu每兩月就會更新一次,menu上的25道菜品全部用表情符號來表示,要等你吃完了才會揭秘這道菜用的是什麼食材。」Gaggan Anand憑藉他豐富的想像力和過人的烹飪才能,將印度料理打造成了像法餐、日料一樣的精緻美食,無論服務態度還是擺盤方式都無可挑剔。
  • 曼谷Gaggan餐廳:「亞洲第一餐廳」怎樣顛覆味蕾
    到2017年為止,居於榜單首位的餐廳已經3年沒有變更,而連續3年蟬聯「亞洲第一餐廳」寶座的,就是位於泰國曼谷的印度料理餐廳Gaggan。直到有一天他前往泰國曼谷,看到街頭巷尾的小食攤,迷人的市井煙火氣息讓他重新尋回了對食物的熱情,並決定留下來。他在曼谷一家專門烹飪印度菜的酒店工作,並漸漸有了名氣,而後,他去了曼谷許多有名的印度餐廳,卻沮喪地發現,這些餐廳並不想創新,這一挫折使他有了想自己開餐廳的想法。
  • 別吹牛你很喜歡曼谷,這十家餐廳你來過幾家?
    ME,其實是「亞洲五十強餐廳」的其中一家,並是多年入圍的餐廳。晚餐過後會一直營業到深夜 1 點,可以來這裡喝一杯很泰國的雞尾酒。,並且連續4年保持在前十,2020年排名亞洲第6曼谷第1。年輕的主廚Fatih Tutak來自土耳其伊斯坦堡,曾在多個國家城市的人氣餐廳擔任過主廚,擅長打造新派亞洲料理,在百年建築裡享受新派料理,不論是口感還是口味都無可挑剔。
  • 這可能是史上最高逼格的曼谷美食攻略!
    很多人去過曼谷但並不是很多人吃過曼谷而且是吃遍曼谷最好的餐廳這篇食單,可能會是史上最高逼格的曼谷美食攻略!
  • GAGGAN~隱藏在曼谷的亞洲第一餐廳
    由世界各國專家投票評選的「2015亞洲最佳50餐廳」榜單3月9日揭曉,曼谷的印度料理餐廳「GAGGAN」位列榜首。
  • 這些是2016年亞洲最棒的50家餐廳,有15家在中國!但是…
    受 S.Pellegrino聖培露和Acqua Panna普娜 邀請,ENJOY在曼谷現場直擊了 2016亞洲50佳餐廳榜入選的餐廳不僅代表一個城市與國家的最高料理水平,也成為整個亞洲地區未來餐廳潮流的風向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