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穎是眾所周知的開心果,何時何地都有活躍氣氛的獨特能力。
MSC 周邊的貓貓狗狗,王穎悉數道來,常樂此不疲地拉著同事逗弄幾番。
在蘇格蘭「鄉村」潛心學術,獨自一人去法德旅行,又或堅持做些微小的善事……西南女孩王穎的成長路上充滿無限可能。
幽默與隨和似乎是王穎與生俱來的特質。而這背後,實則是成長環境的莫大包容。
從小到大,王穎的父母從不會像別的家長一樣要求她「一定要做什麼」。恰恰相反,她被給予充分的主動權。
「我從小也有自己的主見,想做什麼就跟爸媽商量。爸爸媽媽對我得到的一些成果也都會給到肯定和鼓勵,這讓我性格上面比較開朗。」
正是在這樣自由的成長環境中,王穎不斷探索著自我,漸漸琢磨出一套簡單的自我「準則」。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她對「正確的小事」有著一種固執的堅持。比如,小時候,她與媽媽一同悉心收養無處可去的小貓。小貓在家「蹭吃蹭睡」時,與她逐漸變得親密無間。大學時,她也總隨身攜帶貓糧餵養校內的小貓。
開朗與熱情,給了她小小的堅持,也給了她一股不斷探索的勁兒。
在蘇格蘭老城中,
如海綿般吸收新事物
大學畢業對於王穎來說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她選擇前往蘇格蘭的阿伯丁大學研讀會計與金融碩士項目。當時的她,迫切地想要跳脫出先前的「舒適區」——去面對衝擊,同時沉澱自我。
*阿伯丁的海
「一般英國商科學生中,中國人都蠻多;但是蘇格蘭那邊中國人比較少。而我想儘量體驗到國外不同的文化與衝擊,所以選擇了阿伯丁。另外當地也屬於一個地廣人稀的狀態,跟我平日的生活環境很不一樣,我非常想體驗一下這种放空的感覺。」
從留學之初,王穎便清楚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沉浸式體驗」。對這種理想狀態的追求,因此滲透進她生活的方方面面。
她有過一段「用力社交」的日子——參加不同的社團活動,努力融入國際化的宿舍環境,加入成員迥異的學習小組。
*與朋友們在舞會
一次舞會前,她受到朋友邀請,「感到有趣」便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朋友對王穎感嘆道:「你真是一個非常喜歡嘗試不同事物的人」。
在此後的生活中她也逐漸意識到,這樣熱忱嘗試新事物的性格,給她帶來了種種意料之外的驚喜和收穫。
她曾每周拉著一位外國朋友喝咖啡聊天。兩三個小時間內,「自己比較話嘮」,王穎能滔滔不絕說上兩個小時。回想起那段經歷,王穎滿足地覺得自己不僅交到了親密的好友,也極大提升了英語口語交流水平。
唱歌蹦迪也是王穎所愛的社交活動。她感到這是一种放松和解壓,釋放自我的渠道。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踐行著「Work Hard, Play Hard」(努力工作,盡情享樂)的生活方式,平衡社交連結和獨處沉澱的需求。王穎也不例外。
「我覺得這像是你的身體流出去一些東西,而與此同時你也需要吸收一些東西」。
初識 CSR ,
跳脫傳統商業思維
初到蘇格蘭,王穎感到學業的節奏非常快。有時,一章節的內容兩節課便講完了,而那放在從前,則是需要細緻教授一兩年的內容。
自主學習能力一時顯得極為重要。好在這些初期掙扎,也在王穎的預料之中。幾番調整之下,她逐漸找到了自己理想的節奏,將心沉在這個少了些大城市紛雜的「世外桃源」。
也是在這樣的狀態下,王穎首次接觸到 CSR 的概念和相關案例。一度將商業視為純粹盈利驅動,王穎第一次意識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可以相依相存,甚至達到「雙贏」。
受到極大好奇心的趨勢,她的畢業論文聚焦高科技產業的 CSR 實踐。在分析數據時,她發現,國內企業對於 CSR 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尚停留「慈善」上,而距離作出具體數據披露,或將 CSR 融入企業戰略,仍有長遠的路要走。
「比如一個捐錢捐物的項目上,國內一些高科技企業並沒有像 Apple 一樣,給出一些更確切的數據——到底是怎樣節能減排,少用了多少鋁, 少用了多少水,少用了多少電,整個機型如何改善,對地球有怎樣的影響——並沒有這種確切的數據。」
懷著一點疑惑和更多沒來由的欣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與願景,在她心中埋下種子。
獨身法德歷險記,
不確定中尋找確信
潛心學術自然需要其他調劑。閒暇時,王穎常常跳上前往倫敦的火車,感受一番繁華大都市的律動。
「我非常喜歡逛博物館。到一個新的地方的話,我一定會逛當地的博物館。我覺得徜徉在人文歷史的海洋中的感覺非常獨特,自己不僅會有知識面上的增加,也會有感知上的擴大。」
而 23 歲的她,還做了一件此前無法想像的事——獨自一人前往法德旅遊。
復活節假期時,一則跟朋友湊不好合適的時間,二則受到直接、間接的鼓舞——聽完朋友獨自旅行的經歷後,她想:「為什麼我不能做一個酷酷的女生呢?」於是斷然踏上旅程,開啟了一段充滿驚喜與意外的「歷險記」。
王穎並沒有想到,她在異國遇上的第一個挑戰,竟是由於隱形眼鏡的問題而看不清楚。她的半程旅途是「半瞎」著完成的。
「我在法國天還黑的大早上,一個人幾乎半瞎著到了車站,又不認識車票上的法語,又認不清車廂。到處找人問,才半瞎著到了德國」。
又恰逢德國罷工。將從科隆飛柏林的時候,整個城市的公共運輸都是不開的。她憑藉運氣和人品搭上了一個朋友的德國同事的車,終於到達了機場。此外,她還經歷了一番差點趕不上飛機的驚險。她跟著一個小姐姐在機場狂奔,最終剛登機,飛機便利落地起飛了。
*在柏林的自拍遊客照
充滿不確定性的種種「歷險」,在王穎看來,並未讓她的旅行貶值,反而增添了許多值得回味和稱道的經歷。
一路上,她認識了不少外國的朋友。住在青旅時,她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相談甚歡。交談中,她不難感受到東西文化間的「壁壘」確乎存在,但是她同時更強烈地感到,「即使在文化、行事方式、世界觀上,中西方都不那麼相似,我覺得整個世界對於美,或是對於真善美的這種追求,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加入 MSC,
追求 A +
種種經歷使然,王穎一直希望進入一個國際化、包容的公司工作——一個人們對於事物不困於「固態認知」的地方。
王穎從國家電網的項目初次結識到 MSC,用她的話來說,有種「緣分天註定,姻緣一線牽」的感覺。一番調研後,她不僅對 MSC 的價值觀、文化氛圍充滿好感,也欣喜地看到自己碩士研究項目在實踐中的延伸。
「我非常好奇,大家是以怎樣的方式踐行 CSR 這件事。」
作為 MSC 運營組的財務專員,王穎運用專業素養處理公司的財務工作。而得益於她與人連結的天賦,她也遊刃有餘地處理內部人事事務。
在學生向職場人的角色轉換中,王穎對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把工作做好,更需要的是對自己商業素養和各方面品質的提升。」
「因為 MSC 正是一個小而精的公司,所以更需要在工作的各方面都做到更好——需要達到 A Level 甚至以上。」
對於未來,王穎懷著模糊卻又堅定的願景。
「我希望以後無論是在社會的大染缸或者是磨礪下,還是堅守一些自己一直以來對世界的看法,保持初心。」
當然,她也一定會繼續做個開心果。
* 內容撰寫:MSC 諮詢品牌部 盛懷柔
MSC是一家全球且獨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諮詢公司
在社會問題中產生商業機遇
在商業邏輯中產生社會影響力
E-mail:contact@msc-world.com
Tel:0571-89266293
Wechat:msc_world
Website:www.msc-worl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