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中國的美食之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可能是北京、西安、上海、重慶這樣城市。但是今天小編要說的 是湖北的省會——武漢。
武漢交通四通八達,已經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標杆城市。除了城市經濟發展以外,武漢的旅遊景點也是不少,湖光山色、名勝古蹟數不勝數。2019年的世界第七屆軍人運動會在武漢舉行,讓世界聚焦於此,也因此讓武漢美食更加出名。近期,韓國一位53歲的大叔名叫白種元,來到了武漢,他被稱為無國界的『百科全書級』大美食家,在韓國美食界的地位相當於我們中國的蔡瀾——愛吃、會吃、懂吃!
他不僅是廚藝高手,還是超人氣美食節目主持人,錄製了十多部豆瓣高分美食綜藝而火爆亞洲!這次白種元大叔帶著(國外口碑綜藝榜)排名前三、豆瓣9.5分的人氣美食綜藝節目《街頭美食鬥士 第二季》來到了武漢,讓武漢美食瘋狂刷屏亞洲!
《街頭美食鬥士》是韓國TVN推出的美食節目,記錄白種元在世界各地的美食之都尋找藏在街頭的寶藏美食,聽大叔一邊吃一邊科普美食背後的人文故事。從去年開始就風靡全球,每期的城市選擇都是受世界各地吃貨認可的美食之都:義大利西西里、美國紐約、日本東京、中國臺北、土耳其伊斯坦堡……而這次來到武漢,足以證明武漢美食在世界的地位!
從《舌尖上的中國》第2季開播,熱乾麵、面窩等武漢「招牌」美食都在第2季中悉數亮相,迅速在全國掀起「舌尖熱」。「排骨藕湯」、「藕夾」等武漢美食。談起武漢的美食,可謂一早一晚,過早和宵夜最為經典,武漢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美食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匯聚東西南北精華,菜品豐富多樣,又自成特色,是著名的「美食之都」。又因武漢水產極為豐富,淡水魚鮮在全國享有盛譽,所以又被譽為「中國淡水魚美食之都」。特色美食有熱乾麵、油燜大蝦、沔陽三蒸、藕粉、蓮藕排骨湯、面窩、糯米雞、糊湯粉+油條、魚頭泡飯、牛雜鍋、豆皮、油餅包燒麥等。
韓國這檔綜藝節目在武漢這期的片頭就拍得誠意滿滿,白種元大叔派出可愛的兒子出鏡,用小朋友的視角,將武漢元素象化成具有代表性的武漢美食。老裡弄晾的衣服是譁啦譁啦的牛肉粉,江漢關的大鐘是香到咽口水的藕夾,黃鶴樓飛揚的屋簷是兩頭翹翹的菱角……
大叔在武漢的第一餐是宵夜,端坐在石牌嶺大排檔的門口,毫無違和感,手法嫻熟地剝出雪白蝦肉,蘸飽湯汁才塞入口中,再優雅地吮吸蝦頭裡的蝦黃。在蝦肉鮮嫩香辣的回味中,為屏幕前的觀眾們生動形容這盆小龍蝦的美妙滋味。令人驚訝的是這位韓國大叔對食物的典故、來源他都能娓娓道來,他知道潛江的蝦最好吃,小龍蝦最飽滿的季節是在5-8月,還一邊吃一邊碎碎念:「現在都這麼好吃,要是那個時候吃該多好吃啊」,有人感嘆:怎麼知道的比我這個武漢本地人還多?
吃完宵夜,第二天當然要過早啦!武漢習慣被人稱為「早餐天堂」,清晨,白大叔已經端著一碗熱乾麵,入鄉隨俗地站在糧道街街頭bèn面。他一邊大口嚯面,一邊用便於韓國觀眾理解的說法,賣力安利熱乾麵的美味。吃一碗熱乾麵的功夫,大叔不僅科普了熱乾麵的起源傳說,還介紹了武漢的過早文化,甚至連「武漢人習慣邊走邊吃的獨門技能」都知道。逛在武漢的早餐街頭,大叔一邊講解,一邊品嘗其它早餐。武漢熱乾麵是中國十大麵條首位,它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麵、北方的炸醬麵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其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
到了中午,白大叔選擇了街邊的家常小菜館的沔陽三蒸。他全程不用翻譯,中文點菜毫無壓力:粉蒸肉、粉蒸魚,甚至點出了這家小菜館的隱藏菜單:珍珠丸子!大叔給大家解釋因為武漢夏天太熱,珍珠丸子容易餿,天涼了店裡才會限量提供,所以菜單上沒有這道菜,熟客才知道點。並藉此又向外國觀眾科普了武漢在中國「三大火爐」的稱號。
接著大叔又嘗了武漢的藕粉、蓮藕排骨湯、面窩、糯米雞、糊湯粉+油條、魚頭泡飯、牛雜鍋、豆皮、油餅包燒麥等美食,走南闖北嘗遍世界美味的白大叔,這一次經歷還是被武漢美食完全驚豔到了。
所謂一城一味,美食不僅存在高堂之上,更隱匿於我們身邊的大街小巷。我想這也是從舌尖上的中國到韓國的美食綜藝,武漢美食再次火遍全國的原因吧。其實武漢美食遠遠不止白大叔這次吃的十幾樣,面窩、米粑、豆絲、鴨脖子、武昌魚等等。您覺得武漢還有哪些美食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