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這座博物館厲害了:日本聖鳥,不丹國獸,鎮館之寶是熊貓

2020-12-25 金秋的旅遊

世界上第一隻棕色大熊貓發現地:佛坪,位於秦嶺腹地,森林覆蓋率達到90%以上。截止2009年,有科學記載以來世界上一共僅發現過五隻棕色大熊貓,發現地點均為大熊貓的重要棲息地之一陝西秦嶺山脈核心地區。

其中最早的茶色熊貓是在佛坪上發現的,命名為丹丹,這在世界動物史上建立了茶色熊貓的裡程碑,丹丹死後,其標本現存於秦嶺人和自然傳教中心,還有秦嶺人和自然博物館,在全面展示秦嶺生物多養性的自然生態博物館,有350多個動物標本。

關於動物的實體標本博物館和動物的化石博物館,這兩年來參觀了很多,但是,像秦嶺人和自然宣教中心一樣,入口和入口處,博物館內所有生物標本都有劇毒砷,不能碰。

這個布告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對博物館的動物標本也感興趣,博物館不大,但動物種類豐富。

佛坪位於秦嶺腹地,森林資源豐富,鳥類標本是博物館最集中的部分之一,在這裡可以看到很多珍奇的鳥。

通過這次博物館的旅行,我知道了原來稀有的朱䴉是日本的國鳥,遺憾的是,當時在日本已經滅絕了,在日本為了保護和飼養,1985年從我國借過3隻朱䴉,1998年,我國曾經給日本贈送過朱䴉。

但是,日本民族卻有著濃厚的對朱䴉的自卑感,朱䴉是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聖鳥,在皇室的一些重要儀式中,朱䴉的羽毛是不可缺少的供養,因為日本人的眼睛裡有朱䴉。

作為非常稀少的鳥,在中國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帶來吉祥的鳥,把朱鷺和喜鵲作為「吉祥之鳥」,順帶一提,朱䴉一生一夫一妻制,成對成功後會在飛到森林深處的大樹上築巢,一個有2到5個雞蛋,母雞都參加孵化和飼養。

就像是在丹青裡的熊貓一樣,「丹丹」是在佛坪發現的最初的茶色熊貓,作為比較稀有的熊貓變種個體,到2009年為止在世界上只發現了5隻,發現地點都在秦嶺山脈的核舒適地帶。

1985年,在陝西秦嶺的佛坪自然保護區,當地村民發現了丹丹,發現時,丹丹的健康狀態不理想,經搶救恢復健康後,一直寄養在西安動物園,當時13歲,2000年丹丹去世了,在這座自然中心有秦國人和宣傳冊。

關於熊貓的可愛,大部分人的心都會軟化,誰也沒想到沒有天敵的大熊貓會賣萌,也有網友揶揄自己是國寶,站在丹丹前面,看著櫥窗裡的那個,可以想像賣萌的樣子有多可愛。

關於熊貓的顏色,科學家提出了4種看法,一種是生存環境造成的(土壤、水源中含有的含量異常),二種是遺傳因子突變引起的,三種是茶色的毛色是原來的性狀,不管怎麼說,茶色熊貓的數量是極為罕見的,據說「丹丹」出生時的幼子的毛色是黑白色的,完全沒有茶色。

丹丹雖然已經去世了,但是看到褐色熊貓萌起來的樣子,請和佛坪的秦嶺人一起來看自然宣教中心,博物館裡還有熊貓骨骼的構造,一眼就能看到賣萌而活著的國寶的骨架有多麼不可思議。

當然,博物館裡除了日本的國鳥朱䴉外,還有不丹的動物和羚羊的標本,羚羊是秦嶺的四寶之一,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更是不丹的國獸,在不丹被稱為「塔金」。

高山動物,生活在海拔高的高山崖地帶,所以很難見到遊客,博物館裡的羚羊標本栩栩如生地立在眼前。

來佛坪避暑納涼的話,請一定要來參觀動物標本博物館,如果一家人親子旅行的話,請再來看看,請不要用手觸摸所有動物的標本,不僅是為了保護自己,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相關焦點

  • 「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到底是哪幾件?
    而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官方網站中,並沒有列出「鎮館之寶」的名目。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這些收藏大戶的「主事」館(院)長,曾在不同場合上說過,他們那裡沒有所謂的「鎮館之寶」,因為精品太多,難以抉擇。陝西歷史博物館,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 陝西歷史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每一件都是稀世國寶!
    陝西歷史博物館,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首批「AAAA」級旅遊景點,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那麼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你知道哪些呢?第九名:黑釉油滴碗黑釉油滴碗,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國寶級文物之一。釉碗大口小足,胎質灰白,通體施黑釉。油層表面布滿了大小不一,稱金屬光澤的小圓點,這些圓點就像浮在水面上的油滴一樣,因此被成為」油滴釉「。油滴釉是釉中一個特殊的種類,屬於結晶釉。這件是迄今所見同類器物中體量最大的一件。
  • 陝西博物館的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號稱「能買下半個香港」
    鎏金銀竹節銅燻爐:1981年出土於陝西,是目前發現的唯一一件鎏金銀竹節銅燻爐,堪稱鎮館之寶。據推測,應是漢武帝賜給平陽長公主及其丈夫大將軍衛青的賞物。鴛鴦蓮瓣紋金碗:1970年出土於陝西省西安市,為國寶級文物,唐代。鑲金獸首瑪瑙杯:唐代酒器,1970年在西安市,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唐代最精美的玉器。
  • 國家寶藏:12個國內頂級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原創 阿舍&疏風 印客美學凜冬將至誠意滿滿的《國家寶藏》第三季也將再度歸來還有兩個星期開播大家是否已經迫不及待了呢別急今天小印就帶大家一起提前看看12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過過癮
  • 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知道嗎?
    博物館,是我們了解一座城市 一段歷史最好的地方 陝西歷史博物館 是西安代表性博物館之一 一年多以前爆火的 紀錄片《國家寶藏》第四集
  • 北京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
    后母戊大方鼎,河南安陽出土商王祖庚或祖甲為祭祀其母戊所制——國家博物館鎮館之寶班簋,西周中期穆王時毛班所作,為清宮舊藏——首都博物館鎮館之寶瓷塑天鵝,一共燒制2件,一件留在美國,一件1972年尼克森贈送給毛主席——國際友誼博物館鎮館之寶「武士飲獸圖」門墩
  • 盤點:全國 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曾聽人說,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鎮館之寶》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可惜的是,紀錄片中只選取了十件器物,上癮卻不能過癮。今天就盤點一下全國 30 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下次有機會路過,不妨去看看。1.
  • 【陝西文物覽】青銅器——大克鼎:上海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1951年7月26日,大克鼎與大盂鼎同時被潘氏後人潘達於捐贈於上海博物館,成為該館的鎮館之寶。1959年,中國歷史博物館開館,大盂鼎被徵調收藏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即現中國國家博物館)。2004年2月28日,是潘達於老人100歲生日,上海博物館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百歲壽星潘達於大盂鼎大克鼎回顧特展」,使得這對闊別近半個世紀的寶鼎再次在上海「聚首」。
  • 國際博物館日,見識一下這些鎮館之寶
    一座博物館,就是一部物化的發展史。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帶你看各地文物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聽背後精彩的故事,體味華夏如「滿天星鬥」的璀璨文明。在陝西歷史博物館,唐三彩駱駝載樂俑作為禁止出境的文物之一,吸引著眾多遊客的目光。1959年,這尊唐三彩駱駝載樂俑在西安市西郊中堡村的唐墓中出土。其形為一尊昂首挺拔的駱駝,駱駝背上七位樂手圍坐一圈,中間是一位豐腴婀娜的女子。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然而,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高達上千萬件,遠遠超過我國本土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我們的博物館數量也遠低於美國、法國、英國甚至日本。所以讓人遺憾的是,很多堪稱絕世罕見的中國文物,要到國外才能一睹真容,其中有五件中國文物還成為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不知何時,它們才能回歸祖國。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
  • 如數家珍,西安各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你都知道嗎~
    博物館,是了解一座城市一段歷史最好的地方。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西安代表性博物館之一,早前被熱追的紀錄片《國家寶藏第一季》第四集就介紹了陝歷博的三件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民眾參觀湖北省博物館梁婷攝 中新網武漢12月13日電 (梁婷 孫夏)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13日正式揭曉,除現有的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為「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稱,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擴大一倍。為更好地發揮文物瑰寶代言荊楚文化、講好中國故事的作用,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了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對原有四大「鎮館之寶」進行擴容。本次評選活動,自11月11日啟動,線上線下反響強烈,公眾通過博物館網站、微信,湖北日報微信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活動還走進中南民族大學、湖北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廣大學子踴躍投票。
  • 國際博物館日 探訪廈門博物館鎮館之寶
    6000年前的陶梟、德化白瓷的代表達摩彩像、陳嘉庚先生的寶劍……拂開歷史的塵埃,穿越時空,經歷風雨,往日光彩奪目的寶物如今靜靜坐落在博物館的展臺上,仿佛等待著與誰的相遇。今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探訪廈門市各個博物館,搜羅鎮館之寶和館藏精品,介紹它們的故事——希望下一個與它們相遇的人會是您。
  • 它是陝歷博的鎮館之寶,國家首批禁止出境文物之一,堪稱頂級文物
    去到陝西,必去陝西歷史博物館,去到博物館,必然要了解其「鎮館之寶」。 如果你在館裡問到工作人員國寶級文物是哪件,他一定會面露難色的回答說很多啊我們有十八件國寶級文物都非常珍貴。可若是問鎮館之寶,他的回答一定是:鑲金獸首瑪瑙杯。
  • 中國各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作為世界文物大國,我國各地博物館中的珍貴藏品數不勝數。並且每個博物館都有自己的「鎮館之寶」,展示著在不同歷史背景中的文化內涵。接下來就讓我們從「鎮館之寶」中感受歷史的傳承。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這10件珍貴文物被評為湖北省博物館「鎮館之寶」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黃敏)12月13日,歷時一個月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結果揭曉,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10件珍貴文物脫穎而出,當選省博十大
  • 國博七大鎮館之寶,全都禁止出境展覽,兩件曾被當成雞食盆和馬槽
    不論是大博物館也好,還是小博物館也罷,幾乎每個博物館都有屬於自己的鎮館之寶,當然,雖然同樣是鎮館之寶,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跟大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相提並論的。比如說縣市級的博物館,能有一件二級文物都算是很了不起了,而對於那些省級以上的大型博物館來說,能被稱作鎮館之寶的文物,最起碼都是國寶級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