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纜股份公告稱,公司與青島漢河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籤訂附條件生效《股權轉讓協議》,漢纜股份擬以人民幣2.6億元收購漢河集團持有的上海恆勁34.26%的股權。照此計算,上海恆勁的估值將達到7.6億人民幣。
此前在2019年6月12日,漢纜股份就曾公告,將以4976.4萬元收購上海恆勁34.26%的股份。僅僅時隔半年,上海恆勁的身價就水漲船高,增幅超過440%。
漢纜股份為何收購上海恆勁?
據了解,漢纜股份是集電纜及附件系統、狀態檢測系統、輸變電工程總包三個板塊於一體,研發生產經營的技術密集型企業集團。其中河漢集團持股比例為66.56%。也就是說,這實際上是一筆調整漢纜股份業務布局的關聯交易。
上海恆勁是一家專注於燃料電池技術及其相關的新能源產品的研究、設計、開發、自有研發成果的轉讓,並提供相關的技術諮詢和技術服務的公司。此次交易完成後,漢纜股份將以此快速切入燃料電池技術及其相關的新能源產品領域,從而形成公司在燃料電池技術及其相關的新能源產品領域的業務布局,進一步優化業務結構,增強抗風險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電源類產品與儲能產品是上海恆勁的主要產品,漢纜股份很可能將基於此進入儲能市場,進一步深化電力市場布局。
上海恆勁的氫能備用電源系統
上海恆勁能否完成對賭協議?
正所謂親兄弟明算帳,儘管是關聯交易,但徒然上漲的估值也是有代價的,漢纜股份與漢河集團籤署了業績對賭協議。
漢河集團承諾上海恆勁2020年、2021年、2022年實現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分別不低於271.73萬元、1044.99萬元、1528.00萬元。
根據漢纜股份的公告,上海恆勁在2016-2018年的淨利潤分別為-1512萬元、-2704萬元,1336萬元,起伏巨大。根據上海恆勁描述,恆勁動力近年為虧損狀態,2018 年度收入 3,440.78 萬元,為一宗技術轉讓收入, 其餘年度均為產品零星收入。氫能源應用行業尚處於初步應用階段,將在未來的 3-10 年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上海恆勁開發的各項產品現處於試用或推廣期。
儘管國內氫能產業前景看好,但在數年之內,國內氫能產業主要應用仍將集中在交通運輸領域,而從公開信息上看,儘管上海恆勁有相當的技術領先優勢,但卻沒有產品登上工信部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更多以OEM廠商或技術服務提供商的形式出現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作為國內知名的燃料電池企業和燃料電池及液流電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恆勁應當並不缺乏整車企業的資源,動力類產品也是其三大產品板塊之一,甚至擁有功率達到120KW的單電堆燃料電池系統。在此前與氫雲鏈的交流中,上海恆勁市場人員表示,這與公司的戰略有關,隨著國內氫能產業發展和市場情況的變化,上海恆勁也將適當調整業務模式,考慮進軍汽車市場。由此看來,完成對賭協議對於上海恆勁而言,也許並非難事。
上海恆勁的車載動力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