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創下 46000 名觀眾紀錄的「設計上海」已成為全球矚目的設計盛事。於3月8日-11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的第四屆「設計上海」,以全新姿態迎來了數百家海內外展商、全球設計界的精英以及更多的觀眾。展會總監 Mike Dynan 透露,「設計上海」2017將帶來以下變化:
有史以來最多的國際品牌,400 多個參展品牌,國際品牌佔七成 ; 有史以來參展中國設計師比例最高,達到了 30% ;
「設計上海」將首次設立廚衛設計和辦公設計兩個展館 ;
作為「設計上海」的特有標誌之一的限量設計館將首次獨立成館;
推出「Design Shanghai in the City」全新概念,與上海新天地聯手推出「設計上海 @ 新天地設計節」,設置專屬巴士每天往返於上海展覽中心與新天地之間,為觀眾開闢體驗上海的設計之旅。
在上海展覽中心主展場內外,還有哪些精彩看點不容錯過?讓《IDEAT理想家》帶你先睹為快!
PART 1
他們眼中的「設計」與「上海」
Lee Newton
Media 10 總裁
Q:2017 年全球設計領域最大的三個趨勢是?
A:1. 自籌資金:初創的設計工作室將繼續探索將產品市場化的新途徑,將會有更多的項目通過類似Kickstarter這樣的平臺獲得融資 ;
2. 開源設計:將會有更多開放性的設計資源,大家可以下載信息後進行特許生產 ;
3. 機器人:2016 年,機器人成了主流。人工智慧技術將怎樣影響我們的生活,無論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都將會是這個時代的大話題。
Mike Dynan
Design Shanghai 展會總監
Q:蓬勃發展的設計產業將如何改變上海?
A:設計一直在改變著城市,因為設計無所不在。上海有那麼多人期待著去探索日常生活的品質內容,而設計恰恰成為推動這一探索的主導因素。設計是令人振奮的,上海正引導著中國蓬勃發展的設計產業。在上海這座全球最令人激動的城市,設計產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都遠遠超過了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
Aidan Walker
Design Shanghai 論壇策劃總監
Q:設計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
A:我相信我們應該重新設計我們自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設計我們的未來。人類是從事創作的動物,創意最終極的追求就是設計或者說創造我們自己。以合作和社群為原則創造和再創造人類,而不是通過競爭和衝突。這就是設計對我們所有人的未來的意義所在。
PART 2
「設計上海」2017觀展亮點
Re-Design Shanghai
上海,再設計
一百年前,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以摩登氣質備受世界矚目;一百年後,中國最具活力的創意之都,上海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在「設計上海」2017期間,《IDEAT理想家》攜手著名建築師青山周平、「上海灘(Shanghai Tang)」品牌,以「Re-Design Shanghai」 為題,打造設計獨特的主題展位(展位號:WG-28、C2-07)創新演繹百年申城的未來之景,延續上海的當代精神。
紅磚、青磚、黃銅和亞克力等材質,在「夢想改造家」青山周平的手中,以現代的手法演繹上海灘的石庫門風情和摩登的天際線。
國泰、百樂門、大世界、梅龍鎮、凱司令.這些曾代表上海灘摩登生活方式和現代生活格調的百年老字號,經過《IDEAT理想家》藝術總監許曉山的大膽構思,以標誌性的霓虹燈重新設計,改頭換面,展露新顏。讓我們透過「上海,再設計」的創意,暢想這座城市的未來百年。更多關於《IDEAT理想家》主題展位的設計故事,請移步今天的次條推送。
當代設計精選
4X4 Vessels
by Benwu Edition
展位:C2-203
Benwu Edition 是 Benwu Studio 的附屬品牌,也是 Benwu Studio 用以適應產品化的自有品牌,它由兩個出生於 1989年的設計師王鴻超和遊鵬於 2012 年在紐約創立,在這之前他們設計的 Sunmao Stool 已經一舉拿 下多項大獎。2015年在米蘭設計周對外亮相的 Benwu Edition 產品系列 包含家具家居用品及配飾,系列中出名的 4X4 Vessels,即 4 種不同的器 形搭配 4 種不同的矽膠蓋在變換交叉使用後可以變成超過 16 種不同功能 的 產 品:有 過 濾 器 的 咖 啡 壺 、椒 鹽 罐 、醬 油 罐 、存 儲 罐 、花 瓶 、茶 壺 、杯 子 等 等 , 這是 Benwu Studio 融合中西文化例如餐飲習慣所設計的產物,也是對兩種文化相融的探討。而關於 4X4 Vessels 的使用方法,Benwu Studio 希 望使用者根據自己的偏好來定義,滿足越來越細分的需求,這也體現了 Benwu Edition 以產品設計為媒介,傳達 Benwu Studio 特有的玩味而有效率的美學精神。
臺面材料
by Caesarstone( 愷薩金石 )
展位:E2-96
1987年,Caesarstone 革命性地使用了自然界中最硬的石英砂來製造一種全新的人造石英石臺面,並不斷以創新設備和先進技術製造多個頂級系列。如今 Caesarstone 每年都會根據國際最新流行的趨勢,推出不同的 色彩、圖案和面飾,全都經過仔細打磨,完美迎合不同的室內空間需求。 Caesarstone 愷薩金石的用途無處不在——包括地面、天花板,以至所有臺面及家具表面均可應用,天然石材的高強度、高雅性和耐用性以及最新的生產加工技術締造了更優於大理石和花崗巖的頂級臺面。其石英等天 然成分含量可達 93%,耐用、耐刮又不易髒,無孔表面使之不易裂開、衛生潔淨和耐冷熱,易於打理保養。此外 Caesarstone 的強度和硬度也為 設計師提供了更廣闊的設計可能。Caesarstone 的頂級面材也將在本次的 Design Shanghai 中為大家呈現。
Timeless 系列
by 意外設計
展位:C2-236
意外設計(EY product)是設計師黃國棟與周慧於 2010 年在中國深圳創立的獨立設計品牌,主營家居產品設計、禮品設計。2007年,兩人畢業於萊佛士國際設計學院(Raffles design institute)的室內設計專業,並一同成立「東西設計工作室」,從事室內設計、展示設計和家具設計服務工 作,旨在將生活中的細節創作為可量產的產品,並以此給大家帶來「意外 的驚喜」。EY product 出品的 Timeless 系列時鐘用黃銅製作成錶盤和指針, 用木頭製作成基座,隨著時間的推移,錶盤上的刻度會褪色並變得越來越清晰,即經過使用者之手,產品會呈現出「變化」;由黃銅和實木製成的筆 經過時間的打磨,黃銅氧化、實木包漿,使用者可以養出屬於自己獨一無 二 的 光 澤 , 這 些 都 是 EY product Timeless 系列帶來的 「 驚 喜 」。
Create 系列
by Bolon( 波龍 )
展位:E2-90
創立於 1949 年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 Bolon 可以說是 PVC 編制地板行業 的創始品牌,秉持著創新與環保精神,Bolon 作為全球首家生產無甲醛、 鄰苯二甲酸酯的環保編織地板的企業,擁有 FloorScore/LEED, BREEAM, GreenTAG 國際環保標章,現在 Bolon 所有的 PVC 編制地板均可 100% 回收。從 2000 年開始,Bolon 用生動的 3D 效果、變幻多樣的圖案、熱情的色 彩與清晰細緻的風格使產品活力四射又兼具啟發性,並從傳統地毯轉型為時 尚設計及創新科技質材的地板。Bolon 於 2016 年推出的堪稱全球首個設計師地板系列的 Create 系列,主打 2016 年的全新配色,採用了以極富質感的異形纖維織就的提花面料,用栩栩如生的立體效果賦予了編制地板更豐富的表情,也用奪目迷人的光影變化為室內空間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Moroso
展位:CG-150
成立於 1952 年的義大利殿堂級家俬設計品牌 Moroso 以其濃烈的藝術性視覺語言,以及在色彩和面料研發上的領先地位,始終遊走在時尚巔峰與 藝術前沿之間。創始人 Patrizia Moroso 曾說過 :「藝術是一件很強大的工具,它幫你學習,教會你應對現實。藝術家則似乎有一對強有力的鹿角, 或者是太陽能板,讓我們不斷地吸收能量。」Moroso 家具主要代表了前衛 和稀有藝術在家具上的反映,追求線條簡潔、現代簡約,並摒棄了鑲金鍍 銀,而是以比較大膽的色塊組合追求視覺上的強烈衝擊。Moroso 的藝術 靈感也源自與眾多國際知名藝術家和設計師的創意合作,也因此屢獲如金 羅盤獎、EDIDA 等設計大獎桂冠,經典作品亦被倫敦 V&A 博物館、紐約 MOMA 當代博物館、巴黎東京宮等著名博物館永久收藏。今年的 Design shanghai,Moroso 也將參展並演繹「不動聲色的奢華」。
Crista 系列
by Zaha Hadid for Atelier Swarovski Home
展位:E2-50
去年四月的米蘭家具展期間揭幕的 Atelier Swarovski Home 即施華洛世奇全新奢華家居飾品品牌,延續 2007 年面世的 Atelier Swarovski 珠寶品牌的理念,在首次展覽上展出了包括桌面擺飾和家飾產品,採用大理石、各種金屬、樹脂和仿水晶材質,合作設計師包括 Daniel Libeskind、Ron Arad、Aldo Bakker、Tord Boontje、Kim Thomé、Fredrikson Stallard 和已故建築大師 Zaha Hadid。Zaha Hadid 與施華洛世奇的合作始於 2007 年,合作項目包括螺旋形照明裝置和雕塑珠寶系列「糖霜 Glace」。此次她為 Atelier Swarovski Home 設計的令人深刻的仿水晶和金屬桌面擺飾,該作品還運用了施華洛世奇 2016 年最新推出的波浪切割技術。
træ+buffalo titanium
by Lindberg
展位:C2-213
20 世紀 80 年代初期,來自丹麥的資深驗光師 Poul-Jørn Lindberg 在為自己配鏡時決心改變當時眼鏡佩戴者所面臨的各種不便處境,創立品牌林德伯格 (Lindberg),旨在讓每一副眼鏡都是「極簡與精密」的結合。在今年的 Design shanghai上,Lindberg 再一次帶著全新的設計產品前來參展,此外還將與丹麥王國駐上海總領事館在「丹麥現代設計館」一同展現丹麥風格設計。 此次參展的曾在 2016 巴黎國際眼鏡展上首次亮相的 Lindberg træ+buffalo titanium 系列鏡架,將材質混搭玩味得淋漓盡致「,Træ」是丹麥文中「木」和「樹」 的意思。 træ+buffalo 系列的前框由木材製成,並有烏木、煙燻橡木、紫檀木和橄欖木四種不同顏色和材質可供選擇,木材前框最外層由多層天然水牛角製成,從側面看起來層次豐富,完美呈現 Lindberg 極簡與精密之上的材質美學。
不傘
by 稀奇藝術
展位:E2-89
2010 年由中國兩位著名雕塑家向京和瞿廣慈創立的稀奇藝術 (X+Q Art) 產品涉及雕塑、配飾、設計產品等多個產品領域,他們曾在關於藝術與商業 的關係問題上指出:「藝術品是精神產品,不僅具有價值,還具有使用價值。」他們將自己定位為「藝術和禮物」,以禮物的形式傳遞幸福、溫暖、真摯的祝福是稀奇的品牌核心。稀奇藝術寄託了藝術家希望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 來前所未有的驚喜的願望,每一件稀奇藝術產品都源自藝術家對其藝術原 作的轉化與再創作,並通過高品質的手工技術和精美的包裝,實現藝術禮品的概念。它將產品所蘊含的中國當代藝術元素與全世界人共通的正面價值觀產生聯繫,通過精緻的造型、鮮豔的色彩與豐富多元的產品故事,與人內心最純真美好的情感產生共鳴。
Copenhague Deux
by HAY
展位:CG-230
Copenhague Deux 是 HAY 聯合 Ronan&Erwan Bouroullec(由來自法國的兄弟檔設計師 Ronan 和 Erwan 創立)為緊湊空間設計的系列家具,該作品融合了 HAY 簡約、實用、美觀的理念,在此基礎上又加入了新的想法以及新的材料應用。系列包括 12 個不同尺寸的餐桌、咖啡桌和椅子,其表面 使用了全新納米技術製成的亞光塗層,觸感柔和,不易留下指紋且易清潔。HAY 自成立之初就矢志打造兼具現代風格和先進工藝的家具及配飾,靈感汲取於穩固的建築結構,或變幻多端的時尚領域, 用家具詮釋充滿設計感的北歐風情。
Milà 扶手椅
by Magis
展位:CG-232
1976年由 Eugenio Perazza 創立的義大利品牌 Magis 原以塑料家具馳名,後漸漸轉為探索更高科技的合成鋁、不鏽鋼片及壓鑄金屬結合的高科技材質家具,產品以造型活潑、時尚前衛、展現生活趣味為基調,旨在超越及帶領主流市場,同時擁有大量來自國際頂級設計師的領先創意理念,在世界設計名流和愛家之人中掀起狂潮。2004年 Magis 設計出專為二到六歲兒童使用的 Me Too 系列,該系列也是首個登上國際設計舞臺的 兒童家具。 此外 Spun Chair 以及 Bombo 系列也同樣在設計界大放異彩。Magis 將攜 2016 全新推出的 Milà 扶手椅參展此次的 Design Shanghai,這款由 Jaime Hayón 設計的扶手椅選材高分子玻璃纖維,方便移動,有彈性又不失活力,完美呈現 Magis 式的設計美學。
經典設計精選
SOHO 餐廳
Fibonacci
by Gianpietro Veronese
展位:W2-49,50
當你走進 Fibonacci 展廳,從吊燈到牆紙,地板到家具,床墊到窗簾,你可以把整套房間連設計帶產品全套搬回家。 「所見即所得」便是它的最大特點。例如設計師 Gianpietro Veronese 設計的 SOHO 餐廳,簡約的藝術設計風格、自由而充滿活力的空間魅力。其中義大利亞光胡桃木的餐桌椅, 造型簡潔,木質處理手感溫潤,在細節處強調舒適感,將實用、 質感與品位完美結合。 散發著簡約不乏高貴、樸素不失雅致的藝術生活的美學魅力。
Bailey&Fresno 系列
Harbor House
by Jeff Bruce
展位:W2-27
Harbor House 品牌源於美國加州北部,繼承發揚了當地質樸從容的生活方式,將西海岸的風情文化詮釋為成熟雅致、 低調奢華的設計理念。Bailey 系列休閒椅在保持美式擋風椅原有韻味的基礎上,設計了整體、扶手、靠背各部位更精緻的比例,整體休閒穩重,低調內斂。保持著美式擋風椅中線條簡潔的造型。Fresno 咖啡桌的桌面選用大理石,色澤自然, 給人古樸典雅的質感。鐵藝桌腳設計運用了歐洲建築的經典元素,精緻美觀。
Simplicity
Wallvision
by Emma von Brömssen
展位:W2-74
Wallvision 是瑞典最為知名的壁紙公司之一。Wallvision 及其旗下品牌歷史可追溯至 1905 年。其產品具有典型的 北歐特色,簡約現代,並且十分溫馨。設計師 Emma von Brömssen 畢業於哥德堡大學,是一個在哥德堡成立了工作 室的自由職業者。牆紙 Simplicity 精緻細膩,能很自如地創造出室內輕鬆的氛圍,反映出一種更有意義的生活。它的色彩豐富而質樸,十個花型完全契合現代人優雅的人生觀,如此簡單永恆的圖樣更能喚起自然的溫暖和活力。
未墨
W+S DESIGN
by 吳濱
展位:W2-66
「未墨 」的靈感源於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北歐設計,吳濱卻 賦予其東方視角。正如古人所說的「恰是未曾著墨處,煙波浩渺滿目前」,計白當黑,中國傳統水墨畫中欲言又止的留白是最悠遠的時空,巧拙相生,於無為處有為。「墨」是升到最頂端的青煙,在視覺的存在與不存在之間,成為曾經有過的記憶。簡潔的線條、天然紋理、協調比例與溫和高雅的幾何 形態,喚醒人類共通點——對自然、對生命、對天地的敬畏回應,以及對純粹的匠心、時光裡的故事和千百年來的文化傳承的尊重。
「板凳上的風景」&「竹之光」
Yang Design 羊舍
by 楊明潔
展位:WG-81
楊明潔作為 YANG DESIGN 的創始人、曾囊獲了包括德國紅點、iF、日本 G-Mark、美國 IDEA、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在內的近百項設計大獎,連續兩年被權威媒體評價為中國最具影響力設計師。2005 年創辦 YANG DESIGN,並將其發展成中國最具前瞻思維的設計顧問公司。2015 年創辦生活方式品牌「羊舍」,致力於中國傳統工藝的再思考與再設計。作品保留了中國傳統的木工和紙傘工藝,線條卻簡潔大方,風格獨特。 同一個系列的作品可以不停地組合變化,並不受局限。
限量設計精選
Concertina 六角摺疊椅
路易威登 Objets Nomades 旅行家具系列
by Raw Edges
展位:WH-38
以一種靈巧感、渴望感與愉悅感為特色,Objets Nomades 旅行家具系列延續了路易威登的品牌傳統,以別出心裁的創意設計讓人眼前一亮。這件摺疊椅的設計源自 Raw Edges 長久以來對設計可摺疊拆卸物件的興趣。作品底部是一個鍍金木炭灰色金屬構,其上的 Nomade 特製皮革坐墊形似交疊的六瓣花瓣,整體外觀看上去極富吸引力且極度舒適。這件摺疊椅設計出眾, 構複雜,整體形態渾然天成,其設計靈感最初來源於一件用兩位設計師的話來說是「拿到手裡就想把玩的」工業管道管材。如今,Objets Nomades 旅行家具系列共擁有 18 款產品,從吊床到摺疊凳,作為與當代最具創意的設計師(Atelier Oï、Maarten Baas、 Barber 與 Osgerby、Campana 兄弟、Damien Langlois- Meurinne、Nendo, Gwenaël Nicolas、 Raw Edges、Patricia Urquiola、Marcel Wanders 以及吉岡德仁)的合作成果,均由貴重材料製成並以限量的形式發售。
Inception
by Eglidesign
展位:WH-17
在去年的 M&O 新加坡時尚家居展會上,Eglidesign 的浮誇就曾吸引不少前來觀看的觀眾。以手工為主的 Eglidesign 獨家設計製品,造型奇特罕見。限量的營銷模式以及手工造成的輕微 變化更顯出它「獨特而不量化」的特性。今年 3 月,Eglidesign 也將攜手眾多精彩設計作品, 登錄「設計上海」2017限量設計館。名為「Inception 盜夢空間」的櫥櫃設計是其中不可錯過的亮點。神秘的蛋形儲物空間和優雅的雙腿雕塑,仿佛隨時可以將你捲入神奇的盜夢空間。 獨特的造型使這件櫥櫃同時成為一件具有功能性的藝術品。這也是這家設計品牌自 2000 年成立以來所努力的,他們致力於用世界頂級手工藝打造獨一無二、充滿藝術氣息的家居產品, 希望能創造出帶給人情感、感覺和回憶的家具。
American Clock
by Frank Partridge
展位:WH-15
它的歷史大約可以追蹤到 1795 年。整個時鐘被一個坐著的印度人的身影所覆蓋,一隻手拿著弓,另一隻手拿著矛,她的腳放在鱷魚頭上,身旁是一棵棕櫚樹。鐘面依託於一個拱形建築基地,時針追逐的方向與棕櫚枝的角度相互呼應,藍色琺瑯的弧形邊框立在四隻獅爪之上。 矩形底座上方,則是克洛迪昂的作品《酒神女祭司和丘比特》。FRANK PARTRIDGE 是倫敦精品古董家具界最古老的經銷商之一,於 1900 年左右由現任總裁的曾祖父建立。公司精於 交易 18 世紀最上乘的英法家具、鐘錶和藝術品。其在倫敦市中心騎士橋(Knightsbridge)的展示廳為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家和博物館提供展品,為古董界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年的「設計上海」期間,他們將帶來更多 18-19 世紀的鐘表展品,其中有一些是當年進貢給清朝皇室的 皇家禮品。
PART 3
場外活動
設計上海@新天地設計節
設計聯動全城
今年,設計上海與上海新天地再度合作,打造「Design Shanghai in the City」 全新概念,讓設計靈光揮灑全城。從 3 月 6 日至 3 月 19 日,「設計上海 @ 新天地設計節」全新啟動,活動請到宋濤、侯正光、杜心月擔綱主策展。屆時,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和藝術家將在上海新天地各個區域精心策劃一場以「in Future」為主概念的設計節,為公眾帶來獨特的設計文化體驗,共同激發無界新意。
夢之鳥
by Pascal Bosetti
由 Now! by huelsta 出品的「夢之鳥」(moon birdy),是廣受歡迎的 huelsta 優適德 birdy 小鳥圓凳的特殊版本。34 歲的設計師 Pascal Bosetti 來自慕尼黑,他倡導家具設計應該兼具功能性和情感需求。無論是在草坪天井作為一組光源, 陽臺上作為一個裝飾,或者燒烤派對上當作一個椅子,由高分子聚乙烯材質製成的「夢之鳥」都可以實現,甚至還可以為花園和陽臺增添一絲節日氣氛。
Biofore Tea House 自心房
by UPM×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
世界領先的森林工業企業芬歐匯川(UPM)始終關注可持續的未來。這次,UPM 聯手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打造「Biofore Tea House 自心房」空間,引發富足文化遺產與可持續遠見的碰撞。自心房的設計靈感來源於傳統茶亭,而取材卻是前沿材料——木質纖維。新型材料完美替代了不可再生的實木,展現創新生物材料的設計潛能。
Eater 老饕
by 曬上海
公益設計項目「曬上海」如今已經走到了第八屆。這次,曬上海把產品方向定為飲食的相關器物,集合 16 位設計界的「老饕」,邀請他們從個人經驗出發,提出一個個獨立的問題和解決方案。每位設計師各有「吃」法,更有獨具新意的創作思維。圖中展現的是張周捷的作品「刀線框琺瑯」花瓶。
設計地標,隨上隨下
作為「Design Shanghai in the City」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設計上海展覽期間,多部專屬穿梭巴士 將在每日 13:00 至 21:00 間沿 3 條線路穿梭往返主展館上海展覽中心與上海新天地之間。其中兩 條路線沿途將各自停靠 5 個精選設計品牌展廳、博物館及地標建築等站點。參展公眾可在任意站 點上下車,全方位體驗遍布上海的設計魅力。不妨先來偵查一下精選巴士站點!
延平路 HAY
線路 1 站點
成立於 2002 年的丹麥家具家居品牌 HAY 無疑是北歐設計代表隊中搶眼的新生力量。從家具座椅到生活配飾,HAY 店鋪中充滿著可以提升幸福感的物件。它們以優秀質量、趣味設計以及合理價格籠絡了大批追隨者。
漕溪北路 樂家上海藝術廊
線路 2 站點
2009年,樂家 (Roca) 的首家藝術廊於西班牙巴塞隆納開幕。之後相繼在馬德裡、 裡斯本、倫敦、上海及北京設立藝術廊。倫敦藝術廊由榮獲普立茲克建築獎的 Zaha Hadid 設計完成,並受到設計界矚目。樂家上海藝術廊是由 Francese Rife 設計,它繼承和延續了樂家將藝術、設計和產品完美結合的傳統。值此樂家成立 100 周年之際,樂家上海藝術廊將舉辦回顧過去,探討未來的相關展覽。
建國西路 Minotti
線路 2 站點
義大利頂級家具品牌 Minotti 從米蘭遠道而來。Minotti 產品的美是傳統與現代科技的結合,其中還傾注著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在這裡,可以領略到永不過時的設計、無可比擬的舒適度、經得起時間考驗的性能和多元化功能品類。
九江路 Senab
線路 1 站點
辦公家具缺乏設計?Senab 一定會讓你改變認知。來自瑞典的 Senab 是北歐地 區最大的公共空間室內家具供應商。除了充滿現代科技的防噪音毛氈屏風和人體工學座椅,這裡也不乏大師的經典設計。
更正:在昨天推送的理想家未來大獎獲獎名單中,最佳零售空間獎得主應為「黑殼」,頒獎現場報導中的最佳辦公空間獎得主應為「如恩設計研究室」,IDEAT特此對讀者和以上品牌和建築事務所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