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大型親子綜藝節目《不可思議的媽媽2》人氣爆棚 ,自帶熱搜體質的「皇后娘娘」蔡少芬和她的兩個女兒「湯包姐妹」更是圈粉無數。
節目裡,除了姐妹倆綜藝感十足的「塑料港普」讓人捧腹外,蔡少芬對女兒「特別接地氣,特別能吃苦」的教育觀念也是讓觀眾贊口不絕。
最新的一期,蔡少芬和兩個女兒的任務是去山頂上,找一位養雞的周爺爺。
一開始,當楚兒和信兒得知可以看到一百隻小雞,和可以炸成薯條的土豆時,表情是掩藏不住的興奮。
但誰也沒想到,這位周爺爺竟然住在山頂,而山頂,距離她們出發的地方.簡直隔著十萬八千裡。
讓大人都吃不消的崎嶇山路,悶熱潮溼的天氣,四處叮咬的蚊蟲,成了姐妹倆的第一道路障。
本以為明星家庭的孩子必定是嬌生慣養,身處這樣的環境肯定叫苦不迭,但湯圓和包子的表現,讓人驚豔。
走得累了,就停下來和周圍的草木說會話;
眼睛被蚊子咬了,戴上帽子揮揮手驅散它們接著前進;
鞋子粘上泥巴太滑,撿根路邊的樹枝當作拐杖繼續往山頂爬。
姐妹倆硬是一聲不吭,默默跟在媽媽後面走著,妹妹信兒甚至還能在媽媽調侃「開不開心」的時候,回答一句「開心,好開心」。
有網友評論:娘娘教育女兒的方式太牛了,在這種情況下孩子都不抱怨不哭鬧,還硬撐著說開心,能有幾個孩子能做到。
記得早前,沙溢也談過對湯圓姐妹的印象。
「特別的乖,特別的懂事,而且兩個女孩都特別的能吃苦。」
那期節目裡,湯圓和包子離開媽媽身邊,自己撿柴火,找山裡的人家借食材,頂著火辣辣的太陽來回搬水,連攝像大哥都熱到喘粗氣的時候,姐妹倆還能笑盈盈地對著鏡頭做鬼臉。
某次在內地採訪,談到「窮養兒富養女」的話題,蔡少芬回:「我覺得男孩和女孩其實是一樣的、平等的,我可以給她們錢,但錢買不來一輩子的平順。」
「讓孩子吃苦,並且吃得了苦」,就是蔡少芬教育女兒的關鍵詞。
早在兩個女兒剛上幼兒園時,她就告訴她們:「人生,是不斷地要付出、鍛鍊、吃苦!才會成熟、美麗、進步!當你努力不懈……人生才不枉過!」
泡在蜜罐裡的孩子永遠長不大,適當加點「鹽」,讓他吃點苦,才能避免被糖漿淹沒。
俗話說,「少時享福,長大無福」,真正的富養,是捨得讓孩子吃苦。
02
第77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斬獲最佳音響獎的《靈魂歌王》被網友奉為「難得一見的經典」,在豆瓣評分高達8.3。
這是部傳記電影,講述的是美國爵士樂以及搖滾樂人物雷·查爾斯的傳奇一生。
查爾斯7歲時,因為青光眼導致雙目失明,電影真實還原了當時的一個場景:
被椅子絆倒狠狠摔倒在地的查爾斯,看不見周圍的環境,身體上的疼痛和眼前的漆黑,讓他下意識地尋找媽媽,他邊哭邊喊:「媽媽!我需要你!快來救我!求求你了!我很害怕!」
影片《靈魂歌王》劇照
媽媽艾麗莎剛想過去扶起查爾斯,卻像是想起什麼般,停在了原地。
她看著查爾斯趴在地上無助地哭喊,看著他從驚恐趨於平靜,看著他擦掉眼淚開始用耳朵感知世界,辨清每一個物品的方向,甚至當查爾斯把手伸向木炭,被火焰灼傷時,她也一言不發,默默流淚.
影片《靈魂歌王》劇照
當查爾斯靠聽覺抓住牆角的蛐蛐,並且面對著她,說出「我也聽到你,你就在那兒」時,艾麗莎再也忍不住,把查爾斯緊緊攬在懷裡.
影片《靈魂歌王》劇照
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一個母親會在目睹孩子不斷受傷後,還能無動於衷。但只有捨得孩子走出自己的保護圈,放手讓他感受到疼痛、體會到生活實苦,他才能夠成長,才能在日後獨擋一面。
俄國文學評論家別林斯基曾說,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學。
你給可以給孩子創造最優渥的物質條件,給他蓋一座密不透風的「愛的城堡」,讓他遠離人間疾苦。但,當你不在了,他會怎麼樣?
城堡倒塌,孩子被痛苦埋葬。
我們沒理由相信,一個「不知苦滋味」的孩子,會在遇到困難時輕易化解,一下子做到百折不撓,勇往直前。
更沒理由相信,孩子的成長會是無往不利、一帆風順。
挫折,是人生的財富;磨難,是成長的朋友。捨得讓孩子吃苦,他才會更有前途。
03
男孩也好,女孩也罷,生活對每一個孩子都是公平的。
他會迎來高山流水,也會遇上世俗偏見;他會擁有歲月靜好,卻也逃不掉負重前行。
相信沒有多少父母還會把「富養」兩個字,定義成膚淺的「捨得花錢」,但我們更需要的,是捨得放手,讓孩子吃點苦頭。
因為被抱著的孩子,永遠都學不會走路。
就像查爾斯的媽媽艾麗莎說的那樣:「我第一次會教你怎麼做,你做不好我會教你第二次,到了第三次你就要靠你自己,現實世界就是這樣,這也是你生存的唯一方式。」
捨得讓孩子吃苦,他才會有能力觸摸幸福。
04
正值暑假,又是不少校外培訓班火熱招生的時候。然而近年來,一些培訓機構打著童星培訓的旗號吸引了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其中不乏忽悠、哄騙甚至欺詐錢財的騙局。孩子稍加包裝就能成為大明星,這些所謂的童星培訓背後暗藏哪些套路?
去年六月,北京的汪先生帶著孩子在某商場被所謂的「星探」發現。「星探」聲稱,正在街頭尋找藝術天賦高的兒童,推薦孩子參加國際大賽。
汪先生告訴記者:「他說我的女兒有潛質,一看就跟別的小孩不一樣,是很難得的人才。他們是一個童星培訓機構,找這樣的孩子不容易,找到他們公司來包裝培訓她,雙方是共贏的。」
「星探」的話讓孩子和媽媽有點動心。抱著試試看的想法,媽媽帶著女兒來到這家公司。經過測試,汪先生得到通知,香港來的一個掌管亞太區的總監來跟他談孩子的籤約問題。籤約的條件是,三年內公司負責包裝培訓,送孩子到美國參加國際頂級大賽並拿金獎。費用是每年79000元,三年近24萬元。
此後,按照公司通知,汪先生了參加紐約國際時裝周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家長們得知,將於2018年2月6日帶領100名全國範圍內甄選出的優秀中國兒童模特赴美國參賽,汪先生的女兒也是其中之一。隨後有30多個家庭趕到美國參加這個所謂的「紐約少兒國際時裝周」。根據公司此前宣傳,孩子們將要和全世界的幾千名選手競爭,與來自40多個國家的童模同臺競演。但一下飛機家長們發現事實並非如此。
汪先生說:「彩頁裡有30多個國內的孩子,後來又補了10個外國人的照片。全球國際就這麼多人參賽。這50個人比什麼賽呢?」
而之前宣傳資料上的觀摩紐約國際時裝周和參加格萊美頒獎典禮酒會的活動一樣也沒有兌現。30多個家庭一直住在新澤西州紐瓦克市的一個旅館裡。為這場大賽,很多家庭不僅付出數十萬的籤約費,繳納5萬元的報名費,還被公司要求拿錢買獎。
據汪先生介紹,金獎是15萬元,另加5萬元錢的參賽費,即20萬元;銀獎是10萬元再加5萬元的參賽費,即15萬元。
家長們認為,這樣一個所謂的紐約少兒時裝大賽與之前公司宣傳的完全不符,他們要求公司說明原因並退還所交的巨額費用。而該公司回復稱,合同裡沒有任何關於大賽的規模、層次、服務標準等約定,孩子出了國也領了獎,自己已經履約。由於家長們不斷討要說法,該公司承認大賽確實有問題,但稱責任在美國紐約少兒時尚模特協會。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網上既查不到這個組織,其標註的地址街道在紐約市也根本找不到。該協會邀請現場頒獎的所謂聯合國秘書長助理杜多先生也為冒充,這個大賽完全由香港某公司一手操作。
有知情人士透露,這種手段正是一些所謂的童星培訓機構慣用的套路。
北京的劉女士告訴記者,之前帶著3歲的女兒逛商場時,曾多次遇到類似的所謂「星探」。第一次碰到這種童星「星探」,她的老公還信以為真,與對方加了微信。
在劉女士看來,這些所謂的「星探」也會選擇特定的目標群體。好在事後有朋友提醒,劉女士才沒有上當。
劉女士說:「他當時沒說要包裝,就說我家的小孩很適合上電視、走模特,通過他們公司宣傳,根本沒提錢。因為我有一個做傳媒的朋友告訴我是加了微信以後,他們會約小孩去參加節目,讓孩子走模特之類的,如果孩子需要再包裝,就再需要錢。」
有業內人士表示,嚴格來講,目前還沒有真正的童星培訓,這是一個偽說法,而且童星也不是培訓出來的,很多公司都是打著童星培訓旗號來招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