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屬於《一把青》的故事

2021-03-02 月亮點心羹羹湯

我第一次知道《一把青》,是在無意中刷到了一個視頻,有部臺灣的電視劇講述了民國空軍飛行員的故事。後來才發現,原來這部電視劇是改編自白先勇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說。

  

   小說的篇幅真的很短,我花了十幾分鐘,慢慢地讀,原來那麼悲痛艱難的往事,撕心裂肺,卻只是凝練成了幾句淡淡的刻寫。很奇怪啊,電視劇的演繹,虐心、不忍,觀眾會情不自禁地落淚,但是看了小說後,不是大喜大悲,而是生出了一種莫名的憂傷感,說不出卻又無處安放。

《一把青》的故事,是從抗日勝利,還都南京的那一年開始的。小說的第一視角是國民黨空軍第十一大隊的大隊長江偉成的妻子,秦芊儀。郭軫是江偉成的得意門生,是整個十一大隊裡最有前途的空軍飛行員。大概是空軍的緣故,雖然英俊瀟灑,不愁吃穿,但空軍的職業卻讓大多數女孩子望而止步。而這次,郭軫愛上了金陵女中的一個女孩子朱青。他們愛得轟轟烈烈,就如同每個墜入愛河的男女,很快他們結了婚,朱青也住進了空軍眷屬的仁愛東村。朱青也成為了那無數個時常抬頭往天上望的女人中的一個。但沒想到,新婚不久,內戰爆發了,郭軫被派往東北戰場。

他再也沒有回來。

他們是將生命與藍天白雲綁在一起的人,一旦起飛,便不知歸期。十四年抗戰,他們為我們守衛頭頂的那片藍空,瞄準、發射,分秒之間,從空中墜落的不是敵人便是兄弟。空軍與陸軍最大的差別,大概是空軍戰士們永遠年輕,絕大多數空軍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了25歲之前。

小說的故事,並沒有停在這裡。很多年後,在臺北空軍新生社的晚會裡,秦芊儀見到了多年不見的朱青,她變了。她不再是那個白衫藍裙的女學生,她的衣著分外妖嬈,眉間多了嫵媚,唱起歌來「有股懶洋洋的浪蕩勁兒」,她的身邊有了幾位空軍小少爺,整日裡湊桌打麻將,一邊打麻將一邊說風話。其中有一位叫小顧,小顧與其他人不同,而朱青待他,也是不同的。芊儀遇見朱青不過三四個月的光景,但同樣的故事卻再次上演,小顧出事了,他的飛機同樣沒能飛回來。

白先勇先生在《臺北人》裡說道,這些故事是紀念先父母以及他們那個憂患重重的時代。在波瀾壯闊的時代裡,才子佳人,豪傑後浪,他們是史書裡的寵兒,身上帶有無窮的色彩,但對於普通人而言,普通人的國事,就是他身邊的家事,那一時一刻的悲歡離合,便是銘記一生的牽腸歲月。

對於這一段歷史,我不是親歷者,也不是見證者,就連我的父親母親也都和我一樣,只能在文字符號和圖片影像裡找尋到一些過去的痕跡。國之錚錚數十年,幾段烽火幾代人,我們的國家從危難中建立,無數交織著的故事逐漸連成了屬於那個時代的網格,英魂熱血升騰成光的模樣,留下的便是青春與信仰,忠誠與安寧。

如今的南京,有個地方叫做南京航空烈士公墓,那裡長眠著抗戰期間犧牲的3500名烈士,他們的一生,凝結成了墓碑上的英名和生平業績。這樣的烈士公墓,中國的許多地方都有,南京有,武漢有,廣州也有,它們的存在就是為了兩個字:不忘。不去忘記那段烽火歲月,不去忘卻那些血灑白雲、馬革裹屍的皚皚忠骨。每一段歷史,都該被銘記,先輩那代人成就了歷史,我們在揮灑著現在,未來就留給了後人。時間也不過是循環往復的圓圈,回首相顧,如今的我們與曾經的他們一同熱血,大抵相同。

讀了這個故事,我沒有想到很多特別大的道理,拋開身上所有的標籤和形態,再次置身於歷史洪流當中,我們每個人都只是那渺小的一份子,而不忘,就是最大的紀念。

相關焦點

  • 《一把青》初秋一把青
    我會記得這個初秋看了一部叫一把青的臺劇,邊彈新曲千與千尋邊刷的這部劇。即使這個世界令人失望還有童話留心間。即使戰火紛飛,兵荒馬亂,東北的天寒地凍橫屍遍野,還有一座導航塔留在心間。這個故事很悽美,震撼人心。因緣負傷共床枕,願求佳人渡此生。白衫,藍裙,不知名姓,黃昏好風景。東山一把青,他們都是時光裡的故事,慢慢消逝在歷史長河。
  • 故事!外婆的一把青
    導讀:故事!外婆的一把青公視文學大戲「一把青」的劇情來到後半段,師娘秦芊儀和副隊娘小周透過朱青拜託香港熟人「中轉」尋親信件,焦慮打探「淪陷匪區」的親人安好,從她們身上,彷彿看到外婆的影子。外婆說,還好她不識字,否則早給人拖去斃了。外婆始終念著留在廈門的女兒,輾轉透過同房親戚從香港聯繫,但這些事情只能私底下講,小孩三番兩次被大人叮嚀警告,絕對不可以讓外人知道。
  • 命運裹挾的《一把青》
    ——《一把青》導演  曹瑞原      想了解那段歷史,紀錄片《沖天》中有說,話劇《寶島一村》中也有涉及,但當白先勇小說《一把青》被導演曹瑞原拍成了31集的電視劇,還是讓人感慨萬千。曹瑞原說,「這個故事如果我們不說,以後也沒有人能說了。」
  • 《一把青》
    前半部分的臺灣偶像劇套路還是接受無能,一度讓人覺得這是披著民國外殼的言情劇,這一點從《想見你》到《一把青》都沒變,十個李子維和郭軫也拉不回來。相當誇張刻意的情節,脫離生活的臺詞泛濫,有侮辱智商的嫌疑 :)此外,在金陵說著臺灣腔的南方人分分鐘讓人出戲。但依然瑕不掩瑜。第一,最直觀的一點——畫面實在賞心悅目,可以按幀截圖。
  • 《一把青》——白先勇
    今天小編要分享給大家的是白先勇先生——《臺北人》中的《一把青》
  • 豆瓣高分臺劇——《一把青》
    其實早在幾年前,有部劇早已刷新了我對臺劇的認識,它就是《一把青》。這裡附上田馥甄演唱的主題曲。這部劇改編自白先勇先生的同名小說。原小說只有一萬三千字,但編劇和導演用45萬字的劇本和31集電視劇的時長將人物和情節細化,向觀眾娓娓道來那個被人們逐漸遺忘的時代的故事。
  • 劇評-國語 | 《一把青》:看過的都哭了
    這是《一把青》中,郭軫留給朱青的遺書。這部豆瓣評分高達9.3,號稱史上最虐臺劇,講述的是已被世人淡忘的中華民國空軍的故事。觸地前那最後一秒,郭軫看見了自己這一輩子最忘不掉的畫面:金陵初雪,他開著513飛到金陵女中,穿著藍布旗袍的小朱青走出來,真好看。
  • 《一把青》20200825
    看《一把青》的時候,是我第一次懂得「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時候,許也也是我第一次知道「怎麼讀書、為什麼讀書」的時候。一部劇,值不值得五星、是不是一部惡俗的片子,每個人當然都可以有自己的標準,但是就像我相信白鬍子老頭上帝存在一樣,我也相信好的作品,一定會有一個恰當的、屬於它自己的位置。
  • 東山一把青
    我是真的為把一把青解讀成抗戰劇生氣,明明不管電視劇還是小說,面目可憎的日本人從來沒出現過,這個故事都是從抗戰勝利開始,圍繞時代的變遷走的,硬說起來把它理解成年代劇都沒有這麼荒謬。但一把青不是。當舞女的小朱青、搞舉報的師娘、交接小周的小邵、和朱青同病相憐的汪影。他們都是被動的。雖然在一開始大家都對人生有過美好的展望,但是無一例外,大家的人生都走向了脫軌和崩壞。人都是被時代推著走的。去搜一把青影評,說得最多的可能就是郭軫的遺書。感覺看過這個電視劇的每一個人都會背郭軫的遺書「痛入骨髓,魂飛魄散」「快意餘生」一出來,我也要跟著朱青一起哭。
  • 《一把青》東山一把青
    圖片描述 開始,只是在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上看到這部一萬三千字的短篇小說《一把青》。文字間平平淡淡,並沒有過多的感情渲染。卻恰是那對於應痛徹心扉的事的平靜和泰然,淡淡地娓娓道來,才更讓人感覺到透過紙張的悽悲,一個個人物在心中排列復演,他們的命運在腦海中糾纏。讀罷,久久不能釋懷,意猶未盡,遂去看了改編後的臺劇版的《一把青》。
  • 《一把青》一把青春
    看劇之前我都在想一把青 這個劇名是什麼意思呢,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有一首歌叫一把青,我想應該是一把青絲,或者一把青春的意思,看完之後,我想還是一把青春更合適就不管作者到底是什麼意思了。一直想哭,不寫點東西把自己想的說出來實在難受。看到一個短評說,他們做的每個選擇都看似還有餘地,但是回頭看看,發現並沒有。
  • 《一把青》中的那些臺詞
    要在國共內戰背景下說好一個故事,是非常難把握角度和尺度,但是《一把青》卻讓原本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立場的兩岸觀眾都為之讚賞,它的魅力何在?關於《一把青》,各種推薦文章數不勝數。當我看完這部劇除了人物角色的命運,人性的展現,歷史闡述,故事和情感的起伏等等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它的臺詞也相當值得人回味。
  • 《一把青》,臺灣最好的歷史劇
    而2015年臺劇《一把青》則另闢蹊徑,以女人的視覺帶給觀眾不一樣的歷史。這兩部劇都以國共內戰為歷史背景,一個講飛行員,一個講空眷。在講《一把青》之前,先聊一聊中央航空學校。1932年,為了應對隨時可能爆發的中日戰爭,國民政府在杭州筧橋成立了中央航空學校,開始培養第一代飛行員。而這所航校的校訓,是整個宇宙沒有見過的。
  • 影薦:讓人難以忘懷的《一把青》
    《一把青》這部電視劇是值得載入史冊的。他把小人物在大時代中的動蕩都以深刻的影像故事記錄下來了。誰說不怕呢?
  • 寫在清明一把青
    根據電視劇的說法,「一把青」是廣東人掃墓祭奠的習俗,上墳的時候在逝者墳頭放一把新綠的青草,是為緬懷與紀念。 我從沒想過一個假期可以從春節過到清明,我也從沒想過一部劇我可以從春節拆到清明。電視劇聚焦的是抗日戰爭結束後的「空軍太太村」,用劇裡的話來說,抗戰敘事裡講的全是男人的故事,男人的故事寫在課本裡背都背不完;但是課本裡沒有女人的故事,「那時候課本上,女人的故事,不重要」。
  • 《一把青》一朝際會風雲,至高無上是飛行
    在白先勇先生的《臺北人》一書裡,共描述了十四個大陸臺北人的故事。他們來自祖國的大江南北,卻都在踏上臺灣的那一刻起,同樣承受著他鄉陌生感的侵蝕與故園思鄉情的呼喚。在那時,人與人並無不同,都是時代的棄兒,也都是時代的養子。《一把青》的原文,即出自這樣一本顛沛流離的故事集。
  • 《一把青》:人生若無悔,豈不太無趣
    女作家慶山有一句話:水一旦流深,就會發不出聲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就會顯得淡薄。在五年後的冬天我終於看完了《一把青》,心裡有萬千思緒,卻無從捕捉一縷。也許有時候對一部作品最有力的評價,不是長篇大論的技術分析,而是一滴真情實感的眼淚。
  • 催淚臺劇《一把青》推薦
    前兩天在等車的間隙,看了短篇的《一把青》,幾千字的描述,又使我回想起寒假時看電視劇版的《一把青》的難受。所以還是想正式向大家推薦一下這個劇以及原著。小說的話是短篇小說,半個小時之內就能讀完,因為比較短,所以留給人回味的事情也很多;劇的話情節就豐滿了很多,大部分劇情還是比較合理的,看的時候感受到的會比較多角度化、更多細節。
  • 人生若無悔,豈不太無趣——《一把青》
    女作家慶山有一句話:水一旦流深,就會發不出聲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就會顯得淡薄。在五年後的冬天我終於看完了《一把青》,心裡有萬千思緒,卻無從捕捉一縷。也許有時候對一部作品最有力的評價,不是長篇大論的技術分析,而是一滴真情實感的眼淚。
  • 看完《一把青》,我久久不能釋懷……
    這是電視劇《一把青》裡,男主寫給女主的一封遺書。該劇根據白先勇的短片小說《一把青》改編,算是相當成功的還原和延續了小說中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家國同情。《一把青》的故事在描述1945年代空軍的愛情故事。當大家沉浸在抗戰勝利的喜悅時,馬上面臨繼起的國共內戰。一方面,當戰火再次無情地催逼,戰士們開始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