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部作品
因題材涉及敏感話題而被推遲刊載
但在《別冊少年magazine》
「想要讀者讀到這部獲獎作品」
想法的堅持之下
《聲之形》
最終於2011年2月號進行刊載
併力壓同期其他作品
獲得讀者投票第一名
大今良時,1989年3月15日出生於岐阜縣。
主要作品有《殼中少女》、《聲之形》、《致不滅的你》等。
2015年,《聲之形》入圍「這本漫畫真厲害!2015」男性篇第1名、「漫畫大賞2015」第3名及第19回手塚治虫文化獎新人獎、第12回大垣市民大獎。
當校園霸凌的討論
逐漸進入了輿論的焦點中心
我們通常會對"受虐者"投以同情
卻忽視了對"施虐者"的正確的引導
與雙方心理的疏導與撫慰
《聲之形》
便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群彆扭的小孩,因年幼時期的霸凌事件而發生巨大變化,並通過對自我心靈的剖析,不斷尋找與他人聯繫溝通的途徑。比起肉體的傷害,心靈上的創口或許更為痛苦煎熬。
石田將也
聽力正常,不擅長與人溝通互動,曾對西宮硝子實施霸凌,因此形成心結且性格發生巨大變化,渴望著贖罪。
西宮硝子
聽力障礙的轉校生,期望能同他人交流溝通。待人溫和體貼,珍重友情,卻不能完全接納有著障礙的自己。
因長期聽覺障礙而難以發出聲音,受到同學的孤立。希望通過筆記本與他人交流卻總被拒絕。
硝子其實就像是一塊鏡子,透明而純粹地映照出其他人物的喜怒悲歡。
她無條件地接受一切
卻讓所有人在她身上
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我
硝子無條件的諒解實際上也具有隱喻的內涵:
每個絕望的自我都在希冀著獲得自己的原諒。
堵住耳朵,看向地面,拒絕面向他人,因小學霸凌的事件受到同學的排斥,高中時也選擇孤立自己,最後產生了自殺的想法。
為了向硝子表達悔意,歸還了小學時用來筆談的筆記本,最終得到諒解。
被推卸責任的
"施虐者"
在霸凌過後卻也成為了
"被欺凌者"
因果的逆轉與他人目光的壓力
卻也體現了人性的缺陷和不足。
短暫的相聚或許並不能讓我們真正的相互理解,但這團聚的時光卻真實的提供了交流的機會與美好的回憶。
當過去無法更改之時
何不抬起頭來面向未來
正視自我,諒解自我呢
《聲之形》描寫的其實是
「人與人之間複雜的聯繫與溝通」
而非純粹的「凌霸」
主角們尋找的便是是自我救贖的途徑
渴望擺脫因身體缺陷而造成的不便
渴望對過去造成的惡果進行贖罪。
但在彆扭的表達之後
卻往往陷入手足無措的交流狀態
傳遞思想的方式隨之斷裂
即使如此
「我」依然希望
你能堅強的活下去
文字:院學生會宣傳部考核期成員 宋思雅
排版:院學生會宣傳部考核期成員 宋思雅
圖文審核:李傑,黃申豔,傅巖
審核:易菁,袁暢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