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第一次的離別》導演王麗娜:求學湖南,給她的電影帶來了什麼

2020-08-04 湘妹子


專訪《第一次的離別》導演王麗娜:求學湖南,給她的電影帶來了什麼

專訪《第一次的離別》導演王麗娜:求學湖南,給她的電影帶來了什麼

今日女報/鳳網記者 張秋盈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佔盡了無數個「第一」。疫情之後,第一部全國上映的電影,第一部全部由「素人」(沒有拍攝經歷的普通人)參演的電影,第一部全程「維語」對話的電影,青年導演王麗娜的第一部作品。

可千萬別小看了這些「第一」,它不僅相繼斬獲了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州未來單元最佳影片、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電影大獎等多個重量級獎項,連一向嚴苛的姜文,在為它頒獎時也稱讚:作為處女作,它近乎完美!

在剛剛過去的影視寒冬裡,《第一次的離別》輕鬆從國內走向國際。作為創作了多個「第一」的女性導演,觀眾們幾乎從未聽過的王麗娜也由此聲名鵲起。尤其,當這部以西北為背景的電影進入湖南觀眾的視野時,有影迷發現,影片透著南方的細膩與溫潤。再一打聽,哦,原來這個成長於西北的年輕導演竟然畢業於湖南湘南學院新聞專業。於是,有人開始好奇,從新聞領域走進影視圈,大學生涯給了王麗娜怎樣的藝術啟蒙?秀美豐潤的湘南又帶給了這個西北姑娘怎樣的薰陶和啟發?7月28日,王麗娜與今日女報/鳳網記者談起了自己的湖南求學經歷,雖是簡單敘述,卻充滿了豐富的畫面感,如同她鏡頭裡的電影……

專訪《第一次的離別》導演王麗娜:求學湖南,給她的電影帶來了什麼

一部難上加難的電影

沒有「流量」明星,演員還都是「素人」;沒有知名導演參與,而且還是處女作;沒有故事噱頭,甚至連戲劇衝突也不強烈。這樣的「文藝」電影放在以往,也許不會被大眾熟知,然而,作為影院復工第一天在全國上映的電影,《第一次的離別》顯得應景而熨帖。

「在第一次與電影院經歷這麼長時間的離別後,人們也需要被這樣一部帶著一點疼痛和困境,但又純真美好抱有希望的影片溫暖、治癒。」影片監製秦曉宇說。

整體來說,這是一部講述童年的電影。故事發生在新疆阿克蘇地區的沙雅縣,一個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的縣城。這裡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胡楊林,幾個孩子就生活穿梭在這片沙漠之中。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叫艾薩的男孩照顧生病的媽媽以及和一個叫凱麗的女孩之間純真的友誼,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面臨各種美好,也面臨必須面對的離別。艾薩最大的願望是成為一名醫生,治癒媽媽。扮演艾薩的孩子就叫艾薩,電影中的故事也大多就是他的故事。沒有一名專業演員,孩子們甚至不知道自己拍了一部電影,不論是孩子還是老人,都是跟隨著王麗娜自然而然地完成了表演。

故事的發生地,也是王麗娜的故鄉,她居住的庫木託卡依村距離影片小主人公艾薩和凱麗姐弟居住的村子只有30分鐘車程。讀研期間,她回到故鄉,驚訝於從小熟悉的景色在她心目中激蕩出了不一樣的情感。於是,她開始拍攝三個孩子的童年時光。王麗娜陪伴了他們一年,吃住在一起,用攝像機觀察他們,孩子們也基本當鏡頭不存在。就這樣,積攢了維語翻譯過來的素材共60萬字。

原本,王麗娜的野心很大,打算拍10年,用紀錄片的形式去記錄孩子的成長。後來畢業了,她要先找份工作,於是便到了大象電影應聘導演助理。同樣拍攝紀錄片出名的導演秦曉宇在看完她的南疆素材後非常驚喜,馬上帶著她去見了「大象」的創始人。在停電的燭光下,他們最終拍板,把這個畢業生拍攝的紀錄片改成劇情片。

「少數民族題材,難;兒童電影,難。想要挑戰難上加難的,還是個零經驗的年輕人。」影片出品方、上海易騰影視媒介負責人肖副球接受採訪時,回憶了影片攝製的艱難。當年,整個拍攝團隊只有5人,每人都身兼數職。比如王麗娜的研究生導師李勇,就擔任影片的攝影師、燈光師和司機。

「只有5個人進行拍攝,一方面是因為成本,更重要的也是因為怕陣仗太大,把孩子們嚇到了。」王麗娜說,她花了一年時間,好不容易讓孩子們熟悉攝像機旁觀的生活,她不想打破這種真實的質感。

也正因為這種真實,讓不少觀影者驚嘆:「分不清是真實故事,還是虛構。」對於這種用拍紀錄片的形式拍「劇情電影」的方式,豆瓣上有人評價王麗娜是在「刀尖上跳舞」。

專訪《第一次的離別》導演王麗娜:求學湖南,給她的電影帶來了什麼

電影背後的「湘西奇遇記」

「我寫劇本不能坐在家裡,必須要走出去,尋找真實的底色。」王麗娜說,這也是她在湖南讀大學時養成的習慣。

2007年至2010年,王麗娜在湖南湘南學院修讀新聞本科。在此之前,她只熟悉西北。所以剛來到郴州時,馬上就被眼前的景色觸動,「滿眼都是綠色,山清水秀,一年四季,好像永遠都是春天,永遠都有綠意」。

大學裡,王麗娜十分活躍,參加了學校的廣播社團,編輯主持一檔文學節目,因此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這段閱讀經歷也讓她開始關注「人」。後來她又擔任了一本校園雜誌的負責人,這使她獲得了多次到湘西苗鄉採風的機會,「關注問題少年、留守兒童等,也就是這時候開始的」。

王麗娜清楚地記得,在湘西,她遇見了一個經歷過湘西剿匪的「壓寨夫人」,十幾歲時丈夫就死了,「她一直守寡,同時寫著女書表達對丈夫的思念」。

多年後,王麗娜坐在《第一次的離別》電影作曲人文子的車上,聽到一首文子自創的歌曲《聽說》,聽著聽著,她對文子說:「我想起了一個人。」「誰?」文子問。「湘西的一個壓寨夫人。」聽到這裡,文子張大了嘴巴,十分吃驚。原來這首歌,正是文子寫給這位湘西女子的。兩人都沒有想到,彼此竟然會在不同的年份,去到同一個地方,了解同一個故事,又在另一個時間點,通過音樂連接起來。更沒想到的是,《第一次的離別》竟然會與湖南有這麼多千絲萬縷的緣分。「所以真實的故事、情感是可以通過藝術來共同感知的。」王麗娜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去年起,她和團隊就已經在拍攝張家界一個養老院的故事,以後也會做成電影或者紀錄片和大家見面。「具體是什麼故事,現在還不方便透露。」

正在拍攝的第二部電影

作為疫情後首部全國上映的電影,《第一次的離別》關注度很高,但在各大平臺上,評分卻不盡如人意。在豆瓣上,該影片評分7.2,在淘票票上,評分為7.1。

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幾乎毀譽參半。有的人盛讚這部電影是「年度驚喜」,充滿詩意,也有人認為劇情太弱,很平庸。

對於這樣的評價,王麗娜並沒有站在藝術的高度去辯解。她告訴今日女報/鳳網記者,電影放映後,她會很認真的去看大家的評論。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她都很開心,因為都是一種關注。「每個片子都有自己的觀眾,而我也有自己講故事的風格和方式,我更願意去做一個『詩意』的電影。」王麗娜說,在讀書時,就有老師告訴她,「詩歌式的電影更長久」。

導演淡定,幾位登上全國各大熒幕的小主演更加淡定。這陣子,王麗娜的第二部作品《村莊的音樂》正在沙雅縣拍攝。她依舊和「艾薩」「凱麗」住在一起,影片中的小學生,現在已經是半大不小的初中少年,但卻因為故鄉淳樸的環境,保留了那份純真。「她們也會玩手機、看電視,知道電影正在上映,但是她們的生活節奏和生活態度並沒有因此有一點點改變。」王麗娜說,影片方要主演們籤名,凱麗覺得在自己的頭像上寫名字很新奇,將海報鋪滿整整一張床,然後對王麗娜說:「我是海報裡開出的一朵花。」

現在,除了《第一次的離別》後續宣傳事宜,王麗娜最重要的事,就是完成獻給故鄉的第二部作品《村莊的音樂》,這同樣是一個具有真實底色的故事。村莊裡綿延的家族,少數民族音樂帶出的人性力量……

「我心目中理想的電影就是紀實,不是拍攝手法的紀實,而是通過真實地重建和講述生活的方式,讓觀眾成為認知生活的參與者。」王麗娜的認知,正如法國著名導演戈達爾所言——偉大的故事片電影都接近於紀錄片。


編輯:依依

相關焦點

  • 專訪《第一次的離別》導演王麗娜:文藝片的遺憾與轉機
    導演王麗娜此時還在新疆,對於自己還沒到院線看這部電影,她有些略顯遺憾。汪涵在王麗娜即將出徵拍攝前安慰她,「你們放心去拍吧,我們一起來融資。如果實在找不到投資,最後差多少,我個人補上。」在這部電影中,他的角色是總策劃。一年半的田野調查、60萬餘字的文字素材、5個人的拍攝團隊,導演王麗娜以兒童的視角講述離別的經歷,這也是她拍給家鄉的離別詩歌,這或許與她的經歷緊密相關。
  • 我校校友王麗娜導演的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在全國院線上映
    7月20日全國多家影院重啟《第一次的離別》也在復工今日上映《第一次的離別》由我校校友王麗娜作為導演執導
  • ...國產電影|王麗娜|氣球|春江水暖|導演|第一次的離別|海南島國際...
    算是國產電影的大年,新人輩出,佳作雲集。其中還未取得龍標,沒有在全國大規模公映的好電影就有5部。這其中自然包括管虎的《八佰》和婁燁的《蘭心大劇院》。這兩部電影都是大公司、大導演、大演員、大班底打造,擁有極高的話題度,被廣大觀眾所熟知,所以在這裡就不多介紹了,我們只要等消息就好。還有三部電影,則是中小成本的文藝片,有些甚至是導演的長片處女作。
  • 青年導演王麗娜:視人類為故鄉的人,才真正擁有故鄉
    在經歷了自去年底東京國際電影節到今年初柏林國際電影節、香港國際電影節等一系列電影節之旅之後,從11月的金雞百花電影節到即將開幕的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青年導演王麗娜再一次迎來了忙碌而充實的電影節時間。這個在新疆長大的年輕漢族女孩,因為其電影處女作《第一次的離別》,成為了今年備受矚目的青年電影人。
  • 第一次的離別,教會了我們什麼
    在北京電影院復工的第一天,我看的第一場電影是《第一次的離別》。 作為今年春節院線停工後第一部重歸影院的電影,僅僅是這個片名,就足夠讓大家回味——仿佛是和過去半年進行一些巧合的呼應。可是在《第一次的離別》的鏡頭裡,「尋常的離別」又流瀉著一種與眾不同的光彩。 透過這部電影,我們會發覺,原來,離別是稚童開啟豐富感知系統的一個按鈕。 所有人在長大成人再回首時就意識到,離別這件事,其實從來都沒有人好好教過你,它莫名其妙就在童年裡的一個時間點冒出來了。
  • 疫情之後首次上映的一部溫暖人心的電影《第一次的離別》
    最近幾天,低風險的各大影院已經陸續開始恢復營業了,由青年導演王麗娜執導的處女作《第一次的離別》相信是不少觀眾的首選。影片劇情圍繞新疆男孩和他患病的母親以及他的好朋友凱麗比努爾,講述了他們之間親情和友情的故事。
  • 2月線上展映 | 《第一次的離別》x CH活動
    見以下千字長文,來源於幕味兒|作者成雪巖推薦收藏閱讀 | 時間10分鐘今天分享的這篇文章,是去年海南國際電影節結束後,Unica所寫的對憑藉《第一次的離別》獲得最佳導演獎的王麗娜的專訪。2019年12月8日,1987年出生的新疆女孩王麗娜,在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憑藉處女作《第一次的離別》,一舉摘得最佳導演獎。
  • 電影回歸後的首部新片《第一次的離別》,到底有什麼魅力?
    影院回歸之後的新片更是備受大家關注復工後第一部正式宣布明確檔期的影片是由王麗娜執導的新疆兒童題材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凱麗是艾薩最好的朋友,艾薩遇到了什麼煩心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和她傾訴,兩人還共同養育著一隻小羊。人生海海,每一步都是兩人相互扶持著走過,一路上留下最美好的回憶。
  • 維語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兒童視角下「野蠻生長」的胡楊林
    2018年的東京電影節上,青年導演王麗娜拍攝的民族電影《第一次的離別》斬獲了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兩位維吾爾族兒童的故事,用紀錄片的手法紀錄了他們之間純真的友情,並展現出了新疆濃鬱的地域風貌特徵。
  • 《第一次的離別》舉辦觀影活動 累積票房破380萬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由青年導演王麗娜執導,詩人、導演秦曉宇監製,汪涵擔任總策劃。早在7月13日,經所有出品方一致決定,影片將在影院復工首日公映,意在為中國電影的復甦貢獻一份力量。導演王麗娜表示這是一個「艱難但堅定」的決定,「離別」這個題目和觀眾跟影院離別這麼久特別應景,也希望把疫情後的第一場觀影變成一個比較溫暖的儀式。表達對行業復工的心意與信心成為舉辦今天這場特別觀影的初衷。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長李少紅導演表示,與電影院離別的180天裡,「大家都太想念電影院了」。
  • 《第一次的離別》導演專訪丨這是我獻給沙雅的一首長詩
    復映片單中不乏眾多中國電影票房史上名列前茅的經典作品,如《流浪地球》《戰狼2》等,而在全國影院復工首日上映的片單中我們驚喜地發現了一部「疆味濃鬱」的新疆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在7月20日上映的由新疆籍青年導演——王麗娜創作的處女作品《第一次的離別》中,王麗娜向我們講述了在塔克拉瑪幹沙漠附近名為沙雅的地區中,一個名叫艾薩的維吾爾族小孩的童年故事。
  • 青年女導演王麗娜,"視人類為故鄉的人,才會永遠擁有故鄉"
    《第一次的離別》首映式。2018年,她自編自導個人首部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產生很大反響,國際國內內專家對這部電影評價很高,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之一《日本經濟新聞》評價《第一次的離別》為"驚豔的作品",稱讚她是"中國的新星崛起"。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新秀競賽單元評委會主席,著名導演姜文稱讚《第一次的離別》"作為處女作,它近乎完美!
  •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影院復業首日全國公映
    出品方之一大象夥伴影業創始人吳飛躍稱:「沒有人能想到,我們第一次與大銀幕上光影的離別、與電影院的離別,竟然會如此之久。『久別盼重逢』是當下所有人共同的心情,因此我們奉上歷經三年精心打磨的這部心血之作,以此表達對電影院的想念與支持,也為觀眾帶來一場純真美好的光影治癒之旅。期盼儘快與觀眾在影院重逢。」
  • 720全國影院復工首日上映的第一部影片《第一次的離別》,你看嗎
    早在7月13日,《第一次的離別》出品方就宣布,該片將於全國影院復工首日在全國上映,這也將預示著《第一次的離別》將成為7月20日復工後上映的第一部影片。《第一次的離別》影片由青年導演王麗娜執導,中傳李勇老師攝影,大象紀錄老總秦曉宇監製的一部電影。
  • 助力影院復工《第一次的離別》特別觀影活動在京舉行
    當天,騰訊影業攜手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在京舉辦《第一次的離別》院線復工特別觀影活動,夏鋼、陶玲玲、張革、孫達、高臨陽、浦敏楓、紀易達等導演,本片監製秦曉宇等重返電影院一同觀看了影片,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北京地區院線復映的支持。
  • 電影院復業首日全國公映,《第一次的離別》官宣定檔
    『久別盼重逢』是當下所有人共同的心情,因此我們奉上歷經三年精心打磨的這部心血之作,以此表達對電影院的想念與支持,也為觀眾帶來一場純真美好的光影治癒之旅。期盼儘快與觀眾在影院重逢。」伴隨此次官宣,《第一次的離別》也發布了全新的「久別盼重逢」版定檔海報。
  • 姜文說「第一次」非常完美:生命裡的「第一次」愛與離別
    7月13日,大象夥伴影業宣布《第一次的離別》將在全國影院復工首日上映。該影片曾榮獲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新生代單元國際評審團最佳影片,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州未來單元最佳影片,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火鳥電影大獎。
  • 《第一次的離別》北京觀影專場為行業打氣
    7月24日,是北京電影院重啟的日子,這天下午,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的監製秦曉宇在首都電影院觀影專場上如是感慨。這是由騰訊影業攜手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在京舉辦的《第一次的離別》院線復工特別觀影活動,夏鋼、陶玲玲、張革、孫達、高臨陽、浦敏楓、紀易達等導演,本片監製秦曉宇和眾多媒體重返電影院一同觀看了影片,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北京地區院線復映的支持,助力電影重啟,提振行業信心。
  • 《第一次的離別》:少年不知愁滋味,兩小無猜傷離別
    不要被《第一次的離別》的片名嚇到——儘管有些場景可能確實會讓你眼眶溼潤,但這並不是一部悲傷的電影。相反,《第一次的離別》其實是一部充滿詩意、感人肺腑的作品,讓我們近距離了解了那些生活在美麗的新疆邊遠地區、苦中作樂的可愛維吾爾人。
  • 電影《第一次的離別》將於春節後第一天在全國上映
    第一部電影將在後存檔電影《第一次的離別》發布了一封名為「新片定檔,久別盼重逢」的信,宣布將在全國電影院重新開放的第一天放映。電影製片人在信中說,「全國疫情得到控制,影院復工指日可待。據悉,由王麗娜執導的《第一次的離別》以新疆男孩艾薩的生活為線索,講述了他與青梅竹馬朋友凱利之間感人的童年故事,以及他對母親的子愛之之愛,這是導演為家鄉奉獻的一部深情的作品。該片曾在東京國際電影節、柏林國際電影節和香港國際電影節上獲獎,他還獲得了第32屆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最佳攝影和最佳女配角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