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過黑道,卻花光500萬積蓄為2000個「被放棄」的孩子蓋庇護所,他感動了整個臺灣

2021-02-12 禪者Changer

本文轉載授權自開始吧旗下自媒體
有束光(ID:onelight01)

一個浪子,因為一個孩子金盆洗手。這看似是一個圓滿的結局,其實,僅僅是個開始。

幾碗面的恩情

故事要從幾碗面開始說起。

說起來,陳爸年少時可是街上出了名的混混,入過黑幫,打架鬧事沒少幹過。2000年,他的人生軌跡卻變成為了改變2000多個孩子命運的書屋創始人。

陳爸說:「有一次,兒子的同學來家裡玩,晚飯的時候我帶他去外面吃麵,吃完一碗,我問他要不要再多吃一碗,他說好,結果結完帳就看到他臉色蒼白」。

陳俊朗被兒子的同學嚇呆了。幾碗面吞下去,孩子臉色蒼白,他直覺,「完蛋了,吃壞肚子了」。

沒想到,那個吐到泛出眼淚的孩子,抬起頭望著他,臉上全是笑容。「陳爸,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多東西」。

陳爸眼眶紅了,他拍了拍孩子的頭:「有我在,你以後就不會再挨餓」。

活了這麼一把年紀,陳爸第一次意識到世上真有吃不飽飯的小孩。混過黑道的陳俊朗,兒子的父親陳俊朗,在那個瞬間,成了「陳爸」。

接下來的日子裡,有2000多個孩子,趴在書屋的矮牆上,此起彼伏地喊他:「陳爸!陳爸!」

後來,那個吃到吐的小朋友,成了孩子書屋的首批入住者之一。

每天放學,一大幫孩子結伴來到臺東縣的土磚書屋,陳俊朗已經在這裡等候多時了。

「孩子的書屋」掛在身後,紅紙墨字,像一個喜氣洋洋的橫批,幾乎沒有人知道,陳爸為了它,差點破產好幾回

蜂擁而至的孩子們一口一個「陳爸」,然後,走進書屋開始吃飯,寫功課、聊天、打球、年紀小的甚至洗好澡才回家。

到了周末,孩子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學射箭、拳擊、戲劇、烘焙、劃獨木舟.

這裡全年無休,就連春節都有十幾個孩子來這裡報到。

「只要孩子們需要,這裡的門就會敞開。」

 「孩子的書屋」是專門為一幫無依無靠的黑孩子打造的,而且在這裡,一切都免費。

黑孩子

黑孩子,說起這個名詞,你或許有些陌生,但如果你去臺灣臺東縣隨便找個人問問,對方就會會意。

臺東縣,一直以來是臺灣收入最低的縣市。

因為窮,很多孩子出生就得被迫面對這樣的原生家庭:一個時常酗酒、家暴、甚至吸毒的父親;一個被父親折磨得病重還得掙錢養家,每天以淚洗面的母親。  

在臺灣,這樣的黑孩子還有很多……

生長在這樣家庭的孩子,他們得不到父母的悉心照顧,甚至連一日三餐的溫飽都成問題,他們是一群「被放棄」的孩子,出於疼惜,人們喊他們,黑孩子。

原本這幫孩子的命運註定灰暗,直到陳爸出現。今年54歲的陳爸,孩子們都習慣叫他「陳爸」。

18年來,陳爸傾家蕩產造了9間書屋,為一幫沒人管、沒父母疼的「黑孩子」打造了溫暖的避風港,是孩子們的第二個家。

▲陳爸和孩子在一起

陪伴孩子成長

放學後,沒處可去的孩子總喜歡往陳爸家裡跑,陳爸就拿出一把吉他和幾本書,給他們彈一曲,或是講個故事,孩子們肚子餓了,他就買東西給他們吃。

一開始,只有4、5個孩子來陳爸家裡,後來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有六、七十個,把後院都擠滿了。

「我這個人可能天生比較雞婆啦!」陳爸笑著說。

就連陳爸的家人都表示震驚:

「一推開庭院的門,會發現這裡都是黑黑的孩子,傍晚的時候都看不到人,大部分只能看到眼睛、牙齒,還有手在黑暗裡晃來晃去.難不成我家成收容所了,還是幫派聚集所?」

其實,有段時間陳爸原本打算考公務員的,但每次考前「閉關」的時候,孩子們都會趴在庭院外的矮牆上叫著:「陳爸,陳爸.」

跟孩子們處久了,陳爸居然有些割捨不下,而漸漸了解了孩子們的原生家庭之後,這個臺灣大叔越發覺得自己得做點什麼,甚至放棄了考公務員的念頭。

「這些孩子的父母大多自顧不暇,要麼是低收入戶,要麼都生著重病或者爸媽精神都有問題,像是酗酒、家暴、吸毒、甚至性侵.都是存在的,複雜的家庭問題造成孩子長期壓抑、個性怯懦、心靈封閉。」

陳爸說,這些孩子至少有一半接觸不到教育資源,一半的一半肯定會走入黑社會。

他想讓這幫弱勢的孩子們放學後有地方念書,有飯可以吃,在身心受創時有個避風港……

當得知有孩子4年都沒吃過一頓正常的晚飯時,他找了一家麵店,每月固定去幫孩子付飯錢,讓窮孩子們可以填飽肚子;

還自掏腰包找了間書屋,幫孩子補習功課,這就是「孩子的書屋」的前身;

有時還會幫孩子們包紮傷口,因為他們受到醉酒父親的家暴…

 「孩子們缺乏陪伴,需要有人從旁協助,將他們帶入軌道,順利長大。」陳爸說。

▲陳爸為孩子上課

造書屋的艱辛

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們加入,書屋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從最開始的建和書屋,到後來的南王書屋、美和書屋、溫泉書屋、多元書屋……

短短幾年,陳爸就憑一己之力造了五、六間書屋,學生群體從國小、國中、高中都有。


▲分散在臺東各處的「孩子的書屋」

而為了幫助這些可憐的孩子,陳爸一直是靠著積蓄支撐著,戶頭裡的存款也漸漸從最初的7位數變成了2位數,「當初帶著500萬存款回臺東,七、八年下來,戶頭只剩下47塊。」

積蓄花光了,陳爸開始想盡辦法籌錢,賣房子、賣車子、賣棺材、和人合夥開餐廳……想盡各種辦法貼補書屋的開支,但依然入不敷出。

家人都覺得他得了失心瘋,社區覺得陳爸做的事情很可疑,說他在聚集一些壞孩子搞黑幫。

紛紛擾擾和閒言閒語中,這個硬漢的身體也出了狀況,高血壓找上門,還做了心導管手術,這些讓陳爸的內心充滿了矛盾和掙扎:

「整整11年,我都是一個人在撐著,不被諒解,飽受批評。你若在乎這些東西,真的會堅持不下去,甚至活不下去。」

「可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覺得這件事情必須要做。說白了,我就是捨不得這些孩子。」陳爸說。正是那份「捨不得」,化作一股強勁的內心力量,把他從低谷裡拉扯了回來。

後來,陳爸開始借錢,好在負債500萬的時候,社會開始關注「孩子的書屋」,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加入進來,並陸陸續續送來捐款,書屋才撐過了最艱難的那段時間……

你若問陳爸,那這幾年你有沒有開心的事?當然有!那就是看到一座座書屋落成的那一刻。

每次造書屋前,陳爸都會徵求孩子們的意見,他說,很多事情其實你只要讓小孩子做主,就會變得簡單而美好。

「你們最需要什麼樣的房子?」「要有溜滑梯的」「不要規規矩矩的教室」……於是,就有了溜滑梯和階梯教室結合在一起的書屋。

陳爸還會讓孩子們參與造房子,因為他想讓孩子們知道,人不是理所當然的就能擁有一個家。

對他們來講,家是要親手打造的,還要有永不放棄的信念。

每天放學之後,孩子們會先來這裡玩一玩,然後吃飯,跟著哥哥們一起蓋房子。


周末的時候,騎單車、學射箭、劃獨木舟.

「孩子的書屋正在做的事情,就是一個家在做的事情,我們是扮演父母的角色,帶著孩子去做一個孩子應該做的事情。」

陳爸說,他現在正在做的事情說起來很簡單,就是還給孩子,作為孩子應該有的權利。

自力更生

不過,陳爸覺得這還不夠。

2014年,他和已經成年的黑孩子們一起打造「青林書屋」,想讓這些已經成年的孩子能夠自食其力。

在蓋房子的過程中,這群紋著花臂的大男孩,從一開始的害怕、逃避、對自己懷疑,到變得有耐心、不怕吃苦。

這些改變陳爸都看在眼裡,特別是房子立起來的瞬間,他從這幫男孩的眼裡看到了以前未曾見過的亮光和自信。

你很難想像,曾經令父母和老師頭痛的問題少年,會每天準時來到工地。

不管是烈日當空還是颳風下雨,都耐著性子扛重物、攪土、夯土牆……

因為這幫黑孩子知道,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他們外表看起來滿臉怒氣,其實只要你願意給他機會,他們一點也不比別人差。」

高忠宏,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每個月只有1萬塊新臺幣的收入,後來母親中風,他就徹底過上了自暴自棄的生活,甚至一度出現失眠、幻聽、抽搐、暴力傾向……

但是書屋沒有放棄他,幫他戒掉酒癮。如今,高忠宏已經成了黑孩子工班裡的一枚好手,哪怕是做工做到中暑也不喊累。

「我以前不愛講話,喜歡呆在家裡喝酒,然後悶悶的,現在就不會這樣,好在我認識了對的人、對的同事、對的公司,我覺得這是最好的地方。」

阿勝從小就生長在不幸福的原生家庭裡。

他不喜歡回家,不喜歡看到自己的爸爸,因為爸爸總會對媽媽大吼大叫,喝完酒就對弟弟妹妹和自己拳打腳踢。

幾年前母親生病去世了,阿勝扛起了照顧家庭的擔子,現在在黑孩子工班裡工作,每個月收入穩定,靠自己的雙手賺錢養家。

「現在每次回家,看到弟弟妹妹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了。他們覺得我是一個可以讓他們依靠的人,一個可以一直照顧他們的人。

我相信去世的媽媽也會很開心看到我這樣長大,自己賺錢,照顧弟弟妹妹,不是再像我爸爸那樣。」

你很難想像,這些滿身紋身的孩子,聊起書屋會露出天真的笑容,講到動情處甚至會熱淚盈眶。


18年,陳爸靠著一份執念建成一座座「孩子的書屋」,他傾家蕩產過,也彷徨焦慮過,但幸好,他沒有放棄。

青林書屋的側面,有一個很可愛的笑臉。

看到這些曾經深受原生家庭傷害的黑孩子,能站起來,站得穩,直挺挺地,充滿自尊地面對外面的世界。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這讓人想起這樣一句話:當你真心想做某件對的事情時,哪怕遭遇挫折,只要堅持下去,最終整個世界都會過來幫助你。

不過,當問起陳爸最大的心願,他這樣講:「我希望「孩子的書屋」有一天會消失,因為那代表每個小孩,都能在正常的環境下得到照顧,而那一天,也是孩子的書屋功成身退的時候了」。

禪者Changer說

菩薩認為眾生就是自己,救度眾生就是救度自己,所以菩薩不覺得苦,反而力量無窮,能克服重重的困難!

他因為幫助這2000多位孩子,連接到了更加強大的力量,在幫助他人的同時,反而幫助自己實現了更大的生命價值!

海山法師常說:「利人就是利己,救人就是救己」。

人連接得越小越渺小,連接得越小越苦難。就像一滴水沒有連接,很快風乾,億萬滴水連接起來,就是湖泊。當我們慢慢認識到眾生和我是一體的時候,就會獲得強大的足以扭轉命運的力量。

相關焦點

  • 這個黑幫成員,花500萬家產,給2000個孩子建書屋,感動整個臺灣
    陳俊朗,曾經的黑幫成員,突然金盆洗手,成為2000個孩子的「陳爸」。從500萬存款,到傾家蕩產。命運大起大落,卻感動了整個臺灣。「有次,兒子的同學來家裡玩,晚飯我帶他們去外面吃麵,孩子一口氣吃了兩碗,結果走出麵館,就把面都吐了出來。」陳俊朗以為吃壞了肚子,孩子卻告訴他:「陳爸,我從來沒吃這麼飽過。」追問下才得知孩子父母離異,父親酗酒後常打他。而他,已經三年多沒吃過晚飯。
  • 金牌綠葉艾威離婚,花光百萬積蓄為妻治病,網友:妻子不想拖累他
    他和妻子Lisa結婚後,妻子身體出現了問題,後來被檢出是患上了巨型腫瘤,為了幫妻子治病,他不惜將自己的全部積蓄拿出來,不離不棄,讓外界聽後十分感動。現在的他已經61歲,當時為了給妻子治病,不但花光積蓄,還面臨著失業,可是他從未放棄,甘願與妻子共生死,感動了無數人
  • 老戲骨王姬,為救患病兒子花光積蓄,卻讓女兒「還債」10年
    去到美國之後,雖然日子依然很艱難,但王姬沒有想過要放棄,並且在男友高峰去到美國之後,兩人還一起完成了結婚、生子兩件大事。然而那裡畢竟是國外,所以一家三口最後還是選擇了回國發展。當時一家四口的生活非常幸福,直到一年之後,孩子檢查後發現,患上了先天性的智力障礙,這個消息對於王姬來說,無疑是個巨大的打擊。
  • 一女子2月花光30萬積蓄後2次搶金店.....
    >   章丘FM90.5  平陰FM101.5上海一名女子覺得生活沒意思2個月內花光30萬積蓄住五星級酒店享受「彈盡糧絕」後兩次搶金店只為被抓後能去監獄裡生活……一起來看↓↓↓2000年,林某和丈夫離婚,與家人斷絕了一切聯繫,一個人搬到松江區租房居住。林某不愛與人交流,沒有朋友,2016年退休後,更加覺得生活乏味。2019年12月,林某厭煩了這種令她感到絕望的生活狀態,便搬去了市區的一家五星級酒店,打算把所有積蓄花光,過一過「揮金如土」的日子。
  • 演出|曾為舞劇花光積蓄,黎星:為夢想買單是很酷的事情
    他坦言,因為《舞蹈風暴》,吸引了一批新的觀眾走進劇場,這也是自己參加節目的原因。此前為了舞劇《大飯店》,黎星曾花光了多年積蓄,但他認為:為夢想買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明年,他還將參與創作全新的舞劇《紅樓夢》,和風暴舞者以及眾多頂級舞者同臺表演。
  • 她為智障兒花光積蓄,逼女掙錢還債10年,看王姬不為人知的一面
    為智障兒花光積蓄為了給兒子看病,他變賣家產,花光積蓄,甚至還被騙了600萬。後來是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選擇復出拍戲就是為了掙更多的錢給孩子看病。,孩子的病終於慢慢好轉,但是智商卻沒有一點點改變。小時候的他經常照顧弟弟兩人上同一所學校,因為弟弟的病情還和別人打過架。
  • 退休女子住5星級酒店花光30萬積蓄,兩次搶劫金店
    退休女子住5星級酒店花光30萬積蓄,兩次搶劫金店2000年,上海林女士與丈夫離婚,獨自搬到松江區租房居住。2016年,林女士光榮退休,她性格本來孤癖,離婚後拒絕與親人朋友往來,孤獨和無所事事的她想入非非。
  • 體育人物馮珊珊,父母為她花光積蓄,如今的她滿載而歸不負眾望
    不知道大家對馮珊珊這個人是否熟悉,她成功的被譽為國家運動的強手,但是大家一定不知道在她實現夢想的路上遇到了多大的艱難險阻,她的父母為了培養她,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只是為了支持她的夢想。如今的她,站在世界的制高點可以說是處在人生巔峰的,她一直在發光發亮。她在自己十歲的時候就開始打高爾夫球,由於她的高能力早早的便能去參加大型的比賽,終於在她的不懈努力之下成功的加入到了國家女子高爾夫球隊。
  • 你以為你混的是黑道,其實你混的是友情,淺談臺灣黑幫片《艋舺》
    我混的不是黑道「我混的不是黑道,是友情,是義氣。」即便全片以「黑道」作為主題,但並不像北野武流派的日本暴力美學,或是臺灣金馬導演張作驥式的高度寫實。《艋舺》反而更著重在五位年輕人之間的情義與友誼,而鈕承澤在濃濃臺灣草根氣息當中,也同時灌注了「黑色浪漫」情調與詼諧幽默,都足以將本片與其他黑道電影作出區隔。
  • 上海一退休大媽為「享受」生活,常住五星級酒店兩個月花光30萬積蓄
    退休後,與家人斷絕聯繫的林某覺得生活乏味,便搬去市區一家五星級酒店,打算把所有的積蓄都花在住宿上,好好享受一番。花30多萬元住五星級酒店2個月後,只剩下400元的林某竟然兩次去金店搶金項鍊。近日,上海市青浦區檢察院以搶奪罪對被告人林某提起公訴。
  • 花光所有的積蓄,就為了給孩子買一個20萬的生日蛋糕,值得嗎?
    黃軒和陳赫主演的電視劇《瞄準》上映後,以兩個狙擊手的對決為主線,博得了很高的關注度。其中有一個場景讓我有些觸動,那就是黃軒飾演的曾思過(用這個名字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天橋下的木雕師)擋掉了自己吃飯的傢伙,就為了九歲的小雪買一個20萬的雙層白雪公主蛋糕。
  • 花光所有的積蓄,就為了給孩子買一個20萬的生日蛋糕,值得嗎?
    黃軒和陳赫主演的電視劇《瞄準》上映後,以兩個狙擊手的對決為主線,博得了很高的關注度。其中有一個場景讓我有些觸動,那就是黃軒飾演的曾思過(用這個名字的時候,他只是一個天橋下的木雕師)擋掉了自己吃飯的傢伙,就為了九歲的小雪買一個20萬的雙層白雪公主蛋糕。理由只有一句話:我答應小雪了。說到做到,確實有擔當。
  • 男子來安吉見女網友,花光積蓄後,他瞄準了一輛瑪莎拉蒂......
    所幸受害人沒有受傷沒有損失,還機智應對帶著孩子順利逃脫,而嫌犯則在幾小時內被抓落網。據了解,嫌犯是因為來安吉見女網友,花光積蓄後不得不幹起來這勾當.當天上午,受害人陶姐(化名)帶著孩子去附近超市購物,買好東西剛上車,一名帶著黑色口罩的小夥子突然拉開副駕駛室車門,並亮出一把水果刀,兇狠地說:「開車!」
  • 臺灣「黑道法師」監獄度眾,7萬罪犯皈依佛教
    大學畢業後,他入行媒體,當了五年警政記者。他有野心,人生目標是成為全球最成功的企業家。他英俊瀟灑,是女生追捧的男神。但26歲時的一場車禍,讓死裡逃生的他,觸發了出家念頭。1982年,他在臺灣廣化老和尚座下剃度,並跟隨佛學泰鬥印順導師座下習修三年。1986年,他開始在臺灣各監獄從事導善工作,重建受刑人員正確的人生觀。29年來,在他的教導下,有7萬受刑人在監獄皈依佛教。
  • 張達明抗癌花光積蓄
    回覆:臺慶、巡禮、頒獎獲取
  • 他被粉絲砍掉下巴,為整容花光所有積蓄,被迫退圈靠賣馬桶為生
    他演唱過不少的歌曲,流傳度都相當廣。比如說《九月九的酒》、《九九女兒紅》、《全世界最傷心的人》等等。陳少華的家庭普通,但自小相喜歡唱歌。參軍期間,他苦練散打,還獲得了全國武術散打比賽中的冠軍。不過他從未放棄過自己最初的夢想,在退伍之後,開了一家歌廳,繼續唱歌。
  • 南寧3名「95後」花光15萬積蓄買飾品「改運」,還負債30萬元
    南寧3名「95後」花光15萬積蓄買飾品「改運」,還負債30萬元 2020-09-07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離婚兩年後前妻患癌,前夫花光積蓄不餘遺力拯救前妻
    咱都花了40多萬了,倆孩子還小以後上學還要花不少的錢,別把錢花在我身上了,只要以後他倆能有出息我也就踏實了。」「那會行,你現在正處於治療的關鍵時期醫生說等過了這段時間治療你就有很大的希望。再說了你要是有個萬一孩子以後就沒了母愛……你不用管我,雖然咱倆現在分開了可在一起畢竟20多年了,為了你為了倆孩子再多的苦我來扛……」病床上躺著的金娜患有惡性乳腺腫瘤,坐在身邊的是她的前夫書軍。他麼們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女兒14歲讀九年級兒子12歲讀六年級。
  • 【慈悲智慧】臺灣「黑道法師」監獄度眾,7萬罪犯皈依佛教
    他英俊瀟灑,是女生追捧的男神。但26歲時的一場車禍,讓死裡逃生的他,觸發了出家念頭。1982年,他在臺灣廣化老和尚座下剃度,並跟隨佛學泰鬥印順導師座下習修三年。1986年,他開始在臺灣各監獄從事導善工作,重建受刑人員正確的人生觀。29年來,在他的教導下,有7萬受刑人在監獄皈依佛教。如地藏菩薩一樣,把佛法的光明照進最黑暗之處,他就是淨耀法師。
  • 他名氣不算大,卻花光積蓄在北京買下了四合院,成為了人生贏家
    于波雖然出演過不少的影視作品,但是多以飾演配角,所以他一直未能大紅大紫。,花光了所有積蓄買下了北京一套四合院,現在價值過億,輕鬆實現了財富自由。于波的這套四合院在北京什剎海,當初的這套四合院還是比較破敗不堪的,當初朋友知道他要買這套院子時幾乎所有人都是反對他建議于波不要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