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春晚一直是大家心中的王牌節目,相信不管怎樣改版,不管過去多少年,只要還在播就有一大波人會一直看。
更多的看得是一種情懷,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收看春晚已經成為了一大習慣,就像到了中秋節該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到了春節就該看央視春晚。
似乎不看春晚的春節就是不完整的,歷年春晚上也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比如《如此包裝》、《打工奇遇》、《昨天今天明天》、《賣拐》、《不差錢》、《裝修》等諸多的作品。
這麼長時間過去依舊,在腦海中依舊印象深刻,也離不開這些「春晚釘子戶」的付出,黃宏、鞏漢林、趙本山、宋丹丹、高秀敏、蔡明等人都是大家心中當之無愧的「春晚笑星」。
而今天我們來說的這位「春晚釘子戶」與他們有非常大的不同,他並不是在舞臺上給大家帶來節目的,而是在臺下收看節目的。
眾所周知,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票從來不會對外發售,有時候為了營造現場的氣氛,會邀請內部人員觀看。
春晚觀眾席的前幾排都是大圓桌,坐在這裡的是一些對社會有貢獻的傑出人物,各個民族的代表人物和有影響力的人物,還有要在春晚的舞臺上表演節目的明星和老藝術家們。
後排是一些贊助商或是臺上表演者的家屬,總之都不是閒雜人等,而有一位「釘子戶」——冉東升卻穩坐央視春晚觀眾席19年,網友也調侃道:怎麼年年有他。
「我生於哈爾濱,自幼喜歡唱歌。前幾年,一直在深圳、福建等地打拼,在北京工作是搞藝術的」
大家一定在電視上見過他的面孔,笑臉哥的出鏡率可是非常高的,還被網友調侃是「春晚最牛觀眾笑臉哥」。
第一次去的時候是突發奇想,想要到現場去看看,於是就託人尋找怎麼才能買到觀眾席的票,還真的找到了一名大姐,說了他的文藝愛好。
那位大姐看他憨厚老實,願意把票賣給他,但是要他來唱一首歌來證明,當即他就來了一首義大利名曲《我的太陽》,就這樣大姐就把票給了他。
至此,他好像發現了什麼新大陸,覺得在現場看春晚更有意思,
「在現場看春晚,和在電視上看春晚,感受完全不一樣。在現場,春晚恢弘大氣,現場感強。看電視直播,空間感小得多。
因電視鏡頭不可能全部展示現場的精彩畫面。所以,這麼多年來,我堅持到現場看春晚。」
之後便出現在觀眾席19次,他也見證的春晚的成長,成為了大家心中的「春晚釘子戶」。
而至於2020年還能不能在央視春晚見到「笑臉哥」的身影。
冉東升嘆息的表示,
「如果我的腿病治不好,恐怕就只好告別春晚現場了。而且我父親已經90歲了,我想除夕陪陪他。」
經過19年的時間,「笑臉哥」也成為了春晚上的標誌,露出8顆大牙的笑容也感染了無數的觀眾。
每一年都洋溢著自己的笑容,在現場感受這一份的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