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老鱉和A妹的合作曲目《Rain On Me》華麗麗地上了熱搜。當時這首歌一發布就有看官老爺在後臺留言說為啥這首歌聽起來這麼復古,歡歡可不可以聊聊,當然可以啦!
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首歌聽起來「復古」的原因。
先說這首歌所使用到的音樂元素吧,首先必然是dance-pop,以流行舞曲為基礎,在此元素之上又加入了house電子,同時還大面積使用tekfunk。
什麼是tekfunk?深入淺出的說,就是九十年代產自歐洲的一種電子funk樂,這種音樂的特點也是和說唱音樂製作一樣的路子,也就是sample+loop。
sample了什麼?當然sample的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流行的funk樂啦,而且採樣的大多數都是非常整齊的4/4拍funk樂,如果不是4/4拍,那麼在sample的時候就會做一些切片處理,嚴格按照時值去排列。
sample過後就講這些採樣樂句和動機作為新作品的主動機旋律,再通過對主動機旋律進行loop和部分旋律拓展。又因為基礎曲風是電子樂,當然不能少了電子樂裡必備的sequencer和電子合成器。sequencer能夠提供和聲層、Bass、旋律線,還能通sequencer來調整filter,電子樂的filter可不是濾鏡的意思,可以拓展為同一個樂器聲音提供不同音色。在sequencer上調整filter的參數可以讓整個作品裡電子音色更加豐富多樣。
電子合成器歡歡就不多說了~
如果這麼說還是覺得生澀難懂,那歡舉個大家都認識的音樂人,你就會知道Tekfunk這種音樂風格是什麼了。大名響噹噹的Daft Punk就非常善於玩兒tekfunk。他們早期的作品基本上都是sample放克音樂,不論是sample人聲還是旋律線。到後面一炮而紅的時候,就開始自己採自己,怎麼個自己採自己方法呢?那就是邀請funk吉他手來彈奏他們心中所要的主動機旋律,再加上自己彈奏的bassline。這樣操作最著名的曲子就是和菲董合作的好運來《Get Lucky》,這首歌充滿著funky music的吉他線是出自Nile Rodgers之手,這位大佬歡歡就不多說了,funk屆牛逼人士,和daft punk合作多次。
不過daft punk最有特點的還是他們的人聲處理啦,Vocoder人聲效果讓音樂聽起來更加帶電惹。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今年的pop culture就是,復古!就咱們剛才聊過的daft punk來說,歡歡今年寫過的幾張大專輯,先是開年盆栽的專輯,到Adam Lambert新專輯《VELVET》,再到啪姐的《Future Nostalgia》,還有twenty one pilots的單曲《Level of Concern》,這些作品多多少少都有點兒daft punk的影子,不論是從人聲還是音樂本身,都能挖到daft punk音樂裡使用過的東西。
今天咱們聊的《Rain On Me》所使用的tekfunk元素(不是風格哦)也就和daft punk有關...
扯遠了,繼續說《Rain On Me》~還記不記得開頭咱們說tekfunk的製作方式是sample+loop,sample的是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流行的4/4拍funk樂,老鱉這首也有採樣。採樣了Gwen McCrae的《All This Love That I'm Giving》的bassline,復古風味滿滿,並且通過sequencer的filter來改變house貝斯的音色。然後把採樣的這段bassline無縫loop,作為全曲低音區的穩定輸出,穩穩地鋪墊全曲。
再依據這段採樣得到的bassline(是的,全曲的主動機旋律竟然由一段貝斯展開)再來加入house鼓點,電子的kick和clap(電子樂最常見的音色),就構成了《Rain On Me》的副歌部分。
而老鱉一開始所演唱的主歌部分,則成為了主動機旋律的拓展部分,而這一塊兒歡歡想要把音樂和人聲放在一起說。
再此之前,我們先明確一下這首歌的歌曲構成是什麼吧,沒有intro,上來直接就是老鱉的verse+pre-chorus+副歌+Post+A妹的verse+pre+副歌+post+bridge+兩個人一起的副歌+outro.
記不記得前陣子歡歡說的歐美超級大hit流行單曲的歌曲結構?2017~2020年這幾年間早就摒棄純主歌副歌bridge的這種簡單結構了。pre來預熱,post來cool down,加上bridge或者純樂器創作的solo加上intro和outro更完美了。基本上這幾年歐美超級大hit單曲都是這種模板了~
第一段verse是老鱉最經典的配著鋼琴的ballad,和她所有現場改編曲一樣,彈著鋼琴唱著歌兒,這裡人聲的處理也是reverb+delay,backing vocal只唱back up鋪墊在句尾並且開著超大混響,營造空間感。同時在backing music裡我們能聽到sample機採樣的各種電子音效。進入pre-chorus的時候,則主旋律線更加清淅了,空間感中摻雜的音樂元素都被束清收緊,只剩穩定的bassline和一些電子track作為每個bar起始的強調。而這裡也是A妹主歌的處理手法,A妹那段兒verse聽起來就乾淨很多了。
然後在這些段落中間用吉他來鋪墊,這裡吉他就徹底淪為了「錦上添花」的樂器,沒有大面積的開放和弦掃弦,沒有solo,甚至沒有旋律弦,只是用來提供更加豐富的音色而已,因此安排在了各段落中間,比如悶音掃弦,像左手吉他王Jimi Hendrix在1967年發行的超級著名單曲《Little Wing》intro的部分就使用了這一手法。
比如使用一些哇音效果器和鑲邊效果器,這倆音色上的效果器不太在目前的流行音樂中使用了,尤其是哇效果器。但是在九十年代的搖滾樂裡經常會使用到,比如metallica的主音吉他手kirk就是哇音小王子,現場solo的時候經常踩下哇音踏板。
這些小細節也都在音樂上給《Rain On Me》帶來了復古的風味。
而人聲的部分,其實兩個主vocal其實還是保證了現代pop音樂vocal表現,但是在細節的處理上讓曲子聽起來非常有復古元素。比如這幾句:
I'd rather be dry, but at least I'm alive
Rain on me, rain, rain
Rain on me, rain, rain
I'd rather be dry, but at least I'm alive
Rain on me, rain, rain
Rain on me
這種重複核心topic的歌詞和vocal表現也是非常funk的,比如Parliament樂隊超著名的Funk單曲《Flash Light》,幾乎整首歌都妹唱什麼非常重要的內容:
Flash light
(flash light, flash light)
Flash light
(flash light, flash light)
Pararadirarararararara
Shake your funk
Pararadirarararararara
Shake your funk
Pararadirarararararara
但《Rain On Me》本身是流行舞曲為底的,pop相對於funk這種純舞蹈曲目需要內容的輸出,而老鱉和A妹本身這首歌的內涵還是挺重的卻選擇了這樣一種讓人跳舞的元素,內容和音樂元素強烈對比之下,更現得有力量感惹。至於內容歡歡也就不說了,相比歐美圈的各位大咖博主在這幾天已經聊過無數次了,咱們音Talk也就不再重複。
《Rain On Me》這首歌其實細細聽其中音樂的元素,還是蠻考究的。但很多樂迷反饋這首歌聽感一般,主要還是這上半年太多復古專了,大家聽來聽去有點兒疲勞了,而且單就《Rain On Me》來說,曲子元素很好,但整體來聽沒有亮點,重複的地方太多,對於只聽歌不考究的樂迷來說,這就是一般的舞曲而已。
歌詞來源:Genius
喜歡歡歡的文章記得轉發、點個在看
記得把我們的公眾號設置成你的星標哦~
更多超硬核樂評只在:
音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