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即興音樂世界 爵士樂入門推介(二)

2021-01-07 太平洋電腦網

  【PConline 音頻頻道】關於爵士樂,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們介紹了兩位最著名的爵士樂大師Miles Davis和John Coltrane,這一個「麥大偉與蔣柯川」的組合可以說是許多爵士樂迷都津津樂道的人物。後來有網友評論希望能介紹一些非演奏小號的樂手,所以本期筆者將介紹三位知名爵士鋼琴手——Dave Brubeck、Bill Evans以及Herbie Hancock。

 

 

相關閱讀:

享受即興音樂世界 爵士樂入門唱片推介
//diy.pconline.com.cn/319/3190590.html

 

  本來筆者是曾經打算以演奏風格來作為每篇文章的內容區分, 但實際上,無論是爵士樂還是搖滾樂,在翻閱了一定的資料以及自己聆聽過一段時間你都會發現,很多時候單純地將某某樂手的某張專輯強硬地劃分為某種風格其實是既不嚴謹也不實際的。畢竟音樂藝術本來就是一種不斷變化的文化,而且每個人的主觀感受或許都會有所區別,所以當某種音樂風格的版圖不斷擴張時,就會出現無法準確定義的情況了。閒話就到此,接下來我們繼續本文的主題。

推薦樂手:Dave Brubeck
推薦專輯:《Time Out》、《Time Signatures:A Career Restrospective》


在1954年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Dave Brubeck

  當年50、60年代最活躍的那批大師級爵士樂手,如今仍在世的可謂鳳毛麟角,而就在2012年12月,當今爵士樂壇僅存的幾位「活化石」人物之一的Dave Brubeck離開人世,令不少爵士樂迷唏噓不已,這位樂壇老前輩為爵士樂做出了不少貢獻,在20世紀50、60年代,儘管有純粹主義者批評他使爵士樂淪為所謂的「正統」、「高雅」的音樂,但也有不少人認為他史無前例地擴展了爵士樂聽眾的範圍,同時也是最賣座、最流行的主流爵士音樂家之一。

  《Time Out》是Brubeck在1960年發布的具有突破性創作的專輯,其中最為出色的是著名的5/4拍的《Take Five》,這首曲子在1961年作為單曲發行時甚至位列流行歌曲榜第二十五位。

  《Time Signatures:A Career Restrospective》收錄了Dave Brubeck從1946年到1991年的音樂生涯的重點作品,其中主要表現在他在Columbia公司,還有附贈一本80頁的小冊子介紹相關情況,看得懂英文的樂迷不可錯過。

相關焦點

  • 十張古典迷的入門爵士樂錄音
    不過,如果我們將時光回溯到作曲家即是演奏家的時代,也就是巴洛克與古典樂派前期,包括巴赫、莫扎特都把即興演奏當家常便飯。古典音樂迷是否想要回歸到不受束縛的自由時代呢?以下十張爵士樂將提供古典迷另一扇欣賞之窗。 「我一直都聽古典音樂,很想也開始聽爵士樂,可是卻不知道怎麼入門。」「到底如何欣賞爵士樂?應該從那些唱片開始聽呢?」「有可能同時喜歡爵士樂和古典音樂嗎?」
  • 改變世界的音樂巨匠:爵士樂領路人「書包嘴」路易斯 阿姆斯特朗
    完全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爵士樂和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一起在紐奧良萌芽成長。阿姆斯特朗是在陰暗的貧民窟、拉皮條客和妓女充斥的社會角落裡學會演奏爵士樂的。他及時成熟,吹起他的小號,後來以"美國友誼大使"的身份,被邀請到歐洲的王公貴族面前演奏演唱。
  • 微醉的時光,讓音樂為你開酒瓶:聆聽爵士樂中的即興薩克斯
    似乎任何歌曲只要用薩克斯來演繹,便會平白地添上幾分令人心醉的氣息,尤其是爵士樂中即興的薩克斯旋律,最是迷人。 今天「影音新生活」與大家一起聆聽八位爵士名家在爵士樂中的即興薩克斯表現。
  • 如何聆聽爵士樂?聽聽資深樂迷怎麼說
    無論在任何時代,爵士音樂家都非常希望通過爵士樂這種表達形式與更多的聽眾進行思想與藝術上的交流。因此,建議沒入門的聽友們勇敢向前邁一步,跟隨音樂家一起做出改變,嘗試著去聆聽,去探索爵士樂這個全新的領域,體驗這種具有獨特原創性和高度創造力的音樂語言。談談如何走進爵士樂的世界?
  • SG RADIO 爵士樂聆聽入門指南
    爵士樂的節奏「Swing」和「Jazz give and take」是爵士樂中經常出現的一些詞彙,指的是爵士樂特有的節奏特點。在爵士Swing中需要去聽的是:樂隊中不同樂手之間的某種神秘而又自然的互動:他們演奏的樂器彼此融合,同時又保持各自獨特特點。
  • 六月推介 | 社會情境中的音樂使用與意義: 讀《音樂與社會學觀察》
    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11.9暫且將目光聚焦於嚴肅音樂或古典音樂並以此為例,大部分此類音樂的音樂愛好者似乎更傾向於談「它的」意義,因此我們常會看到諸如此類的提問:古典音樂如何入門?怎麼聽懂古典音樂?不論是「入門」,還是「聽懂」,提問者在心中都有一個預設,即音樂中存在一種東西,需要通過一定的積累或學習,聽眾才能像聽懂一首歌曲中歌詞一樣理解音樂的意義。
  • 伯克利音樂學院爵士樂作曲專業詳解
    伯克利音樂學院作為世界一流的現代音樂學院,是眾多音樂留學生的選擇。其中,爵士樂作曲專業是伯克利音樂學院的一門優勢學科。接下來,大家就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關於伯克利音樂學院爵士樂作曲專業的介紹吧!伯克利音樂學院爵士樂作曲專業介紹專業概況:伯克利音樂學院主修爵士樂作曲的學生將在與爵士樂有關的環境和實踐中學習基本的音樂元素,如旋律、和聲和節奏。理論和作曲研究將強調發展精巧的對位技能、旋律和曲式發展,以及配器和編曲技術的發展。
  • 高中音樂《爵士樂》答辯
    【參考答案】爵士樂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源於美國,誕生於南部港口城市紐奧良,音樂根基來自布魯斯(Blues)和拉格泰姆(Ragtime)。爵士樂講究即興,以具有搖擺特點的Shuffle節奏為基礎,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20世紀前十幾年爵士樂主要集中在紐奧良發展,1917年後轉向芝加哥,30年代又轉移至紐約,直至今天,爵士樂風靡全球。
  • 爵士樂中的八分音符跟你想像的不一樣!
    了解任何一種音樂類型,都要從它的節奏特點開始,想要搞懂爵士樂的節奏,就不得不從一切的源頭Swing說起!
  • 關於爵士樂入門的兩封信
    在上一篇文章《我的爵士樂啟蒙故事》裡,我說到了外國樂友曾給予我的幫助和引領,尤其是慷慨熱情的Edward Brooks III先生把我真正帶進了爵士樂廣闊的風景裡
  • 世界頂級爵士樂欣賞(八大風格)
    爵士樂講究即興,以具有搖擺特點的Shuffle節奏為基礎,是非洲黑人文化和歐洲白人文化的結合。20世紀前十幾年爵士樂主要集中在紐奧良發展,1917年後轉向芝加哥,30年代又轉移至紐約,直至今天,爵士樂風靡全球。爵士樂的主要風格有:紐奧良爵士、搖擺樂、比博普、冷爵士、自由爵士、拉丁爵士、融合爵士等。下面,讓教程君為大家一一盤點這些不同的類別:
  • 爵士音樂真是的即興solo?帶你了解什麼是「爵士」!
    相信很多學習音樂的同學們都想擁有即興創作的能力,想想自己在舞臺上來一場酣暢淋漓的即興,那肯定很帥!爵士課程內容爵士音樂課程包括爵士樂歷史、音樂理論、表演課程,音樂教育、和即興創作等。任何一個爵士樂專業課程,其核心都是音樂理論課。
  • 高中音樂《爵士樂》教案
    一、教學目標1.感受、體驗爵士樂的風格特徵,了解相關文化及藝術價值,逐步對爵士樂產生興趣。2.通過體驗、對比、小組合作等方式感受爵士樂的音樂特點,通過改編樂曲提升審美創造力。3.認識爵士樂,了解它的發展和音樂特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欣賞,了解爵士樂的風格特點。
  • 林肯爵士生活節:周末三天一起玩轉爵士樂
    包括:陳曉俊邊彈邊唱,帶來爵士樂與流行樂的碰撞;費嘉和他的樂隊帶來主題「絲路Silk Road」演出,為大家演奏純正的爵士吉他,他將開設「爵士直通車」公益講座,向觀眾介紹爵士樂歷史等;來自上海的新藍草樂隊,融合了新式藍草音樂和世界音樂的風格;爵士薩克斯演奏家包峻睿將演奏涵蓋多個爵士樂流派風格,重現各個時期以薩克斯為代表的經典曲目。
  • 西方的爵士樂是如何誕生的?
    音樂界甚至有著「搖滾樂用三個和弦取悅三千人,而爵士樂用三千個和弦取悅三個人」這樣的傳言。但,只要接觸過流行編曲的同學都會知道爵士理論對於現代音樂的重要性。而爵士樂對其他音樂風格的那種重要的影響力,似乎在其誕生之初就已經註定了。爵士樂,是一種起源於美國的音樂形式。
  • 一個爵士樂大師的中國音樂之旅 The Jazz Player
    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就是爵士樂在中國的棲息地,曾出現過相當規模的爵士樂演出和一些頗具水準的爵士樂音樂家。幾十年的滄桑變遷,爵士樂在中國幾乎銷聲匿跡,出現了近四十年的斷層。21世紀以降,爵士樂已經作為本土現代音樂人的必修功課,逐漸深入到華人音樂的各個領域,甚至一些流行音樂人即是以爵士風格作品成名,如陶喆、王力宏、莫文蔚等。
  • 海洋中的爵士樂歌手:弓頭鯨能即興發揮鯨歌曲目
    ▲一頭弓頭鯨母親及其幼崽。一項歷時三年的研究發現,生活在北冰洋的弓頭鯨能「唱」出184首「鯨歌曲目」這些海洋哺乳動物歌唱的形式自由,包括圍繞其中一首曲子即興發揮。弓頭鯨的「音樂」與另一種以鯨歌聞名的鯨類——座頭鯨——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每個雄性群體的歌聲具有共用的「旋律」,變化較少。
  • 一些爵士樂小知識
    Louis Blues、Yellow Dog Blues、Aunt Hagars』 Blues、The Memphis Blues、Beale Street Blues等等。  繁音拍子(Ragtime)  是一種採用黑人旋律,依切分音法(Syncopation)循環主題與變形樂句等法則,結合而成的早期爵士樂,盛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
  • 我即興,你隨意:品味浮遊在黑白鍵盤上的爵士音樂
    沉迷在那如焦糖般性感粗曠的聲線裡,沉迷在搖擺音符幻化出的流光夜色裡……這就是迷人的爵士音樂魅力。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鋼琴總是給人一種清雅秀麗、高不可攀的氣質感。但是當鋼琴在爵士樂裡面使用時,就得到了全新的突破:呈現了自由、奔放、即興等等與以往迥異的風格。同時,鋼琴也使爵士樂的發展更全面、更具特色。
  • 音樂漫談54 | 新時代的新音樂2:美國早期爵士樂
    當然,爵士樂最明顯的起源是來自於19世紀美國黑人的宗教和勞動歌曲中的反拍律動,還有布魯斯獨特的音樂語言和聲效處理;但是同時,爵士樂中也能體現出源自歐洲的白人音樂中的旋律與和聲規則。美國黑人音樂複雜的節奏、敲擊性的印象,扭曲的聲樂風格與美國白人音樂傳統中的方正的樂句、強大而規則的和聲融合,產生了一種富於活力和變化的新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