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女士和胡先生有三套房,兒子辦廠缺錢,胡女士直接賣了一套房,幫兒子辦廠,胡先生則氣憤不已。兒子辦廠失敗,欠下債務,胡女士又要賣第二套房替兒子還債,胡先生堅決不同意賣房,為此父子反目,夫妻感情破裂。在要不要賣房幫兒子還債的這件事情上,雙方意見出現巨大分歧。胡女士不忍心看到兒子壓力太大,胡先生則態度鮮明,認為兒子自己欠下的債就應該自己承擔。胡女士這麼做是對兒子的寵溺,因為當初為了給兒子辦廠,胡女士就背著自己賣掉了一套房子。
為此胡女士說,事情不像丈夫說的這樣,賣房的事情早就跟丈夫商量了一年多,只要房價漲到了九千多,立馬就賣。那一天,她去看房價的時候,剛好有人想要,她就順手推舟,把房子給賣掉了。可胡先生表示自己兒子從小就很叛逆,所以他是不同意賣房子的,兒子還喝農藥逼過自己。
胡先生覺得兒子被胡女士寵壞了,只要兒子伸手,胡女士就會毫無原則地給。因為賣掉第一套房子,家裡險些鬧出了人命,胡先生只好接受,可如今胡女士又提出要為兒子賣第二套房還債,這一次他是堅決不會同意。這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胡先生說兒子不孝順,兒子兒媳還動手打罵自己。
為此胡女士說丈夫從小就看兒子不順眼,一直說對方是來討債的。小時候兒子更是因為丈夫的一巴掌聾了一隻耳朵,所以父子關係可以說一直非常惡劣。在兒子辦廠失敗之後,丈夫更是挑刺,車都不給兒子開了,所以兒子才會罵了丈夫。
暴力往往解決不了問題,只會讓問題變得越來越大,可惜胡先生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父子反目之後,胡先生一氣之下,要將兒子兒媳連同胡女士都趕出家門,結果抱團兒的三人就是不翻,尤其是兒媳婦冷冰冰的一句話,簡直要把胡先生的肺給氣炸。
胡女士說因為丈夫一定要把自己幾個人趕出去,丈夫更是直言不把你們趕出去我不信胡。媳婦聽了也生氣,直接回了一句你不信胡你信狗,這一句話直接讓胡先生氣炸了,他開始斷掉胡女士以及兒子兒媳的水電,讓他們無法正常生活。
父子反目,公媳失和,夫妻對峙,哪怕家庭已經成了這個樣子,胡先生也堅決要保衛自己的房產。可接下來胡女士的一番話讓人大吃一驚,她聲稱這三套房胡先生沒有權利做主。胡女士表示三套房只屬於她個人,胡先生要幹涉,就是侵犯她的權利。
原來胡女士和胡先生早在1999年就離婚了,兩人已經不再是法律意義上的夫妻,離婚之後,兩人分開了一年,又重新生活在一起。也就是在這分開的一年當中,胡女士通過努力,建立一棟兩層的樓房,並登記在她的名下。後來樓房拆遷,胡女士由此得到了三套拆遷房。如此看來,胡先生確實沒有權利幹涉胡女士賣房,可胡先生卻表示房子雖然是妻子建的,但是建房後的債務他一直在付出。
在胡先生的概念裡,雖然沒有去領證辦理復婚,但既然重新在一起生活了,又共同償還的債務,那就應該是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可胡女士卻不同意,她心裡有本明白帳,她表示若真要走到分清財產各奔東西的地步,她願意把之前胡先生幫她還的債一次性的還給吳先生,房產依然是她所有。
對於這個問題,觀察員老師表示因為胡女士和胡先生關係的複雜性,法律上房產和難確權最好的辦法就是協商解決,這樣一來問題似乎又回到了原點,難道雙方要走到對簿公堂的地步嗎?
對此胡先生表示,問題的關鍵並不是在房子該不該賣,他要的只是兒子兒媳的一個態度。可兒子在電話裡卻明確表示,因為從小父親對他的暴力對待,他和父親之間已經沒有感情,只有基本的血緣關係。
電話裡,兒子對於自己父親的這番態度,讓所有人聽了都唏噓不已。父子倆的關係走到今天這一步,胡先生固然也有責任,可是他似乎遲遲都沒有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一些問題。
觀察員老師決定直截了當和胡先生談談,在他看來,胡先生過去只會用憤怒暴力來解決一切問題。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加深了彼此心中的怨恨,讓他在這個家感受到敵意與被孤立。胡女士對兒子親近,卻忽視了對家庭關係的調和。夫妻兩人要明白,一個家家可以沒有房子,但一定要有愛,一個家可以沒有金錢,但一定要有親情。
經過觀察員老師的分析,胡先生同意胡女士賣掉其名下的第二套房子,替兒子還完債後,剩下的房款作為雙方的養老金共同保管。胡先生的退步讓胡女士很是滿意,她也表示會做好胡先生和兒子之間的橋梁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