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做人姑嫂要善良,家醜不可對外揚,姑嫂之間要禮讓,且莫小事爭短長。
01 剛結婚的時候,年輕氣盛做事從不計後果,因為一次與小姑子爭短長,讓我在婆家沒了地位。
我剛嫁過來的時候,大伯夫妻和小姑子一家人可熱鬧了,家裡都非常寵小姑子。
因為剛進這個家,我不知道我該怎麼做,看大伯嫂子和婆婆相處融洽,她幹什麼我就幹什麼,婆婆也從沒說過長短。
我對家務活做得少,尤其不會做飯。再說要我做一大家子的飯我真怕做不好,所以我就常打打下手。
婆婆做飯,我在一邊學做飯。有時婆婆就撒手讓我做飯。婆婆和大伯嫂都不上班,所以還是婆婆做的多。遇到休息日,婆婆會撒手讓我一人做飯。
02 一個休息日我洗衣服,衣服床單有點多,就想洗完衣服再做飯,眼看到飯點了,衣服還沒洗完,小姑子催我做飯,我看看閒著玩手機的小姑子,給小姑子商量,我沒洗完衣服,中午你做飯可以嗎?
小姑子氣咻咻地說,憑什麼讓我做?我來氣了,那憑什麼讓我做?我休息日婆婆幫大伯嫂帶孩子,大伯嫂不做飯是正常,我不做飯就不正常,而且小姑子玩手機就正常,小姑子只比我小半年而已。
因為和小姑子吵了幾句嘴,婆婆說我,你沒時間做飯別做,給一個小孩子爭什麼?我只是比小姑子結婚早,她就是小孩子了。
自從我和小姑子爭論家裡該誰做飯,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疑心,發現婆婆對我的態度不一樣了。
沒多久我發現自己懷孕了,在我懷孕三個月的時候,婆婆給我們兩兄弟分家了,我想等孩子生下來再搬出去住,婆婆說兩個房子近搬出去住也沒幾步,和在家沒什麼區別。
03 自從分家後,婆婆從來沒關心過我,相反常常幫大伯家帶孩子。
我曾經後悔是不是我和小姑子爭論的原因,一胎我添了個女兒,婆婆去幫我做了半個月的飯就再沒有來過。
產假滿了,讓老公跟婆婆商量讓她幫著帶孩子,婆婆說自己老了,帶不了孩子。
沒多久大伯嫂又懷了二胎,婆婆把大伯的大兒子帶在身邊,不用大伯嫂操心。
我最初認為也許是我生女兒,婆婆不喜歡孫女,還是喜歡孫子吧!
兩年後我也生了個兒子,婆婆還是和生女兒時一樣 ,婆婆來幫我做半個月的飯就不管我了。
我逐漸明白了,婆婆根本是不待見我,我自思量,除了我跟小姑子爭論那次,也沒做出格的事,逢年過節我也沒少過禮。
婆婆往大伯家跑得挺勤快,但凡有好吃的都給大伯子送,一次兒子對我說,奶奶給我的壓歲錢為什麼和哥哥不一樣。
04 我已經對婆婆冷心了,後來我什麼也不指望婆婆了。一次在大街上我問婆婆,你能對我說說你幾個兒子嗎?
沒過幾個月,公公住院了,婆婆對我和老公說,你爸住院了,你們給你爸拿住院費。
我沒理婆婆,老公可以去看看他父親,至於我沒義務。老公去醫院沒拿錢,被婆婆趕了回來。
第二天婆婆來質問我,為什麼不讓她兒子拿住院費。我問婆婆現在知道你幾個兒子了?
「他們是親父子。」經過幾次調解,我最終還是讓老公拿了住院費,公公出院的時候抱著老公痛哭。
我後來才知道公公痛哭的原因,公公自覺著對大兒子好,可是住院費大兒子只拿一部分,我們不拿錢,他們就不出,他說父母的事應該兒女平分。
寫在最後:做父母的應該一碗水端平,你不知道那塊雲彩有雨,往往你的偏心會傷了兒子和媳婦的心。
兒媳婦年輕不會做家務,不會過日子實屬正常,我們應多包容。偏心的父母往往老了結局 悲慘。
人無完人,就算兒子兒媳有過錯,做父母的也應該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