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想和兒子同住,兒媳鬧離婚親家母登門斥責:一把年紀要點臉

2020-12-24 騰訊網

前段時間一部電視劇《安家》的熱播,引發了網友對於買房問題的諸多討論。電視劇中由若干個家庭買房賣房的小故事組成,而其中有個小故事就是講的老兩口辛苦賺錢給兒子買房,最後自己卻沒有房住。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嚴叔嚴嬸在上海賣了大半輩子的包子,每天凌晨就起床,忙忙活活大半輩子。後來兒子結婚,拿出了一輩子賣包子的積蓄給兒子買了房,最後因為兒媳已經有了身孕,房本上還加上了兒媳的名字。

嚴叔嚴嬸收拾好東西用三輪車慢慢拉到兒子新家,抱著竹蓆按響了新房的門鈴之後,卻發現親家母已經住了進去,老兩口又假裝什麼事都沒有的回到了那個小包子鋪,因為已經退了先前租的房子,老兩口也沒地去只能窩在那個小小的包子鋪。嚴嬸十分委屈地抹了抹眼淚同嚴叔道:你說咱倆辛苦大半輩子給兒子買了房,臨了自己買的房自己卻不能住。

其實,這樣的現象中國有很多,父輩為了孩子買房拿出自己大半輩子攢下的積蓄,但是買了房之後,因為怕兒媳有意見也不會和孩子們同住,自己繼續住在老房子裡,繼續為孩子攢錢。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和父母們住在一塊,也有未來做嶽母的會告訴自己的女兒以後不能和婆婆住一塊。因此,老人為孩子買房卻不和孩子同住就成了結婚的隱形條款。

我覺得老人不願意和孩子一起住其實也是尊重孩子的意願,畢竟生活觀念,日常消費難免會有些衝突,但是如果房子是長輩出錢買的,我覺得小輩也不能嚴詞拒絕老人同住。

說的客氣點畢竟錢是人家出的,人家有話語權,再說了人家出錢買的房子說難聽的跟你也沒啥關係,讓你住了你還不願意和老人同住,倒是顯得有些過分了。但是要是這錢是孩子們自己拿的,那麼孩子們就有權決定要不要和老人同住。

如果說長輩出錢給孩子買房,長輩不和孩子們住在一起,這是長輩們自己的權利而不是說是應該做的。假設長輩們想和孩子們住在一起,那也沒什麼好指責的,也沒有權利指責,房是長輩買的,長輩有權選擇住或不住,旁人其實也無權指手畫腳。

前幾天剛看過一檔調解家庭糾紛的節目,這期節目的主人公有些特殊,是新婚夫妻雙方的母親。看到這,大家肯定會疑惑,這兩個人能有什麼家庭糾紛呢?只見過夫妻鬧離婚調解的,也有媳婦和婆婆鬧矛盾調解的,婆婆和媽媽有矛盾還是少見的。

聽了節目主持人介紹後,我才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小夥子家其實條件一般,母親也都是賺得起早貪黑的辛苦錢,想著兒子也到了結婚的年齡就想著給孩子買一套房子,因為自己丈夫很早就不在了,自己一個人辛辛苦苦把兒子拉扯到,買房的時候就想著買的稍微大一點到時候和小兩口一起住著,平時給小兩口做做飯,乾乾家務,等有了孩子也可以幫忙照看孫子。

出於這樣的目的,婆婆一直在盤算著每天要幹多少活,才能湊夠買房錢,婆婆常年365天基本有360天都在幹活,加上丈夫給自己留的錢,差不多可以在小縣城買一套大點的房子了,夠以後一家四口居住了。

後來,兒子也在媒人的介紹下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兩人工作穩定,婆婆對她也不錯,再加上知道婆婆給丈夫已經買了房子,雙方家長在見完面後都十分滿意,很快就領證結了婚。婆婆想著反正自己就這麼一個兒子,以後房子也是他的,於是房本上就寫了兒子的名字。

婆婆見小兩口剛結婚肯定要膩歪的,於是也沒著急搬進新房,想著自己在老房子裡再住上一陣子或者再住上一年半年的,等有了孩子到時候再搬進去,婆婆就一直住在老房子裡然後順便有空的時候幫人家乾乾活,也好掙點零花錢,減輕點孩子的負擔。

突然有一天晚上,老太太半夜起床上廁所時因為地上的水漬滑倒了,因為老房子只有她一個人住,當時身體因為摔倒也沒有了知覺,老太太就一直趴在洗手間的地上等了很久,身體緩了過來才慢慢的爬了起來回到了房間。

回到了房間,老太太還沒從剛才的突發情況中緩過來,一直沒有睡著,害怕自己哪天真的出了什麼事都沒人知道。於是,第二天去完醫院後,就打了電話給兒子說了昨晚發生的事,想著讓兒子和兒媳商量下,讓自己和他們一起住,自己年紀大了,到時候和他們一起住也能放心點。

老太太在家左等右等都沒有等來兒子兒媳的電話,想著可能兩個人還在商量便也沒有打電話追問,可是沒過幾天卻等來了兒媳不願意同住,要離婚的消息。這一下,老太太真的坐立難安了,自己雖然想和孩子們一起住,但是如果孩子因為這個就要離婚,自己實在是不安。老太太一邊自責一邊害怕自己一個人住會出什麼事,越想越難過便一個人坐在客廳的沙發呆坐了好久。

令人想不到的是,沒等到兒子兒媳卻等來了親家母的突然登門,老太太起初還以為親家是因為兒媳來給自己道歉的,自己還給親家又是端茶又是倒水的,沒想到親家母剛一坐下就開始斥責老太太:您一把年紀要點臉,別跟那些個不懂事的婆婆一樣非要和孩子們住一塊。孩子們也大了,成了家,您說您住過去算怎麼一回事呢?親家你也別怪我說話直,您這可不是婆婆應該做的事啊,按說做了婆婆也應該明點事理,我怎麼瞧您一點都不懂事呢!我今個來啊,就是來給您帶句話您要是執意要一起住,那我女兒只能離婚了,您再好好想想。

說完老太太就看著親家走了出去,老太太更委屈了,沒想到自己花錢買了房卻還要被這樣數落,心裡十分憋屈,更想不明白,為什麼房子是自己買的,自己卻沒有資格住。

在節目中,老太太這樣說道:婚房我掏錢買的,想和兒子同住兒媳鬧離婚,被親家指責不懂事,我也不知道我究竟該何去何從。

節目現場有觀眾聽到老太太說了這番話後潸然淚下,其實這就是中國普遍存在的現象,老一輩辛辛苦苦大半輩子給孩子買房,最終卻落不到半點好,自己要是想住進自己買的房還得看孩子們的眼色,自己辛苦大半輩子卻什麼也撈不著依舊住在老房子裡。因此,很多老一輩在遇到這種情況時都會深感委屈和無力,為了孩子自己只能做出讓步。

但是我覺得不能夠助長這種剝削老一輩的風氣,如果是父母出錢買的房,那麼住與不住的選擇權應該在父母,而不在年輕人。一沒出錢,二沒出力,憑啥還指手畫腳不讓人家住進自己買的房子,這和強盜有什麼區別嗎?

假設老太太並沒有出錢,是兒子和兒媳辛苦掙來的,那麼老太太想住進去確實需要孩子們雙方的同意,這樣合情也合理。但是這套房是老太太買的,老太太也並不是什麼臭名昭著的惡婆婆,她只是年紀大了,害怕自己一個人住出了什麼事都沒有知道於是就想著和孩子們一起住,順便幫孩子們打掃衛生,做做家務,以後帶帶孩子什麼的,我覺得這並不是什麼無禮的要求。

兒子和兒媳有一天也會老去,也會害怕病痛和突發事件,也應當理解一下老太太的苦衷。況且老太太也沒有誰都不商量就直接搬進去,而是先給孩子們留出了獨處的時間,然後遇到了突發情況自己可能確實沒有能力應對,便選擇給兒子打了電話,讓兒子和兒媳商量一下。從始至終,我覺得老太太的行為都很妥當。

倒是老太太的兒媳我覺得反應過激了些,老太太待她不錯,婆媳也沒有什麼矛盾,隨隨便便就拿離婚說事我覺得有些寒心了。假設因為什麼顧慮或者確實是別的什麼原因不能和老太太住,或者是確實不習慣,我覺得兒媳完全可以好好和老太太商量一個折中的法子,或者是其他辦法來解決,而不是直接拿離婚來威脅。

年輕人可能確實不太願意和長輩們同住,比較喜歡有自由的空間,但是作為孩子,在長輩有困難的時候就應當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和義務。

人都是會變老的,曾經最堅實的港灣也有一天會需要自己的保護。有時候設身處地地替對方考慮一下,或許就能明白對方的苦衷。長輩們出錢買房不和孩子們同住是尊重孩子,而不是長輩們應該如此,不要對長輩的付出覺得太過理所應當,雙方應當互相體諒,互相尊重。

家是延續溫暖和愛的地方而不是理所應當享受別人的付出的地方。

相關焦點

  • 結婚後,和婆婆同住一個月,我萌生了離婚的念頭
    可到了晚上婆婆又開始不如意了,本來小兩口就商量好了這家務要兩人分擔著來,徐嬌做了一餐飯,就該姜言去收拾飯桌洗碗。婆婆見狀不聲不響地跑進廚房讓兒子出去休息,姜言說他來洗碗就可以,結果這話一出婆婆直接哭上了:「我養大的兒子捨不得他做一點兒重活累活髒活,沒想到結了婚他還要做家務。」
  • 兒媳和親家母吃肉吃飯 卻給婆婆吃粥 兒子不信:妻子嶽母沒這麼壞
    王瓊的心結又多又深,首當其衝就是她跟兒媳婦已經鬧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兒子卻讓她飽受委屈。小周結婚後,就住在了父母在深圳買的一套房子裡,2010年夫妻倆生了個兒子,兩家大人都滿心歡喜來照顧孫子,可是王瓊卻同親家母結下了梁子,矛盾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 兒子三年為兒媳家花50萬,兒媳卻不孕,去醫院檢查後我逼兒子離婚
    結婚三年來兒子和兒媳相處了還算不錯,兒媳對兒子也也算體貼,可我感到不滿的這三年來兒子在兒媳身上花了50萬,可能大家會這50萬到底花哪去了呢?說到底花在了兒媳娘家身上。親家公很早就出去了,是親家母獨自把兒媳拉扯大,一開始我挺挺敬佩親家母,可自從兒媳嫁給兒子後,親家母就變了,迷戀上打牌。
  • 兒媳非要和公婆同住,兒子給兩千她鬧離婚,公婆把她父母掃地出門
    1結婚後,很多兒媳婦是不願意和公婆同住的。因為和公婆同住,意味著婆媳矛盾和問題。明智的兒媳婦,只會對婆媳矛盾避而遠之,而不是主動靠近。可是羅阿姨的兒媳婦,卻和別人走不尋常的路。兒子結婚時,羅阿姨和老伴花了五十萬首付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很好,周圍都是重點學校,以後孩子讀書都不成問題。當時兒媳婦也很滿意房子,只是等他們結婚後,兒媳婦卻不願意自己過,而是要求跟公婆同住。
  • 兩代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婆婆總嫌兒媳亂花錢,兒媳僅用一句話回懟
    現在的年輕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老一輩的人中間隔著巨大的鴻溝,很多的時候都說不到一塊去,也引發了許多的矛盾,尤其是和老人住在一起,更是少不了大大小小的摩擦,有時候大戰一觸即發,誰都覺得自己有道理。01.老年喪偶守空房方強的爸爸前些日子因為腦梗突然離世了,方強帶著媳婦和兒子回老家操辦後事,方強的媽媽因為悲痛過度在葬禮上哭暈,住進了醫院,方強想著父親不在了,老母親年紀大了,一個人在家孤苦伶仃得也沒個人照顧,實在是放心不下,於是出院以後,就做主把老太太接回自己家裡同住,老人在身邊方強也心安。
  • 現在的兒媳,為什麼多數不願和婆婆同住?幾位過來人說了實話
    但如今的時代變了,只要年輕人有能力,女生都希望結婚後不要和公婆同住。 現在的兒媳,為什麼不願意和婆婆同住?三個過來人說了實話,看完才知道,我們可能誤會她們了。
  • 兒子做生意虧了十萬,兒媳鬧離婚,我偷偷賣房後給兒媳三十萬
    兒子做生意虧了十萬,兒媳鬧離婚,我偷偷賣房後給兒媳三十萬戀愛時候無憂無慮,很多情侶不會為錢財發愁,可一旦結婚了,就要考慮柴米油鹽的貴賤了,這意味著他們開始面對生活的壓力。許多年輕夫婦,在父母的幫助下日子過得悠哉,倘若缺了父母的幫助,我想他們生活或許會過得很艱難。都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夫妻如果經常為錢吵架,感情必然生變。
  • 「你生米做不成熟飯,別耽誤我兒子」,兒媳痛快離婚,打了婆婆臉
    2.婆婆嫌棄兒媳不能生娃,逼迫離婚後婆婆打了臉原因是她「報復」了前婆婆,用現實打了她的臉。 凱麗是農村姑娘,五年前跟前夫結婚。 前夫是城裡人,家境比凱麗家優越得多,起初婆婆瞧不起這個農村兒媳,但無奈於兒子對兒媳的一往情深,非她不娶。 為了能討得婆婆的歡心,婚後,凱麗每天都絞盡腦汁想辦法對婆婆好,她甚至一度得了「兒媳焦慮症」。
  • 和婆婆同住一周後,女子怒提離婚:我沒義務伺候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既然有通情達理的好婆婆,自然也存在喜歡刁難兒媳的壞婆婆,而女性最害怕的就是遇見後者,有的女性在婚前能及時的說清楚不和婆婆同住,但有的女性是在結婚之後在發現和婆婆不能愉快相處的。孫允梅就是在婚後才發現婆婆是個不好相處的人。
  • 婆婆強迫兒子與兒媳離婚,新媳婦進門半年,悔不當初
    一個婆婆說,「就是,她可真嬌氣。」鏡頭轉到另一個婆婆,她立馬扇了兒子一巴掌,「女人懷孕的苦你能承擔半分嗎?這時候都不懂心疼老婆的男人,要你有什麼用。」可以預見,兩個女人會有不同的命運。遇上一個好婆婆,婚姻幸福的概率大大提高了。遇上一個差婆婆,悲劇的人生就此拉開序幕。
  • 案件快報 |兒子鬧離婚,公公卻和兒媳對簿公堂
    案件快報 |兒子鬧離婚,公公卻和兒媳對簿公堂 2020-11-17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老了想和獨生子同住,有錯嗎?」4位兒媳的回答,戳中父母痛處
    但是多數時候父母晚年和子女同住的想法卻總是容易落空。林先生和妻子結婚多年只育有一子,兒子大學畢業後,林先生用自己的積蓄給孩子買車買房,後來操持完孩子的婚事之後,老兩口本來準備旅行養老。但是林先生多年積勞成疾,2年前身體不佳,不幸生了一場大病,這場病也讓林先生感觸良多,他再也不想亂折騰,只想和獨生兒子同住,多陪孩子幾年,安穩渡過晚年。但是即使給兒子買的是三室一廳的房子,兒媳卻仍然不同意老人搬進來。林先生一生要強,當即質問兒媳:「我老了想和獨生子同住,有錯嗎?」
  • 65歲婆婆和兒媳同住15年親如母女:想婆媳處得好只需做到這三點
    王大媽就和兒子兒媳生活了15年,從來沒有紅過臉,媳婦孝順她如同親媽一樣。問她有何心得,王大媽笑得臉上魚尾紋裡充滿了幸福:只要做到這三點,保你媳婦孝順!聽聽王大媽的經驗分享吧:我就只有一個獨生兒子,我和老伴都明白,現代年輕人大多不喜歡和老人同住,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和兒子長期同住的。
  • 林志穎媽媽為啥會離婚 看她斥責兒媳就知道!這3類婆家最好不要嫁
    她在節目中坦言自己和婆婆相處壓力很大,自己很害怕婆婆。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幾度哽咽落淚,言詞之間透漏出濃濃的自卑,在輿論的打擊下,陳若儀自認為自己長得不好看、齙牙,而在婆婆的打擊下,自認為配不上婆婆這麼優秀的兒子。
  • 看完《金鎖記》,我終於知道為何婆婆婚姻不幸,兒媳也無法幸福了
    分家的時候,又哭又鬧,想著法子多要點錢。哪怕丈夫死了,也能被她拿來充可憐的幌子。然而,不管她怎麼鬧,原先計劃的怎麼分家,後來還是怎麼分家。她不過是無時無刻找機會,宣洩自己這麼多年來的不滿。無法開口的情慾,都逐漸扭曲為對金錢的欲望。
  • 婆婆嫌兒媳不孝順,要求兒子立馬離婚!法律是這麼規定的
    似乎很多家庭都要面對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婆媳關係,需要婆媳的相互理解和寬容,但是卻恰恰有很多人無法解決這種婆媳關係,從而導致婆媳關係特別僵硬,甚至變成仇人。當然,婆媳關係真的不是老死不相往來就可以避免的,因為這中夾著一個既是兒子又是丈夫的男人,所以,明智一點的婆婆會寬容兒媳婦,懂事一點的兒媳婦會少計較一點婆婆的不好。
  • 兒媳看不慣婆婆做家務,搬出去後才追悔不及,才深知婆婆的不容易
    ,若是心態上不能從愛情裡過渡到婚姻,那家庭生活就只會是一地雞毛。  對於女人來說,結婚後都渴望有自己的房子,特別是能夠不和公婆同住,畢竟兩代人的三觀和生活習慣都不同,若是相處不來難免會鬧矛盾,只不過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迫於經濟壓力,不少人結婚後並不能瀟灑地搬出去。
  • 伴娘被過分鬧親,新娘實力護友讓婆婆刮目相看
    因為婚禮中,梅子和婆婆產生了矛盾。而梅子老公是個年輕有為的年輕人,20多歲就做到了公司的高層,是比較有野心的男人。但是他和梅子是自由戀愛,在大學就在一起了,畢業後感情穩定,梅子就見了雙方父母,然後雙方父母也很滿意梅子,就同意了倆人結婚。但是未來婆婆覺得梅子脾氣好好拿捏,就想讓梅子成為一個賢內助。
  • ...沒拿養老金給兒子買房,兒媳跟兒子鬧離婚,兒子卻要跟父母斷絕來往
    一是兒媳婦不喜歡和公婆同住,二是蘇大媽和老伴的生活習慣,和兒子兒媳截然不同,他們也不想去自討沒趣。 只是兒媳生孩子時,蘇大媽還是大方承擔了所有的費用,這麼一去就花了兩萬塊錢。 孫子出生後,兒媳婦請她媽媽來帶。蘇大媽雖然心裡有些不舒服,但她也不是逞強的人。親家母出力幫帶孫子,那她就時不時出些錢補貼下兒子的小家庭。 過了三年,孫子上幼兒園了。而兒媳婦卻又開始不滿意現在住的這套房子,說這套房子的學區不優質,不是市重點小學和初中。
  • 婚後和婆婆住一起有什麼後果,要麼抑鬱,要麼離婚
    那麼,當夫妻倆結婚後該不該與婆婆同住呢?與婆婆同住有什麼後果,大多數與婆婆同住的媳婦在被問及這個話題時,都會大搖其頭。她們紛紛表示,同婆婆一起住實在是太壓抑了,如果時間長了以後,而且婆婆對於自己兒子過於護短,只要自己和老公發生爭執,即使是非常小的事情,婆婆也會來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