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影視劇,無論是從口碑,還是收視率上,都是讓很多導演羨慕的。很多導演為了能夠在高收視率上借力,都會選擇對一個經典的影視劇進行翻拍或者續集。雖然很多續集經過"借力"都獲得了收視和口碑的成功,但是也有續集剛播出就"撲街"了。例如《大染坊續集》
觀眾們都知道經典影視作品《大染坊》講述的是一個商戰的故事。雖然只有24集,但是卻將那個特殊時期的民族企業生存的艱難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在這部劇播出的13年後,拍攝播出的《大染坊續集》類型卻變成了抗戰劇。
在這部續集中,主角依然是由侯勇飾演的,但是劇中的配角都換了,雖然在原劇中侯勇的精彩出演是《大染坊》成為經典的主力,但是在這部續集中就算侯勇坐鎮,依然擺脫不了低口碑、低收視率的窘境。
這部續集最主要的是題材變了,續集中是以抗擊日本侵略者為主要線索展開的。人物的設定是陳壽亭依然是一個企業家,女主角設定是男主角的家庭教師,當然這是明面上身份。續集中的故事情節就變成了日本人攻陷濟南後,為了發展自己的企業,打算收編濟南的大染廠,為此陳壽亭等人,為了保住自己大染廠,與之周旋抗爭,最終取得了勝利。
從劇情上看,沒有看到有任何的創新,這樣的劇情設計確實難以引起觀眾們的觀看欲,更別說引起《大染坊》粉絲們的觀看欲了。
在細節處理上,續集也是遠遠不如原劇的。例如在對陳壽亭的稱呼上,《大染坊》中,老吳叫的是掌柜的,採芹對其稱呼為六哥。但是到續集中,採芹則稱呼其"壽亭"
這部續集如果不借力,就影片效果是屬於一般級別的。但是因為借力,觀眾們無形中提高了對它的要求,這也就造成了剛播出不久,網友們就反饋極差的現象。要知道網友們對這部劇的期待是非常大的,而且是會將其與原劇進行對比後再評價的。
若是續集的編劇,繼續用已經逝世的陳杰老師,相信這部劇續集在劇情上就不會有那麼多的詬病了。其實,陳杰老師之所以能寫出如此傳神的劇本,其實就是因為他經歷過那個年代,了解當時的具體社會情況。而且他個人經歷也是其能寫出如此出色劇本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