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儘管主演之一張銘恩口碑翻車了,但愛奇藝還是於7月6日如期上線了《河神2》。
愛奇藝,真勇士。
作為一個普通的探案劇和懸疑劇愛好者來講,拋開張銘恩的私生活不談,《河神2》是值得追的。
先簡單說一下追劇兩集的感受。
首先,《河神2》的片頭依舊驚豔且用心,完美繼承了《河神》當初的精髓,這一點相信絕大多數觀眾都是持肯定態度的。
其次,雖然《河神2》的第一集敘事節奏有點混亂,但是只要耐心看完第一集,你會認定它是及格線以上的水平。
儘管主角假死的戲碼非常老套,但是相比時下某些劇平平無奇的開篇,《河神2》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創意。
最後說一下這部劇的焦點問題,《河神2》的主角由第一部的李現換成了金世佳。
當初李現飾演的郭得友,痞氣、帥氣、邪氣、頑氣、靈氣,無一不詮釋得很好,當時也成就了李現和《河神》的一段佳話。
由於五官很「正派」,所以金世佳主演的郭得友少了些許痞氣和邪氣,但是就演技來看,金世佳的表演依舊可圈可點。
郭得友這個角色本來就是亦正亦邪,而長相周正且喜劇出身的金世佳,表演風格正好可以亦莊亦諧,劇方在選角的時候還是深入考慮過的。
總的來說,和目前正在播出的其他劇相比,《河神2》算是一部好劇。
但是好劇開播,李現粉和劇粉卻撕起來了。
雙方開撕的導火索是微博的一個熱搜話題:。
這個觀點或者說是這個信息,很早之前就被公布過,所以它並不應該成為一個新聞。
所以,有人懷疑這條熱搜是買的。
李現粉絲認為,這條熱搜是《河神2》劇方買的,為的是借李現當下身為頂流的熱度,為《河神2》賺取一波熱度。
李現之所以沒有繼續出演《河神2》,是因為他當初在拍完《河神》和《劍王朝》之後,其身體狀況已經不足以支撐他演好《河神2》。
從李現之前的某次採訪來看,其實李現和《河神2》的導演及製片人有過溝通,但是劇本呈現的動作體量遠比《河神》多很多,而且郭得友這個角色不能使用替身,萬般無奈下李現不能和《河神2》再續前緣。
《河神》是李現首部擔任主演的電視劇,而且李現借這部戲也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雖然沒能參演《河神2》,但是該劇定檔的時候,李現曾在微博上進行了宣傳。
李現方粉絲認為,不忘本的李現能在開播前為《河神2》宣傳,已經是仁至義盡,但是如今劇方為了宣傳劇,不惜買熱搜消費李現的熱度,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不應該。
但對於這一事件,劇粉卻認為是李現的經紀公司壹心娛樂在作祟。
當初《河神》小範圍大火的時候,李現還沒有憑藉《親愛的熱愛的》躍升頂流,很大一部分追劇的觀眾並不認識李現,而且在追劇過後也沒有粉上李現,只是單純認為郭得友這個角色,以及飾演這個角色的演員很好。
其實,這樣的劇粉大有人在。很多人追劇並不是為了某位明星,僅僅是衝著一部劇的質量和口碑去的。比如前段時間的良心劇《隱秘的角落》,全劇沒有一位高人氣演員,但是依然能夠引爆全網,口碑爆棚。
對於《河神》這個系列來講,劇粉的體量一定比李現粉或者金世佳粉的體量更大,因為他們看中的是當初《河神》積累的口碑和質量,只要主演沒有很爛,沒有拖垮整部劇的質量,他們對於主演是誰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飯圈思維。
至於這條熱搜話題是不是買來的,誰也給不出定論。但至少,《河神2》這樣的好劇開播,不應該出現當下的互撕。
除此之外,劇粉們還認為部分李現粉過於敏感。
很多真正的劇粉在追《河神2》的時候,看到主演變了,難免會把金世佳和第一部的李現作比較。
但是當他們把這一想法發表在彈幕、評論或者微博時,很快就會引來李現粉絲的回評:勿cue李現。
對於一個系列劇來說,但凡陣容有變,被比較是非常難以避免的,而且這件事對於普通劇粉來說,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如果因為這樣,就被李現的個別極端粉絲給予忠告甚至是惡評,那普通劇粉真的是啞巴吃黃連,而且這樣的粉絲行為,其實挺給李現本人招黑的。
當然,之所以會有這種現象,還是因為如今飯圈的一些亂象。
很多高級黑粉如果要黑一個明星,已經不會採用很直白的謾罵,而是採用對比、捧殺這樣的高級手段,讓大眾覺得是這個明星和他的粉絲們自己在炒作。
所以說,單就李現粉絲不希望觀眾拿金世佳和李現作比較這件事來說,李現粉絲其實也挺為難的,畢竟他們無法分辨哪些是真正的劇粉,哪些是隱藏起來的黑粉,大量控評或許也是不得已為之。
這樣的粉圈亂象,其實不只出現於《河神2》,可以說當下只要涉及到高人氣藝人的作品,都會出現這樣的粉圈互撕。
何炅曾在《朋友請聽好》中針對這一現象,給出過自己的理解:
我們都有喜歡一件事和不喜歡一件事的權利,但是我們沒有讓我們不喜歡的事情在這個世界消失的權利。你可以不去接受,你可以遠離,這個世界已經很脆弱了,經不起摧毀了。我不喜歡的事情,就一定不允許它存在在這個世界上,這是非常強盜邏輯的思維。
希望這段話能被更多粉圈的人理解,不再出現類似《河神2》這樣的粉圈亂象。
《河神2》剛上線,就出現了這樣大規模的互撕,恐怕這是李現、金世佳、《河神2》劇方以及劇粉們都不願看到的結果。
希望《河神2》在後續的播出過程中,吸引到觀眾的是劇情和質量,而不再是這些無關作品本身的撕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