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車站》:它是一部溫情動人的小品,具有新現實主義的風範,它以感傷的氛圍和細膩的筆觸傳達著電影中所呈現的悲憫。在一種宗教的朝拜氣氛裡,整個國家都在尋找著,在這尋找的過程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心與心的隔膜也逐漸消散。
——好萊塢著名影評人威爾.羅傑
公路電影幾乎是每一個大師剛開始進行電影創作的首選,一來較其他類型電影省錢,二來觀眾喜歡看,一段旅程就是濃縮的一生,還有什麼能夠比通過一段旅程來體悟人生來的更適合呢?而整個電影史中湧現出很多的公路片傑作,比如《邦尼與克萊德》、《末路狂花》、《德州巴黎》、《雨人》、《逍遙騎士》、《陽光小美女》等,這些電影往往都是通過一段不一樣的旅程,講述一個自我救贖的感人故事,而自我救贖更是我們現代人的生活主題,我們都想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拯救自己遠離無聊、空虛以及失敗。
而今天要推薦的《中央車站》則更加深刻的看到了救贖的本質,自我救贖往往是虛弱和沒有根基的,真正的救贖一定是來自於終極真理的救贖,否則我們對於自己的救贖極容易陷入到自欺和崇拜偶像當中。所以從這個意義來說,《中央車站》可以稱得上最好的公路電影,它不僅從個人層面上的找尋到了溫暖的人性,又從社會層面上表現了巴西人民在瘋狂工業化過程中心裡的失衡,更是在信仰層面上找到了個人和社會得以救贖的終極根基,所以電影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和表現力。
《中央車站》拍攝於1998年,講述了一個小男孩約書亞與一個中年婦人朵拉小姐一同尋找小男孩父親的故事。導演沃爾特·塞勒斯十分偏愛使用職業演員與非職業演員相混合的形式,來進行創作,約書亞的扮演者是從1500名候選者中挑出來的一個擦鞋童,而朵拉的扮演者則是被認為是巴西最偉大的女演員費爾南達-蒙特內格羅,兩人在電影中的表現近乎完美。電影真摯感人,在世界各地收穫了50多個獎項,包括當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全球獎和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最佳外語影片,並獲得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提名 。
豆瓣評分8.7
一、個人性的救贖——溫暖人性的回歸
朵拉是一個被家庭和社會灼傷的中年婦女,父親是一個酒鬼,母親早逝,她生活在冰冷忙碌的裡約熱內盧,所做的事情就是每天在中央車站給文盲寫信和代寄信,貧困和沒有愛情的生活使她變得貪婪、冷酷,缺少起碼的同情心。她每天守在那張小桌旁,飛快地、同時也是冷冰冰地記錄著那些請她寫信的人的心聲。而這些信要經過朵拉和她唯一的朋友艾琳的審查,無聊的信直接被撕毀扔掉,稍微有趣一點的,就放在抽屜裡當讀物。
這一天母親黛安娜帶著他的兒子約書亞,來找朵拉寫信給約書亞的父親耶穌
而小男孩非常淘氣,眼神中儘是惹朵拉討厭的懷疑
之後不幸發生了,黛安娜意外遭遇車禍去世
約書亞立馬變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找到他的爸爸耶穌
而這場悲劇,朵拉看在眼裡,也許正是這僅存的同情,朵拉將約書亞帶回了家,但是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朵拉不可能一直照顧約書亞,朵拉想到了自己在車站認識的人販子,索性將約書亞賣給了他。她自己安慰自己,他的朋友只不過是將這些孩子賣給歐洲需要孩子的家庭中,她用約書亞「換」來的錢買了新電視機,而艾琳嚴厲的告訴朵拉,他們是要將小孩殺害,販賣人體器官。良心難安,朵拉想辦法救回了約書亞,於是,像是生命的兩極——純真與蒼老,喜悅與憂傷,一老一少一起踏上了尋找約書亞父親耶穌的旅程。
1、走到絕境
一向冷漠的朵拉並不打算一直陪著約書亞去找父親,事實上從心底裡,朵拉認為耶穌也不過是像自己父親一樣的酒鬼,對於尋找這樣的父親,也只有像約書亞這樣的小孩才會這麼有盼望?似乎朵拉都能夠想像的到,約書亞看到酒鬼父親後是多麼的心碎和失望。她見過太多不負責任的酒鬼父親,而她自己的父親也是這個樣子的,當朵拉十幾歲的時候,無意中撞見了「失蹤」多年的酒鬼父親時,朵拉問他,「你認識我麼?」而父親的回答,徹底的熄滅了朵拉對於父愛的期待,「我怎麼會忘記你這個大美女呢?」
所以在大巴中途休息的時候,朵拉將喬安娜的信和所有的錢留給了熟睡中的約書亞,她自己買了一張返回裡約熱內盧的車票,但是沒有想到,正受良心譴責的朵拉忽然看到,約書亞並沒有坐大巴離開,而是坐在遠處望著她,更加不幸的是,約書亞將錢丟在了大巴上,二人陷入到無錢無糧的絕望中。
2、短暫的愛情之火
飢腸轆轆的二人,遇到了一個剛好順路的貨車司機凱撒,凱撒風趣幽默又充滿憐憫和對人的尊重,漸漸地,朵拉愛上了凱撒。
但是外表陽光的凱撒心底有著一顆居無定所的心,對於一個司機,凱撒認為萍水相逢的滋味最難受,因為現在是朋友,分開了,就是永遠,而初遇愛情的朵拉卻勇敢的吐露了心聲
朵拉希望他們能夠在一起
朵拉讓凱撒等一下,從未化妝的朵拉去衛生間梳洗,抹了口紅,她希望這個時刻,她在自己喜歡的凱撒面前是漂亮的
但是凱撒選擇了離開,對於感情的失落,導演處理的非常「安靜」,並不是通過劇烈的情感表達來表現失落,滿懷期待的朵拉從窗戶上看著開車遠去的凱撒,傷心從中靜靜流淌而出,真實而動人
看到傷心的朵拉,一向視朵拉為騙子的約書亞,第一次用他可愛的方式安慰了朵拉,「告訴你一件事,你擦口紅很好看」
3、失望的約書亞
深受安慰的朵拉也決心幫助約書亞找到他的父親耶穌,即使她覺得會是一場悲劇
終於二人到了目的地,隨著歡快激動的音樂,約書亞快跑在通向幸福之家的路上
但是,約書亞並沒有看到耶穌,房主告訴他們,耶穌賣掉了這裡的房子,搬去了其他的地方,並且錢一到手就成天買醉,剛才歡快的音樂變成了憂傷的大提琴獨奏,約書亞傷心的走出房門
房主將耶穌最新的地址告訴朵拉,而二人已經身無分文,但是聰明的約書亞忽然想到,可以寫信賺錢
正值當地人的宗教節日,很多人都想要寫信給上帝和自己的親人,很快,他們就賺夠了路費
兩人高興的在聖像面前合影
可愛的約書亞還買了漂亮的裙子送給朵拉
晚上住在旅店,面對那麼多的信,約書亞不知道如何處理,他猶豫了一下,還是無奈的將信丟進了垃圾桶,而朵拉心底裡的人性卻被慢慢喚醒了,朵拉要留著這些真摯的信
4、消失的耶穌
二人再次出發,來到了巴西最南邊的城市,找到了耶穌的住宅,但是令二人失望的是,耶穌也搬離了這裡,無奈他們放棄了尋找,打算返回裡約熱內盧。就在這時耶穌的兒子以賽亞聽到有人在找自己的父親,便來找他們
約書亞也看到了他另外一個哥哥摩西,他繼承了爸爸耶穌的木匠手藝,有著精湛的手藝
當提到耶穌的時候,摩西和以賽亞也不知道他哪去了,因為忽然有一天耶穌不告而別,而摩西告訴約書亞,耶穌確實是一個「酒鬼」
那耶穌到底去哪裡了?半年後,他們收到一份耶穌寄給喬安娜的信,因為是寄給別人的信,所以以賽亞和摩西都沒有打開信,而此刻約書亞來了,兄弟兩想要讓朵拉公布信裡的內容。原來摩西和以賽亞的母親去世後,耶穌愛上了喬安娜,但是喬安娜後來離開了耶穌,去了裡約熱內盧,這讓耶穌非常傷心,成日醉酒,而他忽然離開摩西和以賽亞,是因為他決定去裡約熱內盧尋找安娜,他要和安娜一起回來,和大家團聚。
而家裡的牆壁上也掛著耶穌和喬安娜的合影
當朵拉親身見證到,原來約書亞說的都是真的,耶穌和他說的一樣,他不僅是一個好的木匠,而是是一個好的丈夫和父親。約書亞和耶穌徹底的喚醒了她沉睡已久的人性,她明白,約書亞和哥哥們在一起是最好的,乘著黎明前的夜色,朵拉要靜悄悄的離開約書亞,離開前她推開門看了看睡在哥哥中間的約書亞,換上了約書亞買給她的漂亮裙子,再一次在鏡子面前畫了口紅,既安靜的告別了約書亞,同時也告別了過去那個冷漠自私、對生活毫無熱情的自己
最後,朵拉充滿祝福地將喬安娜寄給耶穌的信放在耶穌寄給喬安娜的信旁
就這樣一段旅程徹底的更新了朵拉的生命,在愛與被愛、關心和被關心中,溫暖的人性被重新喚醒了,過去朵拉寫了無數封冷冰冰的信,如今她在大巴上第一次感受到寫信時流淌而出的真摯情感
這個時刻,她無比的思念自己的父親,過去她對於父親只有酒鬼的記憶,如今小時候父親讓她坐在車座前大聲鳴喇叭的溫暖記憶卻被喚醒了,過去只有仇恨和失望,如今有了溫暖和盼望
二、失衡的社會——每個人都在尋找
90年代的巴西,工業化造成巨大的人口流動,而經濟上的不景氣,使得80多萬青年背井離鄉,社會動蕩,親人分居兩地,人們普遍處於一種失衡的狀態,而工業化下的大城市擁擠忙碌,貧富差距懸殊、犯罪率高升、暴力執法普遍。
人們似乎在這樣一種生活狀態之下失去了溫暖的「家」,所以這樣一部有關尋找的電影也正是當時無數人的心裡訴求,很多找朵拉的寫信都是關於遠在一方的親人,而導演給這個處處都在尋找的社會的答案是:大家需要回到團結、善良和愛中,每個人要重新找尋回失落的良善。所以電影綜合運用很多的手段去刻畫尋找以及良善的家園。
1、象徵家園的色彩及圖畫
影片的主要色調是土黃色,與「尋找家園,尋找父親」的主題相契合,土黃色是印第安原始藝術中的色彩基調,它代表著大地、家園
除了色彩上面的寓言,朵拉家中白色小屋的那幅畫,還出現在旅程中間
這幅畫的場景最後在耶穌家中實現
這都代表著巴西人民對於家園的嚮往
2、中央車站與家園的對比
中央車站是混亂、忙碌的,無數人插肩而過,但卻沒有交流
一副北上廣上下班高峰擠地鐵的感覺
而在中央車站找朵拉寫信的人,很多內容都是關於痛苦、欺騙和悲傷
但是朵拉和約書亞最終到達的「家園」,城市整潔、乾淨充滿詩意
那裡的人找朵拉寫信,都是充滿了感恩和虔誠,即使他們更加貧窮
三、信仰中的盼望——耶穌一定會再來
在這樣的一個故事中,增加信仰表達是很有難度的,但是導演卻處理的非常好,對於不了解基督教的人來說,本片在前兩個層面就可以將你徵服,而對於了解基督教的人來說,本片的意味更加深遠,那麼,導演是如何做到的呢?——那就是這部電影充滿了信仰象徵。
1、充滿象徵的名字
本片主人公叫約書亞,尋找的父親是耶穌,而耶穌的其他兩個兒子是以賽亞和摩西,這些都是聖經中的人物,主人公的名字為什麼叫約書亞呢,聖經中這樣記著「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以後,耶和華曉諭摩西的幫手、嫩的兒子約書亞說:「我的僕人摩西死了。現在你要起來,和眾百姓過這約旦河,往我所要賜給以色列人的地去。」,我們可以知道約書亞是被上帝揀選帶領以色列進入應許之地的偉大先知,所以約書亞這個名字非常適合這部公路電影的主題和內涵。
2、隨處可見的宗教符號及場景
除了名字上的象徵,電影中許多場景都與宗教有關,比如母親遭遇車禍,無助的約書亞來到聖像面前仰望,而後面的卡車司機凱撒更是一個傳道人,卡車上面寫著聖經中的話語,而找朵拉寫信的人,很多信都是寫給耶穌的信仰表達,電影中還有直接表現當地宗教節日的場景。而耶穌所在的城市是巴西最南部,號稱世界的盡頭,更是在代表最終的「新天新地」。
3、整個故事就是一個聖經預言
耶穌愛喬安娜,並且去找安娜,讓摩西、以賽亞等待自己回來,不正是耶穌進入墮落的世界(裡約熱內盧)拯救墮落的人類(喬安娜)的故事,而蒙得救的無數的「摩西」可以稱上帝為父,成為上帝的兒女。而耶穌成就了救恩之後,整個人類歷史都在逐漸走向最後的終點——耶穌再來,「摩西」、「以賽亞」「約書亞」都需要在信心中等待耶穌再來。
而耶穌的孩子們,都需要向「約書亞」那樣,帶領一個又一個被罪所傷害的朵拉來認識耶穌,即使約書亞幼稚、能力很弱,但是他一直心存信心,堅信他的父親是那位萬王之王耶穌。而對於耶穌神性的認識,必然會重新喚醒真實的人性和對終極真理的渴慕,因為人性的根基深深的紮根在耶穌的福音之中,殺掉了神性,也就泯滅了人性,因為沒有了上帝,人的道德將毫無意義,人本身高貴的尊嚴也變得毫無根據。
關注並回覆: 中央車站 獲取電影資源
這裡沒有挑逗你眼目情慾的小鮮肉,也沒有挑動你肉體情慾的段子
更沒有膨脹你今生驕傲的雞血。
我們只在乎那些最質樸真誠的作品,在那裡我們才能恢復真正的想像力
我們也堅信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的。
個人微信號:six_hundreds_hits
因蘋果公司規定,微信iOS 版讚賞功能關閉
如對本文表示支持,蘋果設備用戶可通過以下微信二維碼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