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中央車站》當年迎來了金熊,電影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2020-12-22 山水一程風雨一程
網絡圖片。感謝!

我愛看電影,巴西《中央車站》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影片講述了一個不太好的老女人朵拉在無奈機緣驅使下,幫助小男孩約書亞去東北部千辛萬苦尋找他沒見過面的父親的故事。這個車站,是巴西整個社會的縮影,從這裡出發,踏上尋找親人的的艱辛旅途。一路展現了巴西廣闊濃鬱的的社會畫卷,有著強烈鮮明的民族風貌。

電影《中央車站》為什麼能獲得199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我有以下三點感受。

現實故事發生在裡約熱內盧一個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中央車站,老式的火車,偌大的候車室,爭先恐後的上下車。在這裡警察對捉拿的小偷求饒仍不依不饒動用武器;警察私下會勾結人販機構做骯髒交易獲利;廣大的背井離鄉遠道而來城市謀生的男女老少的艱難處境;靠幫人寫信寄信為生的朵拉,桌前一張張真誠淳樸滿懷希望但又焦慮膽怯的臉,一張張嘴報出要寫信的內容以及遙遠的長長的陌生的寄信地址。靠幫人寫信寄信為生的朵拉,表面上恭恭敬敬有條不紊為南來北往的人們寫信寄信,回到家私下裡卻大把地把信扔進抽屜甚至漫不經心滿不在乎地撕掉為樂,小男孩約書亞在媽媽遇難後請求多拉再寫第二封信給爸爸被朵拉嚴厲拒絕。

千裡尋找親人的旅途中,塵土飛揚的公路,廣袤的沙漠,居住的簡陋,生活用品的簡單,生產力的低下,秩序的亂象,這是發展中國家巴西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文盲率高文化低下,社會治安專橫霸道,人性冷淡冷漠的現實社會縮影。

2. 情感

影片中出現了一個火車站,那是裡約熱內盧最熱鬧的——中央車站,那裡人潮湧動,熱鬧喧囂。車來了,下車呼啦一撥一幫人,又有急急上車一撥一幫人,但期間人與人似乎缺少了點什麼。

女主本身是代人寫信為生,而她卻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撕毀他人的重要信件並以此為樂。後來在人性驅使下與男孩一同踏上了一條未知的逃亡和尋親的旅途。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從開始朵拉的惡語「你爸媽就不該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來!」男孩的 「你不抹口紅不漂亮。」兩人的互相牴觸整天吵鬧不斷的猜疑矛盾,到巴士中轉站休息後的兩人之間的隔閡和偏見慢慢消除,彼此逐漸信任依賴牽掛,相互合作幫人寫信掙錢買禮物送裙子,建立了母子般的情感,直至後來的依依難捨。影片最後、女主朵拉坐在返回裡約熱內盧的大巴車上寫給小男孩約書亞的那封信,「當你開著大卡車上路,別忘了,第一個讓你開車的是我。」潛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人情慢慢展現出來,愛的力量逐漸顯示出溫暖的力量。

影片突出了人與人之間最真實的情感,女主和男孩的種種錯綜交織,與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卡車司機的短暫溫馨旅程,還是男孩找到兩位哥哥的交流相處踏實,都是那麼真實有血有肉。

3. 希望

《中央車站》這是一個關於尋找希望和相信希望的故事。

這其中,出場不多的配角伊琳,雖和正常人一樣有著這樣那樣的劣根性,但他對女主和男孩的態度最能體現人情味和愛的正能量,散發出人性的光輝,帶給人溫暖和希望。在朵拉要撕掉男孩耶書亞和媽媽寫給爸爸的信時,被伊琳善意阻止了;在朵拉勾結人販用賣掉約書亞的錢換回新電視機時,伊琳及時識破並斥責了這種行為,朵拉才得以反省良心發現;在朵拉解救約書亞逃亡到車站給伊琳打電話時,伊琳激動地發自內心地說,「我就知道你是世界上最勇敢的女人。」

我想影片追尋的並不是主人公小男孩未曾謀面的父親,也不是女主消退的對生活的激情。在那個不發達困頓迷茫的年代,中央車站是整個巴西的縮影,也是有寓意,我想影片想喚起的應該是人們的真誠、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振興。

不管什麼時代我們總是需要渴望這樣的的電影,告訴我們不管眼前多麼漆黑一片迷霧茫茫,前面總有什麼值得期待……

電影《中央車站》獲得1998年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也讓我們記住了巴西導演沃爾特·塞勒斯。

網絡圖片。感謝!

沃爾特·塞勒斯出生於巴西裡約熱內盧,巴西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他拒絕用英語寫法稱謂自己國家,他讀巴西為Brasil而不是Brazil,這強烈的故鄉情結和愛國情懷,可見一斑。

沃爾特·塞勒斯導演的作品注重聚焦普通底層群眾,關照社會現實,而且拍片時注意啟用非職業演員,造就職業演員與非職業演員的混搭天成表演。《中央車站》就是如此,這應該也與他很長時間的紀錄片拍攝經驗有關吧。

網絡圖片。感謝!

正是沃爾特·塞勒斯優秀的品性和特質,在拍攝《中央車站》影片中更大規模地啟用了非職業演員,光挑選演員就花費了一年時間。而從一千五百名人選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央車站》的小男主角的奧利維拉原本在裡約熱內盧機場當擦鞋童,與導演沃爾特·塞勒斯偶然邂逅碰撞,擦出了了亮麗的火花,憑靠自己的善良和良好的本色演技,驚豔了眾人。

《中央車站》贏得了多項國際大獎,電影背後的故事也同樣精彩。

這個故事是誰寫的又出自哪裡我都找不出來了,因為被人轉載的太多,但確實精彩令人感動淨化靈魂,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網絡圖片。感謝!

一天,為此一籌莫展的沃爾特到城市西郊辦事,在火車站的站前廣場上遇到了一個十多歲的擦鞋小男孩。小男孩問道:「先生,您需要擦鞋嗎?」沃爾特低頭看看自己腳上剛剛擦過不久的皮鞋,搖搖頭拒絕了。就在沃爾特轉身走出十幾步之際,忽然見到那個小男孩紅著臉追上來,眸子裡現出祈求的光:「先生,我整整一天沒吃東西了,您能借給我幾個錢嗎?我從明天開始多多努力擦鞋,保證一周後把錢還給您!」 沃爾特看著面前這個衣衫襤褸、肚子乾癟的小男孩,不由得動了憐憫之心,就掏出幾枚硬幣遞到小男孩手裡。小男孩感激地道了一聲「謝謝」後,一溜煙的小跑著離開了。沃爾特搖了搖頭,因為這樣的街頭小騙子他已經司空見慣了。

半個月後,沃爾特已經將借錢給小男孩的事忘得一乾二淨。不料,在他又一次經過西郊火車站時,突然看到一個瘦小的身影離的老遠就向他招手喊道:「先生,請等一等!」等到對方滿頭大汗地跑過來把幾枚硬幣交給他時,沃爾特才認出這是上次向他借錢的那個擦鞋小男孩。小男孩氣喘籲籲的說:「先生,我在這裡等您很久了,今天總算把錢還給您了!」沃爾特看著自己手裡被汗水濡溼的硬幣,心頭陡然蕩漾起一股暖暖的熱流。

沃爾特再次端詳面前的小男孩,忽然發現他很符合自己腦海中構想的主人公的角色形象。沃爾特把幾枚硬幣塞進小男孩衣兜裡:「這點零錢是我誠心誠意給你的,就不用還了。」沃爾特神秘的一笑,又說:「明天你到市中心的影業公司導演辦公室來找我,我會給你一個很大的驚喜。」

第二天一大早,門衛就告訴沃爾特,說外面來了一大群孩子。他詫異的出去一看,就見那個小男孩興奮地跑過來,一臉天真的說:「先生,這些孩子都是同我一樣沒有父母的流浪孩子,他們也渴望有驚喜!」

沃爾特真沒想到一個窮困流浪的孩子竟會有一顆如此善良的心!通過反覆觀察和篩選,沃爾特發現在這些孩子中,確實有幾個比小男孩更機靈,更適合出演劇本中的小主人公,但他最後還是僅把小男孩留了下來,並且在錄用合同的免試原因一欄中只寫了這樣幾個字:善良無須考核!因為他覺得小男孩很善良,在自己面臨困境的時候,卻把本屬於自己一個人的希望,無私的分享給別人,這是怎樣的一種善良啊!而電影中的孩子,正是這樣一個善良、博大、無私的人。

這個小男孩叫文尼斯基。在沃爾特的執導下,文尼斯基在劇中成功扮演了小男孩主人公的角色,《中央車站》也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等諸多桂冠。這個男孩,成為了巴西家喻戶曉的明星--文尼西斯·狄·奧利維拉。

網絡圖片。感謝!

若干年後,已成為一家影視文化公司董事長的文尼斯基寫了一部自傳《我的演藝生涯》。在書的扉頁上面,是沃爾特的親筆題字:善良無須考核。下面則是他給予文尼斯基的評價:「是善良,曾經讓他把機遇讓給別的孩子;同樣也是善良,讓人生的機遇不曾錯過他!」

相關焦點

  • 巴西新電影十年代表作——《中央車站》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影片與巴西的一座知名火車站有關。這部影片於1998年拿下了第48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和最佳女主角獎,被世界各地的影評人評價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那麼就讓我們在中國與巴西聯邦共和國建交45周年之際,與《佳片有約》一同走進這座充滿人情味的城市裡約熱內盧,一同回顧這部感人至深的公路電影——《中央車站》。
  • 豆瓣8.7《中央車站》:20多年前,它復興了巴西沒落的電影工業
    請有著真實經歷的非職業演員出演,往往對於影片的精彩呈現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的認識其實由來已久。早在1998年,巴西電影《中央車站》上映,影片中扮演主演約書亞之一的小男孩文尼西斯·狄·奧利,也同樣只是在裡約熱內盧機場擦鞋的一名很普通的小男孩,此前從未接受過任何演技方面的訓練,但他的真摯和沉穩讓他從一千五百名人選中脫穎而出,被導演一眼相中。
  • 麥田電影院:《中央車站》巴西老女神情陷小正太
    原標題:麥田電影院:《中央車站》巴西老女神情陷小正太   素昧平生的兩個人,因機緣巧合而被命運之手牽絆在一起,陪伴孩童的尋父之旅喚起了老者對往事的追憶,對親情的誤解成為前塵往事,更重要的是重拾起生活的熱情。
  • 《中央車站》:巴西電影,用愛來感化人心的公路片
    大家好,歡迎關注《鏡頭下的光影團》,在鏡頭下的光影團這裡了解更多的電影,趕快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今天來介紹一部經典的巴西電影 ,同時本部作品也是公路電影中的精品之作。今天為我們解析下這部片子,這部在我心中無可替代的公路片。
  • 電影背後的巴西文化:狂歡和貧窮並存的「上帝之城」
    代表影片:《中央車站》巴西歷史上不斷經歷『種族融合』,形成了具有強大包容性的『大熔爐』文化,巴西精神的重要內涵之一是懂得如何享受狂歡。」《中央車站》編劇馬柯斯·伯恩斯坦說:「現在,我們必須再次對巴西進行探索與發現,以展望我們的未來。這就是這部電影所包含的文化意義。」
  • 奧斯卡獲獎電影《中央車站》背後的感人故事:你的善良,無需考核(附在線資源)
    據說,《中央車站》是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 《中央車站》| 介紹一下,這是最好的公路電影
    《中央車站》:它是一部溫情動人的小品,具有新現實主義的風範,它以感傷的氛圍和細膩的筆觸傳達著電影中所呈現的悲憫。在一種宗教的朝拜氣氛裡,整個國家都在尋找著,在這尋找的過程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拉近,心與心的隔膜也逐漸消散。
  • 《中央車站》被世界人民譽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電影《中央車站》是一部具有巴西風格的劇情作品,其創作靈感是根據著名小說家卡黛爾的小說《破碎的四月》改編而成,該電影一經上映,不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且還被譽為是一部能喚醒人間冷暖的一部溫暖佳作。這部電影《中央車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評人譽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 電影推薦:犯罪與大愛的電影國度,巴西經典電影推薦
    上帝之城劇照《上帝之城》 豆瓣評分:8.9巴西電影最出名,個人最佳當屬《上帝之城》。這部電影當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費爾南多·梅裡爾斯這個導演可以說是巴西最著名的導演。首先這部電影背景是1960-1980年代的巴西貧民窟。這部電影就是一部犯罪劇情片,而且講訴的就是一代一代黑幫勢力的更迭。有點類似香港《無間道》的味道,但裡面層次走向完全不同,《無間道》側重是情義,而這部就是體無完膚現實。除此之外,這部電影配樂、特寫也做的極為精緻。在我個人角度,我認為這部電影比《無間道》更為精彩。
  • 《中央車站》,一部人性回歸與救贖的電影
    這是一部故事情節曲折,內涵豐富的公路電影,講述單身女朵拉幫助少年約書亞尋親,以及完成自己心靈的救贖的故事。影片質樸感人,被評為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它就是蜚聲世界影壇的巴西導演華特薩勒斯的作品《中央車站》。故事背景設定在巴西首都裡約,正是巴西從傳統農業國家向工業化過渡的時期。影片一開始就給人一種凌亂、沉重到透不過氣的視覺衝擊。
  • 《中央車站》:向經典電影致敬
    這個無關親情無關愛情的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沒有 奢侈大氣的排場,沒有華麗的服裝和俏人的演員陣容,更沒有商業的廣告植入,但是大量的細節和對話充實了影片故事的骨架,使得情節變得更加立體和飽滿。而一部電影之所以讓人感動落 淚,最重要的依舊是電影本身的主題!
  • 《中央車站》:值得一看的經典公路電影
    電影的主角 一個是在裡約熱內盧中央車站為不識字的人寫信為生的老女人朵拉,還有一個被母親帶著來寫信尋父,母親卻意外身亡的 9 歲的約書亞。約書亞一心想尋找他素未謀面的爸爸,本來為人現實的朵拉在母性驅使下,答應帶約書亞到東北部去找爸爸。沿途幾經波折,但是兩個不合拍的人 卻越來越靠近。
  • 電影《熊的故事》精彩影評及觀看資源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熊的故事》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自動獲得該電影觀看影評一:《熊的故事》,聽到這部電影的名字時,我以為這是一個簡單的紀錄片,像《動物世界》一樣,在一個聲音溫柔渾厚如趙忠祥一般的解說下,帶我們去了解大自然中的熊的生活。
  • 電影:《中央車站》被譽為全世界做好看的電影之一,不容錯過的佳片
    巴西電影《中央車站》被各地影評家贊為「世界上最好看的電影」之一。自首映於美國聖丹斯電影節後,便榮光裹身:
  • 精彩馬戲表演亮相美國紐約中央車站
    精彩馬戲表演亮相美國紐約中央車站 (1/4)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2012
  • 電影《中央車站》:善良無需考證
    巴西著名導演沃爾特·塞勒斯正在籌備自己的新電影,一天,正為此一籌莫展的沃爾特到城市西郊辦事,在火車站前的廣場上遇到了一個十多歲的擦鞋小男孩
  • 《中央車站》獨具溫情的現實主義電影,你喜歡公車還是計程車?
    大家好, 我是帶你們看電影的,樹懶看看~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中央車站》,這部電影被認為是「全世界最好看的影片」之一,擁有著如此之高的評價這部電影也的確沒有讓我們失望。這是一部巴西的電影,由沃爾特·塞勒斯執導,喬·伊曼紐爾·卡耐偌、沃爾特·塞勒斯等人主演。
  • 耶穌在遠方——讓人落淚的電影《中央車站》影評
    裡約熱內盧,巴西的前首都,經濟和交通都十分發達的地方,除了迷人的景色,還有世界上最大的耶穌雕像。但是電影的故事,是從中央車站出發,去尋找耶穌,這個耶穌不是在裡約熱內盧的高山上,而是在遠方。繁忙的中央車站,退休教師朵拉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坐在桌子後面,假裝認真地記錄著寫信人的口述內容,偶爾因為不耐煩瞥向遠方的目光透露著她慈祥背後的狡詐。
  • 巴西神作時隔22年後重映 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由執導《摩託日記》、《在路上》巴西名導沃爾特·塞勒斯一鳴驚人成名作《中央車站》,上映二十二年後以數位修復之姿再度重返大銀幕。此片在1998年的柏林影展大放異彩,不僅獲得最高榮譽金熊獎,也讓巴西國寶級女星費爾蘭妲·蒙特內格羅榮登影后寶座,連戰皆捷下以黑馬之姿闖進隔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名單中。
  • 曾經推出《性書大亨》《中央車站》《千與千尋》的柏林電影節去哪兒啦?
    魚當年為此曾經寫過一篇《昨日歐洲與失落的文明》,「現在回味起這事兒,才猛然想起來,德國人不可能把金熊給《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整個就是在用最文明的說辭給納粹德國屠殺歐洲文明下一份判決書。1997年的金熊是米洛斯.福爾曼的《性書大亨》,最佳男主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羅密歐與朱麗葉》),最佳女主是朱麗葉比諾什《英國病人》。而1998的金熊是《中央車站》,最佳女主是費爾蘭德.蒙特納哥(《中央車站》),最佳男主是塞繆爾.傑克遜(《危險關係》)。都是影響世界文化潮流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