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推出《性書大亨》《中央車站》《千與千尋》的柏林電影節去哪兒啦?

2021-02-07 開屏映畫

柏林電影節昨晚落下帷幕,中國惟一進入主競賽單元的《長江圖》獲得最佳藝術貢獻獎(相當於最佳攝影),獲獎無數的攝影大師李屏賓憑此再入一尊銀熊獎盃。




中國電影有獎拿,苦哈哈的年年要去柏林蹲守過春節的中國電影媒體終於不必打醬油,當然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況且,作為去年的現象級文藝大片《刺客聶隱娘》的掌鏡,李屏賓已經獲得了更廣泛的關注度和認可度。他掌鏡的《長江圖》獲銀熊獎,某種意義上恐怕比《白日焰火》獲金熊獎更貼切,也更讓人少犯尷尬癌。




畢竟,魚現在一回想起,《白日焰火》的競爭對手是《布達佩斯大飯店》、《少年時代》,就覺得渾身不得勁,不由要想:柏林電影節是平衡哪一重政治關係才否定了《布達佩斯大飯店》啊?這部可以列入經典的電影,如果不是因為把歐洲文明沒落的帳全部算在了納粹德國的頭上,柏林有什麼理由不把金熊獎頒給它呢?



魚當年為此曾經寫過一篇《昨日歐洲與失落的文明》,「現在回味起這事兒,才猛然想起來,德國人不可能把金熊給《布達佩斯大飯店》。這部電影整個就是在用最文明的說辭給納粹德國屠殺歐洲文明下一份判決書。這份判決書可比以往任何一部二戰題材的戰爭片所下的判決書都要重,連《無恥混蛋》這樣血腥的判決跟它比起來也有點小兒科,那種差別就好比庶民的憤怒與上帝的哀嘆之間的差別。雖然德國人並不否認那段歷史,但也不可能心甘情願地承認,整個歐洲文明衰落的帳都要算在那段歷史上。」



第一屆柏林電影節由美國駐西德文化官員支持創辦,是冷戰的產物。


說到柏林的政治取向,真是一筆糊塗帳啊。政治壓倒一切的創辦初衷決定了柏林電影節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純藝術的電影節。柏林最早叫西柏林電影節,可以說是冷戰的產物,從最初作為西方民主的橋頭堡排斥社會主義陣營,到東西德走向和平後的調停東西方政治和文化,柏林在藝術和政治上的雙重標準從來就沒有真正放鬆過。


對東西方的政治嗅覺有時候確實能讓柏林電影節選出切中當代人類生活痛點的藝術傑作。


魚最欣賞的柏林金熊之選是2002年第52屆的《千與千尋》。一個「踏入異世界的少女」,宮崎駿最醜的女主角,卻道盡了現代社會的孤獨與成長,並且能為東西方社會共同理解和接受。這部動畫是柏林有史以來唯一一部獲得金熊的動畫片,2003年,奧斯卡也將最佳動畫長片獎給了《千與千尋》。




除此以外,1997年和1998年的第47屆和第48屆柏林也非常輝煌。1997年的金熊是米洛斯.福爾曼的《性書大亨》,最佳男主是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羅密歐與朱麗葉》),最佳女主是朱麗葉比諾什《英國病人》。而1998的金熊是《中央車站》,最佳女主是費爾蘭德.蒙特納哥(《中央車站》),最佳男主是塞繆爾.傑克遜(《危險關係》)。都是影響世界文化潮流之選。




從華語電影來說:

1988年的《紅高粱》獲得金熊,肯定是一個出色的選擇。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思想解放的巔峰狀態,《紅高粱》用全新的視覺展現了一種屬於中國民間的野性,在當時的中國造成了廣泛的轟動。




《紅高粱》也開啟了柏林對華語電影的特殊關注。以後的20餘年,華語電影和影人幾乎年年都會有所斬獲。


1990年,謝飛導演的《本命年》(銀熊)也是柏林不錯的選擇,這部電影至今可以看做中國都市生活從政治轉向商業的斷代史。




1992年,張曼玉憑《阮玲玉》獲得銀熊,也是柏林極具眼光的選擇。張曼玉至今仍是華語電影界難以超越的影后。




到了1993年,情況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了,柏林為華語電影產下雙黃蛋,李安的《喜宴》和謝飛的《香魂女》雙雙獲得金熊獎。如果說《喜宴》發現了李安在華語電影中難以遮蔽的光芒,《香魂女》卻很難代表謝飛最好的創作,比起《本命年》的銀熊,這尊金熊的含金量大打折扣。




而1995年,李安憑《理智與情感》再次獲得金熊獎,算是還過得去啦。但是,如果你記得這一年的最佳導演是《太陽有耳》的嚴浩,就不得不瞠目結舌了,這是什麼?




隨後,更加奇特的華語選片來了。比如,2000年張藝謀的《我的父親母親》,張導的糖水片,獲了銀熊。柏林對張藝謀的舊情還在延續。2003年,那部價值觀極其主流的《英雄》還獲了一個阿爾弗雷德.鮑爾特別創新獎。2010年,張導的奇葩片《三槍拍案驚奇》竟然也入圍柏林主競賽單元,幸好並未獲獎。




在這種情況下,柏林電影節熊抱哪一部華語片變得很難猜測。比如說,《小武》、《十七歲的單車》、《孔雀》都是華語藝術片中切中現實的重量級作品,但是它們頂多拿了銀熊,《小武》雖然獲柏林支持,在柏林首映,但是並未獲得什麼關鍵性的獎項。而《圖雅的婚事》,一部有獵奇嫌疑的電影,卻獲了金熊。《盲井》,在很多喜歡藝術片的青年心中,都是現實關注的標杆之一,但是也僅僅拿了一個特別藝術貢獻獎。




2001年以來,歷屆柏林給了華語電影各種分不清重量的眼花繚亂的獎項,但是,這頭柏林熊卻仿佛再也抓不住華語電影的命脈了。


其實,2000年後,柏林不單好像摸不著華語電影的北,似乎也摸不清世界電影的北。越來越多小語種電影入選和獲獎,的確能起到政治意義上的扶持弱勢文化的作用,但是同時也讓金熊的識別度變低、觀賞性變低。


雖然柏林國際電影節與坎城國際電影節、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並稱為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但是柏林電影節這些年的影響力走低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今年的主競賽片中,有兩部是紀錄片。最終獲獎的是這部反映難民問題的紀錄片《海上火焰》。一個政治正確的選擇,但也僅此而已。




柏林不僅很難吸引到好片子去參賽,甚至開幕片也缺少好的選擇。今年的開幕電影是科恩兄弟執導的《凱撒萬歲》,這是一部靠明星耍酷的電影,但並不是什麼有趣的選擇,比起科恩兄弟僅作編劇的《間諜之橋》,《凱撒萬歲》的風評和關注度都差遠了。




獲得柏林視覺上肯定的《長江圖》怎麼樣?由於尚未公映,還很難判斷。從片方放出的資料看,《長江圖》是一部有野心的創作。如果說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是對大唐時光的復刻與鋪展,《長江圖》就是楊超對千古長江詩意的上下求索。從西方媒體的反應來看,也是對《長江圖》的詩意表達比較關注。




但願《長江圖》確實能拍出許鞍華在《男人四十》裡未盡人意的長江詩意。


但是我心中最好的柏林電影節時光,肯定不是現在。





相關焦點

  • 歷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小盤點
    【陸翅小盤點】第65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計程車》導演:被囚禁的賈法·帕納西曾執導《白氣球》《圓圈》等法哈蒂第60屆:《蜂蜜》賽米·卡普拉諾格魯第59屆:《悲傷的乳汁》克勞迪雅·洛薩第58屆:《精英部隊》若澤·帕迪裡亞第57屆:《圖雅的婚事》王全安第56屆:《格巴維察》亞斯米拉茲巴尼克第55屆:《
  • 巴西新電影十年代表作——《中央車站》
    這部影片於1998年拿下了第48屆柏林電影節的金熊獎和最佳女主角獎,被世界各地的影評人評價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那麼就讓我們在中國與巴西聯邦共和國建交45周年之際,與《佳片有約》一同走進這座充滿人情味的城市裡約熱內盧,一同回顧這部感人至深的公路電影——《中央車站》。
  • 巴西《中央車站》當年迎來了金熊,電影背後的故事同樣精彩
    我愛看電影,巴西《中央車站》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影片講述了一個不太好的老女人朵拉在無奈機緣驅使下,幫助小男孩約書亞去東北部千辛萬苦尋找他沒見過面的父親的故事。這個車站,是巴西整個社會的縮影,從這裡出發,踏上尋找親人的的艱辛旅途。一路展現了巴西廣闊濃鬱的的社會畫卷,有著強烈鮮明的民族風貌。
  • 柏林電影節開啟男神路線
    當地時間12月11日,第66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公布第一批主競賽片單,其中包括雲集了老牌男神科林·費爾斯、裘德·洛及蓋·皮爾斯的傳記電影《天才》、法德新舊「大眾情人」文森特·佩雷斯(導演)與丹尼爾·布魯赫(主演)聯手的《柏林孤影》、麥可·珊農與喬爾·埃哲頓合作的科幻電影《午夜逃亡》等五部影片。此外,還有麥可·摩爾執導的紀錄片《接著侵略哪兒》等三部影片在內的特別展映單元。
  • 《性書大亨》:聽片名像情色片,看內容像律政片
    這本雜誌源於性卻又不止於性,曾採訪過人權鬥士馬丁·路德·金、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作家海明威,不少嚴肅文學作家都是這本雜誌的撰稿人。王朔曾給《花花公子》投稿,結果被拒絕,原因是性描寫過多,太過低俗。但《性書大亨》這部獲得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電影,主人公卻不是《花花公子》的創始人海夫納,而是更加臭名昭著的拉裡▪弗林特。
  • 《中央車站》被世界人民譽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電影《中央車站》是一部具有巴西風格的劇情作品,其創作靈感是根據著名小說家卡黛爾的小說《破碎的四月》改編而成,該電影一經上映,不僅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並且還被譽為是一部能喚醒人間冷暖的一部溫暖佳作。這部電影《中央車站》被世界各地的影評人譽為「全世界最好看的電影」之一。
  • 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獎合二為一
    2019年,中國電影《地久天長》主演王景春和詠梅,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分獲「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成就一段佳話。然而,這一情景恐難再現柏林電影節——今後,同一影片的男女主演可能要為同一獎項展開競爭了。
  • 柏林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獎合二為一
    2019年,中國電影《地久天長》主演王景春和詠梅,在當年的柏林電影節分獲「最佳男演員」和「最佳女演員」,成就一段佳話。然而,這一情景恐難再現柏林電影節——今後,同一影片的男女主演可能要為同一獎項展開競爭了。
  • 2020年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始徵片了!
    由往屆柏林電影節上展映過的經典影片和從競賽、論壇、全景、新生代等單元挑選出來的影片組成。每一年的回顧單元都會致敬某一位影人或某一個重要主題。和終身成就獎類似,回顧單元旨在向優秀老電影和優秀導演及演員的終身成就致敬。除以上7的版塊之外,柏林電影節還包括一系列「特別策劃」,比如柏林特別展映單元,特別傑出電影單元等。
  • 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開始徵片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由往屆柏林電影節上展映過的經典影片和從競賽、論壇、全景、新生代等單元挑選出來的影片組成。每一年的回顧單元都會致敬某一位影人或某一個重要主題。和終身成就獎類似,回顧單元旨在向優秀老電影和優秀導演及演員的終身成就致敬。除以上7的版塊之外,柏林電影節還包括一系列「特別策劃」,比如柏林特別展映單元,特別傑出電影單元等。
  • 【影評】《性書大亨》:這個國家是精英的,也是人渣的
    這是本人迄今為止寫的唯一一篇影評,原題為《性書大亨:這個國家是你的,也是我的》。電影和科技關係很緊密,希望大家能喜歡。《性書大亨》又名《人民反對拉裡•弗林特》,以美國色情出版大亨拉裡•弗林特的故事為題材拍攝,從他的童年一直拍到晚年,演繹了他的傳奇人生,曾獲得1997年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 2017年柏林電影節中文指南,請惠存!
    冷歸冷,但三大電影節裡,最親民,最像電影嘉年華的也正是柏林。不僅擁有超過400多部電影參加展映,而且絕大多數場次都向公眾開放售票。去年的柏林電影節選片和結果可能有些不盡如人意,在大家還在總結回味2016年的電影時,新一年的柏林熊又在海報裡竄進了大街小巷。深焦將在這裡向大家介紹本屆柏林電影節的部分電影,先睹為快,期待預想,各取所需。
  • 厲害了,《歸還世界給你》劇組將登柏林電影節紅毯
    《克拉戀人》客串中~不要小看這位門外漢,他所擁有的珠寶品牌作為柏林電影節的官方合作夥伴,已有8年之久。而在合作過程中與眾多藝人、藝術家、影視界大佬都建立了密切聯繫。國際章佩戴過~電影節主席也發來祝賀一大波明星也順帶表示了自己的資辭
  • 曾經的「禁片」聖地——世界三大電影節那些事兒
    在電影節期間,許多普通觀眾也能買價格親民的票去看電影,這和坎城電影節只對專業人士開放是大相逕庭的。也許你在路邊買個冰淇淋的時候都有可能遇到某位難得一見的電影大師。柏林電影節原名「西柏林電影節」,誕生之初就帶有很強的冷戰烙印。
  • 齊溪作為唯一中國女演員出席第70屆柏林電影節
    前幾天,柏林電影節紅毯登上微博熱搜,宅在家中被迫隔離的小編才意識到第70屆柏林電影節來了!齊溪白色長裙靈動飄逸,向世界展露著最美的自信和微笑,巧妙地搭配了帆布鞋,落落大方隨性瀟灑,她主演的電影《平靜》將參與柏林電影節&34;單元的獎項角逐。
  • 2015年柏林電影節熱門影片介紹
    第65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即將於當地時間2月5日舉行,作為國際三大電影節之一,柏林好像一直沒有獲得那麼多的關注。
  • 柏林電影節再無影帝影后,官方回應避免性別敏感,網友:沒必要
    8月24日晚上,柏林電影節官方宣布將不再設置&34;和&34;獎項,在2021年的柏林電影節頒獎典禮中,組委會只會宣布&34;與&34;的銀熊獎獲得者。在此之前,柏林電影節的獎項中有一個以阿爾弗雷德·鮑爾命名的獎項,然而就在一月底的時候,有媒體報導揭露了他的大量負面新聞
  • 《Mr.Ok 來到柏林》:賈樟柯攜新作品來到柏林電影節
    賈樟柯 十點人物誌編者按:本文是賈樟柯應2020年柏林國際電影節的邀請撰寫的柏林回憶文章。今年是柏林電影節70周年,也是「論壇」單元50周年慶典。1998年,賈樟柯長片處女作《小武》在柏林電影節「論壇」單元首映,並獲該單元首獎沃爾夫岡·斯道獎及亞洲電影促進聯盟獎,從此步入影壇。2020年2月21日,賈樟柯最新導演作品《一直遊到海水變藍》於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進行全球首映,時隔多年,賈樟柯再次攜作品來到柏林。而這部電影,也是十點讀書聯合出品的首部電影。
  • 從紐約中央車站說起……
    每個大都會,都有一座中央樞紐站,聯結城市的過往和未來,如同一顆城市跳動的心臟,提供最核心的動力和支撐。被譽為「世界之都」的紐約,就有這樣一座傳奇的中央樞紐車站。紐約中央車站,美國夢開始的地方1913年2月2日12:01,時間凝固在範德比爾特大廳中央的四面鐘指針上。
  • 柏林影展七十年,賈樟柯的電影宇宙 | 2020年柏林電影節博客
    同時他從產業各個面向建立起電影宇宙,從平遙電影節到電影城,從導演到監製,他的電影觀不只是個人的和藝術的,更是具有遠見的而且向下紮根的,也是橫向擴展而且走向觀眾的。他支持女性導演、新生代導演,也培養懂得欣賞電影的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