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被俄羅斯總統普京給習近平主席送特別生日禮物冰淇淋刷屏。這不是他第一次送冰淇淋給習主席。2016年9月杭州G20峰會時,普京總統就為習主席帶來了一桶冰淇淋作為禮物。這個冰淇淋就是古斯託夫公司的普隆比爾冰淇淋。
說起俄羅斯最有名的食品,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伏特加。不過,對於不喝酒的人,還有一樣不可錯過的好東西,那就是冰淇淋。對於曾在俄羅斯留學的我和我的同學們來說,冰淇淋裡有滿滿的回憶,充滿戰鬥民族的豪邁和甜蜜。
初到俄羅斯,是呵氣成冰的11月。第一天走在莫斯科的大街上,我裹在厚厚的羽絨服裡依然有些發抖,但兩樣東西讓我大開眼界。一是俄羅斯小姐姐們的大長腿,她們外披裘皮大衣或呢子大衣,裡面是裙子,腳踩高跟長筒靴,靴子裡是一雙雙僅穿著絲襪的光腿!在積滿冰雪的莫斯科街道上,她們踩著細高跟的靴子健步如飛,讓我佩服不已。另一樣就是冰淇淋。俄羅斯人逛街的時候常常手裡拿著一個冰淇淋,邊走邊吃,有意思的是,吃冰淇淋的不僅有小孩和年輕人,還有老爺爺老奶奶。
我好奇地也買了一個,售價20戈比(蘇聯解體前的價格)。是一個蛋筒冰淇淋,但蛋筒不像我們這裡的火炬形的,而是一個圓柱體。冰淇淋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撕開包裝紙,呈奶黃色的,咬上一口,一點也不冷,硬硬奶油在口中慢慢化開,柔柔滑滑,滿嘴濃鬱的奶香。原來,俄羅斯奶製品質量很高,牛奶、酸奶、黃油都很醇香,因此冰淇淋乳脂含量高,味道特別香。
蘇聯解體前俄羅斯冰淇淋沒有什麼品牌,以蛋筒冰淇淋居多,口味有兩種:原味的和巧克力的,都是20戈比,兒童世界和古姆商場裡賣的最好吃。我的同學、留學蘇裡科夫美術學院的楊洋還買過一種塊狀的奶油冰淇淋,重約五六百克,用銀色的紙包著,是名副其實的「冰磚」。她買回家放在冰箱裡,想吃的時候,挖出一碗,和雀巢咖啡粉拌在一起,就成了咖啡冰淇淋。嗯,吃貨創意無限!
第一屆進口博覽會上的俄羅斯冰淇淋
冰淇淋作為甜品在俄羅斯已有幾百年的歷史。和美術、芭蕾等藝術樣式一樣,俄羅斯人擅長在學習西方後結合本土風情,打造「俄羅斯流派」,獨樹一幟。對於冰淇淋,他們也有如此精神:1794年聖彼得堡出版的一本烹飪書裡詳細記錄了用紅莓果等俄羅斯野生漿果製作冰淇淋的方法:以牛奶、奶油、蛋黃作底,加以花朵精油和植物香料調汁,再以野果點綴上色,馥鬱香甜!
列夫·託爾斯泰在《戰爭與和平》中,就有關於冰淇淋的精彩對話。
詩人萊蒙託夫酷愛冰激凌,不僅在日常生活中以冰淇淋大宴賓客,冰淇淋還成為他的戲劇作品《假面舞會》中的重要道具:因猜忌而起了殺心的丈夫在冰淇淋中下了毒,妻子妮娜吃下後中毒身亡。
蘇聯建立後,還辦起了國立冰淇淋學校。1935年前後,蘇聯從世界各地尋求冰淇淋的生產技術和設備,成功引進並生產出第一批冰淇淋。讓蘇聯人民自豪的是,他們採用全球最嚴格的製作標準,只使用天然原材料,確保味道純正,並且價格低廉,保證人人吃得起。
時至今日,冰淇淋成為戰鬥民族人人喜愛的美食,一年四季的銷量都很高。據統計,俄羅斯人每年要吃掉40萬噸冰淇淋,其中30%是在氣候最冷的冬日消耗掉的。
我的另一位同學,畢業於門捷列夫化工學院的嚴宏,現在從事對俄貿易,仍經常去俄羅斯。她說,現在的古姆商場裡依然有賣冰淇淋的小亭子,還是很好吃,口味多了很多,有原味、巧克力、焦糖、藍莓、草莓和開心果等各種口味,售價100盧布一個(合人民幣10元)。古姆裡的冰淇淋現在也成了網紅,當地人和遊客都排著隊買冰激凌吃,嚴宏每次去莫斯科也都會去吃。
各色種類的俄羅斯冰淇淋
聽近年從俄羅斯回來的海歸介紹,俄羅斯冰淇淋也有了各種各樣的品牌,如海象(普隆比爾)、愛斯基摩、冰山、冰雪俄羅斯、拉科姆卡等品牌。
據俄羅斯《消息報》報導,自從普京親自「代言」後,俄羅斯冰淇淋在中國就不斷走俏,俄羅斯海關統計顯示,僅2017年上半年,冰淇淋對華出口就達640噸,創收1700萬美元。
慶豐包子鋪內俄羅斯冰淇淋冷櫃和貼有「俄羅斯國禮·冰淇淋」廣告的收銀臺。(新華社記者 王申 攝)
2017年10月,我在北京採訪時,便在慶豐包子鋪偶遇了普隆比爾冰淇淋。冰淇淋品種豐富,有蛋筒、雪糕、紙杯,還有鮮奶、奶油、巧克力、香草等各種口味。我和同事一人買了一個品嘗,口感細膩,奶香濃鬱,甜度適中,每個售價15元。之後,外形如手電筒的格林諾夫冰淇淋也在上海開了多家門店。我在家門口的便利店也買到過俄羅斯冰淇淋,最近在盒馬上也發現了好幾種普隆比爾冰淇淋,有原味牛奶蛋筒、脆皮巧克力、爆米花焦糖白巧克力……
奶味濃,分量足,價比高……戰鬥民族的冰淇淋,別有一番滋味。吃遍全球美食的阿拉上海寧,不可錯過哦!
(文中圖片網絡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