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讓我看到了演員身份之外的張雨綺。
這是個自信到骨子裡的張雨綺。
印象中,第一次在大屏幕看到她,還是在《白鹿原》裡飾演的田小娥——那個可憐可悲又放蕩不堪的女子。
她的演出,將一個潑辣騷媚,追求「愛」而不得,隨波逐流任人擺布,縱慾隨性的女性,詮釋的惟妙惟肖。
張雨綺飾演的田小娥,充分體現了她風情剛烈的一面。
劇中田小娥第一次和黑娃嘿嘿嘿後,眉梢眼角心滿意足。
著實演活了這個角色。
活脫脫就是田小娥本人。
後來,看她出演《美人魚》中的女二號——「霸道女總裁」李若蘭,這個角色的性格和張雨綺差不多,外表高貴冷豔,說話做事十分豪爽,雖然是反派角色,仍然為大家津津樂道,像是本色出演。
是的。
美豔耿直、自信霸道、敢愛敢恨,聲音有點沙啞顆粒感的山東大妞。
就是張雨綺本尊了。
這是她一直以來的熒幕人設。
僅憑讓人血脈噴張的身材和羨煞無數女性的膚白貌美,張雨綺就已經俘獲了無數粉絲。
倘若只有霸氣和剛烈,那她的人氣會比現在差很多。
是的,她還有個「柔弱」的一面。
憨憨的自信。
那個嘴裡喊著追求者從家門口排到法國的張雨綺,在《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期公演的曲目竟然是《粉紅色的回憶》。
粉藍的格子衫,加上跑調的嗓音,再配上順拐的舞步,畫風簡直不忍直視啊。
怪不得公演後,杜華評委直接給出了X牌(其實就是不適合成團,待定的意思)。
不過這在張雨綺眼中,卻理解成了無限可能,是優秀的肯定。
被笑到了有木有?哈哈哈......
這樣一個舉動,是不是像極了偶爾犯傻期望考試拿150分,KPI總得A的我們。
當然,如果你說她是胸大無腦的傻白甜,那就錯了。
首先,她很自知。
她也很清楚,《乘風破浪的姐姐》是個唱跳的舞臺,而她是演員,唱跳並不是她的強項,想在這個維度上和其他29位姐姐PK,是完全沒有勝算的。
她直言:「我是一個唱跳全廢的人」。
所以,她選擇了錯位競爭。
上來就整了一出《粉紅色的回憶》,通過反差萌達到極具槽點和話題的表演效果,承包了節目第一期幾乎全部的笑點和話題。
槽點和亮點一樣,也是看點。
張雨綺深知這一點。
不得不說,這樣的「傻大姐」其實是高手。
另外,在領導力方面,也是沒得說。
在5人團時,作為隊長的她,從安排團隊集合,到組內成員各自的定位,以及約舞蹈老師排練,都處理的井井有條。
她也清楚自己隊員在年齡和實力上懸殊都很大:總是慢半拍的金莎,體力跟不上訓練的伊能靜,動作和大家總不一樣的藍盈瑩,自己又是舞蹈音樂學得最慢的那個。
所以,她清楚把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所以,她會認真聽取舞蹈和vocol老師的編排,只需要重複練習就行了。
她也會在大家遇到分歧時,hold住全場,讓大家達成統一。
這種控場力和對情緒的調控能力,絕對是天生的領導範。
還有,在第三次公演時,節目組增加個人展示的環節。
其他組都選擇了實力最強的人出來solo。
唯獨張雨綺這組,沒有跟風。
張雨綺很清楚也直接公開強調,藍盈瑩是她們組實力最強的人,但是不得不把solo的機會留給張含韻。
很多人不解,別人都用最強點迎戰,你卻棄而不用,給最弱的人表現自我的機會,這是破罐子破摔,還是破釜沉舟?
絕對都不是。
這是一個帥才老謀深算後的決斷。
為什麼這麼說?
參考前兩次公演的結果:張含韻都是直接晉級,沒有面臨淘汰的環節,晉級率是100%,相比於藍盈瑩第1次直接晉級,第2次面臨淘汰,晉級率50%。
結果導向若以史為鑑,選張含韻。
再參考人氣上升指標:張含韻的人氣隨著一次次公演在上升,從最初的第24名到第13名,而藍盈瑩則是從第6下降到第9,人氣幾乎沒啥變化,所以從潛力上,張含韻更有勝算。
若以發展的眼光看世界,選張含韻這支上上籤。
當然得到機會的張含韻,一方面會感謝張雨綺隊長的信任與知遇之恩,也會感謝藍盈瑩的成人之美,還會感謝整個團隊的犧牲精神。
所以,就看到了全力以赴訓練的張含韻,比誰都拼命的張含韻。
若以一鼓作氣的士氣來定,還是要選張含韻。
當然結果證明了付出一定會有回報,張含韻深更半夜還在訓練的汗水沒有白流,同時也證明了張雨綺選人之準,慧眼識珠。
最終張含韻的非洲舞solo,技壓群雄,以147票取得第一名。
不得不說,這不僅僅是solo的第一,這更是張雨綺智商情商的體現。
張雨綺是一位很聰明的姐姐,《乘風破浪的姐姐》這樣的名利場,和很多姐姐仍然都能相處得很好。
在大概率讓自己贏的情況下,她兼顧了成全更多人。
這叫高情商。
在隊員選擇和用人方面,她有自己獨立的思考,不跟風,但也會據理力爭,搶得先機。
這叫高智商。
所以,她一點都不傻,而是高手,絕對的高手。
至於大家津津樂道她憨憨的一面,也許只是她偶爾有點蜜汁自信罷了。
畢竟,小事可以迷糊,大事上絕不含糊。
這才是她。
這樣的姐,我Pick了。
你呢?
(喜歡我,就來關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