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尋人啟事 The Wanted:1%概論裡的全世界

2021-12-10 街聲

今年五月,來自臺北的尋人啟事The Wanted憑藉第一張全創作阿卡貝拉專輯《Dear Adult》入圍金曲獎。五位團員各自在線上觀看了頒獎典禮,結果一公布,他們心中的石頭也落了地,在群聊裡嘰嘰喳喳地分享喜悅。據隊長信迪介紹,其實當時他們緊張得不行。「因為一部分團員還在錄音,原本說如果沒有入圍的話就不錄了,但好在最後聽到了我們的名字。」幾天後,尋人啟事收到了主辦方寄來的入圍紀念獎盃,他們選擇通過錄製「開箱」視頻和大家一起分享喜悅。這期間也發生了好笑的插曲——喜出望外的信迪險些把獎盃掉在了地上。

尋人啟事樂團成立於2014年,目前以五人的配置活動:女高音DoDo、次女高音Rere——這是一對可愛的姐妹。酷酷的掐玉負責女低音的部分,兩位男生信迪和東東分別負責男低音和人聲打擊樂。在搖滾樂隊和各類電子聲響流行的今天,阿卡貝拉這種舶來的藝術形式相比之下似乎更難進入大眾視野。這種起源於中世紀西方教堂的多聲部合唱形式又名「無伴奏合唱」,傳統音樂中的器樂部分在阿卡貝拉的演唱中通常需要通過人聲的模仿來完成。

「尋人啟事」這個名字的由來有一點簡單而可愛。「大家都是在高中社團認識的,一開始是因為我們要去參加臺北的重唱比賽,可是在當時我們的人都還沒有完全找齊,所以『尋人啟事』就變成我們的團名,沿用到現在,也代表著我們一直在尋找喜歡我們音樂的人。」

女高音DoDo

高中的時光緊張卻充滿了歌聲與歡笑,那時候的尋人啟事一周還可以排練兩到三次,「其實我們剛成立的時候大部分人是高三,我們是一邊準備考大學,一邊準備比賽。最後我們拿到了第一名,大家都覺得可以繼續發展下去,所以我們當時就『強迫』所有考試的人都要考臺北的學校,這樣我們就可以繼續下去(笑)。」

次女高音Rere

那是他們第一次以「尋人啟事」為名參賽。在此之後,他們還多次前往世界各地參加阿卡貝拉合唱活動,也看到了各地阿卡貝拉文化發展的不同。「阿卡貝拉文化對於歐美國家而言在接受程度和發展脈絡上相對更加悠久,整個的體制也比較完善。無論是演唱的人和他們的技術,還有表演詮釋的方式,也都是比較多元的。」歐美地區一個大學的阿卡貝拉社團參賽,人數往往最少都有12-15個人。在這種編制下,每個人聲音的力量感都能得到充分體現。雖然人數上不及其他樂團,但選擇「把真心唱給大家聽」的尋人啟事還是收到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

女中音掐玉

更多的人聽到了他們的聲音。打開尋人啟事的社交頁面,映入眼帘的是他們各種風格的翻唱作品。從日本動漫歌曲串燒到Billie Eilish的《Bad Guy》,從老王樂隊的《我還年輕我還年輕》再到YELLOW的《獨上C樓》……在各大視頻平臺擁有無數粉絲的他們並不滿足於最簡單的翻唱,而是憑藉著阿卡貝拉的人聲技巧,將原作品打散再用他們自己的方式編排出來。成團七年,他們從第一次翻唱Pharrell Williams的《Happy》一路走到了第一張全創作專輯的誕生。

直到今天,大多數聽眾對阿卡貝拉的印象和接受度還都只是停留在翻唱上。尋人啟事選擇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阿卡貝拉不只有翻唱,我們認為它就是音樂本身。它具有很多的能量,我們希望別人在聽到我們作品的時候,不會覺得只是在單純地聽阿卡貝拉,而是像喜歡一個樂團一樣,喜歡這個樂團帶來的音樂,喜歡他們所闡述的主題。我們也很希望成為像這樣的樂團,所以我們會更努力地去研究。」

人聲打擊樂東東

男低音信迪

《1%概論》在2021年7月發行。五位成員的照片在藍色的底色下拼成了一個完整的人臉,像是一部都市影片的海報,這也是他們自己對於專輯概念的解讀。樂團在專輯介紹中寫道:「就算只剩下1%的可能,也要堅持著那個可能一定會發生。就算只剩下1%的快樂,也要把他享受得痛快徹底。就算選擇到錯的路,但是一直走一直走,總會找到對的方向。」

《1%概論》專輯封面

這個概念來自團員們的切身感受。第一張原創專輯《Dear Adult》發行後,樂團各自都對作品進行了沉澱。再加上今年臺灣地區的疫情,大家難免都會有些自我懷疑,總覺得專輯的反響不夠好,效果不夠理想。「是不是發專輯的時間錯了」「是不是有哪裡做得不好」……好在之後入圍金曲獎給了他們極大的肯定。回憶起當時自我懷疑的過程,樂團也從中汲取到了需要改進的地方,還有下一張專輯的靈感。

「後來回頭去想,其實沒有任何一個選擇100%會有一個好的結果。我們應該在每個當下,都相信著那1%的可能,好好堅持下去。」對於尋人啟事來說,做阿卡貝拉這個選擇「本身就是在挑戰那1%」,因此,樂團希望可以通過自己影響那些仍然在堅持自我的人。這張《1%概論》包含了尋人啟事五位成員的迷惘、悲傷、感謝,和無限的快樂。掙扎的過程歷歷在目,但都成了過眼雲煙。他們希望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

每一張專輯的創作過程都讓尋人啟事重新思考阿卡貝拉更多的可能性。「以前阿卡貝拉是以模仿樂器為主,我們會模仿吉他、鼓等各種器樂的語法,進行阿卡貝拉演唱。」在《Dear Adult》發行之前,製作人餘佳倫曾經向他們拋出問題:「你們本來就是人聲,為什麼要去刻意模仿樂器?」這句話給了樂團很大的衝擊,「所以在《Dear Adult》的方向上我們進行了重新的思考。因為我們是人聲,有語氣的變化、心情的傳達,樂器卻無法體現這些。」

到了《1%概論》,尋人啟事又有了全新的思考方式——在人聲的效果上做文章,看看可以產生什麼樣的聲響效果。教堂般純淨的人聲演唱,豐富的和聲編排,實體的效果器使用,甚至還有精心設計的舞蹈動作……這都是《1%概論》背後,尋人啟事希望讓你看到的全部內容。

這是DoDo第一次操刀製作一張專輯。「因為我們之前和很棒的金曲獎製作人一起合作過,在此過程中我們了解到音樂製作上其實需要很多細節上的調整。」「邊學邊做」的DoDo遇到最大的瓶頸來自於自我懷疑。「比如某一首歌我今天聽完覺得不錯,明天聽又覺得很爛,有點難以判斷這個音樂到底好不好。」令DoDo感動的是,尋人啟事團隊彼此間的信任給了她很大的幫助。「我們會一起聽,去看到底哪裡需要調整。就算它是不完美的,它也可以變成我們一起生活的一個記錄。對我們來說,這是我們齊心氣力討論出來的結果,很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Dear Adult》

人聲效果器的加入是這張專輯的一大新特色。尋人啟事想通過效果器,開啟人聲呈現上的更多可能。「我們用效果器當作節奏與和聲的基底,在這個基礎上再加入其它的人聲,去做很多的配置。所以這次EP的概念不是傳統的阿卡貝拉,不是為了展現優美的和聲而編曲,而是反過來從聲響和節奏下手,先讓整個曲子富有節奏感、韻律感,再從聲響上去回推,思考我們每個人可以做些什麼。」

Vocoder(聲碼器)作為一種常見的人聲效果,在阿卡貝拉的演唱中卻比較少見。「因為聲碼器的概念就是讓一個人也可以唱出和聲,但因為阿卡貝拉的主要特色之一就是和聲,所以可能大多數阿卡貝拉樂團通常不會使用這個技術。」尋人啟事選擇反其道而行之,「如果一個人把和聲唱完,其他人就可以有新的選項和新的可能性。」比如新專輯中的《浪漫途徑》使用了豐富的效果器設計,「這樣我們在現場演出的時候,就可以有更多不一樣的呈現方式。」

整張專輯的四首歌曲緊密結合,每一首歌都有不同的編曲特色,以及背後的獨特故事。Rere負責了《Lost in the City》和《我想留給我自己》的影像部分,DoDo想到在城市的繁華當中很多人在不斷地被推擠,失去了自己原本的節奏和方向。於是《Lost in the City》的想法就產生了。「這首歌剛開始就是bass的律動,我們創作了一個五拍的韻律,因為本身五拍就是一個很特別的節奏,它可以產生不一樣的迷幻感。」

《我想留給我自己》則是他們對自我和他人交際關係的思考。「我們以前經常會忽略自己的感受,只是一昧地想要迎合別人而已。我們通過這首歌想要告訴大家,要留一點愛給自己,再去和別人相處,這樣才會達到一個美好的平衡。」

這種對於人際和情感的思考在《Dear Adult》中也有所體現。《我巨大的悲傷》講述了一個「怪獸」的故事。按照樂團的說法,這個「怪獸」就是你我心裡的悲傷情緒,DoDo把它寫了出來,再配上動畫的MV,整個故事就這樣實體化地表達了出來。「這種情緒就好像怪獸,如果它一直吸收負能量就會不斷成長。比如我們生活中那些壓抑的情緒,久而久之,累積的負面能量會越來越多,最後會傷害我們自己,甚至是傷害到愛的人。我們要學著和壞情緒相處,學著和它和解。」

《我有一個巨大的悲傷》MV

在尋人啟事今年春節發布的視頻裡,他們少見地拿出了樂器演奏。「很多人會問,你們為什麼不拿樂器呢?我們當時都說是因為沒錢買樂器,覺得唱歌比較簡單,也比較省錢。但實際上唱到後來發現人聲更不容易,我們到最後也花了不少錢在添購好的設備上,感覺這樣下來好像也沒有比較划算。」

他們把日常的搞怪風格在視頻裡用阿卡貝拉的方式唱了出來。疫情期間,樂團發布了一首《喔噢喔,在家吃得好肥為了堵住防疫破口》。視頻裡的五個人分別在自己的家裡完成了錄製和拍攝,無法出門的日子裡,他們用這種方式給自己找找樂子。「當時只是想試試看我們在家裡能玩出什麼能耐。剛好金曲獎宣布延期,我們原本應該要在這段時間好好減肥瘦身,這樣到時候上鏡頭走紅毯的時候更好看一些,結果我們都變胖了。」DoDo把這個想法融進了歌曲中。「我覺得這剛好也是很多人的心聲,大家在家裡工作的時候也是不知不覺地發福。

尋人啟事曾經在2019年來到過大陸進行巡演。當時他們一共到訪六個城市,觀眾的熱情超過了他們的預期。「因為很多人是第一次聽我們,卻好像認識我們很久一樣,後面也慢慢變成了我們的粉絲。」他們給自己的粉絲取名「尋寶」,這和尋人啟事的理念如出一轍,因為「每一個粉絲都是寶藏」。西安站的演出讓大家印象深刻:「記得那時候很熱血,Livehouse的冷氣壞了,場地裡有四百多人,你會看到下面有一團蒸氣,每個人衣服都溼透,到後面甚至有點缺氧。但是大家都玩得很盡興。」

尋人啟事演出現場

目前尋人啟事正在籌備明年年初在臺北的演出。線上的live session也還會繼續,他們的B站已經擁有一萬多粉絲,但他們期待的絕對遠遠不止這些。「希望可以讓更多的人喜歡我們,也希望可以儘快去更多的城市繼續『尋寶』。「

本文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作者 | 肉餅

排版 | 小丁

實習生yuuki對本文亦有貢獻

點擊閱讀原文,收聽尋人啟事The Wanted所有歌曲。

相關焦點

  • 在全世界的歌裡一起流浪:徐佳瑩《尋人啟事》
    《尋人啟事》是由Hush作詞,黃建為作曲,徐佳瑩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於徐佳瑩
  • 獨家專訪:徐佳瑩,尋人啟事輕熟蛻變.
    經歷過《理想人生》,LALA徐佳瑩推出個人第四張半創作專輯《尋人啟事》,用純淨與簡單的感動,挖掘自己內心的強大力量。
  • 尋人啟事
    他負責這家公司旗下「今日頭條」的公益性尋人項目。從2016年2月啟動,到2019年7月,「頭條尋人」發布了7萬多條尋人啟事,找回了1萬多人,時間最短的只花了1分鐘。目前日均找到10到12人。他們追蹤了7萬多條信息中的每一條,由此建立了一個企業級的走失人口資料庫。其中最多的走失者,是18歲至60歲的成人,老年人排在第二位,然後才是孩子。這是最意外的一個發現。
  • 十面埋伏 · 20/楊小濱《尋人啟事》
    如果硬要在前輩詩詞中找一個遙遠可供參照的鏡子,《尋人啟事》的鏡子恐怕不在英美詩(雖說「自畫像」詩裡幽默一端的大頭多數都在英美詩裡),最好的例子也許是「粗人」辛棄疾。辛詞慷慨,和本詩不像,但掉書袋愛好卻有親近。唯一的區別是,辛詞的書袋明著掉,典故之外,主旨倒不晦澀。
  • 流浪歌手的尋人啟事
    小薇喜歡看尋人啟事。她常常盯著電線桿或者牆上的尋人啟事出神。小薇是山裡人,兩年前來這個城市打工,後來就認識了傑。傑比小薇大十多歲,在城裡做流浪歌手。小薇喜歡傑那磁性的歌聲,在他如痴如狂、聲嘶力竭的吼聲中,小薇聽得出有一種孤獨的憂傷。傑離過婚,但傑沒有告訴小薇為什麼,直到兩人同居後也沒有。
  • 音樂尋人啟事:徐佳瑩
    註:原想播放徐佳瑩的《尋人啟事》,礙於QQ音樂並沒有提供相關版權哎
  • 朋友圈裡這張「尋人啟事」是假的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谷武民 高飛 11月2日,微信群、朋友圈傳出一張「尋人啟事」圖片,「張雪兒,5歲,2019年10月27日上午10點在鶴壁九州農貿市場走失....」等內容,被當地網友大量轉發,網上開始尋找走失兒童張雪兒的事件,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從鶴壁網警巡查執法了解到,
  • 快手發布尋人啟事:老鐵你在哪?
    就在今天,快手放出一張神秘尋人啟事,老鐵們左思右想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下面,我們先仔細「剖析」下這張尋人啟事,看看裡面到底暗藏什麼玄機。神秘尋人啟事發布 快手老鐵紛紛關注快手今天放出的這張神秘尋人啟事,引得一眾老鐵們紛紛陷入沉思,而官方也「淘氣」地給大家賣了個關子
  • 徐佳瑩的《尋人啟事》,聽了一年都不膩
    ▲安可安寫於2016年3月25日在我20多年的聽歌史裡,如果要找:是否有那麼一首歌,無論何時何地,一聽到心裡就會很安靜,在一瞬間進入一種固定的心境?有,那就是徐佳瑩的《尋人啟事》。在《尋人啟事》專輯創作的時候,她經過一段時間不斷的學習和努力來讓自己提高。並邀請大量創作人參與《尋人啟事》專輯的創作,聽說,最後經過一年時間才完成了《尋人啟事》的創作。新專輯同名主打曲《尋人啟事》在發布後便在各大榜單上位居前列,取得驕人的成績。徐佳瑩的每張專輯都會融入自己的思考,表達自己的人生新感悟。
  • 【尋人啟事】姓名:張國榮,身高 175,十六年未歸,若看見請告訴他,全世界都在等他
    【尋人啟事】姓名:張國榮身高 175左腿有一塊胎記,離開時身著杏色西裝
  • [測評]徐佳瑩《尋人啟事》:2014樂壇第一驚喜
    若這還是一個只憑藉音樂靈性就能熬出頭的年代,徐佳瑩完全可以憑藉《尋人啟事》專輯坐穩當下唱作女歌手陣營的頭把交椅。我們應該珍惜徐佳瑩這位浮躁娛樂圈中還在精心做音樂的璞玉,至少,從《尋人啟事》往後的幾張專輯,她的創作力之旺盛顯而易見。
  • 徐佳瑩《尋人啟事》首播 改變形象走輕熟路線
    日推出新專輯《尋人啟事》,用純淨與簡單的感動,挖掘自己內心的強大力量。發表之後時隔兩年,徐佳瑩終於決定於6月13日推出新專輯《尋人啟事》,用純淨與簡單的感動,挖掘自己內心的強大力量。新專輯的同名主打歌《尋人啟事》已於日前上線,被譽為2014年最令人驚豔的暖心之作。據了解,新歌《尋人啟事》一經發布就獲得了很好的成績,迄今為止Youtube點擊率已經破16萬,並且在KKBOX、iTunes等各大排行榜中都位居前列。徐佳瑩希望藉由自己每一次的新作品,讓大家能在歌曲中明白她對音樂的堅定。
  • 兩條尋人啟事 相逢微信朋友圈
    原標題:兩條尋人啟事,相逢微信朋友圈5日,朱阿姨從李惠利醫院轉到寧波市第六醫院,準備接受左膝骨折手術。躺在病床上的她,右側眉毛邊有一條傷口,已經結痂。老人身上雖然多久骨折,但表情平靜。除了報警,小彭趕緊上微信朋友圈發了尋人啟事。幾乎在同時,也是在朋友圈,一位網友也在尋找小彭。原來,朱阿姨迷路後出了車禍,進了醫院。因為言語不通,聯繫不上親人,車禍中那名駕駛員,託人發了一條尋人啟事。巧的是,兩條尋人啟事,出現在了同一個人的朋友圈裡。
  • 尋人啟事!這支人聲樂團,霸佔了我近兩個月的歌單
    ‍發現尋人啟事人聲樂團(Thewantedvocalband)是因為,有天逛油管,看到長期關注的音樂博主@笑哈哈LOL跟他們Feat.了
  • 徐佳瑩新專輯《尋人啟事》:完美的自我升級
    徐佳瑩新專輯《尋人啟事》。 想說的是,其實來到《尋人啟事》專輯的時候,徐佳瑩的詞作水準已經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潛規則》、《耳邊風》等這些徐佳瑩的自創品都是優質品,表現力並不弱於專業的填詞人,特別是《潛規則》,詞句帶出的感染力直接而有力。
  • 一則啟事,全民尋人,萬能的朋友圈真把人找到了
    8月9日晚8時30分起,一則博南派出所民警編發的尋人啟事,由微信朋友圈發出,迅速帶動永平縣全民參與尋人,僅二十多分鐘,這萬能的朋友圈真把已經走丟了一天多的人被尋著了。8月9日20時30分許,茶XX家人到了博南派出所求助,博南派出所值班民警一方通過各種警務技術查找茶某蹤跡,一面編了尋人啟事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裡轉發。一時間,這則尋人啟事在永平微信朋友圈迅速轉發、擴散,許許多多的人加入了這場尋人行動。
  • 常熟胡桃裡尋人啟事
    現在發布一則尋人啟事酒市(20:30-1:30)買單憑小票數字買單金額尾數為9例:99、109、229....話題#常熟胡桃裡,定位 #胡桃裡音樂酒館拍抖音即送百威純生一瓶點讚數超19送超過15小時的文藝時光是胡桃裡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可以是,下午茶,餐廳,酒吧,咖啡胡桃裡把一群熱愛文藝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讓每一個熱愛生活的你
  • 唱作天后徐佳瑩開啟《尋人啟事》成都站
    網易雲音樂官方下載地址網易娛樂11月4日報導 被譽為「華語樂壇優質唱作女歌手」徐佳瑩,將在這個秋日帶著她溫暖治癒的好音樂,於11月14日空降成都,給秋日裡的成都帶來一股輕快活潑溫暖的氣息。徐佳瑩自新專輯《尋人啟事》發布以來,就廣受好評,全國各地歌迷強烈呼籲要聽到現場版的演唱。
  • 「拉拉」徐佳瑩,與你分享專輯《尋人啟事》
    果然找來許多從未合作的音樂人共同激出不同的火花:黃建為曲與Hush的詞創作《尋人啟事》開場,更隱含了這樣子的音樂態度,這是由次在專輯中詞曲都是非個人創作的歌曲;《樹洞的聲音》首次與作詞家藍小邪以及編曲家徐千秀合作,交出漂亮的電氣搖滾歌曲;第一次與陳珊妮(詞)合作的《不安小姐》,來一曲Funk輕快舞曲
  • 微信朋友圈裡的尋人啟事
    很快,這條帶著滿滿正能量的尋人啟事在朋友圈內迅速傳播開來。    頭一天晚上,山城分局治安管理大隊接處警中隊接110指揮中心指令,稱有熱心群眾報警說有一個老太太在大白線鐵道口處徘徊,很可能是走失人員。接報後,民警武運平和鄭東方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發現確有一位神情恍惚的老人在路邊沙堆上坐著。此處鄰近鐵道口,非常危險,民警立即將老人帶到車上仔細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