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

2021-02-13 央視新聞

家,我們曾帶著對未來的憧憬離開它,也曾裝滿無盡的思念奔向它。近日,央視《謝謝了,我的家》節目正在熱播,深情講述了一個又一個感人至深的家庭故事。只要有家在,就永遠有歸處。

《謝謝了,我的家》節目中,

那些存放在時光瓶中,

對家人的深情寄語,

是回憶,是思念,是牽掛,

是……

∆ 1965年趙麗蓉和小兒子盛謙合照

趙麗蓉,

她曾經是評劇演員,

演過電影、電視劇,

在花甲之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臺,

留下太多記憶深刻的作品。

她給大家帶來的每一次笑聲背後,

都凝聚著超乎常人的努力。

而對趙麗蓉的兒子

盛福春、盛大鳴來說,

想念,

是打開電視再看一看母親的身影。

∆ 1986年趙麗蓉家庭合照

媽媽,今年是您離開我們的第19個年頭,您在的時候住的屋子,還是原來的樣子。我們哥仨都很好,大哥當了爺爺,我也當了爺爺,老三生意也很好,時常會想起您,想念您給我們做的衣服和被子。

小的時候,您對我們嚴厲的管教刻骨銘心,也多虧了您,我們幾個孩子學會了一些家務。想您的時候,我們就會翻翻春晚,您一直在我們心中,是最優秀的表演藝術家。我們會記住您常跟我們講,老老實實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我們也和自己的孩子說:「不管你們成就如何,老實做人、踏實做事才是根本。」這也是媽媽您的心願。

謝謝了,媽媽!

謝謝了,我的家!

盛大鳴、盛福春

∆ 茅盾(原名沈德鴻)

茅盾之孫沈韋寧的記憶裡,

爺爺一天的大部分時間是

在讀書、寫作中度過的。

爺爺的案頭,

常放著一根雞毛撣子,

每當孫輩們吵鬧時,

他總會敲敲桌子,

示意大家「不要吵」,

卻從沒捨得真打過一個孩子。

應孫女的「要求」,

一向沉默寡言的茅盾

還會學鴨子走路逗孩子們一笑,

爺爺邊擺手、邊「嘎嘎」叫的樣子,

是他們最有趣的童年記憶。

∆ 茅盾與孫輩們在一起

爺爺,時間過得真快,我還記得那根永遠捨不得打在我們身上的雞毛撣子;還記得我們一起養過的那隻小花貓;還記得您溫暖的手握著我的小手,寫下的那些毛筆字。你沉默與溫柔,給我踏實前進的力量。我和姐姐都很想念您,想念奶奶、爸媽、妹妹,希望你們在那裡也是一家人在一起,像以前一樣幸福溫馨。我和姐姐一切都好,勿念。

凝華、韻華,你們正處在人生最好的年紀,也是最關鍵的年紀。我和你們的曾祖父一樣,是個不善於表達的人,但同時也是一個寵愛孩子的人。希望這份寵愛會指引你們走向正確的道路,而不是成為你們的阻礙。我尊重你們的想法和意願,但你們務必牢記要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也要記住自己的根,記住你是沈家的後人。

謝謝了,我的家!

沈韋寧

∆ 梁漱溟與兒子合照

「這個世界會好嗎?」

梁漱溟的父親曾問他。

梁漱溟回答:

「我相信世界是

一天一天往好裡去的。」

在對子女的家庭教育上,

他把人生的選擇權交還給孩子,

由著調皮的小兒子

在各行業折騰了個遍,

最終找到自己真正感興趣的事業。

他的教育觀念影響了梁家幾代人,

讓每個人的生命都以舒展、

向上之姿成長。

梁漱溟的長孫梁欽元

成長在祖父打造的「自由城堡」裡,

書寫了自己的精彩人生。

∆ 梁漱溟與重孫女

爺爺,您好。

特別幸運生在這樣一個家庭,前不久我翻看您給我的書信和您留下的日記。在那些字裡行間當中,我看到自己的童年,如此清晰和鮮活。當您知道我的髮小得了肝炎的時候,日記中您寫道:小元受威脅,無計可施。

更讓我感到意外的是,那麼莊嚴的您在日記當中寫下了:晚飯後撫小元而睡。30年了,您離我們好像越來越遠,但是我的心和您越來越近。您教導我們要對自己有辦法,做一件事一定要有真興趣,一定要有真性情,所以凡事都不要貪。

我還想跟我的女兒說,希望你不辜負太爺爺的期望。讓你的生命順適通達,嘹亮清楚。

謝謝了,我的家!

梁欽元

∆ 華羅庚一家住在昆明時的照片

1985年,

在東京大學做報告的華羅庚,

突發疾病,

在演講臺上離世。

他對家人的愛,

透過與妻子互傳的一封封家書,

透過那雖用大衣包裹住

還是被老鼠咬壞的餅乾,

無聲流淌著。

華羅庚之女華密

一直將這些溫馨甜蜜牢記於心。

∆ 華羅庚和孩子們在清華園下棋

親愛的爸爸,因為我最小,所以從小就收到你特別的關心和疼愛。在你身邊一天天長大,我也知道了什麼是勤奮、什麼是刻苦、什麼是認真、什麼是堅韌。我的人生道路上出現過許多的曲折,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會感覺到你就在我的身邊。給我鼓舞,給我力量。

親愛的媽媽,真的好想你。你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我們,沒有你就沒有這個家。爸爸媽媽,我真想再吃一串你們給我買的糖葫蘆,再牽著你們的手到海邊去散步。

這輩子能做你們疼愛的小女兒,我真的非常非常的幸福。

謝謝了,我的家!

華密

∆ 新鳳霞與吳祖光結婚照

新鳳霞和吳祖光的家裡,

總是充滿歡聲笑語。

女兒吳霜說,

爸爸的口頭禪是

「這件事太可愛了」,

媽媽是無懼阻力、

勇敢追愛的「新女性」。

被父母浪漫灑脫的人生態度影響,

她在美國遭遇嚴重車禍時,

第一反應不是害怕,

而是跳下車拍照;

她永遠向前看,

把「做事不猶豫,

出了事情不在意,

做了任何不圓滿的事情不後悔」

當作人生信條。 

∆ 新鳳霞吳祖光全家福

爸爸媽媽,我這輩子最大的幸運,就是能夠成為你們的女兒,在一個充滿了愛和歡樂的家庭中長大。我一出生就被你們的愛包圍著,被你們的浪漫感染著,還被你們灑脫的人生觀影響。如果說我是一個能給別人帶來歡樂的人,那這份快樂的源頭就是你們。

兒子,人生只有一次,愛你所愛的,不猶豫、不後悔。你的外公外婆給了我最好的家,而上天呢,給了我最好的你。

謝謝了,我的家!

吳霜

∆ 鍾南山與父親、母親、妹妹在一起

年過八旬的鍾南山院士至今忘不了,

35歲那年和父親的一場

幾乎改變他一生的對話。

父親問他:「南山,你多大了?」
「35了。」
父親淡淡地說:

「35歲了,真可怕。」

這話讓他瞬間驚醒,

也是從那時開始,

他立志要在醫學事業中

做出一番成就。

∆ 鍾南山與李少芬結婚照

爸爸,你曾經說過一句話,這麼一句話:一個人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一點東西,那麼他這輩子就算沒白活了。現在我已經80多歲了,我慢慢懂得了,你的願望我初步實現了,但是我還不會滿足。我有兩項工作還沒完成,要是這兩項工作我達到了以後,那我是真正地達到了你的要求了。

惟德、惟月,我的孫子們孫女們,你們要記住鍾家的優良傳統:第一就是要永遠有執著的追求,第二辦事要嚴謹要實在。只要有這兩條,你們就會不斷地取得進步,而且會比我們取得更多的成績。

謝謝了,我的家!

鍾南山

∆ 兒時的秦沛與媽媽

演員秦沛小時候,

二哥和父親相繼患病。

二哥離世後,

母親擦乾眼淚來到丈夫病榻前,

告訴他孩子沒事,一切都好。

爸爸離世後,

母親一人扛起

全家12口人的生活重擔,

但仍然樂觀面對生活。

她喜歡對家人說「愛」,

喜歡擁抱家人,

家裡永遠是那麼歡樂。

∆ 秦沛家人合影

說真的,到現在我還是很想我的媽媽。每次都想,媽媽,我們都沒有讓您失望,兄弟姐妹們大家都很好,您的孫子們、孫女們、重孫們都很好。

姜文杰、姜麗文,感恩你們做我的兒女,可是有的時候,還真的忘了你們多少歲了。我一天到晚嘮嘮叨叨,到現在我是秉承了我媽媽,你們奶奶那種操心的習慣,也還是為你們操心。你奶奶教你爸爸,爸爸教你們的,還是要感恩,要努力。不管怎麼樣,我一樣會支持你們的。不知道多少年後,要是我走了,我要你們記得最讓我驕傲的、最開心的就是有你們做我的兒女。

謝謝了,我的家!

秦沛

∆ 兒時的眭澔平

臺灣環球旅行作家眭澔平的旅途,

是從母親的病床前開始的。

為了給癱瘓在床的母親解悶,

小小的他第一次拿起畫筆,

將外面的世界落於紙間,

激發了母親的生命活力。

長大後,

他懷揣著母親贈與的「六粒毛豆」,

走遍全世界。

他所有的出發都只有一個起點——

為了癱瘓24年之久的媽媽。

∆ 眭澔平與兄弟姐妹合影

親愛的媽媽,算一算您過世到現在已經35年了。在過去的這一萬多天裡,我真的代替了您的眼睛看了五大洲、南北極。

媽媽您最清楚,澔平出發的起點在哪裡。在我6歲的時候,您帶給我最珍貴的那六粒毛豆,這個種子讓我終身受用不盡。

媽媽,可不可以讓我再回到6歲,就好像那一天在您的病床旁邊,再次用唱的說給您聽,好嗎?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

謝謝了,我的家!

眭澔平

小時候,

是媽媽的味道,

爸爸的臂膀。

母親在28歲上便做了寡婦。當母親趕去青島辦了喪事回來後,外祖母也從天津趕來,她見了母親第一句話便說:「收拾收拾,帶了孩子回天津家裡去住吧。」

母親雖然痛哭著撲向外祖母的懷裡,卻搖著頭說:「不,我們就這麼過著,只當他還沒有回來。」

既然決定帶我和弟弟留在北平,母親仿佛是從一陣狂風中回來,風住了,拍拍身上的塵土。我們的生活,很快在她的節哀之下,恢復了正常。

晚上的燈下,我們並沒有因為失去父親而感到寂寞或空虛。

母親沒有變,碰到弟弟頑皮時,母親還是那麼斜起頭,鼓著嘴,裝出生氣的樣子對弟弟說:「要是你爸爸在,一定會打手心的。」跟她以前常說「要是你爸爸回來,一定會打手心」時一模一樣。

就這樣,三年過去了。

三年後的一個春天,我們家裡來了一位客人。這位被我們稱為「韓叔」的客人,本是父親大學時代的同學,又是母親中學時代的學長。有了這兩重關係,韓叔跟我們也確實比別的客人更熟悉些。

一個夏夜,燥熱,我被鑽進蚊帳的蚊蟲所襲擾,醒來了。這時我聽見了什麼聲音,揉開睡眼,隔著紗帳向外看去。

我看見母親在抽泣,斷斷續續地說著:「不,我有孩子,我不願再……」

「是怕我待孩子不好嗎?」是韓叔的聲音。

過了一會兒,母親停止了哭泣:「不,我想過許久了,你還是另外……」這次,母親的話中沒有哭音。

我說不出當時的心情——是恐懼?是厭惡?是憂傷?都有的。這是從來沒有過的情緒,它使我久久不眠,我在孩提時代,第一次嘗到失眠的痛苦。

第二天,一整天上課我都沒有注意聽講,我仔細研究母親那夜的話,先是覺得很安心,過後又被一陣恐懼包圍,我怕的是母親有被韓叔奪去的危險。我雖知道韓叔是好人,可是仍有一種除了父親以外,不應當有人闖進我們生活的感覺。

放學回家,我第一眼注意的是母親的神情,她如往日一樣照管我們,這使我的憤怒稍減。我雖未怒形於色,但心情卻在不斷地轉變,忽喜、忽怒,忽憂、忽慰,如一鍋滾開的水,冒著無數的水泡。

當日的心情是如此可憐可笑。

母親和韓叔的事情,好像隨時都有爆發的可能,這件心事常使我夜半在噩夢中驚醒。在黑暗中,我害怕地顫聲喊著:「媽——」聽她在深睡中夢囈般地答應,才放心了。

其實,一切都是多慮的。我從母親的行動、言語、神色中去搜尋可怕的證據,卻從沒有發現。就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事情,母親是如此寧靜。

一直到兩個月以後,韓叔離開北平,他被調回上海去了。再過半年,傳來一個喜訊——韓叔要結婚了。母親把那張粉紅色的喜帖拿給我看,並且問我:「小荷,咱們送什麼禮物給韓叔呢?」

這時,一顆久被箍緊的心一下子鬆弛了,愉快和許久以來不原諒母親的歉疚,兩種突發的感覺糅在一起。我跑回房裡,先抹去流下的淚水,然後拉開抽屜,拿出母親給我們儲蓄的銀行存摺,懷著複雜的感情,送到母親的面前:「媽,把存摺上的錢全部取出來給韓叔買禮物吧。」

「傻孩子。」母親大笑,她用柔軟的手捏捏我的嘴巴。她不會了解她的女兒啊。

這是15年前的往事了,從那以後,我們寧靜地度過了許多年。

母親的老朋友們都羨慕她有一對好兒女,唯有我自己知道,我們能夠在完整無缺的母愛中成長,是靠了母親曾經犧牲過一些什麼才得到的。

長大後,

是遊子的車票,

是一副永遠為你而留的碗筷。

1938年深秋,那時我和有光在重慶有一個溫暖的小家。一天早上我正要去參加曲會,有光問我:「今天還要去嗎?」話語有些吞吞吐吐,神色不對。我有些遲疑,但還是去了。心裡不踏實,只唱了一個曲子就匆匆趕回了家。一切卻是很平靜的樣子,晚飯後,有光輕輕地走到我身邊,拿給我看一封電報:「父逝,告弟妹」,是大姐打來的。

我把電報放在枕頭底下,整整哭了一夜。

∆ 張家四姊妹合影(左起:四妹張充和、三妹張兆和、次姊張允和、大姊張元和)

人一落生,世上最親最親的兩個人,頂頂疼愛我們的爸爸、媽媽,都沒有了。爸爸在世時,即使相隔再遠,也總幻想有一天能全家相聚,再重溫童年幸福的生活。爸爸去了,那無限美好的時光將永遠只能留在夢裡了。

1921年,父親坐在母親的棺木旁,久久凝視著母親年輕美麗蒼白的臉,憑人怎麼勸也不讓蓋棺蓋的情景,一遍遍在我眼前出現,如今他們又團圓了,媽媽還是那麼漂亮嗎?我的永遠不老的爸爸、媽媽……

父親17歲結婚,媽媽比他大四歲。達理知書溫良賢德的母親不但擔起了管理一個大家庭的重任,而且一直像大姐姐一樣愛護、關心、幫助父親。

∆ 1930年張允和

大姐元和曾回憶說:「父親最喜歡書,記得小時候在上海,父親去四馬路買書,從第一家書店買的書丟在第二家書店,從第二家買的書丟在第三家書店……這樣一家家下去,最後讓男僕再一家家把書撿回來,住的飯店的房間中到處堆滿了書。」

父親的藏書我們可以自由翻看,他從不限制,書籍給我們的童年和青少年生活帶來了巨大的快樂。

∆  1958年張允和在北京

父親對我們四個女孩子尤其鍾愛,他為我們起的名字不沾俗豔的花草氣: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後來有人在文章中說,張家女孩子的名字都帶兩條腿,暗寓長大以後都要離開家。我想,父親從小給了我們最大限度的自由發展個性、愛好的機會,讓我們受到了儘可能好的、全面的教育,一定是希望我們不同於那個時代一般的被禁錮在家裡的女子,希望我們能邁開健康有力的雙腿,走向社會。

距父親去世整整六十年了,父親的言談舉止在我心裡依然那麼鮮明、親切、溫暖。

在我四十歲以後,在我幾十年裡雄心勃勃所從事的事業、愛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覺悟了做兒子的不是。

母親的偉大不僅在生下血肉的兒子,還在於她並不指望兒子的回報,不管兒子離她多遠又回來多近,她永遠使兒子有親情,有力量,有根有本。人生的車途上,母親是加油站。 

母親一生都在鄉下,沒有文化,不善說會道,飛機只望見過天上的影子。她並不清楚我在遠遠的城裡幹什麼,惟一曉得的是我能寫字,她說我寫字的時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苦,「世上的字能寫完?!」一次一次地阻止我。

前些年,母親每次到城裡小住,總是為我和孩子縫製過冬的衣物,棉花墊得極厚,總害怕我著冷,結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樣笨拙。

她過不慣城裡的生活,嫌吃油太多,來人太多,客廳的燈不滅,東西一舊就扔,說:「日子沒鄉下整端。」最不能忍受我們打罵孩子,孩子不哭,她卻哭,和我鬧一場後就生氣回鄉下去。

母親每一次都高高興興來,每一次都生了氣回去。回去了,我並未思念過她,甚至一年一年的夜裡不曾夢著過她。

當我得意的時候我忘記了母親的存在,當我有委屈了就想給母親訴說,當著她的面哭一回鼻子。 

每年院裡的梅李熟了,她總摘一些留給我,託人往城裡帶,沒人進城,她一直給我留著,「平愛吃酸果子」,她這話要嘮叨好長時間,梅李就留到徹底腐爛了才肯倒去。

她在妹妹家,我去看她,未說幾句話就叫我到小房去,一定要讓我喝一個瓶子裡的涼水,不喝不行,問這是怎麼啦,她才說是老師給她的好水,治百病的,「你要喝的,你一喝肝病或許就好了!」我喝了半杯,她就又取蘋果橘子讓我吃,說是好果。 

我成不成什麼專家名人,母親一向是不大理會的,她既不曉得我工作的榮耀,我工作上的煩惱和苦悶也就不給她說。

當知道我已孤單一人,又病得入了院,她悲傷得落淚,要到城裡來看我,弟妹不讓她來,不領她,她氣得在家裡罵這個罵那個,後來冒著風雪來了,她的眼睛已患了嚴重的疾病,卻哭著說:「我娃這是什麼命啊?!」 

父親去世了,作為長子,我是應該為這個家操心,使母親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現在既不能照料母親,反倒讓母親還為兒子牽腸掛肚,我這做的是什麼兒子呢?

把母親送出醫院,看著她上車要回去了,我還是掏出身上僅有的錢給她,我說,錢是不能代替了孝順的,但我如今只能這樣啊!

母親懂得了我的心,她把錢收了,緊緊地握在手裡,再一次整整我的衣領,摸摸我的臉,說我的鬍子長了,用熱毛巾捂捂,好好刮刮,才上了車。

眼看著車越走越遠,最後看不見了。我回到病房,躺在床上開始打吊針,我的眼淚默默地流下來。

節選自賈平凹

《有母親在的地方,就是家》

插圖/出自畫家李自健


而現在,


是心中最柔軟的角落,

是卸下疲憊後停靠的港灣,

風平浪靜,喜樂安寧。

往事如煙,我和妻已是白頭老伴,但當年婚禮中的父親形象卻永不消逝。 

父親是農村小學教員,兼種田,因子女眾多,家庭生計艱難,考慮到田地少,子女長大分家後更無立錐之地,因此竭力設法讓子女讀書,將來出外謀生,免得留在家裡沒有活路。為了子女上學,他一生勤儉、節省到了極點。我是長子,最先實現他的意願,努力讀書,考進不要錢的師範學校,年年爭得獎學金,一直到考取教育部在全國範圍內的公費留學生,中了狀元了!農村通信不便,當父親得知消息時不知他和母親是怎樣的欣喜,而且,此後不久,又通知他我們將在南京結婚。   

婚期前他趕到南京,內衣口袋裡藏著一百塊錢,口袋用針線縫住。他沒有告訴我如何籌措到這筆「巨款」,無非是糶稻、賣豬、賣雞蛋、向親友借貸…… 其實我事先並未向他要錢,當他摸出那一疊厚厚的鈔票,我似乎看到魯迅《藥》中的華老栓,一清早出門時又按一遍腰裡硬硬的銀子,趕去換人血饅頭來為兒子治病。

為了省錢,父親是坐慢車到南京的,車又誤點,抵我們宿舍已是深夜。未婚妻拿出餅乾請他吃,我知道他的習慣是不肯吃的,但這回真的吃了,吃了一些,未婚妻又請他再吃,我想這是多餘的客氣,但他居然又吃了,這樣幾次推讓,他確乎吃了不少。事後,我們才知他從早晨離家,搭輪船,換火車,一整天沒捨得在路上吃飯,而我們自己因無開火條件,只在大食堂搭夥,就未考慮到給他做點什麼吃的。 

我們的簡單婚禮在勵志社舉行,因社內有老同學,費用給優惠,但沒中餐,只是西餐,西餐就西餐吧。父親生平第一次見西餐,我傍他坐,時刻照顧他。   

當服務員捧上一盤整條大魚,輪流讓客人各取所需,首先送到父親面前,這當兒,正有人同我說話,未顧及父親,他驚訝了,一面搖手:我吃不掉那麼大魚。我連忙用刀叉幫他分取一小塊,他因不懂規矩感到難為情,其實,看他那土老頭模樣,別人早都諒解的。而我既中了狀元,作為土老頭的兒子,已毫無愧色。倒是回憶初到無錫城裡上學時,真怕同學們譏笑父親的土氣。

在南京舉行婚禮後,我們一同回到農村老家去,父親連人家送的鮮花,雖已開始萎謝,也要帶回家,並一路向不相識的旅客炫耀:這是在南京結婚人家送的。母親和家人早在老家門前等候,我們一到便放起鞭炮來,引來眾多圍觀的鄉鄰和孩子們,父親似乎顯得比平時高昂起來。妻初次到我這農村老家,名副其實的寒舍,我雖曾真實對她談過我家的情況,但仍不免暗暗擔心她的失望與不滿。但意外地看到我們的臨時新房刷得雪白明亮,處處很整潔,父親和母親為此曾付出多大勞動! 

半個世紀流失了,老屋早已拆除,父親的墳早淹沒於荒草或莊稼叢中,他的兒女天各一方,有時會懷念他。他的孫子,孫子的孩子們不再知道他!鄉裡的孩子們也不再知道他。但,就是他,受吳氏宗祠的委託,在村裡首創私立吳氏小學。最初的私立吳氏小學今天已發展成一千餘師生規模的中心小學,我用他的名義在小學裡設立了教學獎勵基金,作為紀念,忘卻的紀念或永遠的紀念。

點擊「寫留言」分享

你最想對爸媽說……

相關焦點

  • 《我愛我家》我愛我家
    我愛我家,經典,搞笑,童年的快樂。裡面每個人物都很鮮明,每集都有不同故事,還有他們一家人的溫馨,看了就更懂得珍惜家人。一家人不需要多富有,只有一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也很幸福,很喜歡。爺爺,爸爸,媽媽,叔叔,女兒,小保姆,還有沒次來家裡的客人,都很搞笑。童年的回憶,百看不厭。
  • 我愛我家回應了提問:我愛我家的服務,工作人員的態度比較差...
    投資者問:請問董秘;我愛我家(000560)的服務,工作人員的態度比較差,在北京這個城市,請問公司有沒有做客戶滿意度調查,有沒有內部培訓,監管用戶體驗 我愛我家(000560):我們很重視您的問題,但您說得太寬泛了,能否請您通過關係郵箱和電話進一步與我們交流
  • 愛滿人間:我愛我家助力慈善事業
    愛滿人間:我愛我家助力慈善事業時間:2017-03-08 11:09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愛滿人間:我愛我家助力慈善事業 在急功近利的現代社會,各行各業的領跑者不僅要注重企業的經濟利益,更要樹立起良好的公眾形象,承擔起社會責任,引領正義風氣。
  • 海外置業選擇我愛我家怎麼樣
    想要置業買房的人到了海外不了解行情難免被騙,因此一家有口碑的專業房產中介公司是非常有必要的,那麼海外置業選擇我愛我家怎麼樣呢?我愛我家怎麼樣?先來看看它的實力。我愛我家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0560)是中國大陸首家登陸A股主板市場的房地產經紀龍頭企業,旗下擁有我愛我家、相寓、昆百大、偉業顧問、匯金行、偉嘉安捷、我愛我家海外等多個專業業務品牌,面向政府、投資機構、金融機構、學術研究機構、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及廣大個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據顧問、樓盤代理、新房交易、二手房經紀、房屋租賃、住宅資產管理、商業地產運營管理和海外房產交易等房地產全產業鏈的綜合服務
  • 我愛我家:穩紮國內布局海外
    我愛我家:穩紮國內布局海外時間:2018-07-30 09:20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愛我家:穩紮國內,布局海外 如今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不斷發展對於房地產中介行業來說也是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眾多的國人也將目光放到了國內,這也使得海外置業成為了另一種投資的重要方式
  • 走向海外的我愛我家,底氣何在?
    2014年,我愛我家「海外有家」應運而生,作為國內第一家啟動海外業務的大型品牌經濟機構,在集團國際化戰略的指引和快速推進下,我愛我家海外的業務領域已經覆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杜拜、英國、泰國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
  • 我愛我家:業績大變臉藏貓膩
    奇怪的是,我愛我家卻能獲得更高的毛利率。不僅如此,在業績承諾期,我愛我家原本幾乎沒有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急劇攀升。 利潤的牛皮不能隨便吹,盈利是需要繳稅的。隨著我愛我家利潤的大幅增長,公司現金流量表中繳納的稅費並沒有隨之增加甚至有所下降,目前我愛我家應交稅費已經超過10億元了,所欠的稅種主要就是企業所得稅。
  • 電視劇《我愛我家》原聲盒帶欣賞
    《我愛我家》在百花齊放的年代擺出的姿態又壞又痞,但又充滿某種壞孩子的天真,後來梁左驟然離世,王朔在悼詞裡寫「(梁左的)這些文字是厚道的,其中閃動著他的為人
  •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入駐騰訊微博
    新華網北京頻道7月4日電(記者殷麗娟)偉業我愛我家集團與騰訊房產3日在北京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偉業我愛我家集團集體入駐騰訊微博。「暑期微博租房」活動也正式在騰訊房產和我愛我家網站5i5j.com同步上線。
  • 回顧《我愛我家》超強卡司陣容
    《我愛我家》1993年誕生。有人走、有人留,其實有很多「被遺忘的超強卡司」。2017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版《我愛我家》全家福,只是缺了爺爺傅老和小姑賈小凡。2018北京衛視春晚版《我愛我家》全家福。到了《我愛我家》,變身接地氣的小媳婦和平,從此走上喜劇路。
  • 我愛我家接手?
    消息面上,有報導稱我愛我家確實在和蛋殼公寓洽談接受事宜,可能性非常大。此前當地時間11月17日,中概股蛋殼公寓表現亮眼,收盤暴漲75.18%,領漲中概股,報2.40美元,最新總市值為4.39億美元。而在此之前,蛋殼公寓經歷了近三個月的回調。蛋殼公寓股價從8月初的8美元左右一路跌至目前的2.40美元,期間跌幅達70%。
  • 我愛我家|陳詩穎:我愛我家 | 駿源杯 NO.007 期
    家是每個孩子成長的搖籃,是每個孩子溫暖的港灣;家是一個遮風的港灣,是一個我失敗、痛苦時的依靠。我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家。有一個幽默的爸爸,和藹的媽媽。母愛是細膩甜蜜,父愛則是深沉博大,而這件事卻溫暖到我的心間。
  • 我愛我家王鵬談海外置業
    我愛我家海外業務部副總經理王鵬在這個行業裡行走已有多年,他估計整個市場蛋糕大概在一年15萬~20萬套之間。除美國外,歐洲大約佔1萬套,新興的日本市場和東南亞市場超過5萬套的交易量。但是這些交易中有半數發生在境外,剩下一半雖然發生在中國,但是成交也非常分散。
  • 我愛我家布局海外,引領房產國際化投資
    近期,有不少旅美人士發現,在美國芝加哥等城市,能夠在主要街區上看見我愛我家公司的字樣,為此記者專門求證我愛我家集團相關負責人,確認了我愛我家集團正式進軍海外地產項目。據了解,我愛我家集團為房地產海外華投資專門成立了全資子公司,依託於我愛我家集團的資源,我愛我家海外致力於打造線上、線下聯動的專業化垂直海外置業平臺,為全球有海外置業需求的客戶提供一站式海外置業服務。
  • 電視劇《我愛我家》劇情片段合集
    我愛我家:葛優這是肚子還是麵缸,一頓把老爺子一周的早餐吃沒了2傅明吃飯的時候衝著電扇吹,被熱的不願意坐下來吃飯。 傅明決定要空調,要花兩千多塊買下志國單位的空調。我愛我家:宋丹丹醒來竟失憶,老傅說的話太搞笑,不信你不笑
  • 英達說本來讓張國榮演《我愛我家》
    英達說本來張國榮要上《我愛我家》的,結果因為宋丹丹,沒能拍成!當時,張國榮在北京做「英皇金融杯」歌手大賽的評委,英達過去探班,因為之前就說好要來客串的,只是沒有敲定那天,結果張國榮說今晚多晚都過去,但是宋丹丹那天請假去石家莊走穴去了,就這樣《我愛我家》完美的錯過了張國榮!
  • 借力數位化 我愛我家推進全新人才戰略
    我愛我家集團董事長謝勇在接受採訪時上表示,藉助數位化工具應用,傳統房地產中介將不斷在創新中與房企渠道、房後裝修、物業、社區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進行跨界融合,衍生出很多增值服務,需要更多專業人才、更高效率和服務水平。長期來看,這個行業將不再是人才窪地,會產生更多長尾業務,人才長期執業的空間和未來發展資源會越來越好。近年來,我愛我家集團實施「數位化轉型」。
  • 童謠:我愛我家(李嘉源演唱版)
    小歌手李嘉源近影我愛我家(童謠)詞曲:王德清演唱:李嘉源編曲、製作、錄音合成:郭延躍總策劃:李莉發行:北京星光佳莉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小橋流水去我家,一路唱來一路畫。(童聲合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天地抱著我的家,日月看著我的家。還是這片土最親,家中族譜是中華。(童聲合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家中族譜是中華。小橋流水去我家,一路唱來一路畫。唱得遍地開了花,畫來燕子剪彩霞。
  • 房產中介我愛我家、青島新聞網戰略合作籤約
    青島新聞網新房聯動事業部、房產中介我愛我家主要負責人及近百名房產中介我愛我家加盟企業家參加了此次籤約儀式。儘管伴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數位化浪潮無可避免地席捲著中介行業的每個角落,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被裹挾其間,但作為房地產行業的龍頭企業,房產中介我愛我家面對時代浪潮,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和突出的企業競爭力。近年來,房產中介我愛我家積極推進自身數位化轉型戰略。
  • 我愛我家丨「幸福一家人」第三期
    我愛我家丨「幸福一家人」第三期 2020-06-16 0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愛我家》是如何暴打當代熱搜的?
    相比各季限定的爆款網紅劇,《我愛我家》的粉絲愛得淡薄,也愛得長久 每日多愛一點點,日日復月月,月月復年年,年年復此生。 我愛我家後援會2013年註冊的微博,7年如一日。 別的電視劇都要討論最喜歡哪一集,《我愛我家》的粉絲只關心哪集最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