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達說本來讓張國榮演《我愛我家》

2021-01-11 五零三都是人才

英達說本來張國榮要上《我愛我家》的,結果因為宋丹丹,沒能拍成!

當時,張國榮在北京做「英皇金融杯」歌手大賽的評委,英達過去探班,因為之前就說好要來客串的,只是沒有敲定那天,結果張國榮說今晚多晚都過去,但是宋丹丹那天請假去石家莊走穴去了,就這樣《我愛我家》完美的錯過了張國榮!

英達和張國榮的緣分來自他們合作的《霸王別姬》。英達飾演的戲院老闆那爺和張國榮飾演的程蝶衣有著相當多的對手戲,也因此兩人成為了朋友。

而《我愛我家》作為當時國內最知名的情景喜劇片,廣受觀眾喜愛。劇中的每個一個故事都是來自生活,將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家長裡短的事搬上熒幕,讓所有觀眾感同深受,好像就是剛剛身邊發生的事一樣,簡單而又真實。特別打動觀眾!

《我愛我家》作為中國家庭情景喜劇的開先河之作,可惜當年錯過了張國榮,不然又會是讓人記憶深刻的畫面!可惜了!

相關焦點

  •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我愛我家》中本該有張國榮,可惜了
    這件事本身算是一個小插曲,隨著哥哥張國榮的離世,也就沒有人再提起了。但作為90年代最火的家庭情景劇,《我愛我家》如果能搭配上香港巨星張國榮,或許能更值得我們紀念。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像現在的什麼《演員請就位》、《我就是演員》等等,其實和《我愛我家》的本質是一樣的。
  • 張國榮「辭演」情景劇《我愛我家》,原因竟是宋丹丹,人生遺憾
    1993年,一部名叫《我愛我家》情景劇上映,讓我們看到了老北京的一家六口,幽默詼諧的日常,全劇長達120集。這部情景劇,集教育與娛樂、嚴肅與通俗、藝術為一身,向我們展示出了一副改革新潮中大千世界的波瀾壯闊,其中塑造的角色,就像是我們身邊人一般,特別的接地氣。
  • 英達執導新情景喜劇 不怕輸給《我愛我家》
    原標題:不怕輸給《我愛我家》 英達執導的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姊妹篇《我們一家人》,目前已完成第一季30集的拍攝,將於本月底在天津衛視播出。英達稱,希望借這部劇向《我愛我家》致敬,至於能否超越前作《我愛我家》,他直言:「我預測,觀眾會覺得沒有《我愛我家》經典,但《我愛我家》也是我的作品,輸也是輸給自己,沒什麼可怕的。」
  • 《我愛我家》幕後:新人編劇片酬都比大腕高,當年被批年度最差劇
    1993年,英達指導的《我愛我家》正式播出,成為我國影視劇史上第一部《情景喜劇》。最後《我愛我家》在演職人員滾動條中給王朔的定位是「總策劃」。不信,您再回頭看一看《我愛我家》。第二天,英達還真帶著人又去了一次,老師說的那小姑娘已經在等了,圓乎乎的小臉,賊大的腦門兒。見到英達兩眼放光,「您是《愛你沒商量》那位?我看過您演的戲,演的不錯,演得不錯!」一邊說著一邊居然先伸出手來要跟英達握手,英達握著小姑娘的手,心裡頭琢磨,要是真有賈圓圓這孩子,估計就是這樣了。
  • 《我愛我家》二十年後被說是「神作」,這大概是喜劇的分量
    我真的太喜歡這部劇了,它陪伴了我很多時光,特別是在大學寢室吃午飯的時候,總愛邊看《我愛我家》邊吃,莫名給人一種在家吃飯的感覺。而《我愛我家》曾經會有一位最大牌的客串演員,就是張國榮。但無奈因為檔期沒有調整好,張國榮最後以海報形式出現了……
  • 《我愛我家》的演員,有哪些又演過《地下交通站》?
    《我愛我家》的演員,有哪些又演過《地下交通站》?完全可以這樣說,從電視製作之精良,演員表演之用心,喜劇效果之突出等各方面看,都能稱得上是一部良心劇,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和《我愛我家》一較高下。英達在《我愛我家》中,客串了一個角色,電腦公司的總裁,一個外國人,說著一口標準的外國漢語,因為長得像中國人,被賈家以為是個跟班,戲份很少,但演得特別傳神。
  • 這不是《我愛我家》!英達回人藝導話劇與故去父母「相聚」
    上世紀六十年代,英達的母親北京人藝演員、翻譯家吳世良,曾將作品翻譯成中文,因一直沒出版,該手稿在特殊時期便失落民間。直至2019年,喜劇研究者,《我愛我家》資深劇迷「鄭捕頭」——鄭猛告知英達,上海某家拍賣行正準備拍賣其母親的一部手稿《陽光下的葡萄乾》,幾經周折在遺失近六十年後,方才失而復得。
  • 《我愛我家》重聚,巴圖深情演唱,宋丹丹一句感謝英達催人淚下
    《我愛我家》作為中國第一部室內情景喜劇是一代人心中的經典回憶。雖然已經播出數年,但是依然是不少人心中難以超越的經典之作,至今在網絡上評分很高。2月5日晚,北京衛視春晚上《我愛我家》劇組主創宋丹丹、楊立新、梁天等人時隔25年重聚首。
  • 60歲宋丹丹退役告別央視春晚,英達導演我愛我家,現場照片曝光
    英達導演,我愛我家的現場照片曝光宋丹丹承認,想在狀態好的時候退出春晚小編的話:近日,60歲的演員宋丹丹向媒體否認「他將出席今年的春晚」。觀眾喜愛的演員的離去,讓人心酸。黑土趙本山足以讓我們錯過一盆,陪伴無數觀眾的白雲也不會出現在除夕。"和宋丹丹老師的春晚是氣氛."「丹丹老師演的小品,黑土白雲——永遠的神系列我都還記得。」網友表示不願意。
  • 過了27年,《我愛我家》的演員們,都怎麼樣了?
    今天,看到了謝園老師去世的消息,想起了他在《我愛我家》裡演農民工寶財哥,這一晃27年過去了。《我愛我家》在中國喜劇界的地位不用說了吧,放到現在看也不過時,既通俗又深刻,那是常看常新。拍完《我愛我家》,因為英達
  • 《我愛我家》背後:英達出軌女編劇,宋丹丹「騙來」現場觀眾
    提到《我愛我家》,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官場氣濃鬱的傅明老爺子,經常打情罵俏的和平、賈志國兩口子,總愛裝小大人的賈圓圓,還有操著一口鄉音的小保姆……這些角色無一不在人們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部劇也把導演英達以及一眾演員捧火了,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好劇。
  • 【懷舊劇場】《我愛我家》的那些事兒
    《我愛我家》拍了已有20年啦。這是有戲君最愛的一部劇集,每次心情不好都要找出來看一看。雖然之後看的《成長的煩惱》、《生活大爆炸》之類的情景喜劇也都挺不錯的,但是,最愛還是《我愛我家》!下文根據《我愛我家》導演英達的採訪修改整理,由新星出版社提供素材。
  • 這不是《我愛我家》!英達回人藝導話劇與故去父母「相聚」|加戲
    上世紀六十年代,英達的母親北京人藝演員、翻譯家吳世良,曾將作品翻譯成中文,因一直沒出版,該手稿在特殊時期便失落民間。直至2019年,喜劇研究者,《我愛我家》資深劇迷「鄭捕頭」——鄭猛告知英達,上海某家拍賣行正準備拍賣其母親的一部手稿《陽光下的葡萄乾》,幾經周折在遺失近六十年後,方才失而復得。
  • 請到參演明星本已夠多夠大牌,此劇還差點請來哥哥張國榮客串
    要說電視劇中客串明星最多且從後來看堪稱強大陣容的,就要數情景喜劇《我愛我家》了。《我愛我家》將這些客串的明星叫做客座明星,120集中請到了非常非常多或者當年知名,或者後來成為明星的演員。其中有些人,從今天看來簡直有些不可思議。
  • 《我愛我家》的客串演員,你都認全了嗎?
    《我愛我家》這部室內情景喜劇,一直被奉為國產情景喜劇的經典。雖說情景喜劇的形式和拍攝方法屬於外來品,但是不得不承認,《我愛我家》無論從演員的功力,劇本的撰寫,劇組的工作人員,都集合了當年極具才華的一批影視工作者。
  • 回顧《我愛我家》超強卡司陣容
    《我愛我家》1993年誕生。有人走、有人留,其實有很多「被遺忘的超強卡司」。2017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版《我愛我家》全家福,只是缺了爺爺傅老和小姑賈小凡。2018北京衛視春晚版《我愛我家》全家福。到了《我愛我家》,變身接地氣的小媳婦和平,從此走上喜劇路。
  • 《我愛我家》全員回家,而那個讓我們笑了20年的大爺卻再也回不來了……
    1993年文興宇接演《我愛我家》中傅大爺角色,其實才52歲,頭髮都沒有白,卻要演出70多歲的感覺。每次去劇組,都要讓化妝師染成白髮。當初,他對於《我愛我家》也猶豫過。老爺子年輕時,是妥妥的青年才俊。只是在《我愛我家》之前,他已經許久未演過戲,怕演不好,一直跟導演說,我會盡我所能去演,我要是演得不好,你就把我換了。這就是老一輩藝術家對藝術的講究。
  • 《我愛我家》幕後:客串大腕怎麼請?觀眾的笑聲幾個意思?
    本文根據《我愛我家》導演英達的採訪修改整理,由新星出版社提供素材。《我愛我家》裡面有很多政治口兒的玩笑,為什麼可以通過審查?       當時審查也很難通過,與現在比也差不多,但是我們這部劇的顧問是王光英(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
  • 《我愛我家》:光陰的眼中你我只是一段插曲
    我那時候做副導演嘛,有些演員確實不好找,太邊緣的角色不能請大牌來,臨時抓演員、排演還不夠費勁的呢,沒辦法,就只能從劇組裡找人。有些角色確實要對形象做出很大的犧牲,不過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好玩的事。A:  我那會也不懂心理學,英達是讀這個專業的,他說你寫一幫病人吧,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寫了幾位妄想狂朋友,王志文演的特別開心,當時他特別火,一直想嘗試喜劇。
  • 《我愛我家》的導演英達,這次執導了一出不那麼好笑的話劇
    ,執導過的《我愛我家》早已成為中國情景喜劇的巔峰,其實他的人事關係一直在北京人藝,身份是話劇導演。《推銷員之死》和《譁變》,我看過另一部從國外引進的話劇《貴婦還鄉》。不過對我來說那並不是一次享受的經歷,也許是我才疏學淺或者懷有偏見,總感覺融不進那樣的劇情當中去,而且我受不了演員臺詞帶有的翻譯腔。這一次坐進劇場,我同樣害怕這種體驗再次出現。然而演員們一亮相一開嗓,我就意識到這次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