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縮在哪裡一動不動,縮成一個球,鼻子眼睛都掩藏起來,這便是刺蝟遇到危險時的反應。刺蝟不善於奔跑,面對天敵的時候,把身子捲起來,憑藉身體厚厚的盔甲來躲避天敵,令敵人無處下口。
不少小同學常問:「刺蝟的刺是天生的嗎?刺蝟媽媽懷孕的時候,會被刺蝟寶寶扎傷嗎?」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說說刺蝟的這個刺!
刺蝟身上的刺是角質蛋白,如同人類的指甲。刺蝟因個頭大小其身上的刺也不一樣,大概有16000-17000根刺,每根只有1毫米粗。外表上看,刺蝟一身尖刺,令人生畏,其實它們膽子非常小,主食昆蟲、蠕蟲和樹葉、草葉等,很少主動用身上的刺攻擊其他動物。
刺蝟的刺並非一出生就有,如果是那樣的話,刺蝟的媽媽如何消受得起。剛出生的刺蝟身上沒有刺,長有類似鱗片的角質物,這些「鱗片」就是刺的原型。隨著刺蝟的生長,「鱗片」從皮膚下萌出,不斷長長、變硬就形成了刺。
除了進行防禦,刺蝟的刺還具備「隱身」和搬運的功能。刺蝟身上黃色的刺,從遠處看活脫脫地一堆枯草,有時它們還將落葉附在身上,可以巧妙地和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使得天敵難以發現。外出覓食時,刺蝟還可以把吃不完的食物戳在身上,打回巢中享用。
另外,刺蝟的特點也引起了仿生學家的注意。美國科學家馬可·帕沃教授與美國宇航局噴氣動力實驗室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開發「刺蝟探測器」,這個寬1.6英尺寬的太陽能機器人外形酷似「刺蝟」周身布滿尖刺,以幫助其在低重力的環境下行走,以便收集火星表面土壤和巖石等標本。
編輯 / 陳雪
來源 / 科普中國等
文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聯繫電話:0991-880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