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的優雅》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刺蝟,只是多半不怎麼優雅

2021-01-08 葉凡的日記

一個是不安分的女孩,生於富裕家庭、父親是國會議員,聰明得可以說是天才。即便擁有看似完美的一切,卻著實厭倦生活中的所有,小小眼睛已看透成人世的虛偽與空虛,被老愛大驚小怪的媽媽誤認為精神異常。面對荒謬的外在世界,她為自己定了個人生目標一在十三歲生日當天自殺,並放火燒了父母的豪宅……

一個是人見人不愛的門房,在住滿達官顯貴、菁英分子的高級公寓,過著隱形人般的生活。耍笨、裝醜、耍粗俗,這是她每天必須謹守的本分。在掩人耳目的背後她的心靈密室塞滿胡塞爾現象學、弗洛伊德、中世紀哲學……

一少一老的奇異邂逅,她們如何蛻變、重生……

兩隻孤獨的刺蝟

喜歡《刺蝟的優雅》這部影片,溫吞細碎的情節裡閃礫的生活哲學和智慧,溫暖的情感,機智與精巧,充滿了哲理的語言,都讓我心動不已。生活的氣息,像曾經和現在、未來,有過的理想、失望和期待。

就如帕洛瑪說,要做追逐繁星的人,不要做魚缸中的金魚。

她用鏡頭去捕捉生活中的點滴,身邊的人,神經質的母親、脾氣暴躁的姐姐、整日忙著應酬的父親、那些裝模作樣的鄰居和政客們。

飯桌上,他們喋喋不休地講述著自己的理論,心不在焉地聽著別人的言談,展示著自己的優勢,掩示著缺失。

這便是我們生活中的人群,每一個人都那麼的不同,又那麼相似。人們像帕洛瑪一樣大的時候,是否也做過追逐繁星的夢呢?然而,當時光的陰影漸漸地埋沒掉初初的理想裡那點點滴滴的光彩,淺顯的智慧變成繁複的生活規則,人們是否終究會變成一條條美麗而相似的金魚?自由落入那隻透明卻無法穿透的狹窄魚缸。

如果想抗爭,便註定孤獨。如同帕洛瑪,如同勒妮。門房勒妮從未引人注目過,無論她的生活或她丈夫的死。她的工作低微,被人忽視,沒人去理會她說的話,沒人去看她閱讀的書籍,沒人去玩味她的貓的名字。她只是一個典型的門房。

她固守著寂寞,卻留給自己最自由的空間,偶爾吐出一兩句別人忽略的富有哲理的話,神情卻是冷漠煩躁的。

小津先生出現了,那個彬彬有禮的日本紳士,和高級住宅區裡的所有住戶一樣,有著體面的外表和身世,豐富的學識。

可他顯得那麼的與眾不同,他謙遜的微笑和目光,像散發著微光的能量,能照亮別人的內心,所有隱匿的線條都會顯現,所有黯淡的礦石都會發光。

他帶給勒妮溫暖的感情期待,並牽引著她深藏的自己,再次擁有了追尋幸福的勇氣。

他也帶給帕洛瑪不一樣人生思考,如何在虛偽的世俗中從容地生活。

帕洛瑪跟小津先生說出了真實的勒妮「我感覺她只是故意裝得很懶散,其實內心跟刺蝟一般細緻。性喜孤獨,優雅得無以復加。渾身是刺,一座如假包換的堡壘。」

生活大多不如意。選擇做條美麗的魚,還是一隻外表醜陋的刺蝟呢?

做魚吧,生命有限,不如盡情地展示美麗,自我封閉或者隨波逐流,也許有一個美好的人能撈你上岸;

偽裝成一隻刺蝟嗎?躲在狹窄的房間裡,用一杯茶或一本書去開啟生活的智慧,用孤獨之外的生命哲學,去填滿人生的空虛和孤寂。相信有個人總會到來,發現你內心的柔軟。

然而,勒妮的突然死亡令人惋惜不已,但也是她的死亡,阻止了帕洛瑪的悲劇。女孩看到,原來死亡並不如自己想像的平靜美好,因為,再也看不到所愛和愛自己的人。某種意義上死亡拯救了女孩和她的人生。

重要的不是死亡,而是死亡的時候你在做什麼。而勒妮,正準備去愛。

作者妙莉葉·芭貝裡在這本書借勒妮和帕洛馬談論哲學、談論美學、談論日本文化。我們每個人都待著刺蝟的刺,同時也在追逐著刺蝟的優雅。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我相信這世上一定有一個能感受到自己的人,那人未必是戀人,他可能是任何人,在偌大的世界中,我們會因為這份珍貴的懂得而不再孤獨。

—— 妙莉葉·芭貝裡《刺蝟的優雅》

「Nous sommes tous des hérissons dans la vie. Mais le plus souvent, sans élégance.」

「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刺蝟,只是多半不怎麼優雅。」

相關焦點

  • 《刺蝟的優雅》|生活中我們都是刺蝟,只不過多半不怎麼優雅
    /米歇爾女士讓我想起刺蝟,渾身豎滿尖刺,像一座真正的城堡。但我認為,她和這些表面慵懶的小傢伙一樣,內心深處其實很細膩,性喜孤獨,而且異乎尋常的優雅/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一部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原來理解看懂一個人不需要一年兩年,有時候只需要一瞬間,只需要你用心。
  • 電影|《刺蝟的優雅》
    文|周幾裡電影臺詞: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刺蝟,只不過多半不怎麼優雅。
  • 《刺蝟的優雅》做刺蝟也要做只優雅的刺蝟
    就像片中小女孩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隻刺蝟,只是不那麼優雅。這個片中的門房卻是那隻優雅的刺蝟,為什麼呢?在冷漠的外表下,她有一顆溫暖、細膩的內心。她喜歡讀《安娜•卡列尼娜》,並能在不經意間隨口說出其中的句子。在常人看來這只不過是她自己說出的話罷了,沒什麼可注意的。但這被同樣有一顆細膩而溫暖的心的日本裔小津先生所察覺到。我真的感嘆於門房荷妮遇到了貴人,實屬人生幸事。
  •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但也可以活得很優雅
    「從外表看,她滿身都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堅不可摧的堡壘,但直覺告訴我,從內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蝟一樣的細膩。刺蝟是一種偽裝成懶洋洋樣子的小動物,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卻有著非凡的優雅。」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裡,12歲的富家小姐芭洛瑪這樣評價她的門房荷妮。
  • 《刺蝟的優雅》,我是一隻刺蝟,在時光的長河中,仰望天上繁星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靈魂深處的優雅。-《刺蝟的優雅》《刺蝟的優雅》是Les Films des Tournelles公司出品的劇情片,電影改編自法國女作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的同名小說《刺蝟的優雅》。
  • 刺蝟的優雅 /妙莉葉·芭貝裡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 《刺蝟的優雅》刺蝟的優雅短評
    導演為什麼要安排勒尼的死,我想是為了讓愛和溫暖停在這裡,料想如果勒尼和小津先生走在一起,在這幢看似每個人都帶著優雅的高級公寓裡亦或是這個世俗的世界裡,她要承受的壓力和責難又會有多少。小津先生當時說:她的確不認識你。這個骨子裡優雅,精神豐富,嚮往愛和溫暖的女人,是她們並不認識的長滿刺的勒尼。底層的身份,富足的精神,華麗的外表到底什麼比較重要?刺蝟哪怕是優雅的,也只能隱藏起來,不被人靠近。
  • 《刺蝟的優雅》:那些有稜角的人都有一個優雅的魂
    電影《刺蝟的優雅》是由法國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是一部深刻的生活哲學電影。它主要講述了在法國的某所高級公寓裡,一群光鮮亮麗、地位顯赫的上流人士過著荒誕的、虛偽的「幸福」生活。高貴的優雅之下隱藏的是醜陋和不堪。
  • 做一隻優雅的刺蝟
    看過一部電影《刺蝟的優雅》,看門人米歇爾夫人總是一副冷臉面對人群,與周圍的人保持著一扇門的距離。門裡就是她自己的世界,她被人貼上了很多標籤,又老又醜又矮,尖酸刻薄,乖戾孤僻。可是她無視別人的眼光,泰然自若地恪盡職守,冷傲地回應所有的敵意。
  • 電影隨筆|《刺蝟的優雅》
    這部小說拿到手裡的時候,我知道我會看的,但我那時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看。書跟讀者的緣分就是這樣。有的書,你一看一聞,就對路子,但不見得會立馬產生想要去了解她(他)的激情。好些書,就像一個驚鴻一瞥感覺良好的路人,要轉化成熟人甚至朋友,得看機緣。至於說與書之間產生愛情,那不是讀者自己能夠掌控的,那是神跡;在人一生的閱讀史中,這種美妙的遭遇並不多的。
  • 《刺蝟的優雅》,即使生活卑微,依舊能擁有優雅的人生
    在影片中,法式的優雅與日式的精緻合二為一,融合得相得益彰,告訴我們如何用法式的優雅抵禦日常生活中的粗糙感。國會議員一家四口住在巴黎左岸的高級公寓裡,這所公寓裡的大多數都是上層社會的人物,外表光鮮地位顯赫,卻有著虛偽的生活。議員的小女兒芭洛瑪是個12歲的小天才,古靈精怪,不屑於大人們的謊言,看透了上層社會生活的空虛和荒誕,看透了生死,於是她打算在12歲生日那天自殺。
  • 《刺蝟的優雅》:為了不受傷害,我偽裝成一隻扎人的刺蝟
    "我希望從書中得到慰籍、治癒和一顆淡然的心」點擊上方「關注」,和你一起靜心閱讀人人都只看到刺蝟滿身的刺,卻沒有人知道刺蝟的內心是多麼的優雅。—— 《刺蝟的優雅》012006年,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發表了她的第二部小說《刺蝟的優雅》,這部小說一經出版便得到了關注和暢銷。
  • 《刺蝟的優雅》願生活中的你我,都如刺蝟一樣,外硬內軟
    想做生活中的刺蝟,銅牆鐵壁把自己包裹起來,不被生活的張牙舞爪嚇哭,但我遠遠沒有自己想像中那樣堅硬。在鋼鐵稜角中穿行到頭破血流,然後悲戚痛哭到沒有優雅可言。所以我喜歡甚至隱隱羨慕平凡至極但優雅無比的荷妮。
  • 《刺蝟的優雅》: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
    《刺蝟的優雅》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妙莉葉·芭貝裡的同名小說,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在一棟大樓裡,住這幾個毫不相關的陌生人,他們的內心都有著自己的孤獨,就是這樣的三個人,卻在某一天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走到了一起,而從他們相識的那一刻開始,孤獨的靈魂產生了共鳴,他們起了身上的刺,不再是扎人的刺蝟,生活中的一切都隨之發生了改變,至於心中的那份孤獨感,好像也逐漸變得不一樣了。
  • 魏如萱《優雅的刺蝟》 優雅之下的多重意境(圖)
    聽魏如萱《優雅的刺蝟》專輯之前,碰巧看了根據法國女作家妙莉葉·芭貝裡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刺蝟的優雅》。除了對文字靈感的借用之外,兩者之間的共同之處還在於,它們都帶有左岸卓爾不群的先鋒氣質,都應是文藝女青年珍愛的口袋收藏。
  • 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
    剛看到這個片名的時候很奇怪為什麼不叫《優雅的刺蝟》,而是《刺蝟的優雅》,看完之後才知道影片一直在以細膩的女性導演視角解讀「優雅」。
  • 溫情解讀《刺蝟的優雅》,將那些難以啟齒的秘密都說了出來!
    BGM:溫野 - 星塵結尾影評文案:《刺蝟的優雅》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妙莉葉·芭貝裡撰寫的長篇小說我們的世界,有一點希望,有一點失望,我時常這麼想我們的世界,有一點快樂,有一點悲傷,誰也無法逃開幸福的人總是相似,而不幸的人卻各有各的不幸人浮於事,總會體會到這兩種境遇而這個世界刻板也不友善,還充滿偏見所以我們的生命是多麼的貧瘠而疲憊,如此沉重而哀傷當那些無奈
  • 電影推薦:《刺蝟的優雅》
    生活在現代都市裡,每個人都是不自覺的「偽裝者」,戴著各種面具,扮演各種角色,卻同樣渴望被了解,渴望遇到那個能看穿你的面具、直抵你內心的「破壁人」。11歲的小女孩帕洛瑪生活在巴黎一個富裕的家庭,父親是國會議員,從小衣食無憂,然而她想的最多的問題竟然是——死亡。
  • 電影《刺蝟的優雅》,人人都是刺蝟,有我們看不見的優雅
    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群體,本身帶有一定的等級特徵,但其實外表的階級特徵也並不能證明什麼,只是代表一部分。就像一隻刺蝟,用滿身的尖刺偽裝自己保護自己,低調不吸引人是最好的自我保護。荷妮,是一位體態豐滿,土裡土氣的女門房,善於以邋遢粗俗的形象在豪門間遊走。
  • 《刺蝟的優雅》:平凡的高貴中 蘊含著對女性愛情和成長的啟迪
    真正的精神貴族,卻是小女孩帕洛瑪和門房荷妮,她們在同一棟公寓裡的不同角落偷偷地過著自己優雅的精神生活。直到小津格朗搬來,他用自己的敏銳覺察到了兩個人的不同凡響。就這樣,原本沒有任何交集的三個人形成了交集。《刺蝟的優雅》是一部能發人深省的影片,它充滿著哲學性,給我們展示了蘊含在平凡人中的高貴靈魂,讓人們反思自己,同時引發人們對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