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但也可以活得很優雅

2021-01-08 新民晚報

「從外表看,她滿身都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堅不可摧的堡壘,但直覺告訴我,從內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蝟一樣的細膩。刺蝟是一種偽裝成懶洋洋樣子的小動物,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卻有著非凡的優雅。」

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裡,12歲的富家小姐芭洛瑪這樣評價她的門房荷妮。

芭洛瑪住在一套高檔住宅裡,家境富裕。在大人眼中是一個古怪、孤僻、不合群、不喜歡和家人待在一起的孩子。她則認為自己是一條永遠也突破不了重圍,令人擺布的金魚,她覺得自己人生的終點便是金魚缸。她想像各種的死亡方式,決定要在12歲生日前拍一部電影。

直到她遇到了荷妮。

54歲的荷妮,身材肥胖,髮型萬年不變。在高檔住宅樓裡做門房,每天打掃垃圾,收發郵件。她彬彬有禮卻又冷漠絕情。她將自己隱藏在看門人的角色裡日子日復一日,死氣沉沉。然而她卻有另一個不為人知的世界:一屋子品位高雅的書籍和唱片,她喜歡讀書時喝茶、抿巧克力,優雅至極,在她侷促、拘謹、卑微的外表下,藏著一顆豐富、深邃、優雅的心靈。

她像一隻刺蝟,將自己的優雅、興趣小心翼翼地藏好,在無人紛擾的世界裡,享受自己內心獨處的那一片寧靜。她與芭洛瑪一樣,都是現實生活的格格不入者,她們把自己蜷縮在硬刺的包圍裡,冷眼打量著這個世界。

直到有一天小津先生出現。

小津先生的與眾不同在於他對待門房、僕人與上流社會的政要與精英一樣溫和、禮貌。他文質彬彬,舉止優雅。他溫和有禮,像是一束溫暖的微光。

入住的第一天,小津就細膩地發現了荷妮的與眾不同。在與芭洛瑪簡短友好的對話中,他們彼此也在心間亮起了相互輝映的星光,建築了相通相惜的橋梁。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短短兩句仿佛密碼開啟了小津先生與荷妮兩個毫不相干地人的系統兼容模式。他打聽她的貓的名字,猜她喜歡《安娜·卡列妮娜》,於是送她這本書;他邀請她去家裡吃晚飯,飯後一起看錄像帶。荷妮一眼認出牆上掛的圖片正是小津安二郎作品《宗方姐妹》中的「紅豆雪山」,兩顆心互相叩擊的瞬間眼神交錯,電火雷鳴。

小津鍾情於有著刺蝟外表、優雅內心的荷妮,他帶荷妮去自己最喜歡的餐館慶祝生日。得到邀請後,荷妮的內心激動而不安,雖然她內心無比渴望這種幸福的滋養,但是她的卑微與自卑始終捆綁著她,她自慚形穢,覺得自己不配擁有美好的愛情,她如同刺蝟一般,把柔軟的心藏在厚厚的刺殼裡。她的拒絕信寫了又撕、撕了又寫。

為打消她的自卑,小津為她送來了禮服、披肩、高跟鞋,並附上紙條,「請接受幾件簡樸的衣服」。荷妮臉上露出了少女般的笑容,閃爍出奪目的光彩,以至於她與小津先生一同散步遇到鄰居太太,對方居然沒有認出她來。

晚餐吃得很愉快,兩顆孤獨而溫熱的心前所未有地靠近,前所未有的滿足。大提琴悠揚而沉靜,故事卻戛然而止,荷妮在車禍中去世。她如此安詳、平靜地離去,如此優雅地謝幕,因為她早已對生死安之若素、超脫如常。她曾經對芭洛瑪說,「重要的不是什麼時候死,而是死亡那一刻我們正在做什麼。」

人人如刺蝟,優雅者寡。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偌大的世界中,我們會因為這份珍貴的懂得而不再孤獨。

想起村上春樹說過:孤獨一人也沒關係,只要能發自內心地愛著一個人,人生就會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燈火闌珊處,自有耐寒人。(張梅)

相關焦點

  • 《刺蝟的優雅》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是刺蝟,只是多半不怎麼優雅
    在掩人耳目的背後她的心靈密室塞滿胡塞爾現象學、弗洛伊德、中世紀哲學……一少一老的奇異邂逅,她們如何蛻變、重生……兩隻孤獨的刺蝟喜歡《刺蝟的優雅》這部影片,溫吞細碎的情節裡閃礫的生活哲學和智慧,溫暖的情感,機智與精巧,充滿了哲理的語言,都讓我心動不已。生活的氣息,像曾經和現在、未來,有過的理想、失望和期待。
  • 閱影 | 《刺蝟的優雅》:孤獨而深刻的靈魂如刺蝟一般細膩而優雅
    《刺蝟的優雅》圍繞女主芭洛瑪對於生死問題的思考展開,並隨著劇情的推進,介紹了一個其貌不揚的寡婦門房荷妮。(註:門房指看門人)大家都認為荷妮庸俗不堪,脾氣暴躁,整天只與肥皂劇和一隻肥貓為伴,但實際上她卻在自己的小空間裡研讀弗洛伊德、胡塞爾現象學和中世紀哲學。她不善交際不求物慾,亦沒有美貌名利的困擾,在書的環繞中獨自度過一天又一天。
  • 《刺蝟的優雅》|生活中我們都是刺蝟,只不過多半不怎麼優雅
    /米歇爾女士讓我想起刺蝟,渾身豎滿尖刺,像一座真正的城堡。但我認為,她和這些表面慵懶的小傢伙一樣,內心深處其實很細膩,性喜孤獨,而且異乎尋常的優雅/今天我想給大家推薦一部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原來理解看懂一個人不需要一年兩年,有時候只需要一瞬間,只需要你用心。
  • 《刺蝟的優雅》: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
    《刺蝟的優雅》: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對於孤獨的人來說,無論他們之前是否相識,是否曾經有過交集,在他們走到一起的那一刻,就會發自內心地產生一種不約而同的共鳴。《刺蝟的優雅》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妙莉葉·芭貝裡的同名小說,這是一部關於「孤獨」的電影,在一棟大樓裡,住這幾個毫不相關的陌生人,他們的內心都有著自己的孤獨,就是這樣的三個人,卻在某一天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走到了一起,而從他們相識的那一刻開始,孤獨的靈魂產生了共鳴,他們起了身上的刺,不再是扎人的刺蝟,生活中的一切都隨之發生了改變,至於心中的那份孤獨感,好像也逐漸變得不一樣了。
  • 《刺蝟的優雅》&《天使愛美麗》:同一個巴黎,不同的孤獨
    《刺蝟的優雅》是可以和更為著名的《天使愛美麗》連在一起看的法國經典電影,因為這兩部片子的相似與差別都十分微妙,有對同一座城的不同視角,也有對同一命題的相互延展與補充。關於地點故事的坐標都定在巴黎,《天使愛美麗》在北邊兒的蒙馬特,《刺蝟的優雅》在左岸葛內樂街七號的一棟富人公寓。
  • 《刺蝟的優雅》:兩顆優雅而孤獨的靈魂,是法國女性主義的崛起
    導演用細膩的鏡頭,向我們展現了現代社會下法國女性的真實生活狀況,通過對女性豐富內心世界的描繪,引發我們對女性主義的重視。對於《刺蝟的優雅》這部電影,如果單純從故事內容上進行解讀,會錯過這部電影的很多魅力所在。所以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從兩個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女性視角的敘事方式、富有特點的人物形象以及影片背後展現出的女性獨立意識和女權主義的崛起四個方面深入解讀。
  • 刺蝟的優雅 /妙莉葉·芭貝裡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 優雅與刺蝟
    下面小編就把自己感興趣的點列一下:1、帕洛瑪和勒妮的「優雅」並不僅僅在於保持探索內心世界或閱讀的趣味,而在於對虛偽庸俗的拒斥。拒斥往往顯得不優雅,這就成了刺蝟,所以刺蝟是優雅與粗野的結合。帕洛瑪說「她(勒妮)讓我想起刺蝟,渾身豎滿尖刺,像一座真正的堡壘。但我認為,她和這些表面慵懶的小傢伙一樣,內心深處其實很細膩,性喜孤獨,而且異乎尋常的優雅。」2、刺蝟是一種對立的形象,沒有對立,就沒有形象,沒有形象,就很難看見「優雅」,就像很難發現庸常生活裡的善意。
  • 電影《刺蝟的優雅》,人人都是刺蝟,有我們看不見的優雅
    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群體,本身帶有一定的等級特徵,但其實外表的階級特徵也並不能證明什麼,只是代表一部分。就像一隻刺蝟,用滿身的尖刺偽裝自己保護自己,低調不吸引人是最好的自我保護。荷妮,是一位體態豐滿,土裡土氣的女門房,善於以邋遢粗俗的形象在豪門間遊走。
  • 《刺蝟的優雅》:一個女人最好的活法
    但一直以來,我們都忘了,女人活得漂亮這件事,本就無關年齡。不管多少歲,一個善良,努力生活,熱愛讀書,懂得充實自己的女人,總是值得被愛的。活得很貧窮的荷妮,給自己造了一間小型圖書館。在大家眼中,她是一個很普通的中年女人,但她並沒就這麼普通的活著,她靠自己的雙手,把自己普通的生活,過得很優雅。這才是人生不普通的終極秘籍。我們很多人生來本是平凡的,只有普通工作,普通長相,普通生活,但那又如何?
  • 《刺蝟的優雅》孤獨而優雅,克制而情深
    《刺蝟的優雅》one故事是圍繞女孩帕洛瑪、門房太太荷妮、住客小津先生開始的。國會議員這一家人的小女兒帕洛瑪非常的聰明,12歲就看透了許多事情的本質,從她母親照顧植物的神情狀態就看出了問題,又從金魚聯想到自己的命運,她計劃在13歲生日時自殺。
  • 哲學與智慧的優雅靈魂——《刺蝟的優雅》#法國電影推薦#
    //weibo.com/dianyingxuetang【微信平臺帳號】FilmatSHNU刺蝟的優雅故事發生在巴黎左岸一棟居住著上層社會精英的高級公寓,不到12歲的女孩芭洛瑪天資聰穎,卻孤獨自閉,有著各種古怪想法,是父母眼中的「怪」孩子。她將生活在公寓裡的有錢人們比作金魚缸裡的金魚,而她不願成為命運已被註定的魚,所以計劃在生日那天選擇自殺。自殺前芭洛瑪決定拍一部「生命為何如此荒謬」的電影作為告別儀式,於是她拿起攝像機,將鏡頭對準身邊的人,她的家庭,她的鄰居,以及路人。
  • 《刺蝟的優雅》:一部評分高達8.8的極有味道的文青電影
    文 / 橘子喜喜電影《刺蝟的優雅》改編自妙莉葉·芭貝裡寫的小說,豆瓣評分8.8分。是無意中發現的影片,沒有大肆宣傳但卻出奇的好看,適合獨自一個人看,因為它是一部孤獨的片子。影片講述的是生活在同一所公寓裡兩類不同的人的不同生活態度。
  • 《刺蝟的優雅》,我是一隻刺蝟,在時光的長河中,仰望天上繁星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靈魂深處的優雅。-《刺蝟的優雅》《刺蝟的優雅》是Les Films des Tournelles公司出品的劇情片,電影改編自法國女作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的同名小說《刺蝟的優雅》。
  • 《刺蝟的優雅》做刺蝟也要做只優雅的刺蝟
    就像片中小女孩所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隻刺蝟,只是不那麼優雅。這個片中的門房卻是那隻優雅的刺蝟,為什麼呢?在冷漠的外表下,她有一顆溫暖、細膩的內心。她喜歡讀《安娜•卡列尼娜》,並能在不經意間隨口說出其中的句子。在常人看來這只不過是她自己說出的話罷了,沒什麼可注意的。但這被同樣有一顆細膩而溫暖的心的日本裔小津先生所察覺到。我真的感嘆於門房荷妮遇到了貴人,實屬人生幸事。
  • 豆瓣8.8:人人都像刺蝟,但很少保持優雅!
    《刺蝟的優雅》(2009)《刺蝟的優雅》改編自法國小說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撰寫的小說,由莫娜·阿查切導演。「2006年,女作家、哲學教授妙莉葉·芭貝裡(MurielBarbery)寫出了自己的第二部小說《刺蝟的優雅》,小說一經推出就十分暢銷,並先後獲得了喬治·布哈桑獎、國際扶輪社獎、07年度法國書商獎等多項大獎。」
  • 周五放映丨《刺蝟的優雅》
    所以本周五,我們將放映這部超治癒的電影——《刺蝟的優雅》。本片講述了一棟中產階級公寓裡,11歲小女孩帕羅娜和看門人勒妮的故事。小女孩出生良好,卻異常早熟。按照她的話來說,她父母是富人,她未來也將是富人,可是她卻決定,在自己12歲生日時——自殺。
  • 法國電影《刺蝟的優雅》
    剛看到這個片名的時候很奇怪為什麼不叫《優雅的刺蝟》,而是《刺蝟的優雅》,看完之後才知道影片一直在以細膩的女性導演視角解讀「優雅」。
  • 《刺蝟的優雅》:也是脫離了狹隘魚缸的那條金魚
    在我們談論關於電影《刺蝟的優雅》的觀影感受之前,先對目前已有的對小說和電影的解讀進行簡單的梳理和歸納,目前對電影可見的中國觀眾具有代表性的解讀大致可以主要分為:一是電影充滿了女性主義的意味,表現了女性視角下的隱喻敘事對男權中心文化的反叛和抗爭、對法國電影傳統女性形象的顛覆、對「灰姑娘」式愛情童話的現實表現,再現了女性在現代社會的真實生活境遇以及女性對自身命運、生命意義的追問與思考
  • 《刺蝟的優雅》:人們從來不曾認識你
    「外表全是刺,防守嚴密,內心卻像刺蝟一樣細緻,喜歡偽裝成慵懶的模樣,特別愛好孤獨,而且非常高雅」,這是《刺蝟的優雅》扉頁上的話,也是對女主人公勒妮最準確的評價。像刺蝟一樣優雅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用帕洛瑪的話來說,勒妮「從外表看,她滿身都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堅不可摧的堡壘」,「從內在看,她也是不折不扣的有著和刺蝟一樣的細膩」「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卻有著非凡的優雅」。主人公勒妮和其他的人,總是會形成一種不一樣的氛圍,她努力學著一個門房應有的模樣,儘管這和原本的她格格不入。而原本的她擁有著高貴優雅的氣質,同樣與門房的身份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