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蝟的優雅》圍繞女主芭洛瑪對於生死問題的思考展開,並隨著劇情的推進,介紹了一個其貌不揚的寡婦門房荷妮。(註:門房指看門人)
大家都認為荷妮庸俗不堪,脾氣暴躁,整天只與肥皂劇和一隻肥貓為伴,但實際上她卻在自己的小空間裡研讀弗洛伊德、胡塞爾現象學和中世紀哲學。她不善交際不求物慾,亦沒有美貌名利的困擾,在書的環繞中獨自度過一天又一天。
芭洛瑪隱約發現了這個秘密,在芭洛瑪眼裡,世俗中的成人就像是魚缸裡的金魚,以為自己在追逐天上的繁星,實際上跟老撞同一扇玻璃窗的蒼蠅一樣,只是把時間都耗在金魚缸裡。
而荷妮卻是一個例外,「從外表看,她滿身都是刺,是真正意義上的無堅不摧的堡壘,但我的直覺告訴我,從內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蝟一樣地細膩,刺蝟是一種偽裝成懶洋洋樣子的小動物,喜歡封閉自己在無人之境,卻有著非凡的優雅。」
在窮苦、失去伴侶、被周圍人不重視的情況下,在經歷了十幾年的孤獨滄桑後,荷妮依然把清苦孤獨的生活過得像一首詩。
調查的人群樣本中,他們72.19%在外地生活,在家鄉生活的佔19.23%,而經常出差、漂泊不定的佔比為8.58%。
調查顯示,61.47%的人,平時會感覺孤獨;不會感覺孤獨的佔比為38.53%。
在孤獨感出現的頻率上,偶爾孤獨的人佔51.77%;經常孤獨的佔27.22%;每天都會孤獨的佔21.01%。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數據來源2017年度職業數據白皮書《孤獨經濟》
艾略特在《荒原》裡寫,「我看見成群的人,在繞著環形走,人人的眼睛都盯著腳前。」 這狀況,就像是芭洛瑪眼中的金魚,就像是擠在地鐵裡,堵在車流中的我們,即使被人群包圍,也時常會感到孤獨。
《刺蝟的優雅》裡面,年老的女寡婦荷妮,只是一個毫不起眼的門房,大家都認為荷妮庸俗不堪,脾氣暴躁,她不善交際不求物慾,獨自在書的環繞中獨自度過一天又一天。在你看來你覺得她是孤獨的嗎?你覺得孤獨是什麼?
我覺得她不孤獨,因為她並不是孤身一人,她周遭有很多能夠和她產生情感共鳴的事物,並且她也很享受這個過程。
其實我覺得我並不覺得女門房是孤獨的,至少從內心來說,她是非常充實和自我的。人人都會經歷一個孤獨的情緒,不管是表面的孤獨還是內心的孤獨。孤獨是一種自我感受。當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的時候就是真正的孤獨,如果自己已經樂在其中,就不是孤獨。
不孤獨,因為在電影的結尾她遇到了愛她的人。該怎麼樣界定孤獨?我認為是表面的孤獨和內心的孤獨,是alone和lonely的區別。
有一次下了78節課之後,我打電話給高中朋友,但她因為在上課就沒有接電話,之後等她再打回來的時候,我就開始上課了。其實原本那天是想向她分享一些開心的事的,但因為時間差,我突然一下就覺得有些失落,這可能就是距離下的孤獨感。
我也許會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孤獨,比如一個人走在路上卻需要傾訴的時候,因為暫時找不到人說話,那一刻我覺得我是孤獨的。
《荒原》寫於近100多年前,《刺蝟的優雅》創作於2009年,然後不論時間如何推演,不論交流日益便捷,最終,我們都身處這一片荒原,面對著這「孤獨化」的社會現實。
就像採訪中許多人回答的那樣,孤獨是必然存在的生活狀態。但是孤獨並不意味著寂寞或者沮喪,相反正因為在孤獨中沒有矯飾,沒有刻意,沒有為了任何目的性的展示,在這種極致純粹的情感中,我們才能更接近自身。
面對孤獨,我們要像電影中的女門房一樣學會把孤獨轉換成與自己獨處的時光,在「孤獨」的境遇中尋找更真實的自己。
孤獨有沒有哪個時期成為一個很困擾你的感受?孤獨對你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一開始面對孤獨,我可能更多的感受是不適,我會因為孤獨的感受而更加地自我封閉,但之後我才發現因為逃避我錯過了很多本來的美好。隨著人的年齡增長,我現在慢慢學會了和孤獨相處,這可能就是長大了。
孤獨是一個不可避免的生活狀態,是一個價值中立的事實,能不能處理好靠的是你自己生活中是否有支撐力,而它最後到底意味著什麼靠的是你處理的方式。
有好有壞,某些情況是好的,某些情況是壞的。當遇到孤獨時,學會反思和和解。反思的是為什麼會處於這個境遇,但不管怎樣要學會和自己和解。
你是怎麼樣去化解這些情緒的?孤獨對你個人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沒有很刻意地去處理。大概就是寫一些文字,看幾部電影來度過那一段時間。
看書、看電影、聽自己喜歡的歌找尋自己的精神依託,就算有些時候獨身一人,也不會感覺到內心的孤獨。
每當我覺得自己孤獨的時候,只要想到有很多以前的人和以後的人和我一樣,就不會有這種孤獨的感覺了。
學會和孤獨相處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簡單過程,它或許要耗費很多時間,或許要藉助不同的工具。好在歲月漫長,我們仍然有時間去探索和發現,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解決方式。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蝟,或許有天我們會遇到一個頻率相同的人,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而在那一天來臨之前,耐心等待吧。嘗試和孤獨相處,嘗試與自己對話,讓自己的靈魂變得深刻和優雅。
換句話說,這裡從未是一片孤獨的荒原。
-南京大學學生會-
圖文 I 徐小清 網絡資料
美編 I 劉藝琳
責編 I 全超琪 吳睿丹 朱洪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