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達雲睿:用意念操控無人機,用睡眠儀推動腦機接口技術落地

2020-12-24 雷鋒網

眼前是一架看似平平無奇的無人機。

不同於我們以往認知的是,這架無人機可完全用意念操控,在意念控制模式下起飛後,利用頭部的體感動作便可進行操控。

頭往右偏,無人機就向右飛。

越專注,無人機就飛得越高。

連續眨兩下眼,無人機就能倒數 3、2、1 拍下一張靚照。

此外,抬頭可控制無人機前進、低頭可控制無人機後退、咬住牙齒後跟再鬆開可使無人機平穩降落。

而這樣的一架無人機,正是來自一家生物信息傳感與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提供商——深圳創達雲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UDrone」系列。

藉助腦電波提升專注力、改善睡眠質量

雷鋒網了解到,UDrone 意念掌上智能自拍無人機套裝由 UDrone 無人機和 UMindLite 頭環組成。戴上 UMindLite 頭環、連接並設置 APP,UDrone 無人機便可測量佩戴者大腦中的電活動,跟蹤動作,並將信號轉換為指令以控制操作。

【UMindLite 頭環】

值得一提的是,UDrone 無人機可將專注力量化,主要針對兒童、青少年專注力訓練而打造。

雷鋒網注意到,這一無人機還有雙人 PK 模式,哪一方的專注力更高,無人機便會靠近哪一方。可見,這款無人機主要旨在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

相比之下,這家公司的另一款檢測腦電波的睡眠跟蹤監測儀——UMindSleep 迷你腦電睡眠儀則顯得更為「正經」。

眾所周知,睡眠對身體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據創達雲睿創始人賀超介紹:

我國有 35.97% 的人有睡眠困擾。其中,反覆不斷嘗試各種睡眠改善方法的人超過 80%,而通過專業睡眠監測找出問題對症治療的人不足10%。

雷鋒網了解到,目前常見的睡眠監測方式有 2 種:

醫院多導睡眠監測儀 PSG(醫療級單次精準監測):佩戴、安裝設備,頭部塗抹導電膏,在醫院睡眠監測室睡一整晚,2-3 天后可取報告。這種方式監測的結果較為精準,但流程複雜。智能手環、睡眠監測 APP 等跟蹤監測設備(非醫療級長期跟蹤監測):不觸及腦電波參數,主要通過體動、心率、呼吸率等標準對睡眠質量進行評估,較為方便,但精準性不足。基於此,UMindSleep 的主要功能就在於精準量化睡眠過程、評估睡眠質量、分析睡眠問題,並協助找到正確的睡眠改善方法。

一方面,作為醫療級精準監測穿戴設備,以美國睡眠醫學學會(AASM)及臨床醫學標準為依據,動態監測人們睡眠期間的腦電波,並運用人工智慧算法對腦電波進行實時睡眠分期;另一方面,相比常規的醫療級設備,體積較小,使用起來也較方便。UMindSleep 主要包括充電盒、睡眠儀主體和醫用電極貼,最終的睡眠數據可連接 APP 看到。

腦機接口技術何時實現商業化成功?

通過腦電波提升專注力、改善睡眠質量的背後,正是時下最熱門的黑科技之一:腦機接口技術。

收集、分析腦電波信號,根據結果發出相應的指令,從而控制外部設備,腦機結合的原理對我們來講可能已經不陌生了。

實際上,早在 1963 年,一位英國醫生 Grey Walter 為確認癲癇病人的腦內病灶,在其貼近大腦皮層的地方放了電極,清晰地獲取了病人的神經活動。

一天,Grey Walter 突發奇想,在病人們觀看幻燈片的時候,把腦電電極連接到了自製的「電位轉換器」上,將其大腦運動皮層的場電位信號轉換成了幻燈機換片的控制信號。於是,病人每次打算切換幻燈片時,還未按動按鈕,幻燈機便自動切換了——這便是腦機接口技術的第一次完整實現。

直至今天,全球的研究者都在不斷探索這項技術。

2017 年,「鋼鐵俠」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建立了腦機接口公司 Neuralink,其團隊成員大都來自麻省理工、杜克大學和 IBM 等,實力不凡。

值得注意的是,腦機接口主要有植入式(必須將電極植入到人腦中)和非植入式(僅將電極放置在人的頭皮上,進行信號採集)兩種,而 Neuralink 的技術正是屬於植入式腦機接口。

前不久,馬斯克在訪談節目中談到了 Neuralink 的最新消息,表示將在一年內植入人腦,且排異機率非常小,該設備可以修復任何大腦問題,原則上包括恢復視力、治療癱瘓和老年痴呆等。

對此,創達雲睿 CTO 宋雨表示:

馬斯克說要在一年內植入人腦,但我覺得 Neuralink 可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開顱具有極大風險,主要是長期的感染風險,同時還有手術併發症。即便是順利熬過了手術期,大概一年左右產品就會失效,這是因為身體的白血球、細胞膠質等會進行排異。「植入式」腦機接口這事兒可能比上火星還要慢一點。

除了 Neuralink,Facebook Building 8 部門在解散前,也曾負責開發 Facebook 的腦機接口項目。另外,旨在讓癱瘓患者控制外部裝置的加州公司 Synchron、讓用戶通過大腦控制虛擬實境設備的初創公司 Neurable、幫助阿茲海默症患者或其他形式的痴呆症患者、腦部有創傷人群的公司 Kernel、連續多年獲得 CES 青睞的公司 BrainCo 等等,都是這一領域的玩家。

如果把目光收回到中國,實驗室中腦機接口方向的應用也並不罕見,比如浙江大學的腦控猴子、上海交通大學的腦控蟑螂、國防科大的腦控輪椅等等。

不過,要想將當前的一些腦電設備真正投入市場面向消費者,生產廠商們還在努力尋找落地點。

究竟 Neuralink 能否做到在一年內將大腦植入物植入人腦、我國腦機接口領域何時將實現商業化成功,我們拭目以待。

雷鋒網

相關焦點

  • 開眼了,竟然還能用意念操控無人機
    這並不是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也不是我們截獲了外星科技,而是通過UDrone意念無人機可以實現的操作。相信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有很多的疑問,我們今天就通過產品和體驗,來給大家一一解惑。1、什麼是UDrone意念無人機?誰造的?UDrone意念無人機是一款融合了腦機接口技術,體感交互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的腦控無人機。
  • 國內首例 通過腦機接口72歲高位截癱患者實現用「意念」喝可樂
    1月16日上午,浙江大學在紫金港校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外宣布和展示了該校在「植入式腦機接口臨床轉化應用研究」領域的一項重要科研成果。據介紹,日前浙江大學腦機接口團隊首次在國內通過對腦內植入Utah陣列電極,幫助一位72歲高齡的高位截癱志願者,利用意念控制機械手臂的三維運動,從而實現進食、飲水和握手等一系列上肢重要功能運動。
  • 意念控制成真?特斯拉創始人馬克斯發明「腦機接口」引爭議
    說到意念控制,喜歡看科幻電影的朋友應該不會陌生,也就是利用人的意念來操控各種設備。其實科幻電影大多是科學家們對未來事物的一種設想,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就像以前誰能想到汽車無人駕駛能實現呢!而如今意念控制也將成真。
  • 一個「腦機接口」,即可用意念控制外物
    雖然目前的腦機接口技術與科幻作品中的描述無法比擬,但通過意念簡單操縱機器,正一點一點走進現實。電影《阿凡達》中的場景離我們還有多遠? 8月初英國《每日郵報》一則報導引起軒然大波:專家警告說,黑客能監聽你的腦電波,竊取你的個人信息。
  • 馬斯克用活豬演示腦機技術怎麼回事?腦機技術是什麼有哪些作用
    未來特斯拉不僅可以具備真正的自動駕駛功能,而且還可能會實現人類的意念控制,而這以前都將通過腦機技術得以實現。今日,馬斯克在腦機接口初創公司Neuralink總部用活豬演示腦機技術,展示了硬幣大小的Neuralink植入物和進行設備植入的手術機器人。
  • 杜克大學教授:馬斯克腦機接口實現意念控制無科學基礎
    原標題:腦機接口專家:更關注技術的醫學潛力,最大挑戰在於安全性今年8月份,矽谷「鋼鐵俠」馬斯克創辦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展示了被植入腦機接口設備的小豬,引起外界對腦機接口這門技術的廣泛關注和熱情。馬斯克稱,Neuralink的最終潛力幾乎是無限的,例如可以用心靈感應召喚一輛自動駕駛中的特斯拉。
  • BrainCo俞雷:腦機接口領域一定會誕生Google一樣偉大的公司 | 鎂客請講
    二十年後的今天,真實的生活中腦機接口的發展遠沒有達到那麼強大的地步,才剛剛開始蓬勃發展。誕生於哈佛大學的一匹黑馬簡單來說,腦機接口技術是指人腦與計算機或者其他電子設備之間建立直接交流和控制的通道,通過該通道,人能夠直接通過腦來表達想法或者操控設備,而不需要語言或者肢體動作。
  • UMind UDrone意念無人機感受念力的力量,我的飛行終於不是夢了
    聽說很多人都想玩無人機(包括我),所以這次我們就來pick一下「UMind UDrone 意念無人機」。啥叫「意念無人機」,就是基於領先的腦機接口技術,UDrone可以測量大腦中的電活動,跟蹤你的輕微面部動作,並將這些信號轉換為指令以控制其動作,而戴上的人便可以通過意念來控制無人機的相關操作,比如起飛和調整高度。
  • 從醫學到腦機接口,他用實踐證明「意念」控制機器人的可能
    在他的個人網頁上寫著:我相信我們這一代的基本目標之一是理解意識的物理學,並學會用它來設計。我熱切地期待著一個比特多於原子的世界。根據 LinkedIn 我們了解到,Max 本科四年在杜克大學 Miguel Nicolelis 教授的實驗室擔任助理研究員,參與了恆河猴的腦機接口的研究。Miguel Nicolelis 教授是誰?
  • 成立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 瑞金醫院研究用腦機接口治抑鬱症
    圖片/受訪者供圖 製圖/潘文健馬斯克展示腦機接口設備無線實時讀取豬腦信息,引發了大家對腦機接口的熱切關注。「腦機接口」聽上去很科幻,不過,這項技術離我們越來越近。昨天,上海瑞金醫院腦機接口及神經調控中心成立儀式於瑞金醫院舉行,中心的第一個臨床腦機接口研究項目——「難治性抑鬱症腦機接口神經調控治療臨床研究」同時啟動,更多難治性抑鬱症患者將由此獲益。
  • 首批腦機接口腦科學課程在三翼鳥智慧客廳誕生,能科學開發智力
    最近科技圈最火的非埃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技術莫屬了,它能實現「人腦與電腦共生」,讓科幻變成現實。不過,這一瘋狂的創意離人們的日常生活相去甚遠,很難在短時間內量產並走進千家萬戶。  而9月13日在海爾智家《潮玩智家》星推官現場,三翼鳥智慧客廳提供的腦科學測訓系統就已經走進千家萬戶,幫助孩子利用AI科技提高智力。
  • 腦機接口真的來了嗎,距離《猩球崛起》會有多遠?
    圖片來自Neuralink腦機接口技術到底有多神奇早在馬斯克創立Neuralink之前,很多人對腦機接口技術的了解,可能主要源於《駭客帝國》電影,這部20年多前的電影講述了人類世界被一個名為「矩陣」的計算機人工智慧系統控制著,而通過腦機接口人與機器進行交流。
  • 「腦機接口」真的會讓你無所不能嗎?
    前天,埃隆·馬斯克旗下的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舉行了發布會,展示了最新的可穿戴設備LINK V 0.9以及手術機器人,現場通過三隻小豬和實時神經元活動,展示了腦機接口技術的實際應用。雖然過程只是伴隨著「噠、噠、噠」的聲音以及記錄儀的動態變化,但這已經是非常具有應用意義的了。
  • ...BrainCo發布腦機接口作業系統,實現了「讀心術」、「隔空打字」
    直到2019年,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推出了 Neuralink 公司及其高帶寬腦機接口系統,並宣布「這項技術可以讓猴子通過大腦控制電腦,人體試驗將在2020年內啟動」,腦機接口技術再次被拉入大眾視野,一時間引起行業內的關注、猜測。其實,在腦接口技術發展期間也有不少公司涉足進行探索和實踐,BrainCo就是其中之一。
  • 三個人用意念一起玩俄羅斯方塊是什麼體驗?
    用意念玩多人遊戲,可能要成真了。最近,華盛頓大學與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學者宣布,他們研發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多人非入侵式、腦間直接協作腦機接口系統(Multi-Person Brain-to-Brain Interface for Direct Collaboration Between Brains)。
  • 開頭顱插晶片,讓馬斯克瘋狂的腦機接口究竟是什麼?
    如果人機思想互動所使用的腦接口技術能夠在未來成熟並得到推廣,人類就可以通過大腦間的直接交流交換思想,用思想控制機器更是不在話下。那麼,腦機接口就有望幫助癲癇、漸凍症等病症患者恢復感覺和運動功能,在神經系統疾病的治療當中也大有可為。
  • 無需開顱手術的腦機接口出現了
    最近,一項新的研究利用血管支架技術,以對大腦損傷更小的方式實現「腦機接口」。今年 8 月,埃隆·馬斯克在 Neuralink 發布會上展示了最新研發的腦機接口設備:一個植入腦內的硬幣大小的晶片,能夠傳輸實時神經元信號。
  • 腦機接口、智能生物晶片身份證、8G網絡
    動動「意念」,音樂直流大腦,繞過耳朵,直接用大腦享受…… 不用久等了,馬斯克的腦機接口預計在一年以後也就是2021年實現! 預計到2033年,現實版鋼鐵俠馬斯克的星鏈衛星6G網絡會有上萬顆衛星在軌,他的腦機接口也開始普及,腦機接口如果結合未來的7G網絡和8G網絡,可以從太空直接讀取地面任何一個人的行為和意識,如果未來把這項技術軍用,就可以用雷射武器從太空直接清除地面上任何潛在的威脅。 再過二十年呢?
  • 腦控萬物,BrainCo 發布腦機接口人類智能作業系統 BrainOS
    收集了人腦數據後,我們能用它來做什麼?在 2019 年中科院的報告中,腦機接口被列為了人工智慧的八大核心關鍵技術之一。但實際上,腦機接口應當是人工智慧的下一代技術。原因在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目的是讓機器更聰明,而腦機接口的終極目標卻是對人類的增強,包括了智能機械義肢,神經調控及認知能力增強等多種賦能人類的應用。
  • 陳根:腦機接口活體試驗成功,可讀取大腦信息將進入人體實驗
    文/陳根通過在腦後插入一根線纜,我們就能夠暢遊計算機世界;只需一個意念我們就能改變「現實」;學習知識不再需要通過書本、視頻等媒介,也不需要再花費大量時間,只需直接將知識傳輸到大腦當中即可——科幻電影裡的經典場景,如今已經走向了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