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一小步,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的一大跤

2020-12-27 OFweek維科網

「廣告商實際上將變成瞎子。」

每到財報季,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表現超出預期的公司能把接下來20年的計劃都講給你聽,低於預期的則連下半年的展望都不願多提。如今財報季已是過半,我們洞察到一個極容易被忽視的現象,即越依賴廣告業務收入的公司,越容易出現「放緩」、「趨平」、「負增長」等標籤。

在Twitter的財報分析師會議上,眾人昏昏欲睡時,CEO說了一句話:「在疫情流行的期間,效果廣告撐起了主要收入,品牌廣告則有所減弱,而現在我們突然遇見一個新的、非常嚴重的障礙。」

矽谷和中國的巨頭也不例外。

谷歌(GOOG.US)報告了公司歷史上首次同比下降;Facebook(FB.US)的增長率僅為11%,同時6月下旬開始的抵制行動將未來季度的預期也不斷往下拉墜;Twitter的營收降低了23%;微博(WB.US)的營收預期一個月內接連三次下調;百度(BIDU.US)、愛奇藝(IQ.US)的廣告收入同比下降28%;騰訊(0700.HK)二季度的網絡廣告收入同比增速13%,社交及其他收入增長27%,媒體廣告下降25%;而騰訊2019年二季度網絡廣告收入同比增速則是16%,社交廣告及其他收入增速28%,媒體廣告收入減少7%。

誠然,疫情與地緣政治等因素肯定是會影響到廣告部分的收入表現,但集體大幅調整,已並非各家公司所稱的那樣「廣告收入放緩」、「宏觀條件收緊」之類的說辭可以解釋得砼,背後一定存在其他原因。

經過我們對十幾份財報與分析師會議的對比檢索以及與行業參與者的交流,元氣資本認為智慧型手機同樣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原因。

手機,作為我們平時使用頻率最高的智能設備,同時也是投放廣告的第一觸點。終端設備規則的改動會輕易扼住廣告商的「咽喉」。作為全球舉足輕重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蘋果(AAPL.US)在上個月正式宣布的IDFA新條款則似乎不僅僅是Twitter CEO口中「嚴重的障礙」,更算得上是「見血封喉」了。

何為IDFA?

IDFA(廣告標識符)是一個與設備綁定的數字,它使廣告交易跟蹤用戶的互動和行為成為可能。獲取IDFA對於想要在APP內投放廣告的商家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廣告服務商可以通過IDFA標記唯一的一臺設備,甚至結合其他數值標記唯一一個用戶,把在不同平臺獲取的數據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人群畫像,並精準投放廣告。

簡而言之,IDFA就是讓廣告主通過用戶手機的數據做到更了解用戶。

如果你從來沒有聽說過IDFA,或許你會疑惑為什麼你的手機如此「了解」你,總能在網頁上推送和你興趣有關的廣告,以上就是原因。

有關IDFA於個人隱私的衝突問題幾乎可以追溯到十年以前,但最終的結果大部分是需要用戶自己進入後臺關閉這個選項,也就是說,不了解的人可能永遠都是默認向手機背後成千上萬的廣告商開放了自己的信息。

在即將於9月發布的iOS 14作業系統中,蘋果將使這一功能成為每一個應用的選擇性功能。意味著,每一個使用行動裝置ID的應用都會出現單獨的一條信息,要求獲得你的許可(據悉,華為、小米、三星也將很快普及這一功能,但暫未落實)。

千萬不要小看這一個改動,行為成本的增加所影響的因果是深遠的。不僅僅是如騰訊、字節這樣的網際網路公司,幾乎所有以增長為主要策略的應用程式都會受到影響。

這是一個非短期,並且有可能改變行業的障礙——至少Twitter、Google這樣的公司都是這麼認為的。原因是如果品牌廣告的支出繼續維持低迷,效果廣告的增長繼續強烈,那麼根據經濟學的供需平衡法則,下半年我們應該就會觀測到廣告行業將發生重大的轉變。

既然都是廣告,為什麼會有大的區別呢?首先是兩者的根本目的不同,品牌廣告以建立品牌知名度為目的,在意的是曝光量、覆蓋人群等情況;而效果廣告是以促進銷售為目的,在意更為直接的激活、註冊、購買、ROI等等,也就是花錢買流量。

但是近年來,流量成本正在急劇攀升,APP的獲客單位成本從幾塊錢到如今上百塊,在LTV不變的情況下,ROI越來越低。現在以蘋果為首的智慧型手機廠商還要在打開APP之前加上一道門,那麼後果可想而知。

即便,根據過往的經驗,如果iOS14在9月份生效這個條款,那麼大多數設備會在10月份之前完成更新,意味著我們在四季度之前的財報裡都無法看到明顯特徵的數字。

蘋果說的是捍衛隱私,想的是重切蛋糕?

蘋果真的是為用戶隱私考慮,還是別有所圖?

顯然,蘋果對IDFA條款的改動是在「隱私」的語境下進行的。早在去年10月川普要求蘋果公開後臺,並引發一系列隱私相關話題時,就有了苗頭。或許是我們「陰謀論」了,因為可能這只是蘋果從其生態系統中收回部分現金流的一種嘗試。但這樣的嘗試無法被全球在iOS應用安裝支出中的1180億美元市場忽略(數據來源於AppsFlyer)。

蘋果,或者說iOS生態是移動互聯網行業中極為重要的參與者(如果不是建造者的話,也差不多了),與安卓一同瓜分了行動裝置購置支出的全部份額。如果蘋果在iOS設備上加上一道「門」以創造收入方面玩得是長線遊戲,那麼谷歌、Facebook、騰訊、百度等等依靠廣告的公司不可避免地需要感到擔憂。因為蘋果,以及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開始要動他們的奶酪了。

這並不是危言聳聽。如果了解蘋果這家公司的人會知道,它很少在自己舉辦的會議之外的活動中進行營銷。但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ES2019大會上出現了例外,當時的入口外高高懸掛了大型廣告牌,上面寫著:在你的iPhone上發生的一切,都會留在iPhone上。

這則廣告即鮮明又大膽而明確地表明了蘋果的立場。然而,任何從事廣告技術的人都可以告訴你,在iPhone上發生的事情不一定都會留在iPhone上。在過去的十年裡,行動裝置已經成為數據收集的免費場所。設備通過安裝在每個應用程式中的軟體開發工具包(SDK)洩露大量信息。大多數應用都有18個SDK,尤其是谷歌和Facebook,因為它們的數據對於交叉定向的深度要求,導致這些SDK中它們佔了遠遠多數的分量。

我們都看到了關於那場關於「FAAG」反壟斷國會問詢,但也都忽略了美國政府正在試圖了解Facebook商業模式的企圖。同時,我們也已經看到歐盟擲出了高達50億美元的反壟斷罰款,還為他們的公民實施了《通用數據隱私條例》。

但這些努力被證明是徒勞的,精準投放的軟體廣告仍然在各個應用中無孔不入。元氣資本的一個結論是,能否保護隱私取決於一種對等或更強大的力量,只有一個不受框架約束的力量可以且可能接受這個挑戰,這就是智慧型手機製造業,而蘋果是第一個正式公告的公司。

蘋果在客戶端層面開創隱私的概念並不新鮮。從2017年到2019年,蘋果開始通過迭代的智能追蹤預防功能,限制Safari瀏覽器的追蹤。比如在過去24小時內與客戶發生直接聯繫才能放置cookie的設定,而同時廣告服務商也不斷在找到漏洞。就看是你的「矛」更利,還是我的「盾」更堅。

相關焦點

  • 痛罵蘋果的臉書,卻被戳破了網際網路廣告的神話
    但當這一系統版本推送後,無論是消費者還是部分網際網路廠商都發現,iOS 14.3真正改變最大、影響最深的,根本不是什麼新的影像功能,而是其在用戶隱私方面的新規。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來說,蘋果這一舉措顯然有利於我們在下載軟體時更加警惕。而站在軟體開發商的角度,蘋果用更詳細、更淺顯的文字向用戶解釋軟體內含有的隱私侵犯因素,也能倒逼其自重,並在未來的更新版本中有所收斂。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歡迎蘋果這次對應用隱私的嚴格管理。
  • 關於移動廣告平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2007年4月,谷歌斥資31億美元收購DoubleClick,DoubleClick是一家全方位的廣告技術服務公司,通過這一收購,谷歌完善了自己廣告全鏈條的服務能力。2009年11月,谷歌收購移動應用提供商Admob,Admob可以理解為移動App版的AdSense,這也讓其在移動時代擴充了自己的廣告邊界。
  • 信用卡|積分價值顛覆一大步,開放生態一小步
    雖然金融行業的本質並不同於網際網路,但依賴實體「卡」的傳統渠道已經難以保持高速增長,信用卡行業如果要完成「移動開放」生態的逆襲,就和17年前的巨頭們一樣面臨類似的挑戰:找到最適合自己去做的場景,並通過這個場景吸引龐大的客戶留存,提高客戶在移動端的使用頻率,完成從「一級火箭」到「二級火箭」的進化。
  • 規範引領網際網路廣告產業健康科學發展
    《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標識技術規範》為行業提供了統一的網際網路廣告標識。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前提下利用用戶數據實現廣告主需求、用戶需求和媒體廣告資源匹配,是網際網路廣告的基本運行邏輯。從商業化現狀看,大部分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業務均通過安卓系統的GAID(谷歌廣告ID)和蘋果iOS系統的IDFA(蘋果廣告ID)等廣告標識進行標記設備、拉通數據、用戶畫像、數據歸因以實現精準廣告投放。今年6月,蘋果公司首次透露將對廣告客戶標識符(IDFA)獲取權限進行更改,將廣告標識符由原來的默認開啟改為默認關閉,這對精準廣告投放將造成重大衝擊。
  • 中國廣告協會發布首個網際網路廣告標識技術規範
    網際網路廣告的設備標識規範團體標準《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標識技術規範》,並提出網際網路廣告標識(CAID)方案,旨在建立一套新的廣告標識《移動網際網路廣告標識技術規範》為行業提供了統一的網際網路廣告標識,這將有助於廣告行業的眾多參與者有可用標識符。
  • 網際網路廣告編年史(完整版)
    >③視頻、信息流廣告的高速發展時期④搜索廣告的鼎盛時期整體還位於移動廣告大周期。類型屬於移動網際網路營銷代理公司,基於移動夢網、3G門戶推出廣告服務。2006年4月10日Admob 誕生Admob的誕生標誌著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網絡誕生,協助移動應用開發者進行廣告商業化變現。2007年 國內獨立展示廣告網絡「回歸」易傳媒、悠易、好耶Smartmedia、傳漾等逐漸轉型成效果導向的展示廣告網絡。
  • 蘋果推遲iOS 14隱私功能修改 將影響FB等移動廣告投放
    據報導,蘋果公司周四宣布,該公司將把一項iPhone作業系統修改計劃推遲到2021年初,這項計劃可能會影響Facebook和其他移動廣告主追蹤用戶的方式。 今年6月,蘋果公司表示,在修改後的作業系統中,iPhone用戶在首次打開應用時將可選擇是否允許該應用訪問與物理設備相關的標識符。
  • 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9半年大報告
    有童鞋看完報告表示:周杰倫……姑娘們,老爺兒們,很抱歉啊,俺們這是看各種移動網際網路報告的地方,沒法查周董的數據啊,再說了,周董粉絲跟蔡徐坤粉絲打的那麼厲害,俺們就算有數據,也不敢亂寫啊……今天,Mr.QM就給大家降降溫,分享一下2019年上半年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態勢。QuestMobile數據顯示,2019年Q2,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淨減200萬,11.38億就是大頂!
  • 漢儀字庫的移動網際網路生死戰
    1995年,漢儀首次向市場推出46款中文字庫,一躍成為當時市場上最大的中文字庫供應商,並在此後數年一直佔據著國內市場上字庫行業老大的位置。積累了設計公司、廣告公司、印刷企業、出版社等大量穩定而優質的B端客戶。   而在2000年後,中國整個版權環境下滑,盜版特別猖獗,主要服務於廣告和出版市場的漢儀字庫陷入經營困境,幾近破產。
  • 臺灣真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廢柴」嗎?|2017上半年臺灣移動網際網路報告
    但如果深入思考,這種現象其實有著其社會背景:大陸仍處在劇烈經濟上升期,創業者對成功、對財富具有著的強烈渴望不斷推動著新型技術及網際網路的發展;然而在臺灣這樣的成熟社會裡,當民眾下樓就能享受到美食、出門就能坐到公交車和捷運,他們對網際網路的其實需求並沒有那麼強烈,而且看完本文之後,你可能會發現,臺灣網民對網際網路的使用確實是自成一體的。
  • 蘋果的日本小廣告,一直看一直爽!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最近蘋果在日本做的那條動漫廣告吧。對,就是在短短30秒內出場了22個動漫場景、囊括11部日本動漫、15個動漫角色輪番上陣玩MacBook的那條廣告。沒錯,蘋果的日本廣告就是這麼撩人心弦!實不相瞞,我已經默默關注日本蘋果很久了。從4年前在油管開設@Apple Japan帳號之後,日本蘋果就相繼產出了許多有趣的廣告。話不多說,馬上為大家激情安利一籮筐Apple Japan的小廣告,夠你循環一整天了!
  • 移動網際網路,給愛奇藝愛上PPS一個理由
    6,下個月PPS會全網際網路第一個大量推出1080P的H265高清視頻服務。至於視頻界流行搞聯盟的背景,可以用雪球財經分析師的分析來解讀:「由於產品形態不足以構建強大的護城河,使得視頻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內容採購沒有議價能力、廣告提價能力有限,盈利困難,這是包括優酷在內的所有網站的通病。」PPS愛奇藝站在什麼樣的位置?
  • 【蘋果推遲iOS14隱私功能修改 將影響FB等移動廣告投放】據報導...
    2020-09-04 07:50:31來源:FX168 【蘋果推遲iOS14隱私功能修改 將影響FB等移動廣告投放】據報導,蘋果公司9月3日周四宣布,該公司將把一項iPhone作業系統修改計劃推遲到2021年初,這項計劃可能會影響Facebook和其他移動廣告主追蹤用戶的方式。
  • 慘遭3.15「吊打」的一大票網際網路公司忙壞了|鈦晨報
    鈦媒體 TMTPost.comTMT|創新|創業鈦度要點:一大票網際網路公司被央視
  • 圖釘廣告上位:移動地圖新盈利點
    呂文龍3月底,北京,LBS移動廣告平臺VponInc。(上海有的放矢廣告有限公司)聯合騰瑞萬裡(導航犬開發商)、deCarta、易圖通發布了一款新移動廣告形式——圖釘廣告(POIAd)。
  • 小涵說第二期沙龍 「移動廣告投放新趨勢」北京站完美落幕
    九九遊戲中心負責人劉寅達、熱雲數據SaaS產品副總裁黃義強、360遊戲全國營銷總監任海一、掌上互動運營VP趙瑩瑩四位嘉賓出席活動,並以「棋牌遊戲市場」、「信息流推廣」、「移動廣告投放」、「蘋果ASO優化」等不同視角發表演講,與前來參加沙龍會的觀眾進行經驗交流與分享,當天的活動現場座無虛席。
  • 移動網際網路十年閒雲往事(上)
    2019年真正的元年現在人們計算移動網際網路的開年,經常在2009年和2010年之間糾結。一個由當時最大的運營商推出,但速度非常慢的3G服務,一臺在國內正規渠道還買不到的智慧型手機,和一群被蘋果的魅力吸引、自發的開始創立事業的年輕人,顯然,後者才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成功的關鍵。從來英雄出草莽,移動網際網路的開頭,的確有些非精英化的色彩。
  • 臺灣真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廢柴」嗎?
    Cheetah Lab基於獵豹移動大數據平臺libra數據、廣告主調研結果以及第三方數據數據,集結成《2017上半年臺灣移動網際網路報告》,從數據角度為讀者解讀臺灣移動網際網路現狀,觀察維度覆蓋移動硬設備、行動網民行為偏好、移動數字廣告、廣告主偏好等。
  • 臺灣真的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廢柴」嗎?|2017上半年臺灣移動互聯...
    Cheetah Lab基於獵豹移動大數據平臺libra數據、廣告主調研結果以及第三方數據數據,集結成《2017上半年臺灣移動網際網路報告》,從數據角度為讀者解讀臺灣移動網際網路現狀,觀察維度覆蓋移動硬設備、行動網民行為偏好、移動數字廣告、廣告主偏好等。
  • 迅雷移動戰略大步前進 移動廣告收入環比上漲26.1%
    另一方面動力則來自於迅雷戰略業務雲計算和移動端業務。包括雲計算在內的網際網路增值服務第三季度中實現收入1,260萬美元,同比增長4.2%,環比增長7.4%。更值得一提的則是包括移動廣告收入在內的在線廣告收入,第三季度為470萬美元,相比前一季度增長了23.4%,相比去年同期更是暴漲3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