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靠背臉對臉》;這是我看過的國產最好最深刻的電影沒有之一,太過於揭露現實非常牛逼雖然已經過了近三十年故事內容變化並不大,一直吐槽國產拍不好電影難道那個年代沒有總局?這個故事的情節太符合實際哪怕現在也很實際,上級官員的強權,下層官員的爭權,底層職員的搖擺和算計真的是太過於現實。推薦!
2、《黑樓孤魂》;整體拍的還不錯,尤其喜歡前5分鐘。一方面刻意隱藏人物為後續內容營造懸疑性。另一方面在不給正面鏡頭的同時卻用到了影子以及很多局部動作特寫去為事件做鋪墊,而當看似不緊不慢的鏡頭切到雙人近景揭秘前面所鋪墊的動作,這種冷靜且明顯是有預謀的計劃擺在眼前時,直接把恐怖與驚悚值拉到了滿點。
3、《萬箭穿心》;這才是我一直想找想看的中國電影阿,接地氣又不落俗套,李寶莉就像你我身邊老一代典型的中國婦女,視野窄淺幾乎被最親的人離棄卻又堅強得要命,不服輸也不信命,她兒子有一點說得對,她這樣的人是怎麼樣也不會自殺的,像水泥地上裂縫中一株草,總是能擠出一條路來。
4、《村戲》;故事相當樸實,唱戲的內核是分地,分地過程又將王奎守護集體財產—村集體的花生時,自己女兒偷吃花生,而噎死,後被推為「大義滅親」,隨之也瘋了的故事穿插其中。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故事。這群演員太厲害,一個個長鏡頭應付起來遊刃有餘。導演的影片畫面功夫也強大,廣角鏡頭、黑白樹丫與人物的重疊、綠紅畫面下的回憶,太有意境。
5、《獨自等待》;十幾年前是一個送別還能到站臺的時代啊,還有彭磊和大張偉的十幾年前聲兒,一聽到有點肝顫,夏雨演得太可愛了!一個中二可愛的傻小子在追尋愛情的過程中成長與夢醒的故事,每個人都在獨自等待,愛著的,被愛的。
6、《夜盜珍妃墓》;放現在估計是過不了審,國產cult對味兒,還好童年沒看過,不然又是一部心理陰影。這部影片的起承轉合也影射了中國歷史上的大多數農民起義。由於自身的局限性,一開始的揭竿而起,壯志凌雲,最後都被兒女情長,利益分配不均而瓦解,最終崩塌。可悲……
7、《孝子賢孫伺候著》;《孝子賢孫伺候著》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濃厚的地域色彩,在城鄉觀念轉型和新舊風俗交鋒之際,因土葬與火葬的理念之爭,上演了一出巴爾扎克式的、令人啼笑皆非的「人間喜劇」。大概紅白喜事最能體現人間百態吧。真情流露者有之,逢場作戲者有之,冷眼旁觀者有之,搗亂作怪者有之。影片處處充滿反諷與揶揄,以戲謔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教育」與「批判」。
8、《光棍兒》;全片充滿一種泥土味的騷氣,看到一堆老光棍瞎折騰真是又可悲又好笑。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內容確實真實反映了大部分農村的婚姻狀況,寡婦村和光棍村仍然存在。然後還挺喜歡河北方言和裡面有點葷的小曲,感覺還挺得勁的。
9、《三峽好人》;與其稱為電影,不如叫紀錄片,用現在的話來講叫:真人秀。沒有背景音樂,不需要飽和度渲染,醜惡,善良,裝橫,偽善統統端到面前,觸手可及,卻難以下咽。所有人都在高空走鋼繩,何老闆被趕到了橋洞下面,大姐南下,小馬哥一席碎花床單蓋屍,沈紅坐船去上海,三明帶著工友回北方下黑礦。每個人都在墜亡前拽住一根叫做希望的稻草。
10、《Hello!樹先生》;看過三遍,第一遍不知所云,第二遍使勁想理解還是沒看明白,今天第三遍看了影評後重看,理解了故事的「現實-夢境」的邏輯架構,全都看懂了。故土主題。一個精神無能者在中國鄉土壓抑中的幻想投射。真實可感。感謝王寶強先生的精彩演繹。
沒被禁的十部電影真是奇蹟了,全看懂的真是大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