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留意新聞的各位都知道,美國明蘇尼達州的黑人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死亡後,讓美國全國各地持續爆發激烈的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
一個黑人的死亡,讓美國社會一直壓抑著的矛盾之火炸了出來。
近期,這場火甚至開始燒到了商業領域。很多有歷史的國際大牌,在輿論壓力下,都選擇了將品牌名字裡有歧義的文字或者圖標改了。
美國爆發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也波及到了中國品牌。其中,不得不提大家熟知的「黑人牙膏」了。
▲我們今天的主角就是「黑人牙膏」
首先,我們一起來讀一下CNN的報導:
Colgate has announced a review of its toothpaste brand Darlie, which once featured a smiling White man in blackface, as companies around the world reconsider their use of racist stereotypes following the killing of George Floyd.
在全球企業繼弗洛伊德去世後均對其種族主義成見進行重新思考之際,高露潔公司也宣布對其「黑人牙膏」品牌進行審查,該品牌一度以塗著黑臉並面帶微笑的白人為特徵。
第一,再次遇到feature。這個詞作動詞,表示to include or show something as a special or important part of something, or to be included as an important part,以……為特色、是……的特徵、是……的重要組成部分,例:The exhibition features paintings by Picasso. 這次展覽重點展出畢卡索的畫作。
第二,學會用following表示時間性。這個詞可以用作介詞,表示after an event or as a result of it,在……以後、由於,例:Following the president’s speech, there will be a few minutes for questions. 總統的演講之後將有幾分鐘的提問時間。
The popular brand, which is sold in China, the Philippines, Thailand and other Asian countries, has long been criticized for using racist imagery. The brand is marketed in Chinese as "Black Person Toothpaste" and was sold using the racial epithet Darkie until its name was changed in 1989.
這個廣受歡迎的品牌在中國、菲律賓、泰國和其他亞洲國家進行銷售,並長年來因使用帶有種族主義的意象而遭到批評。該品牌在中文被宣傳稱作「黑人牙膏」,在1989年品牌名稱被更改前曾以帶有種族歧視色彩的「Darkie」品牌名稱進行銷售。
The brand — whose logo is still of a man in a top hat and tuxedo, though he is meant to be racially ambiguous — is under review.
該品牌——標誌仍然是頭戴高帽、身著燕尾服的男人,但其在種族意義上被有意進行模糊處理——正在接受審查。
第一,imagery的含義。這個詞作不可數名詞,可表示the use of words or pictures to describe ideas or actions in poems, books, films etc,(詩、書、電影等中的)意象、形象化描述、比喻,例:Their dreams commonly involved complex stories with visual imagery. 他們的夢裡常常有很多複雜的情節,充滿了生動的畫面。
第二,be meant to的用法。我這裡給大家提供三個用法供參考,這裡用的是第二個含義:其一,be meant to do something可表示if you are meant to do something, you should do it, especially because someone has told you to or because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it,(尤因某人的吩咐或根據職責)應該、必須做某事,例:I thought the police were meant to protect people. 我以為警察就是要保護人民的。
其二,be meant to do something可表示to be intended to do something,意在、旨在做某事,例:The diagram is meant to show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ocess. 這個圖表意在顯示整個過程的各個不同階段。
其三,be meant to be good/excellent/bad etc可表示used to say that you have heard or read that something is good, bad etc,聽說極好/極出色/極差等,例:The play is meant to be really good. 這部戲聽說很好。
其實,「黑人牙膏」的前身是地地道道的本土品牌。
1933年,該品牌由來自寧波的嚴家兩兄弟創立於上海。這款牙膏取名為「黑人」,英文是Darkie,標誌是一位戴著黑帽、塗黑臉的男子咧嘴笑,露出潔白牙齒。
這個標誌實際模仿的是當時美國喜劇演員喬遜(Al Jolson),他以黑臉扮裝演出聞名。當時,據說嚴家兄弟認為黑臉能突顯出潔白牙齒,便因此制定了品牌形象。BBC還報導說,「黑人牙膏」最初的廣告中還曾提到配方中含有非洲某種樹木上的潔齒藥物,是非洲黑人牙齒特別白的原因。
▲位於當時上海公共租界的廣告牌。
▲喬遜黑臉扮裝演出的畫面
在新中國成立前夕,這款黑人牙膏的創始人嚴家兄弟搬到了香港定居,後來又先後在香港和臺灣設廠。1985年,美國高露潔公司入股嚴家兄弟的好來化工公司,成為「黑人牙膏」的股東之一。但緊接著美國國內爆發打擊種族主義的運動,於是「Darkie牙膏」成了眾矢之的。
原因很簡單:第一,darkie是一個對黑人蔑稱的詞彙,相當於中文的「黑鬼」,這在美國便犯了大忌諱;第二,上文說到的黑臉扮裝,也被當時的人們認為是冒犯性和無禮的。話說回來,前幾年有一次春晚還播出了一個黑臉扮裝的節目,也引發了比較大的爭議……
於是,當時高露潔公司被迫在《紐約時報》刊文道歉,並且將品牌名稱改成了「Darlie」,但在中國市場還是叫「黑人牙膏」。
▲黑人牙膏當時的改名廣告片
時光一晃到了2020年,由於弗洛伊德不幸去世,美國再次開始對各大品牌進行清算,「黑人牙膏」首當其衝。
"For more than 35 years, we have been working together to evolve the brand, including substantial changes to the name, logo and packaging. We are currently working with our partner to review and further evolve all aspects of the brand, including the brand name," the company said in a statement to Reuters.
該公司在致路透社的聲明中表示,「35年以來,我們一直在共同努力發展這個品牌,包括對其名稱、標識和包裝等進行重大改變。目前,我們正在與合作夥伴協商,對品牌的各個方面進行評估審查和進一步完善,包括品牌名稱。」
實事求是,「黑人牙膏」最開始的英文名起作「Darkie」,在英文語境下確實是歧視性詞彙。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黑人牙膏」所有在當時被視為含有種族主義色彩的品牌內容,無論是英文名稱,還是品牌標識,都已經被徹底換掉了。
很多人看到這裡不禁問了:這次還要改名,是因為「黑人」兩個字嗎?
「黑人」帶有種族歧視的色彩嗎?非要叫做「非裔美國人」才算是種族平等嗎?
聽到「黑人牙膏」,大家最開始想的都是黑人的牙齒更白,這才是正常的。「黑人」與「白人」一樣,不過都是在形容人的膚色,這才是正常的。
如同性別平等、性取向平等一樣:
承認差異,不忌諱直言膚色,才有可能真正的平權。
外刊文章來源:6月19日,CNN,Colgate is still selling 'Black Person Toothpaste' in China. Now that's under review (外刊看世界)
獲取更多往期內容,請在公眾號對話框內回復【外刊精讀】,閱覽更多精彩有趣文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