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澳、臺、日新進導演佳作 促地區影視文化交流
由澳門工會聯合總會主辦,澳門業餘進修中心、臺灣未來電影日執行委員會、日本VIDEO PARTY KYOTO 聯合策劃的「當下·未來影展——澳門×臺灣×日本」將於本月19日隆重開展,作為「澳門製造」聯結日、臺的國際化影展,「當下·未來影展」專注於為新進導演搭建創作交流的平臺,集錦澳、臺、日三地優秀短片,促進地區間影視文化溝通協作。影展自2014年創辦至今,持續七年為業界輸送一批又一批的新銳導演,並且持續鼓勵更多創作者保有將靈感輸出為實踐的創作熱忱。大公文匯記者孫銘澤澳門報導。
是次影展共徵集到37部作品,涵蓋劇情片、動畫、紀錄片及實驗性短片等題材。其中入圍影片有澳門地區作品13套,臺灣地區作品3套,日本地區作品11套,將於本月19日及20日連續兩日在澳門業餘進修中心iCenter進行專場展映。此外,為了加強創作者與觀影群體間的交流,此次影展繼續與澳門本地三間咖啡店合作,舉辦咖啡店放映活動,讓觀眾能在日常閒暇之餘便可欣賞三地新進導演作品之光影魅力。展映日期為:Quarter Square(9月26-27日)、湘子咖啡(2號店)(10月3-4日)及花路烘焙咖啡廊(10月10-11日)。部分入圍影展作品在結束澳門展映活動後將陸續參與臺灣及日本等地影展活動,以更好地帶動地區間創作者的溝通交流。
本次影展特邀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助理教授田媛、電影導演及攝影師歐陽永鋒先生擔任影展評審,並且特設嘉賓專題講座板塊,兩位講座嘉賓將透過各自的研究領域與創作經驗,與更多電影創作者分享電影製作的知識。評審們表示,本年澳門區的作品取材廣泛,人文關懷突出,在多種形式的鏡頭刻畫裡,既有邊緣族群的生活點滴,又有疫情影響下的新型日常,樁樁件件切實展現了電影人的社會責任感與洞察力,在日漸疏離化、碎片化的當代社會中建構起相互間的關注,強化了溝通與了解。在創作意念、技法、製作執行等方面都達到了一定水平,有些作品更能成功透過故事描述,帶觀眾領會作品裡所表達的概念與感性的一面。
iCenter主理人Nelson在接受香港大公文匯記者專訪時表示:三地參展作品風格有所偏向,澳門地區作品多以故事性為主,臺灣地區作品更多實驗性影片,而日本地區作品的動畫技術更加成熟。作為影展策展人的他認為,無論是怎樣的作品表達形式,創作者能夠將想法變為現實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他鼓勵青年創作者不拘泥於題材的選擇、形式的表達,讓創作者放任靈感和思緒,用光影藝術碰撞和傳遞自我理念,將一個個天馬行空的想法編碼為圖像轉換為現實,未來即是當下,這就是「當下·未來影展」所傳遞的理念。
|編輯:孫銘澤
每日瀏覽更多新聞資訊 關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官方頭條號:大灣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