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中國-東協數字文化旅遊專業合作論壇在廣西桂林舉辦。本屆論壇以「科技引領旅遊新未來」為主題,重點研討中國與東協在數字旅遊領域的合作潛能。
打造跨境智慧平臺 助力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作為中國-東協博覽會的組成部分,中國-東協數字文化旅遊專業合作論壇呼應博覽會「共建『一帶一路』 共興數字經濟」主題,旨在推動中國與東協各國數字旅遊的互動和成長。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數字旅遊作為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雙方加強交流與合作,將為沿線國家的旅遊業發展持續注入動力和活力。
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致辭。
論壇通過主題演講、圓桌對話、倡議發布等環節,探索數字旅遊發展趨勢及旅遊供給端如何利用數字科技新成果打造新產品、拓展新渠道,真正滿足廣大遊客的需求。進而為中國和東協各國旅遊業分享科技成果和發展機遇搭建合作渠道和智慧平臺。
探索數字旅遊規律 激發供給端新動能
在本屆論壇上,專家學者們為未來旅遊發展提出了新理念、新策略。中國旅遊研究院副院長唐曉雲表示,數字經濟正在加速對旅遊業滲透,潛移默化地改變遊客需求、行為與體驗,解構了傳統供應鏈下各類旅遊企業的邊界,從產業規律出發對數字旅遊未來發展趨勢給出了判斷。
浙江深大智能科技公司董事長汪早榮則從科技公司服務旅遊業的鮮活案例出發,分享了如何利用實名制分時預約等網際網路數字科技進行創新探索,適應疫情常態化防控要求,引導建立更加健康的遊客消費習慣,優化旅遊資源配置,加快旅遊產業科技轉型與智能升級,推動旅遊服務便利化、旅遊管理智慧化發展,從而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力量。
論壇現場。
在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圍繞「旅遊供給端如何擁抱科技創新」議題,深入探討了旅遊供給端與數字科技結合的有效路徑、商業模式和應對舉措。中國智慧旅遊產業聯盟秘書長蔣駿,美團大學美景學院副院長、文旅政企合作華西大區總經理張迎東等嘉賓給出了基於產業政策、大數據等背景的行業分析。馬來西亞蘋果旅遊董事主席許育興、柬埔寨旅行社協會主席蔡秀玲通過視頻演講形式和與會嘉賓分享了所在國數字旅遊發展的成果和未來發展規劃。
本屆論壇梳理了數字旅遊最新理念和應用實踐,並進行了前瞻分析,為中國、東協各國文旅行業產業數位化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藉由中國東協博覽會平臺,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旅遊業分享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成果,為數字旅遊的深度合作開啟序幕。
倡議數字旅遊新舉措 推動跨境合作新格局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在本屆論壇上共同發起了《中國—東協數字旅遊合作倡議》。倡議共分8項,分別是發展數字旅遊以提升遊客滿意度、獲得感和安全感為核心目標;加強旅遊抗疫的數位化合作;推動旅遊業數位化升級;探索旅遊電子商務跨境合作;促進數字旅遊領域投資便利化;引導培訓機制建立和人才流通;鼓勵建立多層次交流機制和維護數字旅遊安全。倡議的提出,為中國、東協數字旅遊合作擘畫了美好藍圖。
來自中國和東協各國的政府管理機構代表、廣西桂林市政府代表、文旅企業代表,OTA、數位技術服務商、文旅專家、國內外買家代表、展商代表和媒體等業界代表近200人參加了中國-東協數字文化旅遊專業合作論壇。(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姚亞奇)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