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是神話的主角,神話裡的巨人形象天馬行空,西方的獨眼巨人、百臂巨人、霜火巨人,東方的大荒樸父、東海龍伯等等,大多身高萬丈,形象誇張,都是人類豐富想像力的產物。但是除此之外,在不少歷史文獻的記載中也有關於巨人的記錄。
關於修史,中華文明要比西方文明先進得多,歐洲長期以來以《荷馬史詩》這樣的藝術作品解釋希臘史,以《聖經》舊約中的一些記載證明埃及和近東歷史。這些幻想作品中人類與怪獸和天神角力,巨人動輒十幾米高,其可信度著實不高。
而中國是一個有修史傳統的國家,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完備的紀年體史書。根據史書記載,上古的中國確實有「巨人國」存在。在春秋時的《左傳》裡,就記錄了一個叫「長狄」的部族,分布在當時的山東和河南的邊界地帶。
之所以稱其為「長狄」,是因為這個民族的人身材十分高大,據說其首領有兩三丈高,男女皆孔武有力,曾以僱傭兵的形式參與了春秋諸國之間的戰爭。「長狄」的祖先叫「防風族」,這是個三皇五帝時期生活在江淮一代的氏族,其族人都是巨人,被大禹招攬參與了治水活動。防風族的首領防風氏參加大禹祭神典禮的時候遲到,被大禹處死後分屍,而他一根骨頭就能裝滿一輛車。
《國語·魯語》記載:昔禹致會群神於會稽之山,防風氏後至,禹殺而戮之。
防風族的後人一直生活到周朝,最後在戰國年間被消滅,其土地被齊國魯國瓜分,族人或死或逃。防風族遂滅國,在這之後,巨人的記載又出現在秦漢時期的史書中。
在秦朝,秦始皇手下有一員猛將叫「阮翁仲」,其人身高一丈零三尺,約等於現在2.5米,阮翁仲的形象在後世演化成為守墓巨人,歷朝歷代的貴族墓門口就是「翁仲」石人鎮守;而到了兩漢交替的「新朝」,王莽曾經得到過一員大將叫「巨毋霸」,身高超過兩米,腰圍有十圍,進京城的時候無法通過城門,只能為他拆掉一部分門頂。
《漢書·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來至臣府,曰欲奮擊胡虜。自謂巨毋霸,願陛下作大甲高車,賁、育之衣,遣大將一人與虎賁百人迎之於道。京師門戶不容者,開高大之。
《漢書》的記載一向以詳實可靠聞名,兩米多高的「巨毋霸」憑藉誇張外形青史留名,後世中國人都喜歡用「巨毋霸」稱呼巨大的東西,現在人口中的「巨無霸」一詞就由此而來。
看來從文獻上分析,中國古代有巨人這回事,應該不是捕風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