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中學濱海生態城學校開學時,在高二1班教室裡聚集著一群學生,不停地向外張望著。突然人群騷動起來,「超哥」「看,超哥來了」,學生們激動起來,紛紛湧向門口,將一位男老師團團圍住,仰著興奮的笑臉跟他們的班主任開心地交談起來。這位男老師,黑黑的臉膛、炯炯的眼神、溫暖的笑容,他就是高二1班物理教師王海超,更是孩子們最信賴的班主任「超哥」。
教師,一個清貧的職業,王海超老師把它當成可以為之奉獻全部精力與心血、熱愛一生的事業。
他女兒身體孱弱,多次住院治療,夫妻倆都是外地人,家裡人手少,妻子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他對妻子說,「家裡的困難咱一起克服,一百多個學生的學習可耽誤不得啊!」在女兒生病期間,他愣是連一天班、一節課都捨不得耽誤。在學校,他不僅要上課,還要管理班級,忙得不可開交。在下班後,匆忙地買上盒飯送到醫院,看望自己心愛的女兒。晚上在醫院陪床,有空就趴在女兒的病床上備課、判作業。一張小小的病床,一邊是剛剛一周歲的女兒在輸液,另一邊滿滿地鋪著他的書本。那份認真、那份執著,感動了同病房的家長們,紛紛感嘆:「有這樣的好老師,以後一定要把咱孩子送到南開去! 」
什麼叫熱愛,什麼叫執著,應該是一顆心全撲在上面,哪怕身體疼痛也無暇顧及。有一次在校運動會上,王老師因工作從兩米多的臺階上摔下來,造成左手橈骨骨折,胸部大面積軟組織挫傷,醫生要求他臥床休息。當天晚上,他的左手腫脹得像饅頭一樣,動一下就鑽心的疼,胸部的傷更讓他連呼吸一下也伴著陣陣劇痛。身體的劇痛讓他一夜未眠,只能保持一個姿勢躺著。第二天早上他已經憔悴不堪,他讓妻子把他扶起來,幫他穿上衣服,他想要去上班。妻子怒了:「傷筋動骨一百天,你還要不要手了!」他說:「我還能拿粉筆,我就要去,我放心不下!」他放心不下的事有很多:剛剛組建的新班,班風和學生的好習慣正在形成;物理組人手緊,他請假,別的老師就要超負荷工作;他怕不同老師代課,影響孩子們知識學習的連貫性。他唯一覺得能奉獻、能犧牲的就是自己。「不就是左手骨折嘛,我還有右手寫粉筆字呢!身體疼痛,忍忍就過去了。」所以受傷的第二天,大家在校園裡又看到王老師如常的身影,只不過打著石膏、纏著繃帶、眼窩深陷。課堂上,學生看到老師竟然來上課,他們歡呼著,使勁兒地鼓著掌,有些女生流淚了。是呀!孩子們的心是純真的,這樣的老師他們能不愛嗎?
那段時間,他挺過來了,工作一天沒耽誤,可他記住的不是身體的疼痛,卻是學生給他的感動:「孩子們聽課狀態更好了,自發的互相批改作業,怕我手疼,晚自習時在我左手下墊幾個墊子,好讓我舒服些。」
他不辭勞苦,半夜送生病的學生到醫院;他放棄自己的休息時間,找學生談心。王老師這樣無私奉獻,並甘之如飴,是因為對事業、對學生愛得深沉,愛的無悔!
古語云:「樹木茂盛,必先固其根。」教師要出色的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必須有紮實的專業功底,並與時俱進。王海超老師有十幾年的教齡了,可他備課所花費的精力與心血比剛畢業的新教師還多。他對教學的追求,可以用一個「痴」字來形容。下班回到家研究教學,周六、周日鑽進沒人的辦公室研究教學。他把每節課都當成公開課去備,他會去網上聽這節課的優質課,查閱好的課件和教案,取其精華。平時一有空就去閱覽室看教學期刊,積累教學素材。想到新的演示實驗設計,他就會鑽進實驗室,一遍遍地嘗試。他的課大受學生歡迎,原本枯澀難懂的物理課總讓學生聽得興趣盎然。
米哈伊爾·伊凡諾維奇·加裡寧說:「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使命就在於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用高尚的師德完善自己的人格,用心靈去接觸學生,把愛無私地傾注給每個學生,盡心呵護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孩子都健康成長,這也是他作為班主任對每一位家長的莊嚴承諾。
王老師很善於抓住教育時機。班裡有一個叫劉永(化名)的女學生,入學成績很好,但上高中後不好好學習,每天不是拿個小鏡子照自己,就是像個說書先生似的被一伙人圍著東拉西扯,而且三天兩頭的請假。那年中秋,班裡舉行聯歡會,學生要王老師表演節目。他說:「這樣吧,我用張家口方言給老家打個電話。」他撥通了電話,按下了免提鍵,教室裡靜的出奇,按他的預想,大家肯定會被他的方言逗得哄堂大笑。接電話的是他的母親:「媽,今天過節,家裡吃什麼?」「我和你爸還沒吃,剛收玉米回來,正卸車呢。」老媽的回答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話音裡滿是疲憊。在萬家團圓的日子,父母還在辛苦的勞作,他鼻子一酸,眼淚奪眶而出。「媽,您累一天了,先做點飯吃吧。」他控制不住情緒匆匆掛掉電話。或許是聽懂了他的方言,或許是受他情緒的感染,許多同學已經淚流滿面,劉永是哭得最厲害的一個。親情的確是最能撥動人心弦的東西,看著被觸動的學生,,他又順勢講了一個故事:「上高中時家裡蓋房,為了省錢,他和老爸用兩輛雙輪車到二十裡之外的地方去買鋼筋,把鋼筋搭在兩輛車上,老爸拉前面一輛,他拉後面一輛。」那是他這麼多年最累的一次,每當他抬起頭看到前面汗流浹背的父親就想多使點勁,就這樣一直堅持著,回到家他躺在床上整整一天都起不來。他告訴學生們:「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想起這件事,為什麼那天我可以把力氣發揮到極致,是父親那大汗淋漓的背影讓我學會了堅持。」王老師想讓學生自己體會堅持的意義,追尋堅持的動力!
那次特別的中秋晚會之後,班裡的情況改觀了很多。劉永請假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她告訴王老師:「其實回家也無非吃點好的,上上網,但我發現,以後再回家,看到忙前忙後的父母心裡越來越不是滋味了。」後來班裡還流傳著她的一個笑話,說她特別用功,有一次早晨起得太早,穿衣服時天太黑,秋褲都沒穿好就進班學習了,直到中午整個褲腿在她的大腿上揉了個團兒才被同學發現。
王老師始終認為,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遞者,更是道德的引領者,意志信念的塑造者,老師在生活中的所感所想如果能與學生交流探討,這肯定是學生所喜歡的。與他們共享教師自己的人生經歷,甚至是挫折、失敗、遺憾,更有利於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產生共鳴,建立更為平等的師生關係。
現今社會,不乏人心浮躁、追名逐利,但王老師卻甘願堅守教育這份聖土 ,用一顆平靜淡泊的心,執著十年無私奉獻,在三尺講臺上用全部的深情澆灌著稚嫩的幼苗,用滿腔的熱血譜寫著自己的人生華章!
來源:天津濱海教育 | 編輯:生態夢網
商務合作丨billpalm(添加微信)
往期精選 Editors' Cho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