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計,在好萊塢混飯吃的詹妮弗不在少數,能夠一直活在人們的喜歡裡的不少(憑藉一個角色活了二十幾年的珍妮佛安妮斯頓),賺得盆滿缽滿的也不在少數(例如什麼都是半瓶水卻什麼都要插一腿的大屁股珍妮弗洛佩茲),憑藉一段婚姻把最近牢牢穩定在二線女星行列的也有(好吧,大本拋棄大屁股娶了加納也算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但入得了奧斯卡法眼的無非兩位——前者是憑藉《美國美人》裡麵粉倉庫一曲芭蕾驚豔四座,後來在《美麗心靈》裡斬獲奧斯卡最佳女配小金人的詹妮弗 · 康納利,另一個就是小小年紀就靠著內在成熟不斷扮老成而斬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詹妮弗勞倫斯。
《燃燒的平原》:啼聲初試
《燃燒的平原》全片顯得有些冗長而沉悶,但是情感內核是滿滿的女性意識崛起。尚未成年的勞倫斯和老牌女星金貝辛格以及當時風頭正健的奧斯卡初選影后查理茲塞隆分庭抗禮,用她那點青澀來表達青年女性的迷茫和衝撞。
《燃燒的平原》五線並進,勞倫斯在其中一線裡扮演一個糾結於家庭阻力和個人追求的初成年女性,在家人和愛情之間左右為難,也在家庭和愛情的不斷衝突裡走向成熟。勞倫斯用她超乎年齡的成熟來演繹這個夾雜在破碎家庭和不靠譜愛情間左右為難的女孩。她渴望家庭的溫暖,又唾棄父母親關係的分裂,想追求屬於自己的家庭幸福又懼怕男友的不成熟會導致的以後種種,糾結纏繞中,她在母親葬身的大火裡找到離開的勇氣,開始自己獨立的步伐。
勞倫斯用她超越本身年齡的成熟在金貝辛格的老邁綿長和查理茲塞隆中年日漸乏力之外開闢出青年人獨有的迷茫與穿透迷茫的種種衝撞,展現著女性在不同生命時期應該具備的那一份力量!
《冬天的骨頭》:鋒芒初露
在《燃燒的平原》裡勞倫斯還只是分擔了主線之一的話,《冬天的骨頭》裡她將第一次獨挑大梁,並且煥發光芒!
美國人民喜歡堅強的角色,不喜歡一天哭哭啼啼需要人呵護的傻白甜。而多莉符合了所有美國人的想像——堅硬如石,一往無前。為了家庭願意犧牲自己的所有。於是,觀眾看見這個面目冷淡,目光堅毅的半大女孩,帶領著家裡大大小小的兄弟姐妹在寒冷的冬天尋找生存的意義,讓每個觀眾心有戚戚的同時愛她愛得無以自拔。
《烏雲背後的感情線》:榮耀加冕
大衛拉塞爾的電影總是有股子擺脫不了的平民雞湯氣息。從最普通的身邊人角色來鼓勵人民堅強而可樂的活下去。
所以,帥比庫伯為了奧斯卡要放下架子演一個套著垃圾袋跑步的間歇情緒失控的失意者,勞倫斯要在剛成年就演一個離婚後生活迷茫的俏寡婦。德尼羅老爺子收斂了所有光芒演一個垂垂老矣的義大利父親。一家人想平平靜靜的生活,卻也要讓庫伯找到情緒的抒發口成為更好的人。要勞倫斯在不掩蓋她的真性情的同時找到一個懂她愛她的人。於是,滿天的烏雲都存在著靚麗的金邊,這被遮蔽的陽光最後還是照亮了整個生活。
按照體驗派的方式,勞倫斯這個剛二十出頭的少女居然演出了一個中年婦女的喜怒哀樂,不施粉黛的臉上神色平靜,眼睛裡卻波濤翻湧。想愛卻有所保留,渴望卻不能奮不顧身的矛盾在眉目間流露,她不是勞倫斯,而是那個看似豪邁實則畏縮的感情失意的蒂芙尼。
《賽琳娜》:和帥比庫伯的合作需要新的突破
其實仔細看起來,《賽琳娜》的沉穩和舒緩不在《冬天的骨頭》之下。只是,畢竟題材格局小了,劇情衝突沒有那麼頻繁,顯得敘事冗長,節奏沉悶。要不是帥比庫伯和大表姐的顏值,這部片子真的就剩下風光和豹子可以看了。
《美國騙局》:大大咧咧的俗世小女人
當看見英國紳士貝爾挺著大肚腩頂著禿頭出現在視線裡時,你就要有足夠的心裡承受能力來迎接接下來的各種視覺衝擊。
於是,大紅唇,蓬鬆金髮堆一頭的大表姐出場時,人們的小心肝又一次崩潰了。作為大房夫人,你這俗豔的裝扮和身為情婦的亞當斯一比,你才是那個情緒起伏得近乎神經質的小三啊。
《奮鬥的喬伊》:可以和大衛 ·O· 拉塞爾說再見了!
《奮鬥的喬伊》是一部野心大於實際的作品。大衛希望通過這部片子折桂最佳導演,帥比庫伯希望能夠在小李子之前拿到小金人,羅伯特德尼羅希望借家庭題材老樹開花,勞倫斯希望刷新機率在最近幾年再拿下一座小金人,家政女皇希望通過這部劇把自己完全洗白成一朵在家務汙水裡盛開的白蓮花 …… 承載了許多人的期許卻和《烏雲背後的幸福線》相比完全沒有進步,所以,失敗得毫無懸念!
大衛 ·O· 拉塞爾最近幾年年年衝奧,作品水準卻是完全迎合評委會而失卻了自己原有的特色,不由得讓人對他的家庭倫理劇心生厭倦。而勞倫斯的氣場逐漸擴大的情況下,儘快找一個風格明顯的導演轉換角色屬性怕是當務之急。
這還是我們記憶裡那個百折不撓的大表姐麼?這謎一樣的姨媽既視感!
商業電影圖譜:
《飢餓遊戲》三部曲:
《飢餓遊戲》三部曲的爛徹底符合了九斤老太的名言——一代不如一代。但其對於大表姐的意義也是舉足輕重。
大表姐的前期注意力還是集中在文藝電影,對於廣大的青少年觀眾群來說,珍妮弗還是個不熟悉的名字。而《飢餓遊戲》第一部上映就為勞倫斯打開了整個青少年市場,勞倫斯借著凱尼斯這個角色迅速的在商業電影領域站穩腳跟。而後,勞倫斯的知名度就如同凱尼斯射出的弓箭一般,勢頭猛烈的直指票房,讓轉戰娛樂片的大表姐成為了這部不算經典但是話題度飽和的電影的支柱保證。
在《飢餓遊戲》裡,勞倫斯是絕對主角,是觀眾目光的聚焦點。人們看著一個泯然眾人的少女是如何一步步的成為革命領袖,也又一次在電影的幻夢裡完成了一次增加不能做到的艱難轉變。(雖然最後第三部被觀眾詬病,被人為的分割為冗長而幾近無趣的上下部,但是,罵名歸於製片公司,榮耀歸於大表姐!)
《X-MEN》前傳三部曲 :
現在你問前傳三部曲的重啟功臣馬修沃恩,怎麼想起請大表姐扮演身段窈窕身手敏捷的魔形女的時候,直男癌馬修還是後悔。其實當時馬修的意思是請另一位身段更好的女演員,結果大表姐的經紀人團隊降價把這個不算很高,(前任扮演者是身高一米八幾的頂級模特),身材不是最好,,知名度不是最好的勞倫斯。但是,奧斯卡影后頭銜一落袋,繼任的布萊恩辛格幾乎是睡夢裡也要笑醒,白撿了一個大便宜。於是在第一戰裡面還只是二線角色的魔形女在第二部就成為了扭轉人類和變種人兩者關係的關鍵。
勞倫斯讓人津津樂道的是她從內到外無時不刻散發的蓬勃生機。
電影裡,她扮演的角色面對著生活的各式刁難,會迷茫會通過一些看起來不是很正常的方法去發洩憤懣,但是,她的目光總是在飽含的永不墜落的淚水後面透出堅強來。即使衣衫襤褸,滿面塵灰,步履蹣跚,仍舊用堅定的眼神看著未來的光明,用心,用毅力去守護和創造自己的人生,讓生活的軌跡盡力往好的方面前進。
私底下,她的生命力照樣旺盛。從來不假裝端莊,也不掩飾自己的情緒。紅毯上在一貫淑女的斯威夫特背後做小動作,在端莊高貴了二十年的《欲望都市》女王頭冠上比 V 字手勢,在晚宴上和男朋友公然笑出後槽牙,在頒獎臺上摔個實打實的大馬趴 …… 而最讓人欽佩的是,好萊塢裸照門裡,年紀最小的她態度最為堅決——所有看照片的人,你們都構成了性侵犯。你們應當感到羞恥。甚至有我認識和愛的人告訴我,他們看了我的照片。我可沒讓你看我的裸體。"
僅此一句,就足以讓許多人汗顏!
勞倫斯演繹角色時有種超乎她本來年紀的成熟——她可以輕鬆駕馭超越她實際年齡大出一輪的角色,因為二十到三十出頭的角色年齡段是人生裡最為活力與性情外放的時間段。勞倫斯能夠很精到的把握住少婦不屈服於命運的倔強,也能體會少婦在生活裡遭遇挫折之後的委屈和迷茫。(正是這種帶著些許脆弱,幾許迷茫卻依舊飽含希望的神情輕易的俘獲了觀眾和奧斯卡評委的心。)
再有,她的角色和私底下的她都不端架子。勞倫斯盡力地把角色的肢體語言和平常生活人們的正常肢體語言靠攏,讓角色儘量還原原本在生活裡本該有的模樣。這一來,自然與那些端著偶像架子的表演一比,這樣不事修飾的表演更貼近觀眾!
現在勞倫斯暴露出來的問題在於——年紀太輕,缺乏足夠的生活閱歷。她扮演的青年婦女角色在她的生活閱歷以內,而且加上她足夠的悟性,能夠駕輕就熟。但是,她還演繹不出中年婦女類角色的多層次和那種歷經歲月洗禮的沉靜。
就拿《喬伊的奮鬥》為例,青年的喬伊就是為勞倫斯量身定做的,堅韌,看似庸常的外表下有著熾熱的靈魂。但是角色後期,喬伊成功以後,在那個刻意得近乎刻板的三分鐘長鏡頭展現出來的家政女皇就明顯是勞倫斯的演繹而不是她一貫的化身為角色的表演方法。所以,那種成功人士的假裝平靜還不是現在階段的勞倫斯能夠完整駕馭的。而這樣角色的駕馭,不是演技提升的問題,而是,年紀的問題。
總體說來,勞倫斯算不得好萊塢的標準淑女,也沒打算做好萊塢樣板貴婦人,她只做自己——一個來自中西部農場的追夢女孩,平時不介意大大咧咧的取悅自己也娛樂大眾,在鏡頭前兢兢業業地追逐自己一直以來的夢想。奧斯卡小金人是對她天賦的肯定,而我們希望,奧斯卡會再一次以為她不懈的努力而給予她再一次的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