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也有熱情傳播家鄉信息,歡迎您點擊右上角菜單「分享到朋友圈」,同時「進入公眾號」關注我們!也可以長按文章最後的二維碼進行關注)
媽媽的縫紉機 爸爸的二八單車
「媽媽的縫紉機,爸爸的二八單車」,你的腦海裡出現怎樣的畫面。
本期來看,那些年的「家庭必備」,希望沒有戳中你的淚點······
排行榜第一位:縫紉機
使用頻率:★★★★★
使用者:媽媽 奶奶 外婆 姨姨姑姑
推薦理由:縫紉機縫出的線跡整齊美觀、平整牢固,縫紉速度快、使用簡便。作為結婚的大件嫁妝之一,縫紉機的價值非常大,對我們這代人而言有著深刻的印象。
排行榜第二位:黑白電視
使用頻率:★★★★★
使用者:想看電視的人
推薦理由:當時沒有什麼數位電視、高畫質電視以及智慧型手機,印象中,誰家買了黑白電視,左鄰右舍的就會在傍晚聚在一起看電視,大家關係很融洽。
有意思的是,那個時候信號不好的時候,屏幕上會出現米花,然後家裡的男主人就會調接受信號(似乎就是幾根鐵絲)。
那時候由於調臺的開關是旋轉的,所以當爺爺擰不聽話的孩子耳朵時候就說:「你不聽話,我就調你的臺。
排行榜第三位:二八自行車
使用頻率:★★★★
使用者:爸爸
推薦理由:二八」自行車成為那個年代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和運輸工具。人們常說的二八自行車中的「二八」是指二八指的是輪子的尺寸為28英寸,一英寸=2.53995釐米,28英寸=71.1186釐米。
小時候,爸爸就是拖著我們去兜風,自己趁家長不在就一邊劃啊劃,估計很多人多板過。
排行榜第四位:老式稱
使用頻率:★★★★
使用者:家裡人菜販
推薦理由:老式稱有很多種款,有稱黃金的迷你稱,有一般買賣的小稱,還有稱谷、豬肉的大稱。那時候農村人總會開玩笑說:好多大學生都不會用稱。說實話,現在年輕的還真沒有幾個會這玩意。家裡備一個稱,有很多用途,也是「公平秤」。
排行榜第五位:搪瓷臉盆
使用頻率:★★★★
使用者:家裡人
推薦理由:搪瓷臉盆的色彩構造一般是四周紅,中間一圈白,盆中心繪有魚、花等圖樣。
相比現在使用頻繁的塑料盆,搪瓷盆更結實,而且時代感很強。一般人的家裡都沒有,應當說是一個「國民臉盆」。
排行榜第六位:國民床單
使用頻率:★★★★
使用者:家裡人
推薦理由:和搪瓷臉盆一樣,國民床單也充滿了懷舊情結,簡單明了的牡丹花鮮豔但不耀眼,陪著多少人度過了一個個夜晚?黃色、藍色、粉紅色等等,質量柔軟,是家庭必備的床上用品。
排行榜第七位:搓衣板
使用頻率:★★★★
使用者:媽媽姐姐奶奶等忘記了還有被懲罰的人
推薦理由:木質搓衣板,剛買來的時候很生硬,但是隨著女人們的頻繁使用,也就越有光澤。加上棒槌一起是女人們洗衣物的必備物品。當然,也有人受到懲罰的時候,跪搓衣板認錯,是體罰的推薦物件。
排行榜第八位:火盆
使用頻率:★★★★
使用者:家裡人
推薦理由:那個時候到了冬天,不像現在用個鐵桌子把火罩住,而是用這種木質結構中間放鐵盆的方式取暖,不知道什麼時候它就被淘汰了。但是它的夥伴「火鉗」還是被農村人經常使用。
老鄉的精彩:
我麻一副學堂坪滴,叫周紅燕,這是我給爸爸和老公拉滴墊底底兒,現在在浙江,看到江邊柳林特懷戀家鄉的一切,希望江邊柳林越辦越好。(哈哈給我送雙不?)
老鄉「吉祥」提供的雨後山水,雲霧繚繞的山、雨後犯渾的溪水,此間獨有。
劉云:今年27歲是湖南省沅陵縣五強溪鎮辰塘溪人,跟江邊柳林分享一下我的童年和我童年的夥伴。今天跟娜姐他們港白話,提到小時候的事,呵呵…特別懷念!霞姐,松哥,德哥,唐偉同志(這個名字不能喊哥噠,哈哈)敏姐,還記得到吧,一起到水庫裡守牛,熱天裡完就到水庫裡洗澡,撿螺絲,翻泥鰍,冷天裡就燒粑粑,打升級,用鞭子炸賴蛤蟆,包起飯燒火,熱起七。
有時候玩到起麻黑還沒回替,一個二個,怕醜,把牛鈴鐺裡頭塞一些樹葉子,麼讓它響,天天到水庫守,牛看到看到瘦,草坪上泥巴都恨不得吃出來噠,有些大人幹算完,喊完包點肥料,把草養肥哈…
有一回就我和霞姐到水庫裡,完兩個洗澡,我洗不來滴,就放排排兒,不曉得哪門一哈到深處替噠,霞姐喊我麼到深處替,我沒聽清楚,豎起來一聽,腳踩不到底噠,差點汶死,幸虧霞姐英勇犯險,跑到深處,救我,其實她自己也不怎麼會,還喝了好幾口牛屎水,呵呵…感謝她一輩子!
再小一點的時候我還和霞姐,無霸聊精,守牛還帶兩同注射器,到田裡做死捉科媽(小蝌蚪的媽媽)把它們打針,肚子裡打一些水,鼓鼓裡滴…
有時候就一個人選一堆稻草,別個碼的好好滴,給自己屋裡牛過冬滴,完兩個兒當床碾亂完滴,後頭別個看到做死滴吵,完兩個兒裝不曉得^_^,完還到溪裡翻螃蟹,熱天還會到那裡洗澡,回回一要洗澡,霞姐就要喔屎,完就幫她打掩護!
還到麼裡弄過飯吃噠,莉姐做菜,霞姐煮飯,松哥撿柴,我和德哥,唐偉,唐磊翻螃蟹,弄滴飯幾多好七。沒事滴時候完也打牌,翻三皮,一個人發十顆包穀籽,輸完了就打手板,打到最後不曉得是哪個幹痞子,悄悄滴搬一堆來噠,就散場噠!
完還打麻將,打檳榔,有一回我贏好大兩袋,一到屋完爹就問我討檳榔起,我問他哪門曉得我幹贏噠,他港,聽你走路嘻嘻嚯嚯地就曉得你贏的紮實啊。
還有好多好多…不知道你們還記不記得,我是沒忘,一輩子都忘不了!
老鄉「偶然」和「小蝶」,你們把這種野果子的家鄉話給我寫出來。哈哈哈
《遊明月山》
明月山峰奇石秀,碧波江邊獨泛舟。
虔誠拜佛佛無語,塵緣難了平安求!
《木蘭花.詠茶》
(一)
雲霧繚繞茶園秀,層層碧波綠油油。
嫩芽俏立尖尖角,卻有露珠潤入土!
知青當年織錦繡,夸父山上嵌明珠。
前人栽樹蔭後人,五嶺春茶譽神州。
(二)
梓木開花黃燦燦,櫻桃紅透沁心田。
梧桐引來金鳳凰,樟樹千年佑平安!
桃紅李白綻開顏,小鳥嘰喳鬧早安。
蜜蜂嗡嗡勤採蜜,柳林綠波香人間!
母親孕育了我們的生命,無疑她是我們生命中最應該感恩的人。時光在偷偷的溜走,我們在一天天長大,她們的容顏卻在一天天衰老。眉心上的皺紋一日日越見清晰,她們想盡一切辦法來掩飾臉上的瑕疵,但這些終將無濟於事。
我們沒有辦法延長她們的生命,唯有用最虔誠的祝福來獻給最偉大的母親。祝願她們身體健康,青春永駐。 我們學習了生物學,知道了我們是如何來到這個世界上的。老師說:母親懷胎十月才得以分娩,而自然界中也以人類的分娩最為痛苦。
就像是母親身上斷了二十根肋骨,由此可見母親生養我們是多麼不易。我們不僅要愛惜自己的生命,更要對母親說一聲:「媽媽,我愛您。」
母親,我們的生命來自您,含辛茹苦,風霜雪雨的交織中有您不倦的身影;母親,我們的快樂來自您,始終如一,鍋碗瓢盆的交響裡有您親切的叮嚀。母親的笑容,是世間溫暖和煦的春風,母親的皺紋,是艱難歲月裡留下的刻痕,而母親的愛在這世間充滿天地。
母親無私的愛值得我們的尊重,母親的寬容需要我們的尊重,母親為了我們辛苦勞作,所有逝去的青春年華,更應當贏得我們的尊重!
請打開雙臂,擁抱我們的母親吧!告訴她們,我們懂得她們的愛,懂得她們的付出,同樣要告訴她的是我們無限的感激和敬意。
只是無法用語言完全表達出我們對母親深深的愛。 周末和稍有空的時候,別忘了給媽媽打個電話,告訴媽媽「我很好」。陪媽媽吃頓飯、跟爸爸聊聊天。。。你的幸福快樂和感恩陪伴是對媽媽最好的報答!
祝願天下所有的媽媽:幸福安康!
婷婷 ——科少
哦,多美的一個名字。
仿佛陣陣輕風拂過面頰。
只有溫馨, 只有……。
每天,想念這個名字。
想念,腦海中你對我微笑的畫面。
畫中,遇見。
遇見你的身影在我心田。
多美的一個名字!
像春天的花香,
讓我沉醉,
讓我入眠。
我不能只和你萍水相逢,
婷婷的你, 總讓我動容。
我會看著屏幕上的詩句,
像你對我微笑時的心動,
起起浮浮, 波濤洶湧。
多美的一個名字!
是一個字, 是一句美麗的詩詞,
更或是,化為永恆的一場歡愉。
我深深的愛念著這個名字,
愛念著如春風般, 美好又柔和的你的名字!
你的名字, 是藏在我詩中的序。
噢,這怎麼能是你一個人的?
我也愛這樣的名字。
我小時兒一天到黑就到七裡搓蝦米,用鐵錘驚魚,好玩的嘎雞巴噠。一天把一塊挨頭打爛了打到我的腿上,開了一個口,流了好多血,回到屋又不敢告訴,悄悄地在棕子樹上的毛刮下來巴在口上。
如果您有好的文章,只要與家鄉有關,歡迎投稿。
投稿方式:1、直接發文字和圖片到平臺,記住寫一段自我介紹和本人相片。
2、您也可以將文章和圖片發送到平臺官方郵箱499537557@qq.com
閱讀家鄉成為一種習慣!
江邊柳林是由沅陵籍貫老鄉發起的一個以老鄉為主的公眾平臺。
欲打造成一個以五強溪鎮、高坪鄉、清浪鄉、七甲坪、陳家灘等各鄉鎮村、沅江沿線為主的大家鄉公眾平臺。簡而言之上至陳家灘下至界首。請諸君支持。
旨在建設一個屬於自己老鄉的交流平臺,分享家鄉信息,服務家鄉和在外老鄉發展。
平臺宗旨:鄉情、分享、團結、互利、服務、宣傳。
歡迎您點擊右上角菜單「分享到朋友圈」,
同時「進入公眾號」關注我們!
您也可以微信公眾號搜索「江邊柳林」進行關注!
可以讓身邊的老鄉掃一掃 或者長按二維碼進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