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學習書法,簡單來講,學的就是三大部分:筆畫、結構、章法。
除了「筆畫」可以通過長時間訓練牢牢掌握以外,「結構」和「章法」則看起來有些「虛無縹緲」。
這個「結構」,究竟是指什麼?又如何去練習掌握呢?
-首先是「摹」-
初練字時,手沒有熟練,筆也十分不穩定,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摹」寫來打基礎。
「摹」是掌握帖子的筆法間架精神,就是描紅或者用半透明紙映著寫。
但是此舉沒有系統地去了解一個字的間架結構。作為剛開始可以嘗試,寫順手了一定要過渡到臨的階段,不然會產生「我照著寫能寫好,離開帖子就不行的疑問。」
-其次是「臨」-
看一字、寫一字。同樣寫完可以跟原字比較。
在這個階段,要注意字的組成方法。臨寫建議用田或者米字格!它是分析筆畫長短,粗細,角度,弧度,相互關係等的重要工具,還能找準字的結構特徵。
在字體結構上常見的有「上下結構」 「左右結構」 「半包圍結構」「獨體字」.........
那麼在臨寫時把一個字寫的「正」是需要講究的,要學會觀察字的走向,比如獨體字「止」的觀察方法
1.觀察整個字的形狀,該字呈正三角
2.要注意長橫作為主筆,書寫要穩當有託起作用
3.筆畫和筆畫間的布白要勻稱
▼隨堂練習:眼力測試+臨寫練習
嘗試觀察「找」字的結構特徵,並將特徵和臨摹內容寫在紙上。
-最後是「練」-
在白紙上。起初最好用一首詩(五言、七言均可)來進行練筆。
一首詩其實包括的字的類型是很多,能夠吃透一首詩實際上能寫好挺多字了,在熟練了田字格的書寫方法後,對字的結構有一定掌握,此處建議用白紙或方格練習,學會單字的把控能力和文章的書寫的節奏。
不論是字的大小不一,還是間隙不等的問題,其實在這個階段的過程中,都可以慢慢改善。對於覺得寫得不好的字,可以找字帖進行對照。
今天就先到這裡了,大家看完可以隨手練習練習,想要了解更多寫字技巧,請繼續關注我們。如果有更多想法或者建議,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