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飛速發展、生活日新月異的時代,科技在影響著我們每個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同時也激勵著人們去探索和想像更多未來世界的可能性。
這也是科幻電影總是很受歡迎的原因,除了科幻電影,現實世界中,我們也頻頻接收到關於科技的信息,許多公司在宣傳自己的產品時,都會不遺餘力地介紹自己公司的產品使用了某某最新黑科技,因為掌握了核心科技,就意味著掌握了未來。
那麼,問題來了,字體如何體現出科技感?我想這是很多設計師都關心的一個問題,本期我就通過兩個案例,講解一下如何設計出具有科技感的字體。
提到科技感,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會聯想到科幻片中的場景,尤其是影片中那些太空戰艦和飛船,不論從外觀造型還是內部空間,都給人一種濃濃的科技感和未來感,這就為我們設計科技感的字體提供了很好的視覺線索,實際上這些科幻電影中對未來的宇宙中交通工具的想像都是大同小異的,我們完全可以從中找到一些共同的特徵,作為我們設計科幻字體的靈感。星際迷航這四個字的主題,本身就與太空、宇宙以及飛行這樣的元素相關,所以在字體設計上,我們完全可以將飛船的造型特點融入到字體筆畫當中去,這樣既能讓字體呈現出科技感,同時又與我們這四個字的主題相吻合。那麼我們先從「星」字開始,把斜線、切割的元素融入到字體當中去。
如下圖:可以看到,右邊的星字,筆畫中融入了許多斜線和切割的元素,這些元素都來源於我們的飛船靈感圖片,星字上方「曰」中的橫筆畫也做了斜筆處理,然而並沒有影響字體的識別性,反而讓字體看上去更有科技感。
當然在給字體添加這些元素的時候,要把握一個度,首先是保證字體識別性不受影響,添加的元素儘量符合漢字原有筆畫特徵,同時添加元素所形成的字體正負形空間要和諧、美觀。沿著同樣的思路,我們做一下「際」字,這個字的處理難點在於示字的兩點,直接用兩豎矩形會顯得太呆板,如果用斜筆畫,那麼所形成的負形空間會與周圍格格不入,需要通過不斷嘗試,才能找到解決方案。接下來是「迷」字,這個字我在融入斜線和切割元素的時候非常克制,因為一旦處理不好,就會顯得很亂,在做字的過程中我鼓勵大家多嘗試,但最終一定要懂得取捨。最後是「航」字,左邊的「舟」字適當地加入斜切元素,右邊「亢」結構的下半部分與「際」字的兩點處理方式相似,這樣讓字體之間更有統一性。最後我們把四個字放在一起,並配上一個合適的英文字體,這個作品就完成了。當然,體現科技感的方式有很多種,譬如多維空間。
人類所能感知到空間只有三維,而愛因斯坦在他的相對論中提出了四維空間的概念,我們的宇宙是由時間和空間構成,而最新的科學論點認為,宇宙至少存在十一維空間,十一維空間是由時間、空間、記憶與感知構成的。
還有我們的夢境,也是一種由潛意識和記憶等等多種因素交疊而成的多維空間,有部電影叫做盜夢空間,講的就是萊昂納多扮演的盜夢者潛入一個叫做費爾西的人夢境中,試圖改變其潛意識的故事,相信看過這部影片的人都對影片中多維的夢境空間印象深刻。
接下來這個案例就讓我們試圖用字體設計的手法,體現出這部影片的主題。
首先我們設定一下這四個字整體的外輪廓,這個外輪廓會直接影響字體的筆畫安排。
一開始我想做成一個兩邊對稱,帶有透視感的外輪廓,後來選擇了上面為平行結構,下面為透視結構的造型,這樣會更有錯亂的感覺,然後我們在這個輪廓空間裡去安排字體的筆畫。
這個案例我們用線作為造字的元素,以便於體現夢境的交疊和錯亂感,在做這個字體的時候,我們需要把字體原有的筆畫結構進行拆分和解構,創造出一個新的帶有多維空間感的結構,而且這種結構還得是不符合常規的,有種交叉和重疊關係在裡面的帶點矛盾空間的感覺。
這個案例,我在做的時候是先從「間」字開始,就像很多人在畫畫時喜歡先從局部開始畫起一樣,這樣做的好處是能夠快速找到感覺。
我選擇先從「間」字開始是因為這個字的結構容易讓我快速找到重疊交錯的靈感,我們先用正常的描邊鏤空字把間字做出來,如下圖: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對這個字開始改造了,先從裡邊的「日」字結構入手,我們要讓原本不交叉、處在一個二維平面的線產生空間交疊的感覺,如下圖:經過這樣一番改造,線條形成了一個無線循環的閉環體,且產生了多維的空間交錯感,而且這種交錯又帶有一些夢幻的感覺,說不清哪根線在前哪根線在後,這種感覺是符合我們影片的主題的,確定這種形式後,後面的部分我們就可以用相同的思路和形式來做了。
我們用同樣的思路把間字的「門」結構做完,通過簡單的改造,門字結構也實現了前後交疊的視覺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改造時要把外輪廓的線條與字的線條看成一個整體去考慮,所有的線與周邊的線條都會形成新的關係,也正是這個原因,字體的讓空間錯亂感才會越強。接下來我們做「空」字,通過觀察發現,空字下方的「工」結構非常適合做結構的拆分和重組,我們用和間字同樣的思路,試著把工結構做出空間交錯的感覺,其它地方的筆畫先按原有結構去設計,如圖:在做的過程中要注意橫向筆畫,哪些做成傾斜的,要有所取捨,合理選擇,凡是傾斜的橫向筆畫,其傾斜角度一定要與外輪廓下方的斜線角度相一致。空字暫且做到這裡,接下來做夢字。夢字下方的「夕」部結構,完全可以借鑑「間」字中「日」部的線條交疊形式,總的思路就是製造一種多維的視覺空間,打破原有的二維結構,並讓線與線之間穿插串聯起來。
上面的林字結構,則可以順勢將撇筆畫的一端穿插到豎筆畫當中去,同時將林字左邊的豎筆畫與夕的撇筆畫打通,這樣夢字基本就完成了,如圖:
最後是盜字,這個字最難處理,所以放到了最後,同樣我們選擇下面的皿字結構做空間化處理,皿字的結構相對來說較複雜,需要體現出多維穿插的交疊感,同時又不失識別性並且要看上去舒服,具體的思路是:
把皿字的內部想像成一個城市,裡面有許多高樓大廈,前後重疊著,而這些高樓大廈都是透明的,可以從前面的樓透過去看到後面的樓體,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通過對線條的精心安排,在皿字結構中形成了一個多層交疊的像是城市的空間,這樣這個字的感覺就出來了,也很呼應影片的主題,至於上面的次,我們可以順著筆畫的走勢,用線連接出一個類似矛盾空間的結構,這個盜字就完成了,如圖:
四個字完成之後,我們需要進一步去優化字與字之間的關係,讓這四個字之間更有關聯性,首先我們看到目前空字的造型不是很理想,而且和左邊的夢字挨在一起顯得很孤立,有些不自然。
於是我決定將空與夢字的線條打通,對空字上半部分重新解構,通過對原有線條的打斷和重連,創造出一個新的有著錯亂交疊關係的造型,然後把夢的撇筆畫和盜底部的橫筆畫打通,這樣字形部分就完成了。
最後,為了讓整體更有視覺層次,我在字形外又加了兩層外輪廓線,同時配上和中文風格一致的英文字體,這個案例就最終完成了。本期教程分享就到這裡啦,喜歡的朋友請多多轉發支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