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個中國孤兒求生背後:央視揭開了78歲老人的驚人故事

2021-01-07 華人星光

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內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

最近,一位老人頻頻被提及,

今年《主持人大賽》,冠軍講了她的故事;

央視,以她為原型,製作了電視劇《國家孩子》。

她,叫都貴瑪,這位老人如今78歲,

一生沒有子女,卻成為28個孩子的母親,

偉大二字,已經不足以形容她的命運多舛,

和她這一生的愛和情義......

故事,要從1960年說起,

那時的中國自然災害不斷,

饑荒、疾病,困擾著每一個家庭。

為了能掙扎著活下去,

很多貧困的農村父母,

將孩子帶到大城市上海,

希望能有好心人收養,

給這些孩子一條活路。

可是那個年代,所有人都一樣的難,

收養這些孩子的人寥寥無幾,

他們都被送進了上海孤兒院。

短短數月,孤兒院就收養了

比正常年份多幾倍的棄嬰。

又逢物資嚴重匱乏,

孤兒們患病、夭亡時有發生。

米糧眼看就要見底,3000多個孤兒,

面臨著死亡威脅......

情況被上報後,

周總理和時任內蒙古自治區

政府主席烏蘭夫商量後決定,

由內蒙古接收這3000餘名孤兒,

上海孤兒來到內蒙古 | 圖自紀錄片《母親在草原》

這趟「求生」之旅,歷時整整三年,3000餘名孤兒陸陸續續,

從千裡之外的上海,來到了遙遠的內蒙古,

這些孤兒,被稱為「國家的孩子」。

國家二字,千斤重託,

為了確保孩子們平安長大,

烏蘭夫主席甚至下了軍令狀:

接一個,活一個;

活一個,壯一個。

整個草原為此緊急部署,

接運、吃住、照料、醫療……

在細緻入微的安排下,

三千孤兒順利來到草原的懷抱。

在周恩來總理和烏蘭夫的安排下3000多名孤兒被分批送往內蒙古

可是,有些身體虛弱的孩子,

無法適應牧民生活,

因水土不服上吐下瀉,

為此,內蒙古設立了保育院,

專門為健康狀況不好的孩子調養身體。

第一批住進保育院的,有28個孤兒,

年輕的都貴瑪,

就在這時被安排到了保育院,

那一年,她只有19歲。

這個尚未成家的姑娘,

衝破世俗偏見,

就這樣成為了28名孩子的額吉。

都貴瑪說:「當時28個孩子中,

最小的剛剛滿月,最大的只有6歲,

照顧他們吃喝拉撒睡,

我都不會,只能一步一步地學。」

都貴瑪年輕時的照片

為了照顧好孩子們,

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

這個未婚姑娘,

從換尿布、餵奶粉學起,

白天忙著做飯、洗衣、煮牛奶,

晚上哄孩子們入睡,

可她卻根本沒辦法睡覺,

半夜換尿布,一個孩子哭,

其他的也都跟著鬧……

儘管整日忙得焦頭爛額,

她卻沒有一句怨言,她將孩子們,

從頭到腳收拾得乾淨利索,

而自己卻滿身奶漬尿漬,

同齡人從她跟前花枝招展的走過,

她只是淡然一笑。

保育院

雖然為此吃盡了苦頭,

但都貴瑪卻從未想過放棄!

因為當年的她自己,和這些被遺棄的孤兒,

是何其的相似......

1942年4月出生於內蒙古的她,

7歲那年父母就去世了,

同樣是幼年喪親,

每當她看到上海的孤兒,

就好像看到了當初失去雙親後,

孤苦伶仃的自己。

都貴瑪和自己年輕時的照片

她是一個吃盡苦頭的人,

沒有享受過幾年家的溫暖,

可她卻用自己所有的溫柔和愛,

給了這些孤兒們一個家。

每當有孩子生病,

年輕的她就在深夜裡騎著馬,

冒著凜冽的寒風,

和被草原餓狼圍堵的危險,

奔波幾十裡去找醫生……

年輕的都貴瑪和國家的孩子

有孩子晚上發燒不退,

她就整夜守著,

直到他們轉危為安,

她懸著的心才放下,忍不住喜極而泣。

小不點呼和,是孤兒中年紀較小的,

因為身體不好經常生病,

得到她照料最多。

有一天,呼和突然流著鼻涕,

跑過來叫她「媽媽」,

她一面擦去臉上的淚水,

一面張開雙手把孩子摟進懷裡。

所有的人,都被她這份超越血緣、

超越民族的母愛感動了。

都貴瑪一直守著對國家,

「接一個、活一個、壯一個」的承諾。

在她的精心呵護下,

28名孤兒熬過了北方的寒冬,

沒有一個因病致殘,

更無一人夭折,

全都長得結結實實,健健康康,

在那個缺醫少藥,

又經常挨餓的艱難歲月裡

可以,她真的是用愛,

創造了一個奇蹟。

都貴瑪和孩子們

草原上收養其他孩子的牧民們,

也和都貴瑪一樣,寧願自己忍飢挨餓,

也要竭盡所能,

讓這些「國家的孩子」吃飽穿暖。

3000多個被遺棄的孩子們,曾經生死難卜,

如今終於在草原上,得到了最無私的善待。

正像斯琴高娃說的那樣:

「一位母親收養一個孤兒,叫做善良;

一個草原收養了3000名孤兒,應當說是一個民族的博愛,

是草原母親最無私的奉獻。」

冬去春來,上海孤兒們一天天長大,

個個活蹦亂跳,

保育院的工作也圓滿完成了。

都貴瑪的28個孩子,

就要被一個個被牧民領養走。

她親眼看著他們長大,

親手撫養他們長大,在她眼裡,

他們和她親生的有何區別?!

每送走一個,

她就經歷一次骨肉分離般的痛苦,

她是多麼捨不得這些孩子啊!

可再有千般不舍,

她也只能含淚將他們送走。

直到28個孤兒全部被牧民領養後,

都貴瑪才離開保育院。

因為丈夫早逝,她沒有再嫁也終生未孕,

可半個世紀過去,

如今的她卻是兒孫滿堂……

當年她照料的孤兒們,

如今都各自成家,

有的都兒孫滿堂。

但他們,從來沒有忘記過,

自己的都貴瑪老媽媽。

每年,他們都會回到草原上

和都貴瑪待上一段時間,

和媽媽說說心裡話,

媽媽為他們端來熱乎乎的奶茶......

都貴瑪和他曾撫養過的扎拉嘎木吉在翻看老照片

都貴瑪(右)和她撫養過的斯日巴勒在一起翻看照片

都貴瑪和她撫養過的達來在天安門廣場合影

都貴瑪說:「我生活在一個上百人、

多民族的大家庭,

我從心裡愛他們,也真心感謝他們,

讓我體會到了做母親的快樂。」

從過去到現在,

她始終都覺得那些孩子,

不但是「國家的孩子」,

也更是「自己的孩子」,

從成為他們額吉的那一刻起,

自己就是他們一輩子的媽媽。

如今,這些都貴瑪撫養過的孤兒

大多都已經到了花甲之年,

可都貴瑪每次看到他們,

都會慈愛地摸摸他們的頭,

她說:「無論他們到了多大,

永遠都是我的孩子。」

她有一個小本,

上面記著孩子們當年的名字,

後來的日子裡,

但凡聽到孩子們的消息,

她都會記在本子上。

幾十年來,本子越換越厚,

一筆一划裡,

都是這位草原母親,

沉甸甸的思念和情義。

都貴瑪老人在翻看相冊 | 央廣記者寶音攝

其實這些年,

她一直都在為孩子們默默付出著。

汶川地震後,她主動捐出3000元;

得知當地一所小學有50多名貧困學生,

她拿出5000元幫他們交納相關費用

……

2005年,

都貴瑪不慎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

頸椎受傷,

讓她的身體大不如從前。

原本就不富裕的家,

更加捉襟見肘。

大家勸她向政府申請救濟,

可她卻從未開口提出。

她收養過的兒女們知道後,

想接她到城裡享享福,

也都被她謝絕了。

她從來不求回報,

也不願意給人添麻煩,

甘願清貧度日。

「草原母親」都貴瑪在牧區的家裡照看小羊羔

她的小屋裡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

一部老式望遠鏡陪伴了她幾十年,

而她為災區捐款、

為幫助鄉親花了多少錢,

連她自己也說不清。

如今快80歲的她,

一直靠著放牧、拾糞養活自己。

雖然步履蹣跚的背影,

卻是這世間最偉岸的身影。

很少有人知道,當年她這一顆心,滿腔愛,

不光給了草原上的孩子,也給了草原上的母親。

1970年的內蒙古牧區,

地廣人稀,交通不便,

醫療衛生條件十分落後。

尤其分娩,

更是橫亙在廣大婦女面前的

一道「鬼門關」,

多少產婦因此而痛苦一生,

甚至命喪黃泉。

那時的都貴瑪已是婦聯主任,

眼著牧民們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來,

她心中說不出的酸楚。

於是1974年,

她率先參加醫院學習培訓,

對於文化基礎極差的都貴瑪來說,

晦澀難懂的醫學知識,

甚至比她當初帶孩子還要困難得多。

但是,畏難不前,

從來就不是都貴瑪的性格。

1975年的一天,一位牧民難產,

但最近的醫院也在100多公裡外,

情急之下,

家人求助剛學成歸來的都貴瑪。

正在放牧的她,

及時趕到產婦家,

用自己掌握的現代醫術救下母女倆,

那是她接生的第一個孩子,

此後,

這片偏遠草原上的產婦有了「保護神」。

十幾年來,

她先後挽救了40多位年輕母親的生命,

經她之手的接生工作,

沒有出過一次事故。

她就像一束燃燒的光,

不遺餘力地驅散所有人眼前的黑暗。

都貴瑪獲得了諸多榮譽

2019年,77歲的都貴瑪,

第一次被「曝光」,

她獲得了「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因她不方便出行,證書送到家裡。

這位可親可敬的老額吉,

患有嚴重的白內障,看不清到來人,

就一一握著他們的手,

表達自己的感謝。

她右眼已經接近失明,

卻拒絕做手術,她說:

「我年紀已經大了,不用做了,省下錢,

還能資助幾個牧區的貧苦孩子上學。」

都貴瑪與「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證書合影

命運多舛,幼年失親,

在苦水裡泡大的人,

會有餘力厚施於人嗎?

都貴瑪,用自己一生的全部的愛,

給出了最好的回答。

人性的光輝,

在艱難中綻放出最閃耀的光芒,

偉大額吉大愛無彊!

祝福草原母親都貴瑪

健康長壽!

— END —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文由華人星光原創

轉載請聯繫後臺授權,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78歲老人商場彈鋼琴被贊小公主:孤兒院長大,全靠自學
    江蘇徐州,78歲的嚴奶奶常在商場裡彈鋼琴,吸引許多市民駐足欣賞,有網友稱「她年輕時一定是個公主」。而嚴奶奶回應,自己在孤兒院長大,並不富裕,從沒專業學過鋼琴,因喜歡琴聲而自學,目前只會幾首曲子。76歲奶奶95分通過駕考能力測試稱開車可以提高效率,網友:自愧不如11月20日起,駕考新規正式實施,70歲以上老人可考駕照了。新政首日,江蘇揚州76歲的臧權同奶奶在駕考能力測試中取得了95分的好成績。她說,自己之前開小型電動車,現在子女鼓勵,體力和腦力又都允許,學習開車可以提高生活效率。
  • 《孤兒怨》:魔鬼背後還有故事,隱藏著怎樣的陰謀
    《孤兒》的基本故事框架其實並不新鮮,類似的故事,在早年的電影《兇兆》中就曾出現過,另外比如在《保姆》、《致命誘惑》、《糾纏》中那些或溫柔或美麗的女性,看似簡單無害,實則是狼子野心,他們利用自身的條件和他人的信任,進行著常人難以理解和接受的破壞行為,走得也是這個套路。
  • 這位「賺」足了網友眼淚的78歲老人,背後有這樣的故事...
    昨晚《朗讀者》的關鍵詞是「那一天」,而就在節目播出前,微博上流出的一段節目視頻,讓一位78歲老人,「賺」足了網友的眼淚。  對這位老人而言,那一天,是20年前的一天,再說起與那天有關的故事,他不禁紅了眼眶。那一天!
  • 78歲老人替夫還願 堅守的背後是奉獻更是傳承
    而在這期節目中,夏天和王小騫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老人。78歲的北京奶奶嚴敏文,風雨無阻去鄉村支教,用一個人的執著和大愛,堅守和去世老伴共同的約定。  耄耋之年進村支教 一人扛起亡夫遺願就是在這裡,他們遇到了「小課桌」的創辦者——78歲的嚴奶奶。嚴奶奶離休前是一名高級工程師,她參與研究的設備生產材料曾用於殲29戰機的研發,而西官莊村則是她兒時的故鄉。2015年,偶然在電視上看到退休職工回鄉支教的故事,她和老伴一拍即合,決定拿出20萬元積蓄,在家鄉辦一個「小課桌」,為這裡的留守兒童送去知識和關愛。打這之後,嚴奶奶就聯繫了家裡的親戚,準備在父親的老宅上蓋教室。
  • 3000萬中國獨居老人如何優雅地老去?上海這個操作真好!
    圖源/Pixabay30秒快讀1、難道數字時代對老人都是不友好的嗎?2、特別是3000萬中國獨居老人,難道他們都無法優雅地老去嗎?圖源/央視冷冰冰的智能水錶如何關懷老人?如果12小時內水錶讀數低於0.01立方米,水錶會自動發出預警信息,以防老人在家中發生意外。與此同時,街道會派專員上門了解情況。
  • 瀘州老窖攜手《故事裡的中國》 演繹都貴瑪額吉與孩子們的傳奇之愛
    上世紀60年代初,3000多名南方孤兒踏上了前往內蒙古大草原的列車。這些孩子,被稱作"國家的孩子",以都貴瑪為代表的牧區女性,就成了"國家的孩子"們心中的額吉(蒙古語:媽媽)。當年,正是無數像都貴瑪額吉一樣無私奉獻的母親,用她們寬廣的胸懷,書寫了一段跨越了地域、血脈的傳奇。
  • 菏澤78歲老人悉心照顧臥床婆婆17年:有個老人在一起怪好嘞
    菏澤78歲老人悉心照顧臥床婆婆17年:有個老人在一起怪好嘞 2020-06-27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瓊海84歲老人迎娶78歲新娘 傳奇晚愛寫深情
    84歲的黎德濃沒有讀過瑪格麗特·杜拉斯的《情人》,也沒有看到過78歲陳召菊年輕時的美麗,但他像《情人》開篇所描述的那樣,深深愛著陳召菊刻滿歲月風霜的面龐,和那皺紋裡深藏的善良、熱情與樂觀。4月11日,瓊海嘉積敬老院食堂,84歲的黎德濃與新婚妻子、78歲的陳召菊正在吃午餐。
  • 《故事裡的中國》播出《國家的孩子》 向偉大的草原母親們致敬
    作為保育員,都貴瑪去接28個孩子的時候,是個才19歲的未婚姑娘。當時,孩子們又小、又弱,不停生病,哭叫聲此起彼伏,都貴瑪沒日沒夜地幹活。本期《故事裡的中國》邀請到了3000多個「國家孩子」的其中兩位:扎拉嘎木吉和孫保衛。在接受主持人撒貝寧採訪時,提及往事,兩位臉上已寫滿風霜的老人不止一次激動到落淚。
  • 《故事裡的中國》向養育「國家孩子」的草原母親們致敬!
    11月21日晚8點檔,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聯合央視創造傳媒、中國國家話劇院共同推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裡的中國》第二季,將在第五期節目中重溫這段關於生命和愛的溫暖記憶,以此向養育「國家孩子」的草原母親們致敬,向大愛無疆的楷模精神致敬!
  • 經典歌曲《天梯》背後的愛情故事.
    幾多對 持續愛到幾多歲當生命 仍能為你豁出去可能你聽過無數遍這首經典的粵語歌但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 為什麼美國人,不把78歲的拜登當老人?
    最近,美國兩位70多歲的老人為一份工作吵得不可開交,牽動著全世界的目光,其中被美媒稱已經獲得選舉勝利的拜登更是已達78歲高齡。 這場曠日持久的爭鬥,引發了人們對美國老年人的生活狀態關注。 為什麼美國人要選70多歲的老頭當總統?
  • 田林這張照片背後,揭開了一個暖心的故事!
    畫面中,一個輔警背著老人,彎著腰往前走,夜空中還不斷飄著雨絲.一張照片背後,揭開了一個暖心的故事。
  • 被央視"退回"的王冠緋聞纏身,她與背後4個男人有著怎樣的故事?
    一場《央視主持人》大賽,讓我們看到了一場大型的「神仙」打架現場。而成為央視主持人,是每個主持人的畢生夢想,因為央視主持人是當今中國主持界最高水準。個個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大學時候的王冠,參加了一場3000人的主持比賽,王冠直接 一舉奪得冠軍。
  • 今天20:00檔,CCTV-1《故事裡的中國》向養育「國家的孩子」的草原...
    《故事裡的中國》邀請到了3000多個「國家的孩子」的其中兩位:扎拉嘎木吉和孫保衛。在接受主持人撒貝寧採訪時,提及往事,兩位臉上已寫滿風霜的老人不止一次激動落淚。孫保衛是「國家的孩子」中最小的一個,有個細節令他特別感動:「額吉每天都要把每一個孩子的尿布親自檢查一遍,她說從小孩排洩物的顏色、氣味,能知道這個小孩的身體狀況怎麼樣。」
  • 你可知道,我是歌手《天梯》背後驚人的世紀愛情故事?
    你可知道這首歌背後驚人的世紀愛情故事?重慶古鎮高灘村,半個多世紀天地浩蕩時,他6歲時,16歲的她成了別人的新娘,新娘驚鴻一瞥令男兒情竇初開;他16歲時,26歲的她不幸喪夫守寡,孤兒寡母令血性小夥不勝愛憐;他19歲時,為避閒言碎語,他毅然和她逃至與世隔絕的深山老林,在峭壁上開鑿出6000級石梯,徒手營造他和她的愛情家園……
  • 【養老】這位78歲的老人,錄下一群老人的秘密,淚目!
    很多老人到了六七十歲,還在為子女的生活操勞著,早都忘記了自己活著的意義,但當臨近生命的終點時,人們才開始回想以前的生活,才發現有很多事沒做、有很多話沒對子女說,最後只能抱憾終身。香港有一支老年攝製隊,成員10名,平均年齡68歲,他們的拍攝內容很特別:免費為比他們更年長的老人,記錄遺言。
  • 78歲的他說了一番感動《樂齡唱響》萬千觀眾的心裡話,竟成此生絕唱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樂齡唱響·全國老年合唱大賽》的舞臺上,和北京老戰友合唱藝術團的「戰友」們共同演繹完《長徵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後,78歲的張惠林說了這一番感動現場觀眾以及螢屏前觀眾的心裡話,而這一場演出竟成為了他此生的絕唱。
  • 78歲老人守上海最後傳呼電話亭27年
    新京報訊(記者 吳採倩)78歲的上海奶奶沈玉琇,因為堅守一個傳呼公共電話亭27年,成為「網紅奶奶」。在上海福州路614弄堂口,有一間不足5平米的傳呼公共電話亭,上面寫著「智能公話站」,這是上海最後一家傳呼公共電話亭。為了遵守亡夫的遺願,78歲沈玉琇在這裡守了27年。
  • 6個諾獎得主,抵不過78歲老太假孕,這是《走近科學》的命
     這是一個神奇產物,它的誕生,背後有一段宏大的歷史。河北某村,天空中突然掉落藍色冰塊,村裡老人將其撿回家,認為是「無根之水」,舔一舔可以治病,留著還能賣錢。歲老太懷孕了?》收視率刷新了《走近科學》的紀錄,也刷新了央視十套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