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坂仔:北鬥七星樓

2021-02-12 坂仔人坂仔事

     幾年前,第一次聽林秋輝說林語堂出生地周邊有個北鬥七星樓群,我的精神不禁為之一振。儘管我常到坂仔搞田野調查,卻未曾見到過有這樣一個土樓群的蹤影。不過我還是相信林秋輝所言不虛。林秋輝誰者?平和林語堂文化館解說者是也!其從事的工作,帶有史工性質,治史者焉能說「白賊話」?!況且,林秋輝見我眼露疑慮之時,立馬就釋疑:你只要登高俯瞰,就可以看到在坂仔的大地上七座土樓蜿蜒排列,形如天上的北鬥七星了!

薰南樓

     後來,我專程擇機前往坂仔,想去看看這個神奇的北鬥七星樓群。南靖田螺坑,因有「四菜一湯」土樓群,名氣就一步登天了。如今坂仔若真有這麼一個北鬥七星土樓群,那還能不名壓「四菜一湯」呀?!我這麼一想,便操起手機約林秋輝一起登高欣賞土樓構成的北鬥七星。不巧林秋輝外出了。已定下行程的我只好去找一名坂仔戰友,想請他當嚮導,到能看到北鬥七星樓群全景的制高點去。旅遊經驗豐富的人都知道:觀景地點和角度十分重要!踩不準觀景點,此景就將變為彼景了。出乎意料的是我的這位戰友一臉茫然,也說不準坂仔的北鬥七星樓群到底是那七座土樓!這下我傻了。回縣城的路上,我在心裡默默地告誡自己:看來還是要堅持眼見為實的人生經驗,否則將免不了被忽悠。

 賓陽樓內的三眼井

     然而,2011年9月初,我上互相網瞎轉,不期在平和縣旅遊局網見到一個招商項目說明:《平和坂仔開發建設「七星土樓群遊覽區」項目》。說明文介紹「坂仔鎮七星土樓群分布在林語堂文博園周邊,建於明朝末年到清嘉慶年間,分別是五美樓、後厝樓、黃墘樓、薰南樓、慶陽樓、賓陽樓和環溪樓,……」

五美樓

     一個地方政府的招商開發項目,能是子虛烏有的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曾有機關做過調查,發現坂仔鎮共有七十二座土樓。儘管這些土樓,多數已坍塌。沒坍塌的也很少有人居住了。但這七十二座土樓的存在是不容質疑的。那可是經普查人員一座座數過來的,有樓名、有地點,倒掉了的也有遺址可尋。散落在形若盤仔地形上的七十二座土樓,如果有七座恰如天上的「大熊星座」,那豈不就是北鬥七星土樓群了!

慶陽樓

     其實,我對那七座被列入北鬥七星土樓群的土樓,可以說相當熟悉才是。因為這七座土樓,我僅有一座還沒有到過。有的土樓還不止去過一次二次。例如當地鄉民稱之為頂新樓的薰南樓,我到過的次數就在兩位數以上。有來平和找我又想看看平和風光的朋友,我就把他帶到薰南樓來一遊。我所以這樣做原因有三:一是在我眼裡,這座佔地面積3300多平方米的薰南樓,足以代表平和土樓。它的樓名來自《孔子家語•辯樂》「南風之燻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這象徵其文化底蘊的深厚;它的一戶三門,一大挾兩小,絕無僅有;它的每個單元均由前後兩進及天井、兩廂廊組成四合院的形制,排水口統一設計成葫蘆狀,也堪稱舉世無雙;尤其是它的樓埕,更是土樓世界一絕:用清一色細琢精緻的石板條構砌,顯得規整、潔淨,極富目光衝擊力,讓許多遊人不相信它是清朝乾隆十六至十八年(公元1751~1753年)的原版建築。其二,薰南樓距我居住的平和縣城很近,只有十來公裡,比之到蘆溪或大溪去看繩武樓或莊上大樓(我個人以為這三座土樓是平和最值得一看的土樓),動輒要驅車五、六十公裡,無疑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況且,薰南樓周邊還有林語堂故居、林語堂文博園、心田宮、銅壺宮可遊覽。更重要的其三,我想以此向外來的朋友或遊人提供一個樣版,讓他們幫我們平和作一個評價,看看我們這些被「世遺」遺落的土樓,會不會遜色於哪些入選「世遺名錄」的土樓?

薰南樓

     至於建成於清嘉慶年間,在北鬥七星樓群裡建造時間最後的環溪樓,我第一次是從一張照片中看到它的身影:四面蕉海中屹立著一座圓形的島嶼。那島嶼有年輪清晰可數。只是那年輪有別於樹木之年齡印記,不是一圈相當於一個春與秋,而是一圈等同於上百年。蕉海中的環溪樓,絕對給人留下奇葩印象。它奇就奇在環境因了蕉林的楔入,春雨來時,可聽芭蕉彈雨;秋天來了,又可賞蕉風送香,讓人不禁要聯想,既便陶淵明崇尚的世外桃源,也不過如此吧!它奇就奇在樓聯別出心裁,上聯為「北鬥祥光輝畫棟景象昭明」,下聯是「南山佳氣護長垣規模豫大」。瞧瞧這幅土樓楹聯裡,竟然早早就嵌進了「北鬥」兩字,以「北鬥祥光」緣起,又以「規模豫大」作結。一個北鬥七星樓群,它的規模能不大嗎?


▲環溪樓鳥瞰

     由此不免讓人猜想:莫非當年,環溪樓就是為完成北鬥七星樓群的布局而建的?它的建成也恰好落實了北鬥七星樓群這一「規模豫大」之玄妙!?

來源《語堂故裡》 作者 馬喬

▲航拍證實:坂仔鎮區附近排列著的七座土樓:環溪樓、賓陽樓、慶陽樓、薰南樓、黃墘樓、後厝樓和五美樓,呈北鬥七星之狀排列。林語堂故居又與七星土樓群在方向、位置上的聯繫同北極星與北鬥七星在方向、位置上的聯繫都吻合。

【作者】馬喬,本名賴俊傑。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漳州市作協常務理事,平和縣作家協會主席,著有平和鄉土歷史文化叢書《馬喬文集》一套七本。退休前在平和縣工商局工作,撰寫全國第—本系統介紹地理標誌商標品牌創建的書籍《地理標誌商標務實與探索》,2014年獲評為「中國地理標誌十大先鋒人物」,2017年當選全國地理標誌協會副會長。



相關焦點

  • 神奇:漳州平和坂仔鎮發現「北鬥七星」土樓群奇觀
    東南網漳州6月27日訊(通訊員 賴友信 林何新 文/圖) 在世界文化大師林語堂的故鄉平和縣坂仔鎮,老人們時常說起「北鬥鎮銅壺」、「七星伴月」等口口相傳的俗語。當地在做土樓保護與開發規劃時驚奇發現,鎮區附近排列著的七座土樓:環溪樓、賓陽樓、慶陽樓、薰南樓、黃墘樓、後厝樓和五美樓,呈北鬥七星之狀排列,點綴在萬畝柚林蕉海之中。
  • 坂仔七星觀音巖開光進火:誠邀眾鄉親、四方善信光臨祈福,同沾福慧,共沐神恩~
    免費關注平和商務合作聯繫:1526-0038-029     於七星觀音巖前遠眺,石起山犬牙如屏,坂仔盆地阡陌縱橫,村社座座點綴其間,北鬥七星土樓群散布在蜿蜒流淌的銅溪兩岸,其中,薰南樓、黃墘樓、五美樓三座古樓可清晰收入眼底。
  • 北鬥七星是什麼星座 北鬥七星屬於哪個星座
    北鬥七星是什麼星座?
  • 北鬥七星
    古人認為北鬥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說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 河角城丨史上坂仔的第一位進士故裡
    先說可敬之人曰「林宗仁」,此公乃是史上坂仔第一位有文字可稽的進士公。有史為證:道光十三年版的《平和縣誌》(卷五·選舉志·進士·明)記載「崇禎十五年壬午,賜特用出身:林宗仁(戶部貴州司主事)」。也是在同一版本的《平和縣誌》(卷七·人物誌)記載「林宗仁字慈源,號銅溪。家貧力學。舉崇禎庚午科,壬午天下特用進士七十二人,宗仁與焉。尋選金華府武義縣,慈愛百姓,立政簡恬,邑人便之。
  • 北鬥七星圖片,北鬥七星形狀會發生改變嗎?
    北鬥七星在大熊星座,是由大熊座 的七顆明亮的恆星組成。大家都知道北鬥七星現在是不會變的,一直是勺狀,但是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北鬥七星 在北方天空的位置略有不同,鬥柄所指方向也會變化。季節不同,北鬥七星在前半夜夜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甘石星經》:"北鬥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皇帝坐著北鬥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
  • 北鬥七星...(轉載)
    把北鬥七星鬥前二星連接,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五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識別星座的標誌。此外,按照北鬥七星鬥柄曲線延伸,畫出一條弧線後,會遇到21顆亮星之一的大角,即牧夫座α星。小北鬥小北鬥是小熊座中七顆較亮的星的總稱 ,遠不及北鬥七星醒目。勾陳一,也就是「鬥」中最亮的一顆星是現在的北極星。
  • 論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北方天空的大熊座,,北鬥七星(實為北鬥十星,一般修道之人也頂多認為是九星)圍繞北極星旋轉時鬥杓與鬥柄也跟著旋轉
  • 神秘的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人類較早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七顆個體星組成,分別為天樞、天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因懸掛在北方天空,七顆星構成鬥形而得名。從全國目前發現的各個時代的北鬥七星圖案來看,北鬥形象都是用連線將七個圓窩(圓點)相連成鬥形。目前,有關資料顯示全國遠古巖畫中的北鬥七星圖案並不多見,只有內蒙古赤峰市發現一處。
  • 紫禁城「北鬥七星」布局體現的鎮物文化
    紫禁城不僅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築技藝和文化,還能夠反映古人對古代星象的認知,並在營建過程種予以體現,其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北鬥七星的鎮物文化。紫禁城中軸線的部分建築位置與北鬥七星密切相關。北鬥七星在我國古代是指「天樞、天璣、天璇、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個行星(圖1)。古代人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由於其外觀猶如古代舀酒的鬥形勺子,因而稱之為北鬥。
  • 北鬥七星的神奇傳說
    北鬥七星又稱「北鬥」,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鬥七星位於大熊的背部和尾巴。這七顆星中有6顆是2等星,一顆是3等星。他們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前四顆星叫「鬥魁」,又名「璇璣」;後三顆星叫「鬥杓」「鬥柄」。北鬥七星-基本資料北鬥七星從圖形上看,北鬥七星位於大熊的背部和尾巴。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鬥來,由北往西再展開。」
  • 是北鬥七星?還是北鬥九星?
    周所周知「北鬥七星」是由七顆星組成,天樞、天璇、天璣、天權四星組成鬥身,玉衡、開陽、瑤光三星組成鬥柄。在北半球,當北鬥七星鬥柄指向東方時,為春季;當鬥柄指向南方時,為夏季;當鬥柄指向西方時,為秋季;當鬥柄指向北方時,為冬季。      其實肉眼看不到的還有兩顆星,在開陽和瑤光兩顆星的鬥柄兩側,還有洞明、隱元兩顆星。
  • 北鬥七星與禹步
    北鬥七星裡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的是「天權」。找到醒目的北鬥七星,從北鬥星鬥口外緣的兩顆星連成一條線,朝鬥口方向延長5倍遠,就能找到那顆可以辨別方向的北極星了。北極星只是一顆普通的二等星,離我們居住的地球有400光年的距離,地球的自轉軸始終指向北極星,所以無論什麼季節,北半球的人都可以通過它來辨認方向。
  • 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
    「北鬥九星」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只記得北鬥七星。原因是九星中的兩顆星已經「消失」了很多年,所以我們無緣相見,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暗淡到我們幾乎看不見。沒想到,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曾經的北鬥九星。
  • 人,為什麼要拜北鬥?北鬥七星壇供養修持法
    誠心投誠,皈奉北鬥高真。拜鬥的最大首要功益,是消災。消災之後,得福。只有災消了,好運才能來。什麼是北鬥:北鬥,即為我們能看到的北鬥七星,還有輔弼兩顆隱星,這九顆星為北鬥九皇。一般常講的是北鬥七星,也就是大聖北鬥七元君,北鬥星君。鬥,為天地之樞機。分陰陽,建四時,均五行,移季度,定諸紀。
  • 北鬥七星與佔卜!
    北鬥七星古有璇璣玉衡齊七政。鬥杓連著東宮青龍的龍角,正屬於鬥的中央,鬥魁四星則於參宿的頭部。黃昏後鬥杓所指的十二辰方向是該月建之位。北鬥就像天子乘坐的車子,在中央運行,主管和節制著四方,區分陰陽,調合五行,建立四時,推算節氣,審定星紀,這些都是靠北鬥來維繫的。
  • 北鬥七星的神話故事
    其餘七個兒子,分布七星狀,居於北方,號稱北鬥七星。其作用職能《史記·天官書》說「北鬥七星分明的,建四時(春夏秋冬),均五行(金木水火土)、移節度(二十四節氣)。定諸記(年、月、日、時、星辰、歷數)。北鬥七星的生成、分布、存在其作用是舉足輕重的,與農業節令,曆法制定,方位指示等有一定的作用,除了這些職能,道教《道經》中說:北鬥七星主管人間善惡,吉兇禍福,有消災招福的職能。
  • 有翡北鬥七星分別是哪七個人 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
    有翡是一部大武俠劇,大反派曹賊手下有北鬥七位高手,被稱為北鬥七星,周翡所代表的的南刀則是正派代表。那麼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有翡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  北鬥七星:貪狼沈天樞、文曲楚天權、武曲童開陽、巨門谷璇璣、破軍陸搖光、廉貞、祿存仇天磯。
  • 北鬥七星與七龍灣的傳說(三)
    你道為何天帝著北鬥七星下界拯救人界,因為這北鬥七星主管人界諸般事物。而北鬥七星和天帝本為一母所生。其母乃鬥姆星君,亦號紫光夫人。這鬥姆星君亦號北鬥九真聖德天后。據天庭史載,鬥姆星君乃是於蓮池中沐浴,忽感蓮花九朵化生九子。
  • 天樞——北鬥七星中的巨星
    與北鬥七星中的其它6顆恆星相比,天樞還有著另一個不同點。其他幾顆恆星大多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名副其實,雖然這群恆星的分布比其他一些星團(比如昴星團)要更分散,但它們正在向差不多一樣的方向移動,而且有著相似的身世。然而,天樞並不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一員,它與北鬥七星勺柄末端的搖光一起向不同的方向移動。但天樞並不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