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七星與禹步

2021-02-07 雲笈仙府

 根據現代天文學的解釋,北半球的星空有一個著名的星座——大熊座,它由七顆比較亮的星組成,其排列順序如同一把勺子。古代的中國人給它們都起了名字,分別稱為:天樞、天王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這就是著名的「北鬥七星」。道家稱之為:

北鬥七星裡面最亮的是「玉衡」,最暗的是「天權」。北鬥星在古代是判斷季節的一種標誌,古籍中就有「鬥柄東指,天下皆春;鬥柄南指,天下皆夏;鬥柄西指,天下皆秋;鬥柄北指,天下皆冬」的記載。找到醒目的北鬥七星,從北鬥星鬥口外緣的兩顆星連成一條線,朝鬥口方向延長5倍遠,就能找到那顆可以辨別方向的北極星了。

北極星只是一顆普通的二等星,離我們居住的地球有400光年的距離,地球的自轉軸始終指向北極星,所以無論什麼季節,北半球的人都可以通過它來辨認方向。根據隋朝的天文志記載:北鬥魁四星為璇璣,杓三星為玉衡,古代製造出渾天儀來觀察星象,因此有璇璣玉衡圖,以直者為衡,以望星辰,以圓者為璣,以象天行。在一年十二月中,鬥柄魁星就會指向月建所在位置,遇到閏月的時候鬥柄就會指向兩辰之間。

說到北鬥七星,就必須說到禹步,它是道士在禱神儀禮中常用的一種步法動作。傳為夏禹所創,故稱禹步。因其步法依北鬥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鬥宿之上,又稱「步罡踏鬥」。道教崇拜日月星辰,尤重北鬥七星,認為以此步態禱神,可遣神召靈,獲七星之神氣,驅邪迎真。道士行氣或入山林,亦多用之以聚氣、驅邪。

禹步之名,來源較古。《尸子》云:「古時龍門未闢,呂梁未鑿,……禹於是疏河決江,十年未闞(《太平御覽·皇王部》引作「窺」——引者注)其家,手不爪,胚不毛,生偏枯之疾,步不相過,人曰禹步。」

①西漢揚雄《法言》卷七《重黎》云:「巫步多禹」。李軌注曰:「姒氏禹也,治水土,涉山川,病足,故行跛也。……而俗巫多效禹步。」

②表明禹步最早為巫祝採用。道教承襲此術,作《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以申明之,曰:「禹步者,蓋是夏禹所為術,召役神靈之行步,以為萬術之根源,玄機之要旨。昔大禹治水,……屆南海之濱,見鳥禁咒,能令大石翻動。此鳥禁時,常作是步。禹遂模寫其行,令之入術。自茲以還,術無不驗。因禹製作,故曰禹步。」

③稱此術為夏禹所創,自是依託,無非為了託之古遠以神其術而已。葛洪《抱樸子內篇·登涉》引《遁甲中經》曰:「往山林中,當以左手取青龍上草,折半置逢星下,歷明堂入太陰中,禹步而行」,可闢「百邪虎狼」。「又禹步法:正立,右足在前,左足在後,次復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一步也。次復前右足,次前左足,以右足從左足並,是二步也。次復前右足,以左足從右足並,是三步也。如此,禹步之道畢矣。」

④其《仙藥》篇又記禹步法曰:「前舉左,右過左,左就右。次舉右,左過右,右就左。次舉右,右過左,左就右。如此三步,當滿二丈一尺,後有九跡。」


⑤《雲笈七籤》卷六十一《服五方靈氣法》記服氣時所行之禹步,云:「諸步綱起於三步九跡,是謂禹步。……其法先舉左,一跬一步,一前一後,一陰一陽,初與終同步,置腳橫直,互相承如丁字,所以象陰陽之會也。

⑥《太上除三屍九蟲保經》又記以禹步配合服氣滅三屍,其法為:閉氣,先前左足,次前右足,以左足並右足,為三步。

⑦據《洞神八帝元變經·禹步致靈》說,自夏禹創禹步以來,後人「推演百端」,「觸類長之,便成九十餘條種,舉足不同,咒頌各異。」

⑧南宋後諸符籙派多以內煉配合符法,施行禹步時,亦強調配合內氣。路時中《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卷十九《三五步罡品》云:「夫步罡者,飛天之精,躡地之靈,運人之真,使三才合德,九氣齊並,……九步象九靈萬罡之祖也。」「凡步星之際,先運出三元五行之神,然後躡履也。」

在後世的小說中也引入了禹步的概念,比如:《聊齋志異》蒲松齡 卷四產龍壬戌間,邑邢村李氏婦,夫死,有遺腹,忽脹如甕,忽束如握。臨蓐,一晝夜不能產。視之,見龍首,一見輒縮去。家人懼,有王媼者焚香禹步,且捺且咒。未幾胞墮,不復見龍,惟數鱗大如盞。繼下一女,肉瑩徹如晶,臟腑可數。

禹步的目的是為了和神溝通。和神溝通為何步北鬥星呢?這是因為北鬥星是天神的總管。北鬥星君天之候王也,主制二千神,掌管人間命籍。只要感通了北鬥總管,自然可以對其下屬召之役之。並且符錄與北鬥的關係更為密切,所以在不少的符錄中都有北鬥七星的符圖。唯有如此,才能召神遣將,才能達到施符的目的。禹步是道家依據天地、日月的運行規律及軌跡而衍化出來的一種步法。走的步法的計算方式為:一月為三交,一交為三旬(三旬就是指三次盈虧)。一時為三交為九旬。所以說走一步為一交,一交為三跡,即推導出走三步為九跡,四步為十二跡,依此類推。其走法就是為:左(右)右(左)左(右),共有三個足跡。

相關焦點

  • 紫禁城「北鬥七星」布局體現的鎮物文化
    紫禁城不僅代表了我國古代優秀的建築技藝和文化,還能夠反映古人對古代星象的認知,並在營建過程種予以體現,其主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北鬥七星的鎮物文化。紫禁城中軸線的部分建築位置與北鬥七星密切相關。北鬥七星在我國古代是指「天樞、天璣、天璇、天權、玉衡、開陽、搖光」七個行星(圖1)。古代人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由於其外觀猶如古代舀酒的鬥形勺子,因而稱之為北鬥。
  • 古老神秘的禹步
    各類小說中描寫的道家高手幾乎都會這門功夫——當一個仙風道骨的高人面對邪魔外道時,往往手捏劍訣、腳踏七星方步,就能逼退對方的邪氣侵染……「步罡踏鬥」到底是一門怎樣的功夫?它又為什麼能夠起到闢邪禁兇的作用呢?
  • 關於禹步踏星之玄秘!
    看著道士法壇前幾乎都備有九宮八卦圖,以備禹步之用。在古人說裡行禹步行升法後舉令,看來禹步決定了法術的靈通程度。武術界也有禹步之技術。見百度百科「禹步"是指道士在禱神儀禮中常用的一種步法動作。傳為夏禹所創,故稱禹步。因其步法依北鬥七星排列的位置而行步轉折,宛如踏在罡星鬥宿之上,又稱「步罡踏鬥」。
  • 北鬥七星是什麼星座 北鬥七星屬於哪個星座
    北鬥七星是什麼星座?
  • 北鬥七星
    古人認為北鬥七星各有所指,《晉書天文志》說北鬥七星在太微北,樞為天,璇為地,璣為人,權為時,衡為音,開陽為律,瑤光為星。道教稱北鬥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鬥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 北鬥七星圖片,北鬥七星形狀會發生改變嗎?
    大家都知道北鬥七星的形狀是不會動,那麼被動七星是如何保持它如勺子般的形狀呢,不妨跟外星探索網一起看看北鬥七星圖片解析,了解北鬥七星的真實樣子。大家都知道北鬥七星現在是不會變的,一直是勺狀,但是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間,北鬥七星 在北方天空的位置略有不同,鬥柄所指方向也會變化。季節不同,北鬥七星在前半夜夜空中的位置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國古代人民就根據它的位置變化來確定季節。《甘石星經》:"北鬥星謂之七政,天之諸侯,亦為帝車。"皇帝坐著北鬥七星視察四方,定四時,分寒暑。
  • 北鬥七星...(轉載)
    ,從圖形上看,北鬥七星位於大熊的尾巴。把北鬥七星鬥前二星連接,並朝鬥口方向延長約五倍距離即可找到北極星,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識別星座的標誌。此外,按照北鬥七星鬥柄曲線延伸,畫出一條弧線後,會遇到21顆亮星之一的大角,即牧夫座α星。小北鬥小北鬥是小熊座中七顆較亮的星的總稱 ,遠不及北鬥七星醒目。勾陳一,也就是「鬥」中最亮的一顆星是現在的北極星。
  • 論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北方天空的大熊座,,北鬥七星(實為北鬥十星,一般修道之人也頂多認為是九星)圍繞北極星旋轉時鬥杓與鬥柄也跟著旋轉
  • 神秘的北鬥七星
    北鬥七星是人類較早熟悉的星宿之一。由七顆個體星組成,分別為天樞、天旋、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因懸掛在北方天空,七顆星構成鬥形而得名。從全國目前發現的各個時代的北鬥七星圖案來看,北鬥形象都是用連線將七個圓窩(圓點)相連成鬥形。目前,有關資料顯示全國遠古巖畫中的北鬥七星圖案並不多見,只有內蒙古赤峰市發現一處。
  • 北鬥七星的神奇傳說
    北鬥七星又稱「北鬥」,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從圖形上看,北鬥七星位於大熊的背部和尾巴。這七顆星中有6顆是2等星,一顆是3等星。他們的名稱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搖光。前四顆星叫「鬥魁」,又名「璇璣」;後三顆星叫「鬥杓」「鬥柄」。北鬥七星-基本資料北鬥七星從圖形上看,北鬥七星位於大熊的背部和尾巴。通過鬥口的兩顆星連線,朝鬥口方向延長約5倍遠,就找到了北極星。認星歌有:「認星先從北鬥來,由北往西再展開。」
  • 是北鬥七星?還是北鬥九星?
    周所周知「北鬥七星在北半球,當北鬥七星鬥柄指向東方時,為春季;當鬥柄指向南方時,為夏季;當鬥柄指向西方時,為秋季;當鬥柄指向北方時,為冬季。      其實肉眼看不到的還有兩顆星,在開陽和瑤光兩顆星的鬥柄兩側,還有洞明、隱元兩顆星。
  • 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
    「北鬥九星」這個概念其實很早就存在,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我們只記得北鬥七星。原因是九星中的兩顆星已經「消失」了很多年,所以我們無緣相見,其實它們並沒有消失,只是暗淡到我們幾乎看不見。沒想到,傳了幾千年的北鬥七星,原來是北鬥九星。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了解曾經的北鬥九星。
  • 北鬥七星與佔卜!
    北鬥七星古有璇璣玉衡齊七政。鬥杓連著東宮青龍的龍角,正屬於鬥的中央,鬥魁四星則於參宿的頭部。黃昏後鬥杓所指的十二辰方向是該月建之位。北鬥就像天子乘坐的車子,在中央運行,主管和節制著四方,區分陰陽,調合五行,建立四時,推算節氣,審定星紀,這些都是靠北鬥來維繫的。
  • 北鬥七星的神話故事
    其餘七個兒子,分布七星狀,居於北方,號稱北鬥七星。其作用職能《史記·天官書》說「北鬥七星分明的,建四時(春夏秋冬),均五行(金木水火土)、移節度(二十四節氣)。定諸記(年、月、日、時、星辰、歷數)。北鬥七星的生成、分布、存在其作用是舉足輕重的,與農業節令,曆法制定,方位指示等有一定的作用,除了這些職能,道教《道經》中說:北鬥七星主管人間善惡,吉兇禍福,有消災招福的職能。
  • 有翡北鬥七星分別是哪七個人 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
    有翡是一部大武俠劇,大反派曹賊手下有北鬥七位高手,被稱為北鬥七星,周翡所代表的的南刀則是正派代表。那麼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小說北鬥七星結局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有翡北鬥七星是哪七個人  北鬥七星:貪狼沈天樞、文曲楚天權、武曲童開陽、巨門谷璇璣、破軍陸搖光、廉貞、祿存仇天磯。
  • 北鬥七星與七龍灣的傳說(三)
    你道為何天帝著北鬥七星下界拯救人界,因為這北鬥七星主管人界諸般事物。而北鬥七星和天帝本為一母所生。其母乃鬥姆星君,亦號紫光夫人。這鬥姆星君亦號北鬥九真聖德天后。據天庭史載,鬥姆星君乃是於蓮池中沐浴,忽感蓮花九朵化生九子。
  • 平和坂仔:北鬥七星樓
    況且,林秋輝見我眼露疑慮之時,立馬就釋疑:你只要登高俯瞰,就可以看到在坂仔的大地上七座土樓蜿蜒排列,形如天上的北鬥七星了!薰南樓     後來,我專程擇機前往坂仔,想去看看這個神奇的北鬥七星樓群。南靖田螺坑,因有「四菜一湯」土樓群,名氣就一步登天了。如今坂仔若真有這麼一個北鬥七星土樓群,那還能不名壓「四菜一湯」呀?!
  • 天樞——北鬥七星中的巨星
    與北鬥七星中的其它6顆恆星相比,天樞還有著另一個不同點。其他幾顆恆星大多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成員,名副其實,雖然這群恆星的分布比其他一些星團(比如昴星團)要更分散,但它們正在向差不多一樣的方向移動,而且有著相似的身世。然而,天樞並不是大熊座移動星群的一員,它與北鬥七星勺柄末端的搖光一起向不同的方向移動。但天樞並不孤獨。
  • 北極星和北鬥七星的關係
    此外,天樞(北鬥一)實際上是雙星,而開陽(北鬥六)實際上是4顆星。  說到北極星和北鬥七星,我們夜晚抬頭看看就很輕鬆找到那個勺子,那它們之間到底啥關係?它們如何運動?如何辨別?和四季有啥關係?...相信生活在北半球你也會雲裡霧裡...那麼到底是咋回事兒呢?  其實,北極星位於小熊星座,它正處於小熊的尾巴尖端。而北鬥七星屬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它們位於大熊的背部和尾巴。
  • 北鬥七星的故事
    前前前些日子,和張宸上了回視頻直播雙人版,那回節目有人讓我講故事,我就講了個北鬥七星的故事,後來好些人問,今天就把這故事記下來,望大家好好保存,